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4)
2023(2030)
2022(1817)
2021(1678)
2020(1439)
2019(3424)
2018(3291)
2017(5532)
2016(3256)
2015(3525)
2014(3469)
2013(3531)
2012(3552)
2011(3143)
2010(3276)
2009(3046)
2008(2991)
2007(2595)
2006(2323)
2005(2118)
作者
(11071)
(9261)
(9175)
(8767)
(6421)
(4631)
(4170)
(3976)
(3520)
(3470)
(3407)
(3333)
(3332)
(3166)
(3121)
(3081)
(3043)
(3014)
(2891)
(2713)
(2632)
(2484)
(2433)
(2373)
(2201)
(2174)
(2050)
(1976)
(1972)
(1970)
学科
(14458)
经济(14456)
(9198)
(8810)
贸易(8808)
(8678)
(7349)
(7173)
出口(7136)
出口贸易(7136)
地方(5978)
管理(4254)
方法(4244)
(4206)
(3641)
数学(3604)
数学方法(3581)
地方经济(3092)
中国(2867)
经济学(2724)
(2576)
企业(2576)
环境(2356)
农业(2256)
水产(2065)
理论(1983)
业经(1910)
(1844)
概况(1822)
资源(1795)
机构
大学(47773)
学院(46730)
研究(21124)
(17959)
经济(17692)
(15760)
科学(15624)
管理(13941)
中国(13867)
(13351)
(12108)
理学(11724)
理学院(11491)
研究所(11480)
管理学(11251)
管理学院(11160)
(11103)
农业(10909)
业大(9921)
(8954)
中心(8949)
(7978)
(7395)
师范(7147)
(7032)
农业大学(6837)
研究院(6724)
(6626)
科学院(6508)
(6457)
基金
项目(34169)
科学(25549)
基金(23608)
(22357)
研究(22277)
国家(22198)
科学基金(17481)
(15437)
社会(13312)
社会科(12534)
社会科学(12530)
基金项目(12401)
自然(12270)
(12035)
自然科(11887)
自然科学(11879)
自然科学基金(11661)
(10154)
资助(10044)
教育(9751)
重点(8829)
编号(8352)
(8183)
科技(7587)
计划(7531)
(7229)
科研(7041)
(6772)
成果(6713)
(6697)
期刊
(20786)
经济(20786)
学报(13006)
研究(12011)
(10786)
中国(9291)
科学(9234)
大学(8432)
学学(8000)
农业(7676)
(4661)
(4560)
管理(4540)
(4516)
教育(4490)
资源(3782)
(3770)
业大(3560)
国际(3525)
业经(3208)
问题(3205)
图书(3135)
技术(3128)
经济研究(3073)
林业(3050)
农业大学(2802)
(2709)
金融(2709)
(2692)
财经(2663)
共检索到73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帼英  朱云云  周忠良  陈建国  
本文研究了花鲈卵巢的发育、产卵类型、产卵期、繁殖水域及雌雄同体现象等.根据长江口及浙江沿海花鲈卵巢的周年组织学切片,将卵巢划分为Ⅵ期,还有重复发育的Ⅵ-Ⅳ'期(或Ⅳ'期)和Ⅴ'期,属分批非同步型产卵类型。在繁殖季节,短期内可以产两次卵,产卵期为11月至翌年1月,盛产期约为11月中至12月中的一个月内。性成熟年龄,雌鱼为Ⅳ龄,雄鱼为Ⅱ龄,有雌雄同体现象。在邻近沿海和长江口盐度较高水域产卵,盐度为22—26‰。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章龙珍  刘鉴毅  黄晓荣  陈丽慧  赵优  
研究了长江口水域纹缟虾虎鱼的繁殖生物学。结果如下:(1)纹缟虾虎鱼雌雄亲鱼间形态学特征具有差异,肥满度分别为3.47±0.36与2.17±0.52,体长/体高、体长/头长、头长/眼径、头长/眼间距等比值存在极显著差异;(2)纹缟虾虎鱼产卵期为3~7月份,盛产期为4~6月份。绝对生殖力平均为12 689.2粒,体长相对生殖力平均为206.9粒/mm;(3)纹缟虾虎鱼成熟的卵为球形,卵径0.482~0.606 mm,卵中油球数量10~200个,精子较小,由圆形头部和细长尾部(鞭毛)两个部分组成;(4)纹缟虾虎鱼产卵受精一般在洞穴内进行,而且雄鱼具有护卵习性;(5)纹缟虾虎鱼受精卵呈梨形或者梭形,卵...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建璋  方家仲  朱植丰  绕道专  李生尧  姜存楷  
本文研究了羊栖菜的有性生殖和营养繁殖。前者包括生殖托的发生、精卵的排放及合子的发育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后者主要为定株观察假根再生芽的发生。本研究为羊栖菜的人工育苗和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超  李亚鸽  赵峰  刘若晖  冯广朋  黄晓荣  庄平  
为查明当前长江口刀鲚(Coilia nasus)繁殖群体组成及其繁殖性能,2021年4—6月在长江口南支水域采集生殖洄游的刀鲚繁殖群体样本144尾,分析了其个体大小、性比、性腺发育分期、条件因子(K_(n))、性体指数(GSI) 和繁殖力(F)。结果显示,采集样本的平均全长(TL)和体重(BW)分别为(318±34) mm 和(97.16±32.05) g,其中,4月个体最大。繁殖群体中,雌性占优,雌雄性比为8∶1。在雌性个体中,不同月份性腺发育期组成不同,其中4月以卵巢发育至II期个体为主。K_(n)在不同长度组和不同月份间基本一致,其值接近或大于1。GSI从4月至6月随着性腺不断发育成熟而逐渐增加,6月最高。所选成熟个体的繁殖力从29908到74041粒不等,平均值为51073±11302粒。繁殖力与全长、体重、性腺重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繁殖力与性腺重的相关性最大(R~(2)=0.619),其次为全长和体重。本研究结果可用于判定当前长江口刀鲚繁殖群体的整体状况,为后期针对该物种的保护以及管理政策制定和规划调整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龙珍  陈丽慧  庄平  冯广朋  徐滨  赵优  
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法研究了长江口纹缟虾虎鱼各期卵巢和精巢的组织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每年的4、5、6月为长江口纹缟虾虎鱼的繁殖季节。进入繁殖季节的卵巢以Ⅳ期为主,4-6月的Ⅳ期卵巢分别占当月总数的62.32%、71.43%和48.41%。Ⅲ期卵巢只占当月总数的24.55%、12.33%、6.28%;Ⅴ期卵巢占13.13%、10.45%和26.67%;5、6月份Ⅵ期卵巢占5.89%、18.10%。Ⅲ~Ⅵ期的性腺指数(GSI)分别为4.49%±2.07%、31.75%±7.08%、38.33%±6.24%和7.78%±3.18%。4-6月精巢均处于Ⅳ、Ⅴ、Ⅵ期,4月以Ⅳ期为主,5、6月以Ⅴ期为主。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军  李增光  万荣  黄承伟  
根据2018年5—7月以及2019年5月和8月在长江口水域采集的凤鲚(Coilia mystus) 样本,对其生物学指标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雌性凤鲚的肥满度(K)均值为0.32%,雄性为0.37%;雌性凤鲚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均值为18.58%,雄性为7.47%。2018和2019年长江口凤鲚的卵径分别为0.68和0.70mm,与以往研究相比凤鲚的卵径有变小的趋势。2018和2019年的个体绝对繁殖力分别为11621和6131粒,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组成是繁殖力年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凤鲚的绝对繁殖力和体长相对繁殖力与体长、体质量、净体质量和性腺质量呈正相关,体质量相对繁殖力(F_(W))与性腺质量和性腺指数显著相关。经逐步回归,绝对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为F=5059.5W_(1)+1009(R~(2)=0.73);体长相对繁殖力为F_(L)=27.71+22.77W_(1) (R~(2)=0.76);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为F_(W)=412.41-40.67W_(1)+2614.35I_(GSI)(R~(2)=0.60),个体繁殖力与性腺质量的关系最为密切。用核移位法得到长江口凤鲚2018和2019年的产卵分数分别为0.26和0.24,采样时间不同可能导致了产卵分数的年间差异。本研究分析了长江口凤鲚的繁殖力和产卵分数,可为采用日产卵量方法估算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生物量提供关键参数,以期为长江口凤鲚资源恢复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焕焕  张涛  宋超  赵峰  毕学娟  章龙珍  庄平  
2014年4~8月于凤鲚(Coilia mystus)繁殖盛期在长江口逐月采样,对凤鲚繁殖群体的雌性个体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年龄结构为1~3龄,共3个年龄组,其中1~2龄个体占87.06%。繁殖群体的平均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151.66±21.13)mm、(16.97±6.34)g。体长与体质量关系为W=1.63×10~(-5)l~(2.75)(n=124,R~2=0.935 3),显著性差异检验表明凤鲚属于匀速生长类型(P>0.05)。体长和体质量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_t=205.85[1-e~(-0.48(t+1.02)(],W_t=38.31[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志铮  张义浩  李太武  李仁伟  孙爱丽  
根据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间浙江北部沿海逐月采集所得1146颗婆罗囊螺生物学测定资料,并结合该螺野外生物学观察资料进行生长生物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螺为软泥相潮间带数量优势种,垂直分布差异显著。喜阳,常出没于较干燥的海涂表面,栖息地受潮汐、光照和饵料分布调控;属明显集群繁殖类型,亲体产后大多死亡,一年生;5-9月为繁殖期,以6-7月为盛,6月下旬开始有幼螺群体出现,其生长速率在当年7-9月和次年4-6月各有一个高峰,11月-次年2月基本停止生长,肥满度以次年6月初为最高;壳高(H)与壳宽(B)成线性相关,其方程为B=0.3224+0.4916H(r=0.9770),壳高与鲜重、干重呈...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朱江峰  戴小杰  李延  
根据2005年2-3月、2006年10-12月和2007年1月、4-5月收集于浙江沿海的尖头斜齿鲨样品,初步分析长度、体重、肝重和翅重指数、摄食、成熟度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全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5×10-5TL2.62),全长与叉长、全长与吻-尾基凹洼长(PCL)均呈线性相关。雌、雄性的摄食等级无明显差异,摄食强度普遍较低。肝重指数随个体的增大明显升高,而翅重指数随个体的增大变化不大。成熟雌性的全长范围为465~765mm,平均长度573mm(TL);成熟雄性的全长范围为476~761mm,平均长度579mm(TL),成熟雄性左右鳍脚均长54.6mm。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曲焕韬  郭文韬  杨元金  刘勇  管敏  李莎  刘雪涛  胡美洪  
2012年3月–2014年12月对长江上游宜宾江段采集的521尾野生长鳍吻鮈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长鳍吻鮈种群雌雄比为1.41:1,繁殖期为3–5月,盛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繁殖季节可通过吻端细小"珠星"鉴别雌雄,雄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最小成熟体长为173 mm,体重为90.4 g,成熟系数为0.36%;雌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3~+龄,最小成熟体长为185 mm,体重为119.6 g,成熟系数为11.30%。繁殖群体中,雌性优势龄组为3~+龄,雄性优势龄组为2~+龄和3~+龄。统计结果显示,长鳍吻鮈绝对繁殖力(F)为16399–39835(26816±7875)粒/尾,体重相...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余文娟  沈建忠  龚江  李乾  李春盛  王克雄  梅志刚  
2016年4-12月在监利长江何王庙故道采集591尾样本,对长江中游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性比、初次性成熟大小、繁殖季节、产卵类型、产卵群体组成及繁殖力等繁殖生物学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贝氏总体雌雄性比1.44∶1,与1∶1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繁殖期间雌雄比2.5∶1,非繁殖季节雌雄比为0.91∶1。繁殖群体年龄结构为1-3龄,以1龄补充群体为主,属于第Ⅱ类型。初次性成熟体长:SL♀50=8.08 cm,SL♂50=8.47 cm,最小观测性成熟个体分别为:雌性7.5 cm,体重6.65 g,1龄;雄性8.2 cm,体重8.13 g,1龄。根据成熟系数变化和性腺发育期观察,推测其繁殖季节为4-6月,可能延至7月份。贝氏绝对繁殖力为1 703~9 601粒/尾,平均为(5 876.6±1 837.8)粒/尾,与体重、性腺重均呈线性关系,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相对繁殖力(FW)为204.7~406.5粒/g,平均(322.3±49.7)粒/g,与成熟系数呈幂函数相关;相对繁殖力(FL)为212.0~827.6粒/cm,平均(552.4±136.1)粒/cm,与体重幂函数相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邱盛尧  杨建敏  张锡佳  曲学忠  王世信  张培超  宫向红  张申  张信泽  
根据 1 994~ 1 998年采集的 85 1个样品研究 ,结果表明 :山东北部近海栉江珧卵巢成熟度依据外部形态观察、切片镜检、卵子结构分析、卵径测量和成熟系数计算等分为Ⅰ~Ⅵ期。生殖腺周年内成熟一次 ,并存在形成、增殖、成熟和休止 4个阶段。产卵期 6~ 8月 ,盛期在 7月上旬~ 8月中旬 ,性成熟年龄 1龄 ,性比 5 3.5 0∶46 .5 0 ,个体繁殖力 1 73.1 0~ 5 381 .5 9万粒 ,单位卵巢重繁殖力 2 84.41万粒 /g。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帼英  朱云云  陈建国  周忠良  
花鲈为沿海及河口的经济鱼类,亦可溯河生活于淡水。在长江口水域,花鲈属中型鱼类,其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关系式为:W=0.0605L2.6346(r=0.9878),生长方程为:Lt=100.9957[1-e-0.1768(t+0.7633)],Wt=11542.26[1-e-0.1768(t+0.7633)]2.6346,体重生长拐点tr=4.7龄,拐点处体重为3281.4克。早期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以后转变为主要以虾其次以鱼为食,成鱼则主要以鱼其次以虾为食。在长江口水域,鱼虾等饵料资源丰富,为花鲈极好的肥育场所。在该水域,花鲈的资源量应引起重视。文中,最后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作了探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峰  杨琴  宋超  张涛  庄平  
为探究长江口凤鲚(Coilia mystus)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科学管理,通过对已有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综述了长江口凤鲚的形态特征、分布、洄游、年龄与生长、摄食习性和繁殖发育等基础生物学研究进展,并论述了近50余年来长江口凤鲚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与管理现状。凤鲚的自然分布较广,不同凤鲚群体的分化明显,洄游履历类型多样。长江口凤鲚的年龄组成以1~2龄占优,属于匀速生长类型,繁殖群体的组成呈现低龄化和小型化的趋势。长江口凤鲚在1~+龄即可达到性成熟,成熟个体一年可繁殖一次,产卵属于单峰一次性产卵类型。长江口凤鲚的生殖力整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其绝对怀卵量和相对怀卵量除个别年份外均呈现下降趋势。长江口凤鲚产量自1974年达到历史顶峰后,除1995年出现大幅反弹外,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近几年长江口凤鲚汛期资源量为40 t左右,已基本不能形成渔汛,其资源岌岌可危。据此,建议加强长江口凤鲚种群动态、生境需求和人工繁育等方面的研究,为长江口凤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基础资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林  李琪  闫红伟  孔令锋  于瑞海  
本研究于自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对中国山东海阳沿海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的繁殖周期及其与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山东沿海的中国蛤蜊全年只有1个繁殖周期,可分为6个时期:休止期,形成期、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耗尽期。组织学观察显示,配子发育周期分为2个明显的阶段:11月至翌年2月的休止期和包括配子形成、成熟和排放的性腺发育期。该地区中国蛤蜊雌雄配子的发育时间基本同步,配子发生均始于3月,大部分个体在6月至7月成熟,8月雌雄配子大规模排放。中国蛤蜊的卵母细胞直径呈显著的周年变化(P<0.05),从3月开始增加,7月达最大值。随着产卵的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