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9)
2023(13776)
2022(11380)
2021(10483)
2020(8963)
2019(20161)
2018(19951)
2017(37933)
2016(20625)
2015(23157)
2014(23167)
2013(23066)
2012(20960)
2011(18591)
2010(19159)
2009(18681)
2008(19130)
2007(17678)
2006(16174)
2005(14819)
作者
(58140)
(48805)
(48609)
(45809)
(31242)
(23301)
(21923)
(18683)
(18616)
(17728)
(16766)
(16698)
(15775)
(15727)
(15225)
(14754)
(14399)
(14339)
(14269)
(14224)
(12186)
(12065)
(11939)
(11410)
(11161)
(11039)
(10987)
(10980)
(9778)
(9566)
学科
(98518)
(84466)
经济(84328)
管理(81664)
(79627)
企业(79627)
(47332)
方法(33284)
业经(31957)
(31793)
农业(31697)
(25346)
数学(23689)
数学方法(23512)
中国(23157)
(22854)
财务(22807)
财务管理(22766)
企业财务(21601)
(17773)
(17741)
技术(17564)
地方(17053)
(16680)
理论(16418)
(16297)
银行(16289)
(15436)
(15131)
体制(14304)
机构
学院(297758)
大学(287955)
管理(123599)
(122266)
经济(119593)
理学(103103)
理学院(102102)
管理学(100844)
管理学院(100257)
研究(91113)
中国(80401)
(64497)
(60976)
(58027)
(54340)
科学(52318)
财经(48316)
中心(45265)
(44581)
农业(43854)
业大(43706)
(43555)
(39540)
研究所(39204)
北京(37260)
(35296)
财经大学(35057)
师范(34970)
经济学(34799)
(34446)
基金
项目(185473)
科学(147771)
研究(141257)
基金(134522)
(114193)
国家(112995)
科学基金(99873)
社会(91857)
社会科(86617)
社会科学(86592)
(76123)
基金项目(72102)
自然(62981)
教育(62913)
自然科(61440)
自然科学(61427)
自然科学基金(60399)
(59888)
编号(58425)
资助(54351)
成果(45844)
(41127)
(41109)
(40854)
重点(40582)
(40168)
(40053)
课题(39896)
创新(37429)
国家社会(37146)
期刊
(156376)
经济(156376)
研究(88008)
中国(67635)
(59750)
(54538)
管理(50408)
农业(39706)
科学(39479)
学报(37557)
(37517)
金融(37517)
业经(31806)
大学(30841)
学学(29260)
技术(27805)
教育(26062)
财经(24093)
(22116)
(20543)
经济研究(20244)
问题(20051)
技术经济(16289)
财会(15818)
农村(15702)
(15702)
现代(15357)
(14878)
会计(14760)
农业经济(14718)
共检索到475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建平  雷海章  
规避农业洪涝巨灾风险是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剖析我国农地制度和小规模农户经营的风险特征,认识到我国农地制度存在小规模经营缺陷和缺乏产权激励机制,农户在应对洪涝巨灾自然风险时表现为无能为力,并且现有农业分担风险的外部环境更使农户无法承受自然巨灾风险而被迫成为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回避者,因此应对农业洪涝巨灾风险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实现。提出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水灾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安排建议:加强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保持水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发展避洪农业,实现区域农业结构的优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安排,以农业政策性保险分担农业水灾风险,增强长江中游地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庭生  魏晓  谢树春  赵玲  黄宇萍  
长江中游平原及江淮地区是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农牧渔各业生产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在分析本区农业资源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中游平原应加强以防洪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努力实现平衡增产和优质高产,巩固提高全国性的粮、棉、肉、鱼商品生产基地;江淮地区应加强水土治理和山丘、水面、滩涂资源的开发,以粮棉油为重点,积极发展畜禽、水产、蚕桑和乡镇企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宜进  William A.Gough  姜彤  
长江中游历来是长江流域水灾最严重的地区,研究历史时期这一地区水灾发生的变化波动并找出其与厄尔尼诺事件的遥相关,将有助于对长江中游水灾发生的预测。对这二个时间序列自1525年以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水灾发生的主要周期比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周期要长:后者主要表现为2年和3~4年的振动,而前者的主要周期为2年、8年和40年,其显著性也没有后者明显(但都超过了0.03的置信度)。通过进一步分析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水灾与厄尔尼诺事件的耦合振动,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遥相关。结果表明,长江中游水灾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响应不仅存在着如许多中国学者相信的短期滞后(如:1年),而且还存在着比较长时间的滞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伍新木  廖丹  严瑾  
经过上千年的发育和发展,我国长江中游流域已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以武汉为中心、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落的雏形。通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的分析以及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发达区域的比较,阐明了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深层次制度性障碍,提供了诸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跨行政地界的区域协调机构,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和促进区域内小城镇发展等一系列以区域整体协调和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圈层梯度推进、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战略。为实现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转移,推进西部大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点,从而促进全国经济全面持续快速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向俊波  陈雯  
分析了长江中游三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介绍了发展经济学对于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地位问题的主要观点。探讨了长江中游地区的农业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及在全国农业体系中的地位和前景 ,并提出了中游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明芬,王德仁  
农业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是长江中游1998年爆发特大洪灾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洪灾和WTO的挑战,面对农业资源利用无序和农民增收减缓,必须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结构。本文以该地区6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立足当地资源,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运用线性规划和灰色理论方法分别研究了农用地和农业产值结构优化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范丽萍  
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西班牙是开展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最好的国家之一。其经验做法,对于中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为此,本文系统分析了西班牙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勇  杨晓光  叶清  陈阜  
【目的】以1981年为界,将20世纪50年代至2010年划分为两个时段,对比分析1951—1980年和1981—201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安全种植界限及敏感区域面积变化,定量评估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安全种植敏感区域内单季稻和双季稻生长季内高温灾害和低温灾害发生风险及高低温灾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程度。【方法】利用中国种植制度分区标准和农业气候指标,分析了1981—2010年双季稻安全种植界限变化敏感区域,并基于水稻高温灾害和低温灾害指标,采用Oryza2000对敏感区域内单季稻和双季稻的高低温灾害风险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化评估。【结果】与1951—1980年相比,1981—2010年长江...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圣翠  陶存文  
美国水灾风险保险制度已经历了近40年的变革历程,其内容涉及水灾保险管理机构、管理标准、保险基金、赔偿限额、索赔时效和参保程序等多个方面。从运行的效果来看,该制度是不成功的。该制度表明:政府不适合承办贴补性水灾保险业务。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构建合理的水灾防范和救济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杨  洪琳琳  
洞庭湖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之一。从孕灾环境脆弱性、致灾因子危险性的自然属性和承灾体易损性的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入手,建立了反映农业水灾风险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方法、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叠加法,对洞庭湖流域农业水灾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农业水灾高风险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沙和岳阳市;常德、益阳、株洲、永州属于较高风险区;娄底、湘潭、衡阳、郴州则属于中风险区;邵阳和张家界则属于较低风险区;湘西自治州和怀化市属于低风险区。而孕灾环境脆弱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的地域组合差异是导致各地州市农业水灾风险度大小不均的症结所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英君  史智才  
很多研究表明巨灾风险的存在是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一个主要原因,对其背后的原因从微观层面进行了诸多论证,并提出了相应的巨灾风险分散的手段,但对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研究则刚起步。至于从制度层面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大量的现有文献研究为基础,首次运用比较制度分析对农业巨灾风险管理进行制度层面的分析,认为互补性制度的缺失是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深层次原因,这也是我国长期未能确立农业保险制度的一大困境,而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以及保险、再保险等制度多样性的支撑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创新是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确立与创新的前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庹国柱  朱俊生  
我国农业保险已经蓬蓬勃勃开展起来,并且规模不断扩大。但农业风险相关性的特点使得农业保险经营面临巨灾风险的困扰。农业保险在发展中必须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与制度。本文分析了多种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的运作机制及其适用范围,并从政府与农业保险的经营者两个角度探讨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的选择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艳婷  王韶菲  戴荔珠  吕爱锋  
近20年来,制造业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中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和安徽省承接了大量转移企业,制造业发展迅速。文章基于微观企业点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以及聚类和异常值分析,展示了产业转移背景下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的时空演化格局。结果发现,总体来看,制造业在长江中游地区呈现分散分布的态势;2008年前,有向着主要核心城市群地区集聚的态势,2008年后,则有向城市群以外的地级市市辖区均衡分布的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彬  李兴祥  程琳  刘章勇  
采用了条件价值评估法(CVM),采取入户调查方式,随机抽样调查了湖北、湖南两省5地区的350户农户,对中小型小麦油菜干燥机这一设施的现状、支付意愿、需求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小麦和油菜收获时降雨以中到大雨为主,持续5d及以上时间所占比例分别为71.5%和58.3%;小麦和油菜损失10%~50%所占比例分别为37.6%和51.8%;0.3%的农户对干燥机有所了解,82.1%的农户没有购买意愿,83.7%的农户可以承受的价格在每台800元以下;支付意愿与受访农户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13),与其所处调查区域(p=0.000)、文化程度(p=0.010)、收入来源(p=0.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艳婷  王韶菲  许婉婷  
企业是经济空间的重要主体,其区位选择影响着大区域的空间分布态势,更直接影响区域的竞争力。以承接产业转移的长江中游四省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内1999-2013年新增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与核密度分析刻画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重构格局,并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影响新增企业选址的核心区位要素。结果表明:第一,1998-2013年间,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整体上呈现分散分布的空间格局,其中,2008年前有向着城市群集聚的态势,2008年后则向边远市辖区扩散;第二,2008年前,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企业布局受到地方劳动力数量是否充足的因素影响;2008年后,地区政府补贴的多少开始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虽然地方化经济作为集聚力量一直影响着企业的区位选择,但是,劳动力因素以及政策因素都是企业区位分布的分散因素,因而,企业无需集中向特定地区周围,城市化经济的作用受限。最终导致长江中游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在空间上分散分布在各区县。这与需要应对不确定的全球化竞争和联结全球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节点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大范围高密度集聚形成了典型的区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