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
- 2023(1516)
- 2022(1376)
- 2021(1274)
- 2020(1111)
- 2019(2681)
- 2018(2540)
- 2017(4372)
- 2016(2746)
- 2015(3097)
- 2014(3110)
- 2013(3170)
- 2012(3303)
- 2011(2920)
- 2010(3007)
- 2009(2728)
- 2008(2670)
- 2007(2325)
- 2006(2165)
- 2005(1917)
- 学科
- 济(9688)
- 经济(9684)
- 学(5752)
- 地方(5136)
- 管理(4773)
- 业(3808)
- 法(3279)
- 农(3211)
- 水产(2675)
- 地方经济(2585)
- 方法(2571)
- 环境(2334)
- 农业(2310)
- 中国(2293)
- 数学(2264)
- 动物(2256)
- 数学方法(2248)
- 企(2246)
- 企业(2246)
- 资源(1960)
- 动物学(1907)
- 业经(1834)
- 生态(1791)
- 融(1771)
- 金融(1769)
- 土地(1683)
- 财(1643)
- 制(1495)
- 贸(1452)
- 贸易(1450)
- 机构
- 学院(39689)
- 大学(39499)
- 研究(19585)
- 科学(16617)
- 江(14630)
- 中国(14154)
- 农(13525)
- 所(12419)
- 研究所(11680)
- 农业(11002)
- 济(10214)
- 京(10204)
- 经济(9987)
- 业大(9846)
- 管理(9592)
- 省(9389)
- 室(8623)
- 中心(8349)
- 实验(8093)
- 理学(8023)
- 院(7922)
- 理学院(7782)
- 实验室(7781)
- 重点(7450)
- 管理学(7443)
- 管理学院(7374)
- 农业大学(6810)
- 资源(6802)
- 研究院(6650)
- 科学院(6492)
共检索到62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峰 张涛 侯俊利 刘鉴毅 章龙珍 庄平
为研究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盐度适应过程及其调节规律,将7月龄幼鱼直接转入0(淡水对照)、5、10和15等4个盐度组中养殖32 d,分别在第0.5、1、2、4、8、16和32天检测幼鱼血液水分、血清渗透压和血清Na+、Cl-、K+的浓度,结果显示,实验过程中,淡水和盐度5组中华鲟幼鱼血液各项指标始终保持一致,未呈现显著性差异。盐度10和15组,中华鲟幼鱼血液水分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下降程度与盐度呈正相关,16 d时各组幼鱼血液水分无显著性差异。中华鲟幼鱼转入盐度10和15条件下,其血清渗透压与Na+和Cl-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达到新的平衡;而血清K+浓度的变化趋势与血清渗...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施德龙 龚志高
中华鲟是我国稀有珍贵鱼类之一,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钱塘江、闽江、珠江,近海沿岸水域也产。具洄游性,性成熟个体在5~6月份陆续由近海进入长江,溯河而上于10~11月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顾孝连 庄平 章龙珍 张涛 冯广朋 黄晓荣 刘健
研究了长江口中华鲟幼鱼对光照强度的选择及其对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实验时,中华鲟幼鱼选择暗区(1~2 lx)、过渡区(10~12 lx)和亮区(200~209 lx)的时间百分比分别是(1.32%±3.50%)、(7.17%±13.5%)和(91.52%±14.9%);群体实验时,中华鲟幼鱼选择暗区、过渡区和亮区的数量百分比分别为(6.42%±4.13%)、(14.20%±7.45%)和(82.38%±15.2%),个体实验的时间百分比和群体实验的数量百分比在3个不同亮度区内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华鲟幼鱼具有明显的趋光行为。幼鱼在亮区围绕光源作圆周运动,其行为模式符合鱼类趋光的...
关键词:
中华鲟 趋光行为 栖息地 光照强度 摄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峰 庄平 张涛 徐军民 刘鉴毅 章龙珍 王敏 石琼
2015年4月16日,在长江口水域监测到1 ind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全长8.10 cm,体长7.00 cm,体质量2.19 g,经形态和分子鉴定,确定为野生中华鲟幼鱼,这是2014年以来在长江口水域监测到的首例野生中华鲟幼鱼。与历史资料相比,该幼鱼到达长江口时间提早约1个月,是中华鲟幼鱼到达长江口的最早新记录。该小规格幼鱼的发现和较早的在长江口水域出现,原因有几种推测:一是长江葛洲坝下产卵场仍然存在中华鲟产卵活动,但产卵时间发生了较大变化;二是在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下游形成了新产卵活动场所,且距离长江口更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辉 陈锦辉 徐嘉楠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行为间断给中华鲟种群保护和恢复带来巨大挑战。为了探究该间断现象对中华鲟生活史特征产生的可能影响,本研究根据2004—2020年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中华鲟自然产卵行为间断前后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监测数量、生长特征和行为习性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1)2014、2016、2018—2020年长江口水域未监测到中华鲟幼鱼,自中华鲟自然产卵行为间断后,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补充量出现中断的情况;(2)中华鲟幼鱼习性发生显著变化,抵达长江口的时间提前(提前至4月中旬),离开长江口的时间延迟(延迟至10月下旬),出现时间延长(延长118d)的趋势;(3)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生长规格低于历史同期,最小体长和最小体质量分别为7.0 cm和4.9 g。研究结果将为中华鲟保护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华鲟幼鱼 生长特征 行为习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锦辉 刘健 吴建辉 徐嘉楠 郑跃平 陈慧文 戴小杰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是中华鲟幼鲟入海前调节和索饵的重要场所,研究该水域幼鲟补充量特征的长期变化规律对于保护该物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2005-2013年幼鲟数量和生物学特征的监测数据发现:(1)不同年份间长江口水域中华鲟幼鲟的初次见苗时间、最后退苗时间和时间跨度存在较大波动;(2)幼鲟补充量在监测期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年际波动也非常明显;(3)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年份间幼鲟的平均全长和平均体质量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这也许可以解释2007年平均全长偏高的异常现象。
关键词:
中华鲟 长江口水域 补充量 年间变化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丽婷 赵峰 张涛 纪严 庄平
采用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序列对2015年和2017年长江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2015年的682个样本共检测出11个单倍型,2017年的158个样本共检测出8个单倍型。2015年和2017年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为0. 857±0. 006,核苷酸多样性(π)为0. 010 2±0. 005 5,均低于截流前数据(h=0. 949±0. 010;π=0. 011±0. 006)。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显示,中华鲟幼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但其年度样本之间出现了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
关键词:
中华鲟 遗传多样性 线粒体控制区 长江口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慧婷 庄平 章龙珍 侯俊利 张涛 闫文罡 冯广朋
为评价重金属污染对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生长的影响,在长江口水域采集了日本沼虾(Macrobraohium nipponense)、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狼牙鳗虾虎鱼(Taenioides rubicundus)、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窄体舌鳎(Cynoglossus gracilis)等5种中华鲟幼鱼重要饵料生物,研究了Cu、Cd、Hg3种重金属元素在这些饵料生物体内的积累特征,评价了饵料生物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结果显示,虾类Cu的单项污染指数(Pi)均大于0.5,鱼类Cu的Pi均小于0.5;5种饵料生物Cd和Hg的Pi均大于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峰 陈锦辉 黄硕琳 杨红 刘健 吴建辉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是中华鲟幼鲟入海前调节和索饵的重要场所,分析和评价保护区生态环境对中华鲟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2005年8月和2006年5月和8月保护区调查数据,应用水质单项污染指数、富营养化污染指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保护区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结果显示:保护区总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该水域受无机磷污染严重,无机氮污染有加剧的趋势,2006年5月保护区富营养化程度最高,而北港水域富营养化水平高于同期其它水域;保护区内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不均,群落结构简单,呈现出2005年8月生物量远高于2006年的5月和8月,而其生物多样性低的反常现象;通过近年来大型中华鲟误捕情况分析生态环境变化和...
关键词:
中华鲟 长江口 保护区 生态环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章龙珍 黄晓荣 刘鉴毅 段明 侯俊利
将中华鲟幼鱼持续饥饿43 d,每隔6 d采样1次,研究饥饿期间中华鲟幼鱼血液与肝脏7项酶活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饥饿期间中华鲟幼鱼血液丙氨酸转氨酶活力波动范围为42.1~134.6 U/L,在第13天与第37天均出现显著下降;天冬氨酸转氨酶活力在饥饿19 d后出现下降,最低值与最高值分别为310.1±52.4 U/L与420.8±83.4 U/L;溶菌酶活力呈现上升趋势,饥饿43 d组与饥饿前期的4个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总抗氧化能力在饥饿19 d后下降至较低水平,饥饿13 d组显著高于饥饿37 d组;肝脏Na+-K+-ATP酶活力在饥饿前期下降,在饥饿37 d后显著升高,与饥饿前期的4个组之...
关键词:
中华鲟 饥饿 生理 新陈代谢 能量供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屈亮 庄平 章龙珍 赵峰 刘鉴毅 王妤
研究了急性盐度胁迫对7月龄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幼鱼[体质量(86.1±18)g]鳃丝Na+/K+-ATP酶活力、血清渗透压和血清离子(Na+、K+、Cl-)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鱼从淡水直接转入盐度15、20、25水中,96h死亡率分别为72.22%、100%、100%,其他组(盐度0、5、10)无死亡。各盐度组96h血清渗透压、Na+、Cl-浓度随盐度升高而增加,且各盐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盐度组血清K+离子在48h中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96h时有所回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跃平 刘健 陈锦辉 潘连德 徐嘉楠 杨吉平 陈弟伟
检测了"狂游症"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体长(27.2±3.1)cm,体重(152.3±41.2)g)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患病中华鲟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尿素(UREA)、肌酐(CREA)等指标较健康中华鲟显著升高(P<0.05),其中ALT、AST、ALP、LDH、UREA差异极显著(P<0.01),患病鱼胆汁酸(TBA)、总胆固醇(CHOL)有所升高,但不显著;患病中华鲟α-淀粉酶(α-AMY)、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胆红素(TBIL)、葡萄糖(GLU)、甘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锦辉 黄硕琳 刘健 张葛鸣 吴铠 吴建辉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自2005年4月15日实施以来,为科学有效保护中华鲟及其息栖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障。由于当时时间紧,以及对中华鲟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条文内容和规定上就采用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于有些问题采用了一般性处理的形式。随着时空的变迁和中华鲟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现有条文内容和规定已不能满足保护区工作的实际需要。2009年,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已被市人大列入立法规划。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阐述了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可行性,1)有坚实的法制基础;2)地方政...
关键词:
中华鲟 自然保护区 长江口 地方立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税春 施永海 华雪铭 张忠华 张海明 刘永士
为了解斑尾复鰕虎鱼的渗透压调节机制,设置0.5、10、15、20、25、30、35、40、50共10个盐度组,采用外界盐度渐变的方法对该鱼幼鱼血清渗透压、血清离子浓度及鳃丝Na+/K+–ATP酶活力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盐度0~50内,血清渗透压及血清离子含量均随盐度升高而升高,盐度为40~50时,血清渗透压及各离子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盐度6);在0~35的盐度中,血清渗透压及离子含量都保持相对稳定,在0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最强,25和35盐度组的鳃丝Na+/K+–ATP酶活性比5~20和40~50盐度组的明显增强,25和35盐度组之间Na+/K+–ATP酶活性无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