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2)
- 2023(12103)
- 2022(10830)
- 2021(10183)
- 2020(8706)
- 2019(19935)
- 2018(19781)
- 2017(38135)
- 2016(20950)
- 2015(23269)
- 2014(23604)
- 2013(23384)
- 2012(21378)
- 2011(19228)
- 2010(19109)
- 2009(17573)
- 2008(17097)
- 2007(14641)
- 2006(12834)
- 2005(11072)
- 学科
- 济(81734)
- 经济(81653)
- 管理(59456)
- 业(56323)
- 企(46997)
- 企业(46997)
- 方法(39907)
- 数学(33801)
- 数学方法(33366)
- 农(21635)
- 学(20444)
- 财(20160)
- 中国(19577)
- 地方(18931)
- 业经(18055)
- 农业(15014)
- 理论(14743)
- 环境(14697)
- 和(13631)
- 制(13558)
- 务(13422)
- 财务(13353)
- 财务管理(13325)
- 技术(13140)
- 贸(12959)
- 贸易(12951)
- 企业财务(12677)
- 易(12510)
- 划(11930)
- 银(11587)
- 机构
- 大学(296074)
- 学院(295483)
- 管理(119423)
- 济(108535)
- 经济(105907)
- 理学(103799)
- 理学院(102580)
- 管理学(100618)
- 管理学院(100104)
- 研究(98602)
- 中国(71619)
- 科学(66074)
- 京(64512)
- 农(50497)
- 所(50081)
- 财(49420)
- 业大(47827)
- 江(47176)
- 研究所(46264)
- 中心(44971)
- 范(40612)
- 师范(40157)
- 财经(40156)
- 北京(40012)
- 农业(39711)
- 经(36460)
- 院(36421)
- 州(35653)
- 师范大学(32592)
- 技术(31748)
- 基金
- 项目(210300)
- 科学(164319)
- 基金(151501)
- 研究(149432)
- 家(133243)
- 国家(132172)
- 科学基金(113185)
- 社会(91933)
- 社会科(87045)
- 社会科学(87017)
- 省(84161)
- 基金项目(81794)
- 自然(76594)
- 自然科(74734)
- 自然科学(74712)
- 自然科学基金(73333)
- 划(70317)
- 教育(68111)
- 资助(63193)
- 编号(60476)
- 成果(47755)
- 重点(47046)
- 部(45148)
- 发(44534)
- 创(42939)
- 课题(41829)
- 科研(40616)
- 创新(40046)
- 计划(39476)
- 大学(38096)
- 期刊
- 济(116527)
- 经济(116527)
- 研究(80583)
- 中国(53284)
- 学报(51009)
- 科学(46587)
- 农(44225)
- 管理(41666)
- 大学(37560)
- 财(36500)
- 学学(35416)
- 农业(31354)
- 教育(31056)
- 技术(25640)
- 融(22149)
- 金融(22149)
- 业经(19878)
- 财经(18248)
- 经济研究(17390)
- 业(16239)
- 图书(16177)
- 资源(16069)
- 科技(15459)
- 经(15389)
- 问题(14973)
- 理论(14401)
- 版(14215)
- 技术经济(14146)
- 实践(13472)
- 践(13472)
共检索到418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亚东 洪卫 王新才 纪昌明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地区之一。根据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两个问题,一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使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与洪涝灾害相协调,这属于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防洪减灾系统能否持久地发挥作用,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即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问题。首先讨论了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涵义,提出了可持续性评价的5个准则,即功能持久性、风险最低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承受性及社会可接受性;其次,以长江中游平原分蓄洪工程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选择有效蓄洪量、蓄洪面积、围堤长度、耕地面积、区内人口、区内安全台面积等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兆武 蒋道松
近年来在中国范围内频繁发生洪涝灾害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重灾区之一 .洪水环流对江河湖岸 (堤 )不同地形产生冲刷作用 ,是长江决堤右岸多于左岸及大堤决口常始于堤面的主要原因 .为了有效抑制洪流的破坏作用 ,对长江沿岸的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河湖岸分布的适于营造护岸植被的植物近 10 0种 ,其中具抗洪作用的优良树种 12种 .据此提出了因地制宜选用适合树种 ,营造防洪 (浪 )护堤 (岸 )防护林的减灾措施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人权 梁杏 陈国金 龚树毅
在构造沉降、泥沙淤积及人工围堤的相互作用下,长江中游盆地地质环境系统分割为演变方向不同的两部分:堤外水域成为人工过饱盆地,堤内垸地成为人工饥饿盆地。因此,长江某些区段及洞庭湖洪水位抬升,垸地高程不断降低,洪涝渍害不断加剧。在系统分析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重建良性循环的人工—自然复合地质环境系统的思路与防洪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细兵 卢金友 蔺秋生
在分析长江中下游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分别选取武汉河段和扬中河段作为代表性河段,针对桥梁群和码头群两类主要岸线开发利用形式,开展了涉河工程群对河道洪水位及流场累积影响的数学模型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群体工程共同作用后将引起河道洪水位和流场的叠加影响,其影响值及影响范围远大于单个工程,当群体工程的影响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对河道的行洪与河势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建议桥梁群应保持合理的密度,码头群应合理控制港区规模,上下游港区间应保持合理的距离,在岸线开发过程中应制定岸线利用规划,规范涉河工程设计,以尽可能减小对防洪的累积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科
1991年、1996年、1998年,长江中下游连接发生大洪水,以1998年为最。为什么长江洪水水位连创历史纪录,而且洪水水位长时间居高不下,洪灾的范围、程度也大大超过了1954年?对此,我们除了加高加固数千公里长江大堤之外,能否找到一种疏筑结合、江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继飞
辽宁省属于经济较发达省份,洪涝灾害给辽宁省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整治江河与防洪减灾十分重要。就辽宁省防洪减灾现状,结合经济发展计划,提出今后辽宁省的防洪减灾的基本思路和措施,以实现辽宁省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
江河治理 防洪减灾 辽宁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建芬 王慧敏 张行南
城市化改变了洪涝灾害风险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脆弱性,相应地,洪涝灾害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了。在这种大环境下,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洪减灾对策来降低洪涝风险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笔者认为应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对策,工程措施方面主要包括提高防洪堤的防洪标准、提高城市排水能力、提高城市广场和绿地的占地面积、铺设楼顶蓄水池和地下蓄水池,非工程措施方面主要包括做好防洪规划、加强防洪评价,进行洪涝灾害风险分析,加强洪水预报预警工作,普及城市居民的防灾意识。
关键词:
城市化 洪涝灾害风险 防洪减灾对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祖达 廖显春 颜学恭 曾祥培 陈章禄 陈为森 张钦泉 刘永传
以长江中游防浪林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多元回归数量化模型,编制防浪指数表,对防浪林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并为防浪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浪蚀,防浪指数,防浪林,长江中游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明宇 吕楠华
本文基于南方11个洪涝受灾省份2008—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包括灾害预防、预警、救援和恢复四个子系统的省域防洪减灾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法对其进行测算,并通过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减灾能力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央地财政分权对防洪减灾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加入地方政府的减灾支出为中介变量后发现财政分权能够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来对防洪减灾产生影响,通过更换测度进一步佐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政策启示在于:一方面,通过财政分权促使减灾事权下移来提高地方减灾能力是可行的方案;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应当更加关注分权后的支出结构变化并因地制宜地划分减灾财政事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8年,山东省启动实施了省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重点河道治理规划,确定用三年时间完成158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和3882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用五年时间完成68条重点河道86个治理项目。2010年,国家启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山东省又有792座小型水库和86条中小河流114个项目列入规划。面对艰巨的水库和河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远生 姚治君 何希吾
透视1998年南北洪水,通过对自然背景因素、人口因素、防洪工程现状及经济能力限制等的系统分析,指出在今后30~40年间,我国防洪事务将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防洪事务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社会工程,应着力协调与解决地区间合作、行业间协调、投资及宏观经济格局调整等问题。我国未来防洪事务具有独特性,应推动社会创新,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防洪之路。最后,提出了面向未来防洪事务的亟待研究与解决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洪水,防洪事务,防洪减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朝敏 庄伟
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区为中国洪涝灾害频发地区之一。2010年的洪水是长江1998年大水后,也是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所遇到的首次较大洪水,在5次洪水过程中,三峡水库实施了5次防洪调度,较大程度地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长江中游荆江既是连接三峡水库和长江中下游河道的纽带,又是沟通洞庭湖的水流通道。基于三峡水库出库流量与荆江三口、洞庭湖城陵矶的水文对应关系,以实测水情、灾情资料为依据,运用对比分析方法,揭示2010年汛期三峡水库防洪调度对减轻洞庭湖区的洪水压力及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的贡献率。结果表明:6~8月份三口入湖洪量减少约242.61×108 m3,湖口城陵矶洪水位降低0.82m;湖区减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严斧
长江中游是长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按照长江洪水发生的自然规律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长期以来舍南保北、以堵为主、重蓄轻泄的做法,实施疏泄为主的防洪策略,并采取相应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如下荆江裁弯、开辟分流洪道、四口建闸、洞庭湖水系南北分流、疏浚河道、南水北调及平垸行洪等),同时配合进行水源生态工程及江河库湖调蓄工程建设,才能根治长江中游洪涝灾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慧
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长江产业带的腹地和承东启西的重要地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水屡屡成灾,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尽管洪涝灾害的发生与气象、地貌等自然条件密不可分,但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洪水位、河流湖泊的调蓄能力、洪涝灾害的经济损失等与土地开发利用的关系,论述了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特别是围湖造田、围垦江洲、分蓄洪区的开发等,与洪涝灾害的关系,指出长江中游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所引起的河湖调蓄能力的下降是加剧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中游地区减轻洪涝灾害的土地利用对策,如编制易灾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退田...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洪涝灾害 长江中游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景保 曾南雁 李敏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农业生产长期遭受水旱灾害的严重威胁。从“山河湖库”全面治理的战略高度上 ,提出了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强山区水利工程建设等农业防洪抗旱减灾有效途径 ,以最大限度地削弱湖南水旱致灾能量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安全环境
关键词:
水旱灾害 山河湖库治理 减灾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