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6)
2023(6956)
2022(6032)
2021(5555)
2020(4201)
2019(9963)
2018(9615)
2017(16672)
2016(9189)
2015(10434)
2014(10649)
2013(10726)
2012(10753)
2011(10186)
2010(10541)
2009(9628)
2008(9404)
2007(8133)
2006(7551)
2005(7327)
作者
(28333)
(23629)
(23449)
(22181)
(15398)
(11571)
(10707)
(9312)
(9176)
(8823)
(8323)
(8316)
(7969)
(7866)
(7558)
(7337)
(7087)
(7071)
(6957)
(6846)
(6284)
(5883)
(5783)
(5691)
(5472)
(5374)
(5367)
(5361)
(4988)
(4753)
学科
(46861)
经济(46826)
管理(21468)
(21441)
地方(20083)
中国(18097)
(14868)
(14144)
企业(14144)
业经(11227)
地方经济(11059)
方法(10534)
农业(10424)
(9777)
(9563)
金融(9563)
(9399)
(8868)
银行(8856)
数学(8812)
数学方法(8753)
(8735)
(8663)
贸易(8651)
环境(8580)
(8242)
(7944)
(7442)
发展(7137)
(7116)
机构
学院(132669)
大学(130028)
研究(57373)
(56179)
经济(54975)
管理(45109)
中国(44576)
理学(36579)
理学院(35959)
管理学(35404)
管理学院(35133)
科学(34683)
(30955)
(30502)
(28072)
研究所(27280)
(26269)
中心(25897)
(25439)
(21287)
师范(21054)
(20890)
农业(20151)
(19883)
北京(19565)
业大(19346)
(18927)
财经(18419)
科学院(17721)
师范大学(16924)
基金
项目(81971)
科学(63908)
研究(62116)
基金(56226)
(49146)
国家(48646)
科学基金(40388)
社会(38774)
社会科(36654)
社会科学(36646)
(34663)
基金项目(29400)
(28200)
教育(27143)
编号(25667)
(25072)
自然(24408)
自然科(23647)
自然科学(23640)
自然科学基金(23192)
资助(22468)
成果(21547)
发展(20352)
(19994)
课题(19735)
重点(19570)
(17377)
(16759)
创新(15787)
(15746)
期刊
(77133)
经济(77133)
研究(47160)
中国(38614)
(25587)
学报(20741)
科学(19975)
教育(19103)
管理(18660)
(18419)
(18006)
金融(18006)
农业(17709)
大学(15326)
业经(14114)
学学(14017)
技术(12079)
经济研究(11923)
(9715)
问题(9656)
资源(8945)
财经(8905)
(8556)
国际(8453)
世界(8130)
图书(7993)
(7746)
(7149)
论坛(7149)
(6969)
共检索到238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芳  方冬冬  张辉  危起伟  
长江是我国鱼类多样性最高的河流,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渔业资源产区。然而,近几十年来受水域污染、水工程建设、湖泊围垦、航运发展、过度捕捞和外来种入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系统面临着逐渐衰退的困境,主要表现为鱼类种类数减少、鱼类濒危物种程度加剧、鱼类资源小型化趋势明显、鱼类资源呈衰退趋势和外来物种种类增多等。长江十年禁渔,对恢复长江水生态环境和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作者建议统筹协调长江生态保护与渔业发展的关系,创新流域管理体制与机制,根据长江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适时调整服务目标,其目的旨在实现对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盛方富  李志萌  龚梦玲  
长江是我国生态体系中生物多样性颇具典型性的生态河流之一。长期以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等活动影响,长江水域生态功能退化、渔业资源恶化的趋势明显加剧,甚至生物完整性指数接近“无鱼”程度。为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守护长江生物系统安全,我国提出长江“十年禁渔”的战略决策,要让广大渔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后能够稳得住、能致富,迫切需要构建长效管理政策机制。文章在分析长江“十年禁渔”与长效机制内在机理的基础之上,提出长江“十年禁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凭借子系统组成的“机制丛”来形成“组合拳”,以发挥和维护工程的功效。并据此构建长江“十年禁渔”长效机制理论模型,依据理论模型提出构建“稳得住、禁到位、能致富、可持续”的系统化长效机制,以提升长江“十年禁渔”的现代治理效能,助力长江流域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示范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盛方富  李志萌  龚梦玲  
长江是我国生态体系中生物多样性颇具典型性的生态河流之一。长期以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等活动影响,长江水域生态功能退化、渔业资源恶化的趋势明显加剧,甚至生物完整性指数接近“无鱼”程度。为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守护长江生物系统安全,我国提出长江“十年禁渔”的战略决策,要让广大渔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后能够稳得住、能致富,迫切需要构建长效管理政策机制。文章在分析长江“十年禁渔”与长效机制内在机理的基础之上,提出长江“十年禁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凭借子系统组成的“机制丛”来形成“组合拳”,以发挥和维护工程的功效。并据此构建长江“十年禁渔”长效机制理论模型,依据理论模型提出构建“稳得住、禁到位、能致富、可持续”的系统化长效机制,以提升长江“十年禁渔”的现代治理效能,助力长江流域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示范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正>长江十年禁渔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作出的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去年10月在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成果”。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履行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将长江十年禁渔作为长江大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邬志龙   吴玮   余进祥   戴银根   杨英   阙江龙   闵佳玲   李琴  
[目的]鄱阳湖流域拥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及赣、抚、信、饶、修“五河”水系,是中国内陆重要渔业生产区。然而,该区域渔业发展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仍不明晰,特别是2019年长江禁捕退捕政策开始实施以来的变化态势值得关注。[方法]文章以江西省各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借助空间自相关、区域重心、地理加权回归等地理学方法探索鄱阳湖流域禁渔前后(2018—2021)渔业发展结构变化、时空分异及其驱动机制。[结果]结果表明:(1)全面禁渔后鄱阳湖流域渔业捕捞量锐减但养殖量稳定增长,水产品总产量表现为增长态势。退捕禁渔优化了渔业产业结构,降低了渔业捕捞依赖性和生态环境负外部性。(2)水产品产量呈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且高-高集聚于鄱阳湖核心区,禁渔后赣北鄱阳湖区捕捞量锐减、赣南和赣东北养殖量增加,渔业重心向东南迁移2.07km,渔业发展格局由“鄱阳湖极核”驱动转向“鄱阳湖极核+赣南赣东北多地”联动。(3)GWR回归系数影响效应呈南北梯级增强或衰减,渔业机械、机动渔船、渔业从业人员、养殖面积对水产品产量影响呈南北梯级变化,地区生产总值、水系密度则呈鲜明的南北正负差异。[结论]未来应根据要素空间效应差异有侧重地加大要素投入,优化赣北鄱阳湖核心区;优选特色品种、适当扩大规模,打造赣南山涧冷水特色区;加强禁渔力度和专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提升“五河”支流潜力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冬冬   杨海乐   张辉   吴金明   危起伟  
基于2018年,2020~2022年在长江石首江段鱼类的监测数据,4年间共监测到鱼类62种,隶属于4目10科37属。其中鲤形目优势明显,有41种,占总种数的66.1%。不同年份间的鱼类种类数差别较大,2021年监测到的鱼类种类数要多于其他年份。采用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显示,各年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波动较小,各年份之间相差不大,2021年的Shannon-Wiener指数值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值要大于其他3个年份。ABC曲线及W统计表明2018年鱼类群落结构相对稳定,优势种以大个体的种类为主。2020~2021年鱼类群落主要以生命周期短、个体小的种类为主。2022年较2020~2021年鱼类规格有所提升,鱼类群落相对稳定。Cluster分析和NMDS分析表明鱼类群落可分为两组,但ANOSIM检验表示两组间无明显差异。SIMPER分析表明,2020~2022年较2018年适应流水环境、底栖杂食性鱼类的丰度有所减少,适应静水、底栖肉食性鱼类和半洄游性鱼类的丰度有所增加。总体上长江石首江段鱼类群落较为稳定,且鱼类规格有增大的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储信  朱尧虎  
为落实2017年和2018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禁止捕捞的要求,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拉响了长江流域禁捕的号角。《方案》要求,在2019年年底之前,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要全面禁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飞飞  朱挺兵  龚进玲  杜红春  孟子豪  郭祉宾  杨德国  
为科学评价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在金沙江下游水库的初步实施效果,实验于2020年11月和2022年5月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和水声学调查,并分析了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渔获物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11月共采集到鱼类2科9种,其中?、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2022年5月共采集到鱼类5科14种,其中蛇、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间、不同区域、不同水层间的鱼类目标强度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2022年5月的鱼类密度(0.60尾/1 000 m~3)高于2020年11月(0.46尾/1 000 m~3),鱼类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不均匀性;不同调查时期的鱼群密集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2020年11月大部分区域之间差异不显著,2022年5月则差异显著;2022年5月的上层鱼类密度(0.44±0.83尾/1 000 m~3)显著大于2020年11月(0.06±0.15尾/1 000 m~3);不同水层的鱼类分布差异显著,2次调查均表现为下层大于中、上层;估算得到向家坝水库鱼类资源尾数分别为3.22×10~6尾(2020年11月)和3.53×10~6尾(2022年5月)。综上所述,水声学调查方法适用于金沙江下游水库的鱼类资源监测工作,十年禁渔实施后向家坝库区鱼类资源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辛斌  刘绍平  熊飞  陈大庆  杨如恒  池成贵  穆天荣  
根据2000~2005年长江上游干流宜宾、巴南和万州3个江段三层流刺网的监测资料,分析了春禁前后3年渔获物结构和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对长江上游春禁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春禁前后3年共监测到鱼类51种,隶属于3目18科(亚科)36属,以鲤科鱼类为主,占60.8%。春禁后,渔获物主要种类优势度有所下降,部分江段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表现出一定上升趋势,3个江段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和Wilhm改进指数有一定升高,表明种类丰富度有所提高,群落结构趋于复杂,春季禁渔有一定效果。春禁前后渔获物种类的波动,可能与这些种类种群数量少,难以采到有关;春禁后主要种类平均体长、体重仍表现出下降趋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凯  张敏莹  徐东坡  段金荣  施炜纲  
对1999至2005年每年的4~6月间崇明北滩渔业群落进行研究,对春季禁渔前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实施长江春季禁渔前,崇明北滩渔业群落组成为11目、19科、25属、27种。实施长江春季禁渔后,该群落共出现鱼虾蟹等渔业生物30种,分别隶属于9目18科26属。群落优势种为凤鲚[Coilia mystus(Linnae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Richardson)、红狼牙虎[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Hamilton-Bnchanan)和狭颚绒螯蟹[Eriochier leptognathus(Rathbun),单位质量小于20 g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帮达  
禁渔是《长江保护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准确理解其立法逻辑和支撑体系是确保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长江保护法》规定的禁渔制度是将党和国家长江保护政策法律化与制度化的体现,蕴含着修复长江生态、保障渔业资源永续可用的立法理念。该制度由相互协同的捕捞空间限制规范、捕捞时间限制规范、捕捞方式限制规范和法律责任规范构成,体现了对以往相关规范的衔接和补强,但不够细化。该制度的实施不仅需要中央和地方层面双重统筹协作的体制机制支撑,还需要包括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制度、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制度、捕捞许可制度、禁捕补偿制度和养殖管控制度在内的配套制度以及由相关法律、配套行政法规或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构成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支撑。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桑俊  李建军  
荆河戏是流传于湖北荆州及湖南常德一带的古老剧种,拥有6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泛娱乐产业迅猛发展,荆河戏的传承与发展进入瓶颈期。长江大学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荆河戏的活态传承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地方戏曲进校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涛  杨健  轩中亚  陈修报  刘洪波  
实施好长江10年禁渔是国家“十四五”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跟踪和客观评价禁渔效果业已成为当下的重大需求。长江刀鲚(Coilia nasus)是长距离溯河洄游型鱼类,在自海入江繁殖洄游过程中所受渔捞压力非常大,资源量已岌岌可危。长江禁渔已于2019年启动实施,以刀鲚为代表聚焦禁渔前后固定生境及相近渔季,对刀鲚资源群体及渔获量开展比较研究,可有效追踪和评价长江禁渔对珍稀濒危鱼类种群数量恢复的效果。本论文基于长达7年间的禁渔前(2014—2018年)后(2019—2020年)同期采样监测数据,开展了长江禁渔的效果追踪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禁渔前(2014—2018年)溯河洄游型刀鲚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仅为0.81±1.73 [×10~(–5), ind/(h·m)] [即(1.13±2.42) ind/d],数量占比仅为(1.42±2.41)%;而禁渔后(2019—2020年)刀鲚CPUE高至66.14±69.74 [×10~(–5), ind/(h·m)] [即(92.60±97.64) ind/d],较禁渔前增长约82倍;数量占比亦增至(60.56±40.87)%,较前者增长约43倍。这些结果首次表明,受益于已实施2年的长江禁渔战略,鄱阳湖洄游刀鲚数量恢复的效果已经凸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银平  邓艳敏  刘思磊  李佩杰  刘凯  
为了解禁捕初期长江下游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实验于2021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对长江下游鱼类群落进行4次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共采集鉴定鱼类84种,分属10目18科63属,其中47.62%为鲤科鱼类。以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下游鱼类多样性水平较高,但鱼类种类较历史记录偏少。单因素方差结果显示,鱼类种类数、种群数量和重量空间差异显著,季节差异不明显。群落优势种为光泽黄颡鱼、鳊、鲢、短颌鲚、贝氏?等9种。4种摄食功能群中,肉食性(47.62%)和杂食性(40.47%)鱼类物种比例较高;洄游习性方面,淡水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76.19%);3种栖息水层类型中,底层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46.43%)。大型经济鱼类占总量比例低,但个体相对较大,因而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更高。长江下游鱼类多样性指数为3.28,水域鱼类多样性水平较高。长江下游鱼类个体小型化、低龄化现象依然存在,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禁渔效果初步显现,鱼类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均有所增加。建议进一步加强禁捕期科研监测,加大监管力度,保障长江下游鱼类资源得以有效恢复,巩固禁捕成效。本研究可掌握禁捕初期长江下游鱼类群落基本特征及变动趋势,为长江下游禁渔效果评估和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提供支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10年中,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基础能力不断提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