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8)
- 2023(11419)
- 2022(9504)
- 2021(8792)
- 2020(7387)
- 2019(16652)
- 2018(16260)
- 2017(32185)
- 2016(17311)
- 2015(18880)
- 2014(18861)
- 2013(18758)
- 2012(17511)
- 2011(15575)
- 2010(16090)
- 2009(15446)
- 2008(15566)
- 2007(14294)
- 2006(13186)
- 2005(11885)
- 学科
- 业(86635)
- 济(80218)
- 经济(80133)
- 企(68965)
- 企业(68965)
- 管理(61073)
- 农(46981)
- 农业(31511)
- 方法(30697)
- 业经(29773)
- 财(25264)
- 数学(21988)
- 数学方法(21786)
- 中国(18714)
- 地方(18603)
- 策(18321)
- 务(18241)
- 财务(18228)
- 财务管理(18213)
- 制(17949)
- 企业财务(17251)
- 技术(16304)
- 贸(14687)
- 贸易(14676)
- 易(14276)
- 体(14019)
- 划(13888)
- 理论(13343)
- 和(13164)
- 环境(11036)
- 机构
- 学院(257036)
- 大学(243886)
- 济(112829)
- 经济(110768)
- 管理(106245)
- 理学(90886)
- 理学院(90012)
- 管理学(88927)
- 管理学院(88443)
- 研究(82352)
- 中国(67168)
- 农(54231)
- 财(51980)
- 京(50257)
- 科学(47778)
- 江(46025)
- 农业(40852)
- 所(40710)
- 财经(40374)
- 业大(39279)
- 中心(38793)
- 经(36387)
- 研究所(36371)
- 州(32655)
- 经济学(32279)
- 范(31446)
- 师范(31194)
- 经济管理(31120)
- 北京(30481)
- 院(29421)
- 基金
- 项目(164160)
- 科学(132379)
- 研究(124453)
- 基金(120443)
- 家(102552)
- 国家(101462)
- 科学基金(89707)
- 社会(82456)
- 社会科(77941)
- 社会科学(77921)
- 省(67786)
- 基金项目(64487)
- 自然(56436)
- 自然科(55037)
- 自然科学(55023)
- 自然科学基金(54121)
- 教育(54010)
- 划(53201)
- 编号(51027)
- 资助(48732)
- 成果(38921)
- 发(38278)
- 业(37449)
- 创(36533)
- 部(36341)
- 重点(36044)
- 课题(34454)
- 国家社会(33415)
- 创新(33336)
- 制(33051)
- 期刊
- 济(140595)
- 经济(140595)
- 研究(72989)
- 农(56740)
- 中国(48467)
- 财(40845)
- 管理(40582)
- 农业(38083)
- 科学(34896)
- 学报(31596)
- 业经(30835)
- 融(28573)
- 金融(28573)
- 大学(25486)
- 学学(24833)
- 技术(22364)
- 业(19705)
- 财经(19570)
- 经济研究(19563)
- 问题(18880)
- 教育(17664)
- 经(16937)
- 技术经济(14984)
- 农村(14770)
- 村(14770)
- 农业经济(14590)
- 世界(14221)
- 现代(13611)
- 商业(13472)
- 资源(13199)
共检索到391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明芬,王德仁
农业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是长江中游1998年爆发特大洪灾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洪灾和WTO的挑战,面对农业资源利用无序和农民增收减缓,必须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结构。本文以该地区6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立足当地资源,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运用线性规划和灰色理论方法分别研究了农用地和农业产值结构优化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洪区 农业结构 调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明芬 王磊 王德仁 王雅芬
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 ,长江中游洪区的三元种植业结构已不适应日益多元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 ,早稻过剩、饲料粮短缺 ,再加上连年洪灾 ,农民增收减缓。本文立足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 ,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 ,以轮作方式为决策变量 ,运用线性规划法 ,分别预测了该地区 2 0 0 0年、2 0 0 5年和 2 0 1 0年的种植业结构变动情况 ,并提出了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关键词:
洪区 种植业结构 调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向俊波 陈雯
分析了长江中游三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介绍了发展经济学对于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地位问题的主要观点。探讨了长江中游地区的农业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及在全国农业体系中的地位和前景 ,并提出了中游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对策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 长江中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人权 梁杏 陈国金 龚树毅
在构造沉降、泥沙淤积及人工围堤的相互作用下,长江中游盆地地质环境系统分割为演变方向不同的两部分:堤外水域成为人工过饱盆地,堤内垸地成为人工饥饿盆地。因此,长江某些区段及洞庭湖洪水位抬升,垸地高程不断降低,洪涝渍害不断加剧。在系统分析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重建良性循环的人工—自然复合地质环境系统的思路与防洪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建平 雷海章
规避农业洪涝巨灾风险是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剖析我国农地制度和小规模农户经营的风险特征,认识到我国农地制度存在小规模经营缺陷和缺乏产权激励机制,农户在应对洪涝巨灾自然风险时表现为无能为力,并且现有农业分担风险的外部环境更使农户无法承受自然巨灾风险而被迫成为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回避者,因此应对农业洪涝巨灾风险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实现。提出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水灾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安排建议:加强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保持水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发展避洪农业,实现区域农业结构的优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安排,以农业政策性保险分担农业水灾风险,增强长江中游地区...
关键词:
长江中游平原 农业水灾 风险管理制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严斧
长江中游是长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按照长江洪水发生的自然规律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长期以来舍南保北、以堵为主、重蓄轻泄的做法,实施疏泄为主的防洪策略,并采取相应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如下荆江裁弯、开辟分流洪道、四口建闸、洞庭湖水系南北分流、疏浚河道、南水北调及平垸行洪等),同时配合进行水源生态工程及江河库湖调蓄工程建设,才能根治长江中游洪涝灾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官学清
2012年2月,湘鄂赣三省在武汉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拉开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和发展的序幕。湘鄂赣三省携手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对于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金融机构深化金融合作层次,以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提出了金融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基本思路,指出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功能要素和融资"主动脉"作用,通过对城市群建设的资源配置区域化,有效支持城市群建设的交通网络化、产业发展特色化、发展模式新型化、融资渠道跨市场化和金融资源流动的自由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区域金融 长江中游城市群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庭生 魏晓 谢树春 赵玲 黄宇萍
长江中游平原及江淮地区是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农牧渔各业生产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在分析本区农业资源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中游平原应加强以防洪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努力实现平衡增产和优质高产,巩固提高全国性的粮、棉、肉、鱼商品生产基地;江淮地区应加强水土治理和山丘、水面、滩涂资源的开发,以粮棉油为重点,积极发展畜禽、水产、蚕桑和乡镇企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国金 殷鸿福 李长安 陈松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其高堤防高洪水位(高出堤内地面大于13m)危险态势的形成,是由于一方面在地质构造控制下堤内地面沉降,另一方面大堤不断加高,荆江洲滩不断淤积抬高和洞庭湖出流顶托,造成同流量水位不断升高,结果是洪水位与堤内地面势差不断加大,形成恶性循环。三峡水库建成后,具有调蓄长江上游洪水的巨大空间和能力,但没有改变形成荆江高洪水位的地质作用及过程。在高堤防高洪水位形势下,加上大堤管涌、岸崩、地震等致灾地质因素的作用,荆江有向北溃决,自然分流的趋势,其中尤以沙市湾迎流顶冲的盐卡段更具有危险性。为避免发生区域性重大地质环境灾害,协调人、地、水关系,给水沙以出路和洪水资源化已迫切地摆在人们面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正祥 张桢禛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势,主动承接"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打造经济增长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巩固城市群核心竞争力,是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支撑条件,采用面板数据从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产业集群辐射作用、需求结构、交通设施改善等角度出发,研究了现阶段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资源因地制宜利用、产业转移发展等对策建议,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可持续发展 长江黄金水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雅琴 沈小萌 余谦
优势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经济组织形式。基于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政策背景下,研究其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因子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产业进行了综合评价,选取出其中的优势产业集群,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后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阻碍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亚东 洪卫 王新才 纪昌明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地区之一。根据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两个问题,一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使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与洪涝灾害相协调,这属于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防洪减灾系统能否持久地发挥作用,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即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问题。首先讨论了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涵义,提出了可持续性评价的5个准则,即功能持久性、风险最低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承受性及社会可接受性;其次,以长江中游平原分蓄洪工程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选择有效蓄洪量、蓄洪面积、围堤长度、耕地面积、区内人口、区内安全台面积等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慧
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长江产业带的腹地和承东启西的重要地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水屡屡成灾,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尽管洪涝灾害的发生与气象、地貌等自然条件密不可分,但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洪水位、河流湖泊的调蓄能力、洪涝灾害的经济损失等与土地开发利用的关系,论述了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特别是围湖造田、围垦江洲、分蓄洪区的开发等,与洪涝灾害的关系,指出长江中游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所引起的河湖调蓄能力的下降是加剧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中游地区减轻洪涝灾害的土地利用对策,如编制易灾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退田...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洪涝灾害 长江中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