- 年份
- 2024(2610)
- 2023(3866)
- 2022(3342)
- 2021(3081)
- 2020(2631)
- 2019(6045)
- 2018(6022)
- 2017(11297)
- 2016(6456)
- 2015(6756)
- 2014(6722)
- 2013(6711)
- 2012(6441)
- 2011(5735)
- 2010(5827)
- 2009(5208)
- 2008(5222)
- 2007(4531)
- 2006(4179)
- 2005(3680)
- 学科
- 济(26923)
- 经济(26915)
- 业(11994)
- 管理(11548)
- 方法(11310)
- 贸(10322)
- 贸易(10319)
- 易(10112)
- 数学(9038)
- 数学方法(8971)
- 地方(8855)
- 企(8694)
- 企业(8694)
- 学(8541)
- 出(8282)
- 农(7792)
- 口(7393)
- 出口(7383)
- 出口贸易(7383)
- 中国(5781)
- 业经(5646)
- 农业(5347)
- 财(5209)
- 产业(5078)
- 结构(5043)
- 制(4423)
- 地方经济(4239)
- 环境(4179)
- 体(3722)
- 理论(3700)
- 机构
- 学院(91619)
- 大学(88851)
- 研究(35137)
- 济(33332)
- 经济(32664)
- 管理(30794)
- 理学(26517)
- 理学院(26046)
- 科学(25734)
- 管理学(25394)
- 管理学院(25229)
- 中国(25223)
- 江(21012)
- 京(20292)
- 农(20193)
- 所(18911)
- 研究所(17778)
- 业大(16562)
- 农业(15847)
- 中心(15691)
- 财(14859)
- 范(14551)
- 师范(14328)
- 省(13403)
- 院(13383)
- 财经(12063)
- 州(11892)
- 师范大学(11724)
- 北京(11616)
- 室(11233)
- 基金
- 项目(66332)
- 科学(51993)
- 基金(48375)
- 家(44394)
- 国家(44094)
- 研究(43108)
- 科学基金(36872)
- 省(28146)
- 社会(27220)
- 基金项目(26736)
- 自然(26117)
- 社会科(25921)
- 社会科学(25915)
- 自然科(25393)
- 自然科学(25383)
- 自然科学基金(24949)
- 划(22637)
- 资助(20634)
- 教育(18867)
- 重点(16278)
- 发(15941)
- 编号(15569)
- 计划(13850)
- 部(13730)
- 江(13698)
- 科研(13360)
- 创(12731)
- 科技(12719)
- 创新(12090)
- 课题(11947)
共检索到131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上官欣欣 薛俊增 吴惠仙
研究了长江口南、北支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共采集到浮游植物157种,隶属8门71属,平均细胞密度3.31×10~5个/L。其中硅藻门为主要优势类群,共25属61种,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39%。主要优势种为蓝藻门的湖泊鞘丝藻,常见种为蓝藻门的阿氏颤藻、两栖颤藻、小颤藻、绿藻门的小球藻,以及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3.27×10~4~1.50×10~6个/L,南北支水域以及主河道水域没有差别。各样点的均匀度指数变化比较平稳;多样性指数变化和丰富度指数变化一致,南支水域显著高于北支和主河道水域。统计分析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显示:物种数和总细胞丰富度分别与温度、叶绿素a显著正相关,与盐度显著负相关;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与温度、叶绿素a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显著负相关;蓝藻细胞密度与温度显著正相关,与溶氧量、盐度显著负相关;硅藻细胞密度与电导率显著正相关,与温度显著负相关。对调查水域浮游植物种类和密度的分布影响较为显著的环境因子为盐度、电导率、溶氧量、温度和叶绿素a。因此,长江口环境因子的不同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关键词:
长江口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婧 蒋琰 龚小玲
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按季度对长江口九段沙湿地近岸水域18个站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周年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33种,隶属于6门55属,主要类群为硅藻,其种类数占总种类数的61.65%。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细胞丰度为(92.33±29.86)×104细胞/L。根据浮游植物的生态类型及其生境特征基本上可分为3大类群:淡水类群、近岸广盐类群、高盐性外海类群。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第一优势种,年平均细胞丰度为(87.95±30.96)×104细胞/L。正是由于其细胞丰度和出现频率上的绝对优势,导致研究水域单一优势种突出,多样性低...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锦平 夏静
根据2003年8月长江口深水航道水生态调查20个站点所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对长江口丰水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聚类分析。调查区浮游植物种类共检出50种,主要分属3种生态类型。聚类分析将20个站点聚合为3类(类群I、II、III),类群I主要位于长兴岛以西水域,为淡水性群落类型;类群II和III则位于长兴岛以东水域,分别为河口近岸低盐性群落类型和外海高盐性群落类型。上述3个类群中,以河口近岸低盐性群落类型种类最多。结合三个类群的环境指标来看,盐度、悬浮物浓度、浊度在三个类群中差异很大。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聚类分析 长江口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马永存 徐韧 何培民 刘材材 秦玉涛 季晓 董鹏
2011年8月对长江口低氧区及邻近海域16个站位进行了综合调查,低氧区主要位于底层,溶解氧最低值为1.85 mg/L,核心低氧区面积约为1 028 km2。对采集的82个浮游植物样品采用Utermhl方法分析,鉴定出4门37属82种,硅藻占优势,优势种是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态类型以温带近岸性和广盐性为主,细胞丰度介于6.31×103~7.80×106cells/L,平均值为7.59×105cells/L,分布特征是从近岸到外海、表层到底层呈降低的趋势。发现核心低氧区、非核心低氧区和非低氧区内浮游植物种类无明显差异,但细胞丰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依次...
关键词:
长江口 低氧区 浮游植物 群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勇 张薇 薛俊增 陈立婧
2012年对上海大洋山近岸水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周年动态进行了逐月的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有141种,隶属6门62属。以硅藻为主,共43属110种,占物种总种类的78.01%。该水域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细胞密度为(37.86±39.79)×104cell/l。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为第一和第二优势种,细长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lePtoPuS)、肋缝菱形藻(nitzSchia fruStulum)和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为该水域常见种。从水质参数和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明典 李鹏飞 曾泽国 黄翠 刘绍平
为了解长江干流安庆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别于2015年4月(春季)、7月(夏季)和9月(秋季)对长江干流安庆段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22科33属54种(含变种)。以硅藻门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46.30%;其次是蓝藻门和绿藻门,分别占24.07%和22.22%;黄藻门和甲藻门的种类相对较少,占5.56%和1.85%。优势种为蓝藻门的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湖沼色球藻(Chroococcus min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谞 潘保柱 赵耿楠 朱朋辉 王昊 李荣辉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源区是长江流域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系统的天然屏障,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系统最敏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浮游植物作为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其群落结构对反映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探究长江源区水环境特性和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于2018年3月份与10月份对长江源区10个典型河段的水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10月份各调查河段流速、浊度、水温及电导率等水环境参数均比3月份高;同一月份中,楚玛尔河的浊度、盐度、电导率等水环境参数均显著高于其余河段;两个月份各调查河段的pH、溶解氧以及亚硝酸盐氮等指标差异不显著。采样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28属58种,其中以硅藻、绿藻和蓝藻物种数占优,分别占总数的79.3%、10.4%和8.6%。调查期间,长江源区浮游植物密度在6.06×10~4~39.90×10~4 cells·L~(-1)之间,平均生物量为0.59 mg·L~(-1)。浮游植物优势种有美丽颤藻(Oscillatoria formosa)、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gare)、脆杆藻(Fragilaria sp.)、针杆藻(Synedra sp.)、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小球藻(Chlorella sp.)等。两个月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值分别为3.06和3.12,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均值为1.17和1.52,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90和0.82。结合水体营养盐指标、浮游植物密度及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水质评价,长江源区水质总体呈无污染或轻度污染状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衡 叶锦玉 张瑛瑛 康伟 彭建新 张建明
根据2015年5-12月在长江口东滩盐沼湿地水域采集的浮游植物监测数据,分析了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编号:H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早期(编号:HZ)和互花米草入侵后期阶段(编号:HH)、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编号:LW)]等4种植被样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植物64种(或属),隶属4个门。硅藻门种类最多,有48种(或属),占总种类数的73.8%;其次为蓝藻门种类,有10种(或属);绿藻门有6种。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Y=0.76)、洛氏菱形藻(Nitzschia lorenziana)(Y=0.03)和近缘斜纹藻(Pleurosigma affine)(Y=0.02)等3种。5-8月盐沼植被区浮游植物的种类数相对较高,而9-12月(秋季至冬初)种类数明显下降。各个植被样地中硅藻的月平均丰度均明显高于其它藻类,而甲藻丰度最低。HS和HZ植被样地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数和丰度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HH和LW样地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和丰度同样无显著性差异;前2种生境浮游植物的月平均丰度是后2种生境的3.8倍,这主要是由于硅藻的丰度差异较大造成的。从物种丰富度指数(D)来看,两两生境间物种丰富度指数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Shannon指数(H’)变化趋势类似于均匀度指数(J),5-8月和12月H’值相对较高。从群落聚类和排序结果来看,在空间上4种植被样地浮游植物群落难以区分开;而在时间上大致分为2组[即5-8月(春初至夏末)与9-12月(秋季至冬初)]。总体来说,不同植被样地浮游植物群落动态月份差异较大,同一高程植被样地浮游植物群落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长江口盐沼植被生境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邻近水体有着较大的不同,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柳丽华 左涛 陈瑞盛 王俊
2004年9月20日~10月9日对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丰度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长江口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2门26属68种(含4个变种、6个不确定种),主要为温带近岸性种,其中硅藻门有21属51种,占总种数75%,甲藻门有5属17种,占总种数的25%。硅藻门中角毛藻属(Chaetoceros)和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的种类最多,分别为17种(占硅藻总种数的33.33%)和7种(占硅藻总种数的13.73%),甲藻门中以角藻属(Ceratium)为主,有10种,占甲藻总种数的58.8%。浮游植物数量平均为1400.00×104cells/m3。硅藻的平均...
关键词:
长江口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云龙 袁骐 沈新强
根据2000~2003年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浮游植物数量分布状况和生态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海区浮游植物年际平均总量为2225 44×104ind/m3,长江口浮游植物数量最高(8262 17×104ind/m3),舟山渔场次之(91 16×104ind/m3),杭州湾水域最低(30 91×104ind/m3)。群落的多项生态指标反映出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仍处于不稳定状态,H′的变动幅度大,其水域生态系统较杭州湾和舟山渔场更为脆弱,承受的外界环境压力更强;海区浮游植物总量主要受控于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圆筛藻属(Coscinodisc...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数量分布 春季 长江口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明典 杨青瑞 李志华 刘绍平 黄木桂 吴志新
于2005年3、6、9、12月对沅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沅水浮游植物共计6门147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43.53%和36.73%。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21×105ind./L,蓝藻密度最大为1.33×105ind./L;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3.97 mg/L,蓝藻生物量最大为3.42 mg/L。浮游植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密度秋季最大(4.64×105ind./L),夏季最小(1.6×104ind./L);生物量冬季最大(12.86 mg/L),夏季最小(0.2 mg/L)。水平分布密度和生物量均是牛鼻滩站最大,分别为6.03×105ind./L和29.6 mg/L。...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冬燕 林文鹏 赵敏
以正在生态恢复进行中的苏州河水体为研究对象,共设黄渡、华漕、北新泾、武宁路桥、长寿路桥和浙江路桥6个采样点,从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间按春、夏、秋、冬进行了9次采样,另外,在黄渡、华漕和武宁路桥于2002年的5月和6月增加了5次采样,对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苏州河浮游植物的平均个体数达到了4.7×106ind/L,细胞密度平均值为10.2×106ind/L,生物量均值为5.73 mg/L。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定性和定量组分表达均显示绿藻优势,其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774 ind/μL和2.159 mg/L;属数、种数和生物量结构以硅藻...
关键词:
苏州河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萍 刘宪斌 李宝华 白明 李彤 王娟娟
2009—2013年选取春末、夏中、秋初3个季节对海河干流浮游植物进行连续5年的调查与监测,系统分析了海河干流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优势度、群落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组成,探讨其变化趋势和主要原因,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分别对各年度间密度和生物量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利用马加利夫(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河干流浮游植物隶属8门92属181种。绿藻门在细胞密度和种类组成上都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蓝藻门和硅藻门。主要优势种为:绿藻门的四尾栅藻、小球藻、卵囊藻、月牙藻和卡德藻;蓝藻门的微囊藻、胶鞘藻、螺旋藻、颤藻和蓝纤维藻;硅藻门的小环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念 李云峰 吴凡 茹辉军 吴湘香 杨传顺 倪朝辉
为了解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在干流水域、八条一级支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共设置71个站位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时期不同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解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浮游植物丰度范围为0.07×10~4~2 493.69×10~4 cells/L,生物量范围为0.001 1~21.072 2 mg/L。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是长江流域优势浮游植物门类。在空间上,由西往东,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呈增加趋势;硅藻门在浮游植物总丰度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蓝藻门和绿藻门则呈上升趋势。在时间上,鱼类育肥期的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普遍高于繁殖期和越冬期,蓝藻门和绿藻门在浮游植物总丰度中的占比也更高,硅藻门则更低。冗余分析、层次分割和变差分解结果表明,就全流域尺度而言,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对长江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均存在影响。在鱼类育肥期,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影响更大,其中水温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且水温与浮游植物总丰度及优势门丰度呈显著正相关性;在鱼类越冬期,空间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影响更大,空间因子MEM3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水生态管理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熊满堂 王普泽 叶少文 虞功亮 苑晶 刘家寿 张堂林
为了解丹江口水库在完成高位水蓄水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动态特征,于2017年5月、8月、11月对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其鱼产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共记录浮游植物7门114种属(包含变种),以绿藻门种类最多(65种);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7.71×10~6 ind/L,平均生物量为3.37 mg/L;绿藻、蓝藻及隐藻门藻类密度合计占比达86.31%,且均超过硅藻门藻类(占比13.50%);浮游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N)都主要分布在1~2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N)主要介于0.4~0.7之间,平均值依次为1.35、1.78、0.58;据估算,浮游植物所能提供的鱼产力为101.1 kg/hm~2。相似性分析(ANOSIM)、多元置换方差分析(PERMANOVA)及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且基本都是由优势种丰度的变化引起的;空间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库区间具有一定的同质化趋势。对比以往的研究发现,目前丹江口水库库区藻类密度与生物量有所增加;硅藻占比明显下降,蓝藻门、绿藻门藻类已成为库区主要种类;多样性指数处于较低水平,群落结构较为简单,稳定性不高。本研究结果为丹江口水库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优化及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鱼产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