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8)
- 2023(9468)
- 2022(8327)
- 2021(7555)
- 2020(6765)
- 2019(15817)
- 2018(15603)
- 2017(29771)
- 2016(16520)
- 2015(18796)
- 2014(18455)
- 2013(18526)
- 2012(17814)
- 2011(16143)
- 2010(16204)
- 2009(15139)
- 2008(15179)
- 2007(13750)
- 2006(12043)
- 2005(10810)
- 学科
- 济(71204)
- 经济(71140)
- 管理(42187)
- 业(39137)
- 方法(32880)
- 企(30697)
- 企业(30697)
- 数学(29260)
- 数学方法(28970)
- 农(18840)
- 学(18737)
- 地方(17945)
- 贸(17576)
- 贸易(17572)
- 易(17076)
- 中国(16836)
- 财(16660)
- 环境(14520)
- 业经(12732)
- 农业(12165)
- 制(11330)
- 出(10902)
- 和(10713)
- 划(10231)
- 务(10073)
- 财务(10057)
- 财务管理(10030)
- 融(9780)
- 金融(9778)
- 企业财务(9432)
- 机构
- 大学(240742)
- 学院(238921)
- 济(95417)
- 经济(93382)
- 研究(88985)
- 管理(85106)
- 理学(73204)
- 理学院(72183)
- 管理学(70623)
- 管理学院(70187)
- 中国(65772)
- 科学(60027)
- 京(52551)
- 农(51184)
- 所(48249)
- 研究所(44475)
- 江(42899)
- 财(42726)
- 业大(41669)
- 农业(41041)
- 中心(40902)
- 财经(33946)
- 州(32518)
- 院(32395)
- 范(32310)
- 北京(32046)
- 师范(31815)
- 经(30616)
- 省(29883)
- 经济学(29794)
- 基金
- 项目(164330)
- 科学(127316)
- 基金(118735)
- 研究(111540)
- 家(107466)
- 国家(106664)
- 科学基金(88443)
- 社会(68997)
- 省(65569)
- 社会科(65361)
- 社会科学(65336)
- 基金项目(63391)
- 自然(60682)
- 自然科(59168)
- 自然科学(59142)
- 自然科学基金(58046)
- 划(55932)
- 教育(50521)
- 资助(49812)
- 编号(43501)
- 重点(38790)
- 发(36592)
- 部(35999)
- 成果(35157)
- 计划(33555)
- 科研(33134)
- 创(33032)
- 课题(31466)
- 创新(31155)
- 科技(29980)
- 期刊
- 济(103322)
- 经济(103322)
- 研究(66439)
- 学报(47488)
- 中国(46567)
- 农(44223)
- 科学(40936)
- 大学(33783)
- 财(33148)
- 学学(32126)
- 农业(29906)
- 管理(28487)
- 教育(21045)
- 融(19747)
- 金融(19747)
- 技术(19010)
- 业(16961)
- 经济研究(16765)
- 财经(16401)
- 业经(16280)
- 问题(14498)
- 经(13987)
- 资源(13689)
- 贸(13404)
- 版(13191)
- 业大(12075)
- 统计(11748)
- 技术经济(11488)
- 国际(11352)
- 图书(11241)
共检索到355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渊戈 毛成责 林楠 钟俊生 徐兆礼
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每月大潮前后在长江口和杭州湾碎波带的12个站点采集仔稚鱼,共采集到仔稚鱼14 907尾,隶属24科74种,主要优势种有刀鲚(Coilia nasus,47.84%)、普氏缰虾虎鱼(Amoya pflaumii,11.58%)、属(Hemiculter spp.,9.12%)、飘鱼属(Pseudolaubuca spp.,6.29%)、多鳞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rhadinum,5.62%)。分析了碎波带仔稚鱼群聚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水温、盐度、底质、地形等环境因子的关系。聚类和排序的结果显示,全年仔稚鱼群聚在时间序列上可分为4组,各组间存在明显的种类更...
关键词:
仔稚鱼 碎波带 时空分布特征 环境因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渊戈 张宇 钟俊生 葛珂珂 毛成责 方永清
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按月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mm)在长江口南支和杭州湾北岸碎波带水域采集仔稚鱼。在长江口南支碎波带拖曳267网次,采集到仔稚鱼11 066尾,隶属于11科40种,数量最多的为刀鲚(Coilia nasus),占渔获物的64.44%;在杭州湾北岸拖曳195网次,采集到仔稚鱼3 841尾,隶属于23科59种,普氏细棘虾虎鱼(Acentrogobius pflaumii)和多鳞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rhadinum)共占渔获物的61.73%。两水域虽然存在25个共有种,但地形和水环境的差异影响了鱼类组成,相异性指数高达0.925。发育阶段的组...
关键词:
长江口 杭州湾 碎波带 仔稚鱼群聚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蒋日进 钟俊生 周永东
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期间,对长江口沿岸13个站位点碎波带出现的仔稚鱼进行调查分析,以探明仔稚鱼在长江口沿岸的时空分布以及利用碎波带栖息生长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仔稚鱼在春末、夏季和秋初的物种数和分布密度较高,尤其以7月和8月最高,秋末和冬季碎波带鱼类的物种数和分布密度均较低,在3月最少,月变化规律显著。长江口沿岸生活着四种生态类型的仔稚鱼,其中包括分布在长江口的南支和北支上游的淡水性鱼类,分布在沿海水域的海洋性和河口性鱼类以及季节性出现于河口的洄游性鱼类。通过对碎波带仔稚鱼群落优势种的体长月变化进行分析发现,洄游性鱼类刀鲚和河口性鱼类鱼都是季节性出现在碎波带并利用其作为保育场和...
关键词:
长江口 碎波带 仔稚鱼 时空分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葛珂珂 钟俊生 吴美琴 赵盛龙 张冬良
2007年5-10月,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13个站位用小型拖网各采样1次。195次拖网共采获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9358尾,体长范围为3.0~61.2mm,优势体长为6.0~25.0mm,以10.0~16.0mm的弯曲期和13.0~21.0mm的后弯曲期仔鱼为主。采获数量以7月最高,占总数55.0%,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南支和北支上游,有3个站位(St.5、St.7、St.10)数量较高。其中有1个站位(St.7)刀鲚仔鱼的平均体长按月呈递增趋势,表明刀鲚仔稚鱼有利用沿岸碎波带作为早期生长场所的习性。根据刀鲚仔稚鱼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分布和数量变动的调查结果,结合目前刀鲚...
关键词:
刀鲚 仔稚鱼 数量分布 碎波带 长江口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蒋日进 钟俊生 李黎 刘磊 林楠
2006年7月-2007年6月的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13个站位点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共采集到仔稚鱼49045尾(隶属于31科,84种)。对仔稚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聚类分析,13个站位点聚合为两大类群(类群A和B),类群A位于沿海水域,共出现72种仔稚鱼类,主要以河口性和海洋性鱼类为主;类群B位于长江口北支的上游和南支,共出现58种仔稚鱼类,主要以淡水性和洄游性鱼类为主。按月份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类的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很显著。
关键词:
碎波带 仔稚鱼 群落结构 聚类分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美琴 钟俊生 葛珂珂 练青平 蒋日进
为进一步探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季节性变化特征,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的13个站位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共采集到仔稚鱼77种,隶属于13目27科63属。各季节出现仔稚鱼种数分别为37、20、13和7种。仔稚鱼是以暖温性种类占绝对优势,按生态类型划分,河口性和淡水性种类为主,其次为海洋性种类,洄游性种类最少。根据优势度曲线可看出,夏季优势种最突出,秋季优势种最不明显。夏季与秋季的共有种最多,均为27种;冬季与春季,冬季与秋季间的共有种最少,均为11种。从数量分布来看,冬季仔稚鱼数量最少,且分布较分散,春季数量有明显增加,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雪莲 张宇 钟俊生 陈渊戈 吴美琴
为探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浮游动物的分布与刀鲚仔稚鱼摄食的关系,2006年7~12月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设置13个站位点,用浮游Ⅰ型生物网(口径30cm,网目0.2mm)在表层拖曳采集浮游动物78次,采集到浮游动物72种,平均密度3 278.95个/网;用小型拖网(1m×4m,网目1mm)拖曳234次,采集到刀鲚仔稚鱼37 170尾,平均密度158.85尾/网。通过胃含物分析共鉴定刀鲚仔稚鱼饵料生物15种(类)(浮游动物11种,浮游幼体4类),平均摄食密度1.306个/尾。研究结果表明:前弯曲期仔鱼偏好摄食哲水蚤、剑水蚤和枝角类;弯曲期仔鱼偏好摄食猛水蚤和桡足类桡足幼体;后弯曲期仔鱼除偏...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刀鲚仔稚鱼 摄食 影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冬良 李黎 钟俊生 葛珂珂 吴美琴 蒋日进
通过对2007年6-10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采集的刀鲚仔稚鱼早期发育的观察,研究了其外部形态发育特征。卵黄囊期仔鱼已开口,各鳍无鳍条。前弯曲期仔鱼背鳍鳍条完全形成,胸鳍下部鳍条开始出现。弯曲期仔鱼上颌骨后缘开始向后延伸,脊索末端开始上弯;胸鳍开始出现2~3枚游离鳍条,腹鳍形成,尾柄部出现少量鳞片。后弯曲期仔鱼肌节呈"W"型,尾下骨完全形成,其后缘与体纵轴垂直;胸鳍6枚游离鳍条完全形成;稚鱼期体型已基本接近成鱼,上颌骨后缘伸达前鳃盖骨,胸鳍6枚游离鳍条延长,腹鳍明显后移至背鳍基底中部下方。比较同属鱼类的早期发育特征,刀鲚仔稚鱼除了肌节数最多的特征之外,...
关键词:
刀鲚 仔稚鱼 早期发育 形态特征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钟俊生 郁蔚文 刘必林 龚小玲 薄欢军 胡芬 丁峰元
2004年3月-2005年3月,按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沿海岸平行方向,用小型拖网共采集到仔稚鱼6 892尾,属于23科,约50种。其中科的刀鲚占总个体数的55.19%,其后依次为银飘鱼(16.99%)、鱼(10.94%)、纹缟虾虎鱼(3.92%)、斑尾刺虾虎鱼(2.67%)、鳜(1.68%)、少鳞(1.68%)、普氏细棘虾虎鱼(0.99%)、弹涂鱼(0.99%)、黄鳍刺虾虎鱼(0.89%),这10种的个体数占据了总捕获个体数的96%。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中,既生活着洄游性鱼类和河口性鱼类仔稚鱼,还生活着近岸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仔稚鱼。该水域仔稚鱼的种类和平均密度具有季节性变化趋势。根据在长江口沿岸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钟俊生 吴美琴 练青平
为了探明春、夏季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月变化,2004年和2005年5-8月,按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共采集到仔稚鱼14 309尾,其中2004年5 921尾(平均密度109.6尾/网),2005年为8 388尾(平均密度186.4尾/网),属于24科,53属,约62种。2年均以5月份种数最少,但2004年6、7月种数最多,2005年以7月种数最多。2004年7月平均密度最大(311.9尾/网),5月最小(20.8尾/网),而2005年最大平均密度出现在6月(459.1尾/网),最小平均密度为8月(29.3尾/网)。2年春夏季的优势种前3位...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生 凌建忠 胡芬
利用2015年4-7月共6个航次在长江口近岸水域的调查数据,对该水域小黄鱼仔稚鱼的时空分布和生长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仔稚鱼的平均出现率为51.85%,以6月中旬最高,4月中旬次之,7月中旬最低,S断面的平均出现率明显大于N断面;站位总平均丰度为3.27尾·100-1·m~(-3),以5月中旬最高,5月上旬次之,7月中旬最低,S断面小于N断面。S断面的出现率较高,N断面的高丰度站位随时间的推移向外海转移。总体来看,30 m以浅水域的丰度先升高后降低,5月中旬达到峰值;30 m以深水域的丰度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丰度随水深增加而减小。根据仔稚鱼不同发育期在各时间段所占的百分比,把其生长发育过程分为仔鱼期、仔稚鱼期和稚幼鱼期等3个阶段,相对应的时间段分别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和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春末夏初,河口水域快速上升的水温以及由冲淡水增强形成的低盐环境有利于提高仔稚鱼的存活率,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长江口 小黄鱼 仔稚鱼 丰度 生长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媛媛 宋超 赵峰 吕杨 杨刚 章龙珍
为了探明长江口及其临近水域鱼类繁殖盛期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分布情况,于2014年5月和6月在长江口及其临近水域23个站点分涨、落潮水平拖网同步检测环境因子,获得仔稚鱼样品357 ind。其中5月份样本125 ind,隶属于5目7科10种,以鲈形目居多,共5种,占50.00%,其次为鲤形目有2种,鲇形目、鯔形目和鲽形目各出现1种;优势种有香斜棘(Repomucenus olidus)、睛尾蝌蚪虾虎鱼(lophiogobius ocellicauda)、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贝氏(hemiculteR bleekeR)、鮻(liza haematocheil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沈新强 袁骐 王云龙 蒋玫
根据2000年-2002年5月、8月在长江口、杭州湾附近渔业水域进行的水质、表层沉积物和浮游生物的监测结果,采用单项和多项综合评价法,着重分析、评价该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动趋势。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质综合评价处于重污染水平,2002年水质污染比前二年更严重;表层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处于微污染水平,年际变动幅度较小;浮游生物生态环境质量均处于中污染水平,年际变动幅度较小;由于水体污染严重,长江口、杭州湾附近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处于重污染水平,2002年总体质量比前二年进一步下降。
关键词:
长江口 渔业水域 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俊勇 赵德招
在前人研究及大量长时间、连续、大范围河床底质现场采样资料的基础上,对长江口南港北槽河床底质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从河床底质的角度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物质来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长江口河床质具有总体较细、上粗下细以及时空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南港北槽河床质的变化与风浪掀沙、底沙过境、洪枯季变化等因素有关;南港段河床质季节性变化大于北槽;南港河段河床底质有细化的趋势;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物质偏粗且与周边河床质组成相近,航道回淤应关注滩槽泥沙以近底高含沙水流方式的交换。
关键词:
河床质 长江口 时空分布 深水航道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磊 林楠 钟俊生 蒋日进 张冬良
2006年6~10月,按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设置的13个采样点,用小型拖网进行仔稚鱼多样性调查时,采集到遮目鱼仔鱼1 ind、海鲢仔鱼40 ind、大海鲢仔鱼144 ind,这是在长江口水域首次发现遮目鱼仔鱼和海鲢的仔鱼。本文详细描述了该三种暖水性鱼类仔鱼的形态特征,探讨了其水平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提出了长江口附近水域存在产卵场的可能性,为该三种暖水性鱼类早期生活史中的地理分布以及生态习性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