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0)
2023(11604)
2022(9517)
2021(8650)
2020(7229)
2019(16318)
2018(16076)
2017(30401)
2016(16411)
2015(18182)
2014(18147)
2013(18265)
2012(16880)
2011(15233)
2010(15589)
2009(14938)
2008(15107)
2007(13966)
2006(12883)
2005(11622)
作者
(47849)
(40238)
(40067)
(37540)
(25554)
(19423)
(18106)
(15506)
(15211)
(14718)
(13954)
(13711)
(13100)
(12958)
(12395)
(12019)
(11915)
(11879)
(11702)
(11621)
(10069)
(10049)
(9930)
(9505)
(9264)
(9109)
(9102)
(8974)
(8147)
(8083)
学科
(82329)
(77518)
经济(77429)
(64841)
企业(64841)
管理(58173)
(47004)
农业(31782)
业经(29959)
方法(27780)
(21980)
地方(20011)
中国(19430)
数学(18768)
数学方法(18614)
(16386)
财务(16346)
财务管理(16336)
技术(16178)
(15797)
企业财务(15417)
(14850)
(14834)
理论(14214)
(13639)
(12570)
(12420)
(12218)
贸易(12208)
环境(11826)
机构
学院(244749)
大学(232383)
(103062)
经济(101118)
管理(100091)
理学(85141)
理学院(84300)
管理学(83204)
管理学院(82752)
研究(80208)
中国(64905)
(54375)
(49918)
科学(47887)
(45343)
(44508)
农业(41114)
(40272)
业大(38857)
中心(38517)
研究所(36059)
财经(35253)
(32123)
(31723)
(31625)
师范(31363)
北京(30413)
经济管理(29343)
(28705)
经济学(28451)
基金
项目(157705)
科学(125551)
研究(120382)
基金(112993)
(96965)
国家(95907)
科学基金(84069)
社会(78300)
社会科(73740)
社会科学(73718)
(66520)
基金项目(61495)
自然(52440)
教育(52236)
(51538)
自然科(50993)
自然科学(50981)
编号(50804)
自然科学基金(50132)
资助(44416)
成果(38654)
(37231)
(36766)
(35428)
重点(34837)
(34256)
课题(33876)
创新(32241)
国家社会(31839)
(31706)
期刊
(132765)
经济(132765)
研究(66859)
(57400)
中国(53177)
农业(38924)
管理(38741)
(35629)
科学(34156)
学报(32288)
业经(29703)
大学(25282)
学学(23924)
技术(23445)
(23329)
金融(23329)
教育(21491)
(20495)
问题(17561)
经济研究(17091)
财经(16494)
资源(15595)
农业经济(14529)
农村(14485)
(14485)
(14362)
技术经济(14272)
世界(13461)
现代(12566)
经济问题(12473)
共检索到381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庭生  魏晓  谢树春  赵玲  黄宇萍  
长江中游平原及江淮地区是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农牧渔各业生产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在分析本区农业资源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中游平原应加强以防洪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努力实现平衡增产和优质高产,巩固提高全国性的粮、棉、肉、鱼商品生产基地;江淮地区应加强水土治理和山丘、水面、滩涂资源的开发,以粮棉油为重点,积极发展畜禽、水产、蚕桑和乡镇企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建平  雷海章  
规避农业洪涝巨灾风险是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剖析我国农地制度和小规模农户经营的风险特征,认识到我国农地制度存在小规模经营缺陷和缺乏产权激励机制,农户在应对洪涝巨灾自然风险时表现为无能为力,并且现有农业分担风险的外部环境更使农户无法承受自然巨灾风险而被迫成为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回避者,因此应对农业洪涝巨灾风险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实现。提出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水灾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安排建议:加强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保持水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发展避洪农业,实现区域农业结构的优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安排,以农业政策性保险分担农业水灾风险,增强长江中游地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君泽  
本文在综述江淮分水岭地区区情和分析其综合治理开发优劣势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综合治理开发的战略目标和重要举措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向俊波  陈雯  
分析了长江中游三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介绍了发展经济学对于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地位问题的主要观点。探讨了长江中游地区的农业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及在全国农业体系中的地位和前景 ,并提出了中游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爱军  陈长青  类成霞  张卫建  卞新民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趋明朗和世界性粮食安全危机日益严重,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已经成为作物科学的研究热点。江淮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探讨该区域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应对策略,对确保我国中长期粮食持续增长意义重大。依据我国江淮地区32个气象台站的多年逐日气象资料,并结合多年农作物生育进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江淮地区气候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48年来江淮地区光、热、水资源发生了明显变化。年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每10年分别平均递增了0.28、0.17和0.38℃;夜间增温幅度高于白天,日温差每10年平均下降了0.21℃。≥0℃和≥10℃的积温增加明显,每1...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明芬,王德仁  
农业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是长江中游1998年爆发特大洪灾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洪灾和WTO的挑战,面对农业资源利用无序和农民增收减缓,必须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结构。本文以该地区6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立足当地资源,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运用线性规划和灰色理论方法分别研究了农用地和农业产值结构优化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福祥  
西、北江中下游,即肇庆市域12县(区)、佛山市的三水县及清远市辖区,土地总面积27021km~2,是广东省有别于珠江三角洲基塘水网的另一典型低洼地分布区。其东南三水、四会县、清远市曾是全国严重的血吸虫病地。经过30多年的综合治理,现血吸虫终被消除,赢得了国际声誉。但是,该区低洼低产农田和塑塘尚多,摸清低洼地资源家底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晓群  吴文玉  张辉  
提出了一个农业旱涝气象指标──累积湿润指数。该指标以相对湿润度指数为基础,通过确定不同区域综合农田作物系数对参考作物蒸散量进行订正,并考虑前期旱涝程度对当前旱涝状况的累积影响,从而具有农业意义。用土壤墒情指标对该指标进行分区域旬旱涝等级的确定和检验,其定量符合率为60%~70%,定性符合率为80%~90%。利用该指标分析近30年江淮地区农业旱涝时空变化的结果表明,从多年平均意义上江淮地区农田水分状况能满足作物需求,湿润程度湿润区高于半湿润区。农业旱涝年际变化大,变异率北部大于南部。北部旱涝并存,春旱、夏秋和秋冬连旱频率高,夏季洪涝严重;南部总体湿润,以涝居多,但夏秋干旱频发。在气候变化导致江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安录  杨钢桥  
流域生态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虽然有着各自的特点 ,但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通过分析流域生态经济特征、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殊背景、管理的基本原理 ,借以指导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贵敏  何兆斌  樊继红  庞俊永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初步形成,农民组织化程度稳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现阶段我国农业劳动力和化肥投入处于低效率状态,而农田基础设施、耕地、农业机械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艳婷  王韶菲  许婉婷  
企业是经济空间的重要主体,其区位选择影响着大区域的空间分布态势,更直接影响区域的竞争力。以承接产业转移的长江中游四省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内1999-2013年新增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与核密度分析刻画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重构格局,并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影响新增企业选址的核心区位要素。结果表明:第一,1998-2013年间,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整体上呈现分散分布的空间格局,其中,2008年前有向着城市群集聚的态势,2008年后则向边远市辖区扩散;第二,2008年前,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企业布局受到地方劳动力数量是否充足的因素影响;2008年后,地区政府补贴的多少开始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虽然地方化经济作为集聚力量一直影响着企业的区位选择,但是,劳动力因素以及政策因素都是企业区位分布的分散因素,因而,企业无需集中向特定地区周围,城市化经济的作用受限。最终导致长江中游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在空间上分散分布在各区县。这与需要应对不确定的全球化竞争和联结全球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节点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大范围高密度集聚形成了典型的区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桑晓靖  李纯  
气候资源的典型性、生物资源的独有性、草地资源的特异性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是西部地区农业地域资源的显著特点。然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市场容量相对狭小 ,市场化程度低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生态环境普遍脆弱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市场机制不很完善限制了地域资源优势开发和利用。据此 ,树立经济全球一体化意识 ,积极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建立民族医药产业、草原畜牧产业、观光旅游产业是实现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湖北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课题组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短暂的十几年,我国沿海地区已形成了全面开放的大格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同样的机遇,同样的年代,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省市却大大落伍了,其开放的格局呈严重的滞后态势。进入90年代,长江中游地区如何顺应开放的大趋势,如何探索其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已作为一大尖锐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象一声春雷,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智君  戚大苗  
在长江流域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全国作用的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建设已经进入国家的战略层面,长江中游地区必将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这一背景下,长江中游地区服务业集聚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文章选取区位熵、集中系数和空间基尼系数为基本指标,对2002~2012年期间长江中游地区四省服务业集聚程度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江中游地区四省的服务业集聚程度较低,还未形成集聚优势,且集聚水平呈下降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友琥  
近几年来,江苏省射阳县全面实施了农业一体化与外向型发展战略,加快了市场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增供、增收,致富农民的目标。农村产业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粮棉格局,实现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村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