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3)
2023(9697)
2022(8723)
2021(8321)
2020(6947)
2019(16311)
2018(16223)
2017(30909)
2016(17190)
2015(19317)
2014(19380)
2013(19189)
2012(17713)
2011(15798)
2010(15736)
2009(14168)
2008(13571)
2007(11508)
2006(9897)
2005(8500)
作者
(50861)
(42064)
(41741)
(39789)
(27224)
(20513)
(18936)
(16766)
(16327)
(14969)
(14839)
(14208)
(13516)
(13309)
(13028)
(12933)
(12773)
(12450)
(12218)
(12169)
(10644)
(10426)
(10131)
(9712)
(9483)
(9427)
(9366)
(9361)
(8574)
(8413)
学科
(65753)
经济(65687)
管理(45648)
(42971)
(35918)
企业(35918)
方法(31081)
数学(26742)
数学方法(26449)
(19792)
(16961)
中国(15937)
地方(15582)
(14665)
业经(14055)
理论(11969)
农业(11418)
(11129)
(10998)
环境(10808)
(10567)
贸易(10561)
教育(10372)
技术(10301)
(10174)
(9472)
财务(9415)
财务管理(9401)
(8998)
企业财务(8901)
机构
大学(241892)
学院(238637)
管理(96005)
(87147)
经济(84994)
理学(83911)
理学院(82910)
管理学(81399)
研究(81157)
管理学院(80983)
中国(56098)
科学(54778)
(52631)
(42308)
(41716)
业大(39833)
(39368)
研究所(38678)
(37784)
中心(36067)
农业(33465)
(33250)
师范(32872)
北京(32069)
财经(31091)
(29705)
(28284)
(28241)
师范大学(26815)
技术(26513)
基金
项目(172511)
科学(134251)
基金(123720)
研究(123603)
(108669)
国家(107781)
科学基金(91875)
社会(74751)
社会科(70583)
社会科学(70563)
(69340)
基金项目(67022)
自然(62404)
自然科(60864)
自然科学(60846)
自然科学基金(59738)
(57909)
教育(56660)
编号(50858)
资助(50660)
成果(40999)
重点(38751)
(37145)
(36386)
(35691)
课题(35204)
科研(33472)
创新(33238)
计划(32258)
大学(31785)
期刊
(95033)
经济(95033)
研究(66938)
中国(44361)
学报(43445)
科学(38365)
(37195)
管理(33314)
大学(31378)
学学(29396)
教育(28805)
(26744)
农业(26595)
技术(19955)
(15775)
金融(15775)
业经(15342)
图书(15062)
财经(14202)
经济研究(13862)
(13290)
科技(12593)
理论(12284)
问题(11856)
(11848)
资源(11667)
业大(11618)
实践(11572)
(11572)
(11441)
共检索到336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钢春  聂志娟  张守领  张勇  金武  徐跑  顾若波  
为了获知长江刀鲚寄生的异钩铗虫的分类学地位,采用光学、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分子遗传扩增28S rRNA基因5'端部分序列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刀鲚寄生的异钩铗虫进行种属鉴定和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后吸器与体前区分不明显,含有四对不对称的吸铗,其中一侧的前2个开放几丁质吸铗明显大于其余6个封闭的吸铗,虫体尾部带有二对端钩,卵两端具有较长的极丝。序列分析显示,林氏异钩铗虫与六棘异钩铗虫相似度为100%,邻接法构建分子进化树中处在同一分支。经形态及分子综合分析鉴定,此寄生虫为林氏异钩铗虫。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冬良  李黎  钟俊生  葛珂珂  吴美琴  蒋日进  
通过对2007年6-10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采集的刀鲚仔稚鱼早期发育的观察,研究了其外部形态发育特征。卵黄囊期仔鱼已开口,各鳍无鳍条。前弯曲期仔鱼背鳍鳍条完全形成,胸鳍下部鳍条开始出现。弯曲期仔鱼上颌骨后缘开始向后延伸,脊索末端开始上弯;胸鳍开始出现2~3枚游离鳍条,腹鳍形成,尾柄部出现少量鳞片。后弯曲期仔鱼肌节呈"W"型,尾下骨完全形成,其后缘与体纵轴垂直;胸鳍6枚游离鳍条完全形成;稚鱼期体型已基本接近成鱼,上颌骨后缘伸达前鳃盖骨,胸鳍6枚游离鳍条延长,腹鳍明显后移至背鳍基底中部下方。比较同属鱼类的早期发育特征,刀鲚仔稚鱼除了肌节数最多的特征之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暄  乐秀虎  宋志强  向桂林  林宇  李红梅  
【目的】明确小麦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s,CCN)江苏群体的种类组成及群体间遗传变异情况,为抗病品种的选育、利用以及病害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的13个代表性CCN群体进行孢囊、阴门锥和2龄幼虫的形态观察和形态测计并与相似种进行比较;PCR扩增上述群体的rDNA-ITS区并克隆测序,构建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通过形态观察和形态测计值的比较,所测定的江苏群体均与已报道的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中国群体的测计值相接近;系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CCN江苏群体、国内其它地区以及国外禾谷孢囊线虫群体均处于同一大的进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若晖  宋超  杨刚  赵峰  张涛  耿智  冯广朋  胡丽娟  彭彪彪  庄平  
为了研究长江口刀鲚(Coilia nasus)群体组成, 将采自长江口南支和北支、崇明内河、浙江嵊泗共160尾刀鲚进行传统形态学和框架模型的构建, 对获得的形态变量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 (1)长江口不同刀鲚群体间形态变异很小; (2)组间差异主要显示为躯干横向和头长的差异, 躯干横向为差异的主要变异方向, 头长为次要的变异方向; (3)北支群体的判别准确率最高(95%), 判别效果最好; (4)聚类结果也呈现出类似的结果, 南支群体和内河群体聚为一组, 和嵊泗群体聚为一大支, 最后和北支群体聚类。本研究认为, 长江口不同刀鲚群体间的躯干横向和头长的差异可能是由摄食和栖息地利用差异造成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敏莹  徐东坡  刘凯  施炜纲  
对1993~2002年长江下游刀鲚的生物学特征、单船产量变化及最大持续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汛期刀鲚平均体长为29.19 cm,平均体重为94.33 g;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相关,拟和方程为Y=0.004 8X2.906 9,丰满度系数为0.379。绝对怀卵量平均为23 695粒,相对怀卵量平均为229粒/g体重,成熟卵卵径平均为0.77毫米;绝对怀卵量与体长的关系式为Y=0.017 2X4.101,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305X-5 410.1。汛期种群以2冬龄为主。研究期内刀鲚平均汛期单船总产为393.14 kg;长江下游刀鲚年均捕捞量为891.51 t,应用Schaefer模式估算最大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文银  李家乐  练青平  
在长江的南通及安庆江段捕捞刀鲚样本,对样本进行各种常规生物学数据的测量,并对解剖标本的性腺用Bouin氏液进行固定保存后,将性腺制作成组织切片,通过切片观察,了解洄游至南通及安庆江段的刀鲚性腺发育的状况。切片观察表明,刀鲚自当年2-3月洄游入长江后,不断溯江而上,在南通江段性腺发育处在II-III期,历经3-4个月洄游到达安庆江段,其性腺由入江时的Ⅱ-Ⅲ期,逐渐发育到Ⅳ-Ⅴ期。切片观察还表明,在不同洄游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卵巢发育程度不一致,有些发育的较快,有些稍慢,但对于雄性个体来说,洄游到安庆江段后,90%以上已达到成熟阶段。此外,文中还对发育中的卵细胞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描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怀意君  谈家金  叶建仁  瞿红叶  
2007-2008年,对江苏省杨树根际寄生线虫种群进行了初步调查,根据形态特征和测量值共鉴定出杨树根际寄生线虫7属9种,分别是南方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australis Xie & Feng、圆形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orbus Andrassy、指状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iti formis Ivanova、小尾盾线虫Scutellonema brachyurus Strine、微小针线虫Paratylenchus minutusLinford、同形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isomerus Anderson & Hoopper、林伯滑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瑾璞   石彩霞   刘彦君   张丽   魏念文   岳城   郝翠兰  
为探明叶尔羌河5种土著鱼寄生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的群体遗传结构,基于其核糖体ITS-1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并利用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5个对盲囊线虫群体均为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种(Contracaecum rudolphii B),共检测出71个单倍型,5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714~0.978,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 40~0.010 91。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图显示,5个群体间未形成与宿主相对应谱系。遗传分化指数为-0.001 3~0.108 6,AMOVA分析显示,群体间变异和群体内变异分别占4.33%和95.67%,5个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综上,叶尔羌河5种土著鱼体内寄生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种群体均属高遗传多样性群体,各群体间分化程度较低,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毛婕  龚小玲  鲍宝龙  
检查了东海区283尾野生黄鳍东方鲀(Takifugu xanthopterus)样本,发现具有河鲀毒素的黄鳍东方鲀也受到线虫的感染。11月份黄鳍东方鲀体内异尖线虫感染情况最严重。通过形态学特征和线粒体DNA鉴定,黄鳍东方鲀组织内寄生的线虫为派氏异尖线虫(Anisakis pegreffii)。免疫组学分析发现异尖线虫体内含有河鲀毒素,进一步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异尖线虫体内河鲀毒素含量为425ng/g。这是首次发现寄生在东方鲀体内的线虫具有河鲀毒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友  王成乐  
小熊猫(Aliurus fulgens Cuvier)最东亚地区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的特增珍贵动物.小熊猫寄生虫的研究工作始于本世纪5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已在小熊猫体内、外共发现18种寄生虫,其中吸虫3种、绦虫1种、线虫9种、原虫3种及外寄生虫2种.文中对小熊猫列叶吸虫(Ogmocotyle ailure Price,1954)的虫种有效性作了讨论,并就小熊猫的主要寄生虫病:印度列叶吸虫病、小熊猫弓蛔虫病、肺线虫病等作了综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百义   姜涛   刘洪波   陈修报   杨健  
为了破解鄱阳湖北部不同水域刀鲚(含长颌鲚和短颌鲚两种生态表型)耳石间形态的差异性,以期把握这些水域刀鲚资源群体间的关联性;本研究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地标点法,利用地标点软件获取相应地标点坐标,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判别和层次聚类分析;同时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对耳石形态进行网格变形,从而有效体现不同刀鲚群体间耳石形态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中,主凹槽上地标点的相对扭曲贡献率为77.9%。相对扭曲得分的逐步判别分析发现,上述两种生态表型刀鲚的耳石形态学差异极其显著,两者间相对扭曲得分判别成功率高达100%。此外,长颌鲚不同群体间廖咀头群体的判别准确率最高(95%),其次是庐山火焰山群体(90%)、瓢头群体(55%)、鞋山群体(50%);长颌鲚聚类分析表明火焰山、鞋山和瓢头群体距离最近,其次为廖咀头群体,与火焰山短颌鲚群体距离最远。本研究确证湖口鞋山、庐山廖嘴头、永修瓢头水域均有长颌鲚的分布,且不同水域群体耳石形态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主凹槽处。三个水域群体中廖咀头长颌鲚可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而其它水域该生态表型群体间却存在一些关联性。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水域刀鲚耳石形态间的差异性,阐释了鄱阳湖北部刀鲚的群体组成特征,可为相关渔业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顾伟  习丙文  谢骏  戈贤平  潘良坤  
笔者在江苏省溧阳某鲫养殖塘底泥采集的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中检测到一种放射孢子虫,经形态特征观察和比较分析,鉴定其隶属于棘放射孢子虫(Echinactinomyxon)类群。该放射孢子虫孢体呈圆柱形,长18.95μm(18.5~19.4μm),宽9.55μm;极囊长6.11μm(5.97~6.26),宽2.98μm(2.38~3.58);尾柄长161.2μm(161.2~167.16),宽3.24μm(2.98~3.58),孢体与尾柄的夹角约为160°。将其与国内外文献中已记述的放射孢子虫作比较研究,发现其在寄生宿主、形态大小、尾柄特征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本文描述的...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为  李家乐  江芝娟  
在长江南通如皋江段和安徽安庆江段分两个时期野外采集刀鲚样本,通过对其性腺发育的观察发现:长江刀鲚种群无论是从体长还是体重方面都呈下降趋势,越靠近上游的个体越小。刀鲚性腺成熟程度与体长、体重等生物学指标没有必然联系,与所处长江江段关系不大,而与洄游时间及水温度密切相关,4月洄游群体性腺发育程度分别为Ⅱ、Ⅲ期,6月上旬洄游群体的性腺发育程度为IV、V期。越晚洄游进入长江的刀鲚,其产卵场可能越处于下游,越接近长江口。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章淑玲  林谷园  陈婷  张绍升  
于福州市多家园艺场随机采集65份袖珍椰子根部及根际样本,经鉴定,共有7个属8种植物寄生线虫:咖啡短体线虫、饰环矮化线虫、双宫螺旋线虫、双尾滑刃线虫、蘑菇滑刃线虫、燕麦真滑刃线虫、食菌茎线虫和普通丝尾垫刃线虫.利用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染色法证实,咖啡短体线虫可大量存在于袖珍椰子根部及根际介质中,并造成根系坏死、腐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绍升  肖荣凤  林乃铨  艾洪木  
从福建的橄榄(CanariumalbumRaeusch.)根部鉴定出植物线虫9个种:嗜菌茎线虫(Ditylenchusmyceliophagus)、光端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leviterminalis)、咖啡根腐线虫(Pratylenchuscoffea)、塞氏纽带线虫(Hoplolaimusseinhorsti)、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dihystera)、木亡果拟鞘线虫(Hemicriconemoidesmangiferae)、弯曲针线虫(Paratylenchuscurvi-tatus)、突出针线虫(Paratylenchusprojectu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