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69)
2023(3061)
2022(2636)
2021(2338)
2020(1968)
2019(4540)
2018(4400)
2017(7902)
2016(4800)
2015(5361)
2014(5183)
2013(5238)
2012(5078)
2011(4607)
2010(4615)
2009(4081)
2008(4065)
2007(3544)
2006(3208)
2005(2915)
作者
(15530)
(13358)
(13320)
(12761)
(8888)
(6648)
(6110)
(5281)
(5093)
(4808)
(4770)
(4750)
(4580)
(4495)
(4439)
(4257)
(4184)
(4099)
(4061)
(3980)
(3537)
(3466)
(3298)
(3129)
(3079)
(3028)
(3014)
(2868)
(2848)
(2821)
学科
(19033)
经济(19031)
(9809)
贸易(9807)
(9639)
(9504)
管理(8467)
(7748)
地方(7471)
(7315)
出口(7299)
出口贸易(7299)
方法(7281)
(6990)
数学(6789)
数学方法(6732)
(5137)
(5048)
企业(5048)
中国(4777)
农业(4742)
业经(3967)
环境(3910)
地方经济(3617)
资源(2917)
(2740)
技术(2410)
(2399)
服务(2348)
(2260)
机构
学院(67800)
大学(67161)
研究(30404)
(27554)
经济(27049)
管理(21832)
科学(21087)
中国(20580)
(19089)
理学(18809)
理学院(18447)
管理学(17971)
管理学院(17850)
(17822)
(17510)
研究所(16477)
(16018)
农业(15368)
业大(14198)
中心(13076)
(11867)
(11319)
(10433)
师范(10264)
科学院(10036)
(9839)
农业大学(9555)
研究院(9180)
(8978)
(8862)
基金
项目(50713)
科学(38924)
基金(35557)
研究(33708)
(33577)
国家(33316)
科学基金(26837)
(21943)
社会(20703)
社会科(19677)
社会科学(19674)
基金项目(18828)
自然(18697)
自然科(18201)
自然科学(18197)
自然科学基金(17884)
(17775)
资助(14970)
教育(14738)
重点(12542)
编号(12451)
(12359)
(11900)
(11005)
计划(10904)
科技(10480)
(10213)
课题(10093)
科研(10060)
(9980)
期刊
(31389)
经济(31389)
研究(17686)
(16595)
学报(15367)
中国(14047)
科学(12720)
农业(12027)
大学(10221)
学学(9779)
(7629)
管理(7291)
教育(6205)
资源(6129)
(5988)
(5712)
技术(5460)
业经(5099)
国际(4889)
(4790)
金融(4790)
世界(4594)
经济研究(4495)
问题(4444)
(4280)
业大(4213)
林业(4204)
现代(4114)
(3591)
科技(3376)
共检索到105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思凯  宋超  张婷婷  高宇  庄平  赵峰  
为掌握长江口日本鳗鲡的苗汛特征与捕捞生产现状,于2017—2020年在长江口开展了定点监测和走访调查,分析了长江口鳗苗的汛期规律、捕捞努力量及捕捞产量和产值。研究发现,长江口鳗苗旺发期为2-4月,主要捕捞区域分布在东旺沙、佘山岛和南汇嘴附近水域。长江口鳗苗捕捞努力量呈现下降趋势,有效网口面积从2017年的78.72万m~2,下降到2020年的50.40万m~2,下降了36%。长江口鳗苗汛期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总捕捞产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2017和2020年较高,分别为(4 474±256)尾/100 m~2和(5 220±1 063)尾/100 m~2,2018和2019年较低,分别为(1 917±335)和(1 365±257)尾/100 m~2。研究表明,长江口鳗苗生产值受到捕捞总产量影响,近4年来逐渐下降。建议进一步加强长江口鳗苗的资源监测和科学评估,指导规范鳗苗捕捞生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凯  段金荣  徐东坡  张敏莹  施炜纲  
根据在长江口东旺沙、横沙、铜沙、南汇和奉贤等水域(121°45'-121°58'E、30°48'-31°36'N)的专项调查数据,对1997-2008年长江口鳗苗监测期渔获规格和捕捞量进行了研究,并对最大持续产量进行了估算。长江口鳗苗主汛期为2月至3月,捕捞量占各年总捕捞量的比例为64.53%~94.10%,平均为79.32%。各年苗汛高峰最早出现于2月3日,最晚出现于3月15日,捕捞量分布形态主要有单峰型和双峰型,其中1999年、2000年、2004年和2006年为双峰型,两峰间隔平均为36d。鳗苗平均全长和体重分别为(54.9±3.4)mm和(92±18)mg,全长和体重呈幂函数相关。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汪德海  龚小玲  鲍宝龙  刘利平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是对于降海洄游的日本鳗鲡年龄、生长特性等的研究有限,以至于不能有效管护。本研究于2012年10月在长江靖江段捕得121尾降海洄游日本鳗鲡,并对其年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雌性个体要明显多于雄性,雌雄比例为78∶43;(2)雌雄鳗鲡年龄、生长等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雌鳗的平均年龄、体长、体质量以及平均生长速度[(5.50±1.18)龄、(654.9±67.6)mm、(522.1±176.2)g、(110.48±12.76)mm/A)]均显著大于雄鳗[(5.00±1.23)龄、(527.8±40.1...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龚盼  侯俊利  庄平  张涛  刘鉴毅  黄晓荣  章龙珍  
采用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实验方法,研究了长江口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鳗苗对底质颜色和光照强度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在室内光照(88 lx)和黑暗(0.3 lx)条件下,鳗苗在个体和群体实验中对黑、白底质颜色的选择均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  郭弘艺  唐文乔  李辉华  张旭光  吴嘉敏  
2012年1-4月,在长江河口靖江段采集了一批溯河洄游中的日本鳗鲡幼鱼,对其中5尾幼鱼的矢耳石进行了全耳石SRXRF分析。结果表明,SRXRF分析可精确测得14种元素的含量,其中钙(Ca)和锶(Sr)的平均含量分别达240 215.928μg/g和2 383.221μg/g,是常量元素;其余12种均属于微量元素,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钡(Ba)、铁(Fe)、锰(Mn)、锌(Zn)、铬(Cr)、镍(Ni)、汞(Hg)、硒(Se)、钴(Co)、铜(Cu)、金(Au)、钒(V)。其中,钡(Ba)、铁(Fe)、锰(Mn)、锌(Zn)的平均含量在1~10μg/g之间;铬(Cr)、镍(Ni)、汞(Hg)、硒(...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玲  李思发  王成辉  
对2005年采集自长江口地区4个采样点、5批、共10尾性成熟前成鳗、82尾玻璃鳗的日本鳗鲡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RAPD分析。在51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具有稳定扩增、条带清晰的多态性引物16条,16条引物共检测到13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14个(86.36%)。五个采样群体各自的平均杂合度(Hc)在0.205 3-0.315 0之间,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o)在0.297 4-0.452 6之间;采样群体两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在0.050 8-0.152 4之间。群体内遗传变异和群体间遗传变异对群体总遗传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79.18%和20.82%;Ne i的遗传距离在0.059 3-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虎  贲成恺  吉红九  于雯雯  袁健美  胡海生  汤晓鸿  高继先  
根据20122016年15月在东台、如东、启东和海门4个监测区域的捕获数量和渔获规格,研究了江苏海域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苗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22016年,江苏海域鳗苗主汛期为24月,各区域监测船在主汛期的24月捕捞数量占该年总捕捞数量的比例为61.96%100.00%,平均为88.18%。东台、如东、启东三地鳗苗逐旬捕捞量分布形态5年均呈单峰型,而海门除2015年和2016年呈双峰型外,其余3年均为单峰型。单网月捕获数量均值最高的年份为2014年,最高的区域为海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正丽  郭弘艺  唐文乔  魏凯  沈林宏  吴嘉敏  陈文银  
日本鳗鲡是亚洲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降海洄游鱼类,长江口是我国鳗苗的主产区和仅存的成鳗渔业水域。研究分析了2008年9-11月采自江苏靖江段(31°30′N,120°42′E)的153尾银色鳗样本的年龄和生长参数。结果显示,长江口降海洄游的鳗鲡群体雌性由3~7(平均5.52)龄组成,雄性由3~5(平均4.38)龄组成,雌性群体的年龄结构高且多于雄性群体。雌雄鳗鲡的最大年增长均出现在4龄,但雌性个体的生长拐点年龄ti=5.20、拐点体长lr=683.05mm、拐点体重Wr=546.37g、平均渐近体长L∞=1011.03mm和体重W∞=1830.16g,均显著大于雄性个体的生长拐点年龄ti=4.9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利娜  陈桃英  刘利平  
比较了长江口降海洄游的鳗鲡雌、雄鱼血清中的14项生化指标及卵黄蛋白原含量的差异,并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建立了相应的性别判定函数。结果发现,鳗鲡雌鱼血清中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钙离子含量显著低于鳗鲡雄鱼(P<0.05),白蛋白、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鳗鲡雄鱼(P0.05)。此外,鳗鲡雌鱼的卵黄蛋白原含量显著高于鳗鲡雄鱼(P<0.05)。根据不同生化指标,采用逐步选择法和全模型法分别建立了两个鳗鲡性别判定函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葛成冈  钟俊生  葛珂珂  李安东  刘培庭  王明星  闫欣  
为评估长江口鳗苗网对兼捕鱼类的危害性,2011年3-4月,在长江口8个鳗苗网设置点采集96网次,采获兼捕鱼类3 755尾,隶属16科,35种。其中海洋性鱼类12种,河口性鱼类14种,洄游性鱼类3种,淡水性鱼类6种。兼捕鱼类的发育阶段为稚鱼和幼鱼。其中刀鲚(Coilia nasus)为最优势种,占总渔获量的31.99%,其后依次为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10.09%),凤鲚(Coilia mystus,9.93%),睛尾蝌蚪虾虎鱼(Lophiogobiusocellicauda,8.92%),红狼牙虾虎鱼(Taenioides rubicundus,7.3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凯  徐东坡  段金荣  张敏莹  方弟安  周彦锋  施炜纲  
分别在长江南支南门至新河水域、北港水域和圆沙至九段沙水域设置调查断面,对三峡蓄水后(2003~2011年)长江口凤鲚汛期生物学特征、渔汛特征及捕捞量进行了持续调查,并将之与蓄水前(1997~2002年)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调查期内凤鲚汛期绝对怀卵量变幅为3 404~26 850粒,平均为11 554粒;相对怀卵量变幅为347~1 582粒/g,平均为783粒/g;卵径变幅为0.53~1.06mm,平均为0.78mm。凤鲚全长变幅为139~155mm,平均为146mm;体长变幅为123~137mm,平均为129mm;体重变幅为12.0~15.8g,平均为13.6g;丰满度系数变幅为0.387...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金  黄金玲  陈锦辉  李拜  赵静  高春霞  王学昉  田思泉  
根据2006至2017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鱼类资源调查,运用广义加性模型研究长江口鱼类资源密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对2017年鱼类资源密度的时空分布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佳GAM偏差解释率分别为69.6%、55.9%、51.4%和47.4%,交叉验证回归线斜率的平均效应为0.62~0.88。盐度、水温和溶解氧是影响长江口鱼类资源密度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且在不同季节对鱼类资源密度有不同的影响机制。总体上,在春、夏、秋季,盐度与鱼类资源密度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在夏、秋、冬季,水温对鱼类资源密度有显著影响,在秋季与鱼类资源密度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在春、秋、冬季,溶解氧对鱼类资源密度有显著影响,在冬季与鱼类资源密度之间存在正向线性相关。研究表明,2017年夏季鱼类资源密度较高;在长江口南支的自然延伸水域存在鱼类资源密度的相对低值,在崇明岛向海自然延伸方向水域存在鱼类资源密度的相对高值。后续研究将对长江口鱼类资源进行不同生态类型区分,以期更加准确地掌握影响各生态类型鱼类时空分布的环境因素及其时空分布信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弘艺  张旭光  唐文乔  张亚  吴嘉敏  沈林宏  
为研究长江口鳗苗捕捞量与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于2012年汛期对长江靖江段鳗苗的捕捞量进行了监测,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对日捕捞量与水温、潮差、气压、浑浊度等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作了分析。结果显示,靖江段鳗苗汛期为1月下旬—4月上旬,单船总捕捞量为221443尾,平均(344.8±83.4)尾。1月均值仅0.4尾/d,且空网率高达90.9%;4月为旺汛期,均值10.4尾/d,空网率仅为10.0%。GAM模型显示,潮汐周期—月份交互项、水温和潮差对鳗苗日捕捞量的影响显著,而气压、浊度和月相周期对鳗苗日捕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弘艺  张旭光  唐文乔  张亚  吴嘉敏  沈林宏  
为研究长江口鳗苗捕捞量与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于2012年汛期对长江靖江段鳗苗的捕捞量进行了监测,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对日捕捞量与水温、潮差、气压、浑浊度等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作了分析。结果显示,靖江段鳗苗汛期为1月下旬—4月上旬,单船总捕捞量为221443尾,平均(344.8±83.4)尾。1月均值仅0.4尾/d,且空网率高达90.9%;4月为旺汛期,均值10.4尾/d,空网率仅为10.0%。GAM模型显示,潮汐周期—月份交互项、水温和潮差对鳗苗日捕捞量的影响显著,而气压、浊度和月相周期对鳗苗日捕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俊利  王妤  张涛  杨刚  高宇  赵峰  庄平  
利用长江口南支上段东风西沙调查站位(121°15′45′′E;31°40′18′′N)2015年度鳗苗捕捞数据,通过CPUE波动趋势分析,确定当年日本鳗鲡鳗苗溯河汛期特征;进而采用LEsLiE和DELUry两种方法估算东风西沙站位鳗苗资源指标。结果显示,2015年度东风西沙站位出现6个明显的鳗苗补充汛期,两种方法估算的汛期波动规律一致。各汛期捕捞持续时间5~27 D,平均为10.17 D。LEsLiE法估算的各汛期捕捞开发率43.38%~96.30%,平均77.14%;DELUry法估算结果为43.36%~105.37%,平均81.43%;均为较高水平。高开发率表明东风西沙水域樯张网作业方式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