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5)
- 2023(4075)
- 2022(3521)
- 2021(3238)
- 2020(2747)
- 2019(6138)
- 2018(6213)
- 2017(10742)
- 2016(6439)
- 2015(7223)
- 2014(7674)
- 2013(7145)
- 2012(6859)
- 2011(6228)
- 2010(6323)
- 2009(5958)
- 2008(5708)
- 2007(5116)
- 2006(4693)
- 2005(4061)
- 学科
- 济(22206)
- 经济(22179)
- 管理(13126)
- 业(10441)
- 地方(9519)
- 学(8540)
- 农(8247)
- 企(7118)
- 企业(7118)
- 方法(6968)
- 中国(6015)
- 农业(5689)
- 制(5489)
- 理论(5473)
- 体(5307)
- 业经(5198)
- 数学(4735)
- 数学方法(4664)
- 财(4269)
- 地方经济(4217)
- 环境(4187)
- 融(3691)
- 金融(3684)
- 水产(3457)
- 教育(3423)
- 银(3413)
- 银行(3379)
- 行(3315)
- 和(3200)
- 资源(3159)
- 机构
- 学院(90939)
- 大学(86902)
- 研究(36687)
- 管理(28910)
- 科学(27457)
- 济(26161)
- 中国(25945)
- 经济(25305)
- 理学(23995)
- 理学院(23542)
- 农(23379)
- 江(22801)
- 管理学(22772)
- 管理学院(22610)
- 所(20508)
- 京(20348)
- 研究所(19090)
- 农业(18862)
- 业大(17394)
- 省(16399)
- 中心(16370)
- 范(15484)
- 师范(15175)
- 院(13964)
- 技术(13513)
- 财(13396)
- 州(13102)
- 室(12670)
- 师范大学(12038)
- 农业大学(11891)
- 基金
- 项目(63214)
- 科学(47662)
- 研究(43340)
- 基金(42496)
- 家(39429)
- 国家(39084)
- 科学基金(31476)
- 省(29671)
- 社会(24740)
- 社会科(23203)
- 社会科学(23196)
- 基金项目(23094)
- 划(22972)
- 自然(21813)
- 自然科(21161)
- 自然科学(21148)
- 自然科学基金(20731)
- 教育(19597)
- 资助(18158)
- 编号(17635)
- 重点(15242)
- 发(15053)
- 课题(14390)
- 江(14276)
- 成果(14145)
- 计划(13798)
- 科技(13197)
- 创(12310)
- 部(12294)
- 科研(12156)
共检索到142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方耀林 汪登强 刘绍平 伍刚 廖伏初 陈大庆
运用mtDNAPCR RFLP技术对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涨渡湖、长湖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自然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进行比较分析。PCR技术扩增出黄颡鱼mtDNAND1/2基因,选用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3个群体的黄颡鱼共检出15种单倍型,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为0 20%~2 08%(0 8135%±0 4095%)。各不同群体的单倍型在系统树上有部分交叉,虽然不同群体在各单倍型中出现的频率有所不同,但每个群体都和其他群体存在共有的单倍型。尽管单倍型的分布或结构有所不同,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不大,与通江型湖泊相比,两个阻隔型湖泊间的遗传距离更为接近。
关键词:
长湖 洞庭湖 涨渡湖 黄颡鱼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树华 陈大庆 段辛斌 刘绍平 汪登强
为探索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亲本增殖放流对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影响,对2011和2012年在长江中游增殖放流的4个草鱼亲本群体和当年草鱼早期资源调查的2个野生群体共182个个体的线粒体Dloop和Cytb基因片段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发现,在2 046 bp的DNA片段中共发现65个多态位点,22个简约信息位点,定义了39个单倍型,群体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72,平均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1 00,表明六个草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且群体间无差异。群体间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为FST=0.010 12,P>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连为 陈新军 许强华 方舟 陆化杰
通过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I)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2个分子标记对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冬生群体与秋生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并检验了冬生群体在时间上的遗传差异。结果显示,基于COI基因序列分析得到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11、0.535±0.066、0.002 24±0.001 59和1.243。基于Cytb基因序列分析得到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7、0.528±0.058、0.002 65±0.001 89和1.222。2个分子标记均揭示:阿根廷滑柔鱼2个产卵...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大命 杨子萍 刘燕山 谷先坤 殷稼雯 蔡永久 唐晟凯 张彤晴
本研究采用线粒体COI序列为分子标记,探究了长江、淮河下游8个湖泊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通过PCR和测序技术,获得鲢COI基因序列片段。分析结果显示:COI序列片段长度为630 bp, 243条COI序列共检出23个变异位点,定义14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_d)和核苷酸多样性(P_i)分别为0.692和0.005 12。8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508~0.803,核苷酸多样性为0.002 41~0.006 94,表明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有较大差异。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遗传分化指数(F_(ST))为0.008 3,表明群体间没有显著遗传分化。系统发育树和网络结构图显示,单倍型分化为2个分支,但群体没有形成特定的地理遗传结构。中性检验结果和歧点分布曲线表明,鲢群体没有显著偏离中性选择,群体大小保持相对稳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首杰 李思发 蔡完其
通过对线粒体DNA控制区和CO I基因序列的联合分析,研究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3类遗传生态群体(包含4个野生群体、2个驯养群体、1个选育良种"浦江1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所分析的7个群体中,共确定了64种单倍型,群体间无共享单倍型。(2)4个野生群体内线粒体DNA的单倍型多样度(Hd)在0.857~0.943之间,核苷酸变异位点数在31~40之间,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在0.275%~0.461%之间,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的范围为4.043~6.800;2个驯养群体的相应参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714~0.800、18~...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姝婧 朱翔杰 徐新建 吴显达 周冰峰
为了研究福建东方蜜蜂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在全省采集9个样点,共424群东方蜜蜂样本,进行线粒体DNA tRNAleu-COⅡ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RNAleu-COⅡ片段序列包括93 bp的非编码区和259 bp的COⅡ编码区.在整个352 bp序列中,共检测到23个多态位点和27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为0.484 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0.687,平均核苷酸多样度为0.001 93.福建东方蜜蜂各样点间不存在遗传分化,总体遗传分化系数为0.003,各样点的基因流参数为49.75~249.7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书琴 曹晓颖 赵金良 唐首杰 吴红岩
在长江中游鄱阳湖和洞庭湖鳜采样中,采集了兼具鳜(Siniperca chuatsi)和大眼鳜(S.kneri)部分形态特征的中间类型(主要特征:口裂后缘伸达眼睛后缘之下,眼睛大小、头后背前部隆起介于鳜与大眼鳜之间)48尾。为了明确中间类型的分类学关系,采用量化传统形态分类指标、筛选种间特异微卫星标记,对中间类型个体进行鉴定分析。结果:(1)量化分析表明,鳜和大眼鳜在头长/眼径、(吻长+眼径)/口裂长上存在显著差异,鳜头长/眼径为5.286~7.157、(吻长+眼径)/口裂长为0.811~0.999,大眼鳜分别为3.306~5.106和1.040~1.166。48尾中间类型中,5尾判定为鳜,其他43尾个体仍不能鉴定。(2)从28对微卫星标记中筛选出5个鳜和大眼鳜的种间鉴别位点(T103、T063、T089、T135、W19517),利用这5个位点对中间类型的个体进行遗传分析和鉴定,中间类型中有16尾为种间杂交后代,其中9尾为杂交F_1与大眼鳜的回交个体。长江中游湖泊中鳜和大眼鳜存在种间渐渗杂交,今后需加强长江鳜鱼野生资源遗传监测和管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欧阳美 张晓宇 张富铁 刘焕章
为了较全面了解长江中上游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种质情况,本研究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特征,比较分析了长江中上游大范围内草鱼3个野生群体和19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677个样本共检测到35个单倍型,17个简约信息位点和42个多态位点;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H_d:0.769;P_i:0.001 43),原种场群体次之(H_d:0.766;P_i:0.001 13),苗种场群体最低(H_d:0.649;P_i:0.000 84)。野生群体中,万州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H_d:0.857;P_i:0.002 05),中性检验结果表明万州群体曾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遗传结构分析表明草鱼野生群体间不存在遗传分化,群体间基因交流广泛;对比历史数据,草鱼野生群体多样性水平近10年来未出现下降。苗种场群体中,遗传多样性最高(H_d:0.791;P_i:0.001 47)和最低(H_d:0.247;P_i:0.000 24)的分别是阳新和蔡甸1群体,部分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养殖群体间存在大范围的显著遗传分化,群体间缺乏交流。综上,草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明显,在进行草鱼苗种繁育时要注意近交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蒲艳 田辉伍 陈大庆 段辛斌 刘绍平 汪登强
为探明大坝建设及过度捕捞等可能会对圆筒吻鮈资源造成的影响,采用线粒体DNA Cyt b基因序列对长江中上游宜宾、泸州、合江、江津、巴南、涪陵和黄冈7个圆筒吻鮈(Rhinogobio cylindricus)群体进行研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在获得的998 bp序列长度中检测到14个变异位点,140尾样本定义15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625、0.000 77,说明圆筒吻鮈种群遗传多样性较贫乏。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表明圆筒吻鮈地理群体间未出现显著遗传分化。单倍型Network网络分析呈星型结构,邻接系统发育(NJ)树显示单倍型没有出现高支持率的分支,表明群体内部没有发生遗传分化。中性检验、错配分布及BSP分析均表明圆筒吻鮈发生历史种群扩张事件,种群扩张发生在0.06 Ma(百万年前)。综上表明,圆筒吻鮈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显著,建议将圆筒吻鮈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就地保护,并在今后应加强长期监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阮燕如 周文漪 李贵生 章群
测定了连云港、舟山、防城群体34 ind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883 bp序列,共检测到5个变异位点,发现6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324和0.000 4,总体表现出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其中连云港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遗传多样性分别为0.473±0.162和0.000 57±0.005 93;而舟山群体没有任何变异。连云港与舟山、防城群体间的FST值分别为0.029(P=0.00)与0.042(P=0.00),舟山与防城群体间的FST为-0.048 03(P=0.00),表明连云港与其它两个群...
关键词:
军曹鱼 细胞色素b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曾文涛 刘家寿 张堂林 叶少文 李钟杰
选择长江中游的牛山湖、武湖和东汤逊湖三个典型的河蟹养殖湖区作为研究地点,从2009年2月起逐月调查湖泊放流河蟹体重和壳宽的生长变化,并同时记录投喂管理情况和收集试验湖区的水化特征及底栖生物资源状况。调查发现,河蟹在4、5、6月特定生长率最大,此时为河蟹生长的高峰期。在三个湖区间,生长有显著性差异,在收获季节,武湖河蟹的平均壳宽和体重均显著性大于另外两个湖区(P0.05);这种情形可能主要与为湖泊的天然饵料资源的种类和丰度有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乔德亮 何晓梅 韦传宝 杨露 胡利
应用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分析了细鳞斜颌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三个群体(梁子湖群体、龙窝湖群体和淮河群体)的遗传变异关系。结果显示:测序得到细鳞斜颌鲴线粒体COⅡ基因大小为681 bp,A+T含量(56%左右)明显高于G+C含量。三个群体18个个体共测出5种单倍型,42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17%。梁子湖群体含4种单倍型、6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4036,核苷酸多样性较丰富;龙窝湖群体和淮河群体各自只有1种单倍型,无变异位点。梁子湖-龙窝湖、淮河-梁子湖、淮河-龙窝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是0.002707、0.058901和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军 赵良杰 刘其根 张宏
为了解银鯝(Xenocypris argentea)的遗传资源状况,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比较分析长江、钱塘江和黑龙江水系中银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情况。结果显示,在110条528 bp的coi序列中,碱基t、c、a、g的平均含量分布为27.13%、18.56%、28.70%、25.61%,检测出变异位点15个。多样性分析显示,各地理种群单倍型多样性均较高,核苷酸多样性均较低,长江群体单倍型多样性(0.742±0.053~0.911±0.033)高于黑龙江(0.731±0.087)和钱塘江(0.552±0.137)群体,推测与不同地理群体所处生境多样性有关。单倍型网络结构显示出明显的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巩政 刘艳超 马聪敏 李小兵
以线粒体Cyt 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雅鲁藏布江中游10条支流中短尾高原鳅(Triplophysa brevicauda)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种群历史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5尾个体中共检测到52个单倍型,各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0.600~0.900)与核苷酸多样性(0.001 87~0.019 65)普遍处于较高水平。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进化网络图显示所有单倍型可被划分为5支谱系,各单倍型多为单一群体独享,群体间共享单倍型极少;不同谱系内各地理群体所属单倍型混杂分布,不符合群体的地理分布格局。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检验结果表明多数地理群体间存在高度分化;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组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39.51%,遗传分化水平为极显著。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表明短尾高原鳅总体和部分支流群体历史上发生过种群扩张。贝叶斯天际图进一步推断出短尾高原鳅总体在较近的历史时期(约1.12 kya)经历过快速的种群扩张和收缩,推测其种群动态受到了全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南部气候波动及水系变迁的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鹏 尹飞 彭士明 施兆鸿
通过PCR扩增与测序分别获得了长度为642 bp和1 138 bp的条石鲷线粒体COⅠ和Cytb基因片段。分析表明,COⅠ序列共定义了11个单倍型,存在21个多态性位点,发生转换4次,颠换5次。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5%、30.6%、18.8%和26.1%。Cytb序列共定义了11个单倍型,存在26个多态性位点,发生转换4次,颠换3次。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9%、28.3%、14.8%和32.0%。基于COⅠ和Cytb两基因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Pi)和平均碱基差异(K)分别为0.795、0.008 83、5.667和0.770、0.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