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6)
- 2023(14324)
- 2022(11990)
- 2021(11129)
- 2020(8956)
- 2019(20337)
- 2018(19832)
- 2017(38544)
- 2016(20816)
- 2015(23100)
- 2014(23189)
- 2013(23235)
- 2012(21876)
- 2011(19786)
- 2010(20572)
- 2009(19589)
- 2008(19659)
- 2007(18202)
- 2006(16910)
- 2005(15588)
- 学科
- 济(98635)
- 经济(98514)
- 业(91303)
- 企(72149)
- 企业(72149)
- 管理(69995)
- 农(48780)
- 方法(33046)
- 农业(32914)
- 业经(32777)
- 中国(28526)
- 财(27913)
- 地方(26992)
- 数学(23732)
- 数学方法(23423)
- 制(21520)
- 策(19691)
- 务(18841)
- 技术(18819)
- 财务(18806)
- 财务管理(18780)
- 企业财务(17730)
- 贸(17667)
- 贸易(17650)
- 易(17074)
- 理论(16244)
- 和(16215)
- 银(15826)
- 银行(15816)
- 发(15581)
- 机构
- 学院(309721)
- 大学(298494)
- 济(134358)
- 经济(131637)
- 管理(122943)
- 研究(106170)
- 理学(103488)
- 理学院(102376)
- 管理学(101072)
- 管理学院(100469)
- 中国(86498)
- 京(63940)
- 财(63522)
- 科学(61083)
- 农(60759)
- 江(55053)
- 所(53863)
- 中心(49598)
- 财经(48206)
- 研究所(47611)
- 农业(45796)
- 业大(44684)
- 经(43310)
- 范(41541)
- 师范(41215)
- 州(41168)
- 北京(40294)
- 经济学(38542)
- 院(37488)
- 省(36436)
- 基金
- 项目(190991)
- 科学(152791)
- 研究(146871)
- 基金(137490)
- 家(117128)
- 国家(115878)
- 科学基金(101146)
- 社会(95843)
- 社会科(90512)
- 社会科学(90491)
- 省(78435)
- 基金项目(72750)
- 教育(64889)
- 划(62654)
- 自然(62174)
- 编号(61067)
- 自然科(60660)
- 自然科学(60647)
- 自然科学基金(59583)
- 资助(55643)
- 成果(48949)
- 发(47581)
- 课题(42364)
- 重点(42352)
- 部(42187)
- 创(41845)
- 业(40381)
- 发展(39539)
- 展(38892)
- 国家社会(38668)
- 期刊
- 济(171918)
- 经济(171918)
- 研究(96114)
- 中国(68430)
- 农(62602)
- 财(49933)
- 管理(48953)
- 农业(41903)
- 科学(41536)
- 学报(38793)
- 融(37735)
- 金融(37735)
- 业经(34358)
- 教育(31717)
- 大学(31042)
- 学学(29437)
- 技术(28323)
- 经济研究(24223)
- 财经(23748)
- 问题(22879)
- 业(21861)
- 经(20566)
- 技术经济(17565)
- 世界(17082)
- 贸(16634)
- 农村(16040)
- 村(16040)
- 现代(15621)
- 商业(15542)
- 农业经济(15513)
共检索到499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向俊波 陈雯
分析了长江中游三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介绍了发展经济学对于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地位问题的主要观点。探讨了长江中游地区的农业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及在全国农业体系中的地位和前景 ,并提出了中游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对策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 长江中游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明芬,王德仁
农业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是长江中游1998年爆发特大洪灾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洪灾和WTO的挑战,面对农业资源利用无序和农民增收减缓,必须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结构。本文以该地区6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立足当地资源,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运用线性规划和灰色理论方法分别研究了农用地和农业产值结构优化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洪区 农业结构 调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正祥 张桢禛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势,主动承接"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打造经济增长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巩固城市群核心竞争力,是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支撑条件,采用面板数据从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产业集群辐射作用、需求结构、交通设施改善等角度出发,研究了现阶段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资源因地制宜利用、产业转移发展等对策建议,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可持续发展 长江黄金水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谷玉辉 吕霁航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经济新常态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核心引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已步入快车道,但仍存在行政边界刚性约束、合作机制不健全、产业同质化、管理松散化、屏障脆弱等问题,影响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应采取突破行政壁垒、健全区域合作机制、推进产业秩序优化、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创新生态保护机制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多重举措,为长江经济带向纵深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安录 杨钢桥
流域生态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虽然有着各自的特点 ,但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通过分析流域生态经济特征、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殊背景、管理的基本原理 ,借以指导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天赐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教育事业、第三产业和农业在加快长江中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国勤 周泉 陈阜 张洪程
长江中游地区水稻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该地区水稻生产具有起源早、历史久,产量高、贡献大,力量强、成果多,条件优、潜力大等诸多优势与特征。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中游地区水稻生产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研究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切入点,通过对长江中游地区水稻生产地位与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当前该地区水稻生产面临的问题,从区域尺度上提出了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研究表明,导致该地区水稻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的主要表现:水稻种植面积缩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国政
长江中游——华中地区属富庶之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科技教育基地。它在为我国前几个五年计划作贡献的同时,也曾为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提供过相当充足的货源和服务,为我国开展国际经济贸易活动起过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发展现状 最近10多年来,长江中游——华中地区不仅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爽 王磊
城市群以其现代化交通网络和密集的经济要素流动逐渐成为打造区域竞争优势最重要的空间载体。本文通过梳理归纳当今世界级城市群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了现阶段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潜力以及存在差距,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多方面探讨。文章指出,在新一轮全球化的背景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应统一发展思路、完善城市体系、发挥比较优势,在更广阔的领域推进要素整合及差异化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庭生 魏晓 谢树春 赵玲 黄宇萍
长江中游平原及江淮地区是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农牧渔各业生产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在分析本区农业资源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中游平原应加强以防洪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努力实现平衡增产和优质高产,巩固提高全国性的粮、棉、肉、鱼商品生产基地;江淮地区应加强水土治理和山丘、水面、滩涂资源的开发,以粮棉油为重点,积极发展畜禽、水产、蚕桑和乡镇企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丽文 张毅 李小帆 李永盛
为探究城市群内部城市的质量及城市间的协调关系,通过构建经济发展质量、社会生活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38个城市2004~2011年城市质量进行了评价,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城市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城市群内城市质量的评价来看,城市群内城市质量差距进一步扩大,产生严重的两级分化;从城市群内城市间的协调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城市质量的空间影响作用不大,各省份城市发展并没有突破行政壁垒,跨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合作未有实质性进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目前的发展质量并不高,并提出了加快中小城市建设,推动经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尚 邓宏兵
文章从动态因子分析着手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对2010—2016年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并运用Logit模型对城市质量的初级影响指标进行分析,最后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和南昌周边都存在明显的极化状态,宜昌和襄阳一直位居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前十位,江西缺少副核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要协调环境发展;七年之间城市群间的空间相关性较弱,几年来城市空间集聚效应没有本质的提升。
[期刊] 改革
[作者]
牛雄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推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城市和城市群来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沿海主要城市逐步融入全球城市体系,城市群渐次形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从珠三角起步,长三角、京津冀三大核心城市群先后形成,成渝城市群快速崛起,实际上构成了目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四个核心区和增长极。20世纪90年代后期,省会城市快速发展以及随之而起的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如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株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义加 宁钟
建立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体系的前提是客观正确的评价。本研究以生态足迹模型理论为基础,以区域小流域层次作为研究目标对象,对农业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方法展开研究,同时为区域生态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研究以金华江中游为例,分析比对该流域内各类型土地间的生态足迹供需情况,进而解释和评价该流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金华江中游流域的生态环境是非常脆弱的,无法支撑此流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该流域资源开发不尽合理,废弃物处理效率低,循环经济发展方向有进一步恶化的风险,总体上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农业流域 生态经济 生态足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建平 雷海章
规避农业洪涝巨灾风险是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剖析我国农地制度和小规模农户经营的风险特征,认识到我国农地制度存在小规模经营缺陷和缺乏产权激励机制,农户在应对洪涝巨灾自然风险时表现为无能为力,并且现有农业分担风险的外部环境更使农户无法承受自然巨灾风险而被迫成为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回避者,因此应对农业洪涝巨灾风险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实现。提出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水灾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安排建议:加强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保持水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发展避洪农业,实现区域农业结构的优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安排,以农业政策性保险分担农业水灾风险,增强长江中游地区...
关键词:
长江中游平原 农业水灾 风险管理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