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7)
2023(7267)
2022(6370)
2021(6080)
2020(5378)
2019(12626)
2018(12492)
2017(23643)
2016(13372)
2015(14959)
2014(14989)
2013(14648)
2012(13855)
2011(12462)
2010(12603)
2009(11788)
2008(11575)
2007(10029)
2006(8913)
2005(7688)
作者
(38944)
(32607)
(32569)
(30672)
(21246)
(15941)
(14813)
(12877)
(12727)
(12111)
(11909)
(11181)
(10811)
(10256)
(10130)
(10108)
(9757)
(9733)
(9650)
(9451)
(8183)
(8172)
(8037)
(7786)
(7529)
(7494)
(7349)
(7139)
(6695)
(6597)
学科
(55213)
经济(55166)
(32016)
管理(31357)
方法(28087)
数学(24601)
数学方法(24113)
(23719)
企业(23719)
地方(15358)
(14323)
中国(13816)
(12239)
(10939)
保险(10847)
(10582)
业经(10538)
农业(10082)
理论(9912)
(8891)
(8548)
环境(8533)
银行(8528)
(8069)
金融(8066)
(8041)
(7600)
(7390)
贸易(7384)
(7031)
机构
学院(185832)
大学(185150)
管理(71120)
(66554)
经济(64951)
研究(62995)
理学(61015)
理学院(60146)
管理学(58407)
管理学院(58069)
中国(49975)
科学(43344)
(40647)
(33670)
(33498)
(32514)
(32277)
研究所(30125)
业大(29782)
中心(29687)
(27644)
师范(27349)
农业(26445)
财经(25558)
北京(24792)
(23593)
(23140)
(22988)
师范大学(22241)
(21601)
基金
项目(129588)
科学(101488)
基金(93060)
研究(90065)
(82035)
国家(81384)
科学基金(69589)
社会(55601)
(53772)
社会科(52516)
社会科学(52493)
基金项目(50011)
自然(48015)
自然科(46804)
自然科学(46792)
自然科学基金(45899)
(44248)
教育(41596)
资助(40238)
编号(35815)
重点(29694)
成果(28185)
(27675)
(27402)
课题(26028)
(25647)
科研(25265)
计划(25120)
创新(24045)
大学(23080)
期刊
(73053)
经济(73053)
研究(51135)
中国(35089)
学报(30902)
科学(29493)
(28807)
(23377)
管理(22804)
大学(22797)
学学(21482)
农业(20054)
(19089)
金融(19089)
教育(17605)
技术(16213)
资源(12937)
统计(12023)
业经(11787)
(11176)
财经(11031)
(10991)
决策(10105)
经济研究(9842)
(9628)
问题(9491)
(9465)
(9168)
技术经济(9131)
科技(8657)
共检索到273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德亮  张婷  余建波  肖调义  
水域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及渔业资源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含量直接关系到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评估长江中游典型湖泊的渔业水环境,本研究以大通湖为例,测定了其湖水及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长江中游典型湖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大通湖水中As、Cd、Cu、Pb和Zn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要求,除S7、S17、S33和S39点位Zn的含量属国家地表水Ⅱ类以外,其他所有点位的5种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大通湖沉积物中As、Cd、Cr、Cu、Pb和Zn的含量均高于相应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润光  张文  陈虎阳  桂智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湖泊重金属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选择典型的矿冶城市黄石市的湖泊—青山湖为研究对象,2020年12月采集表层沉积物和湖心柱状样,测定其部分理化性质以及铬(Cr)、铅(Pb)、镍(Ni)、铜(Cu)、锌(Zn)的含量,利用多元统计方法、空间插值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污染状况,并对其污染来源进行解析;并利用碳球粒(Spheroidal Carbonaceous Particles, SCP)定年,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剖析青山湖重金属元素演化特征及污染历史。结果表明:(1)青山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Cr、Pb、Ni、Cu和Zn的含量分别为34.88~69.88(均值:59.17)、68.41~102.29(均值:82.48)、38.76~51.10(均值:46.26)、99.91~479.43(均值:201.16)和217.83~384.98(均值:300.18)mg/kg,分别超出背景值0.69、3.09、1.24、86.55和3.59倍。(2)Cu、Pb和Zn达到了中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u> Zn> Pb> Ni> Cr。湖区所有样点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均处于中等以上,单个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为Cu> Pb> Ni> Zn> Cr。(3)RDA(Redundancy analysis)分析二维排序结果表明Ni为自然源,来源于岩石的风化和土壤母质等;Cr、Pb、Cu和Zn为人为源,受交通以及该区污染企业带来的大气沉降影响。(4)球形碳定年显示青山湖1995年之后的平均沉积速率为1.25 cm/a, 1950s~1995年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5 cm/a, 1950s之前的沉积速率为0.3 cm/a。青山湖重金属含量演变可以分为4个阶段:1950s前,这段时间内黄石地区处于工农业产值低,工业水平较为落后,重金属含量低;1950s~1980s,建国后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重金属开始富集;1980s~2000s,黄石地区采掘、冶金等重工业不断发展,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被排放进入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和污染水平快速上升;2000s后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伴随着产业技术的升级和环境保护条例的出台,重金属污染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弓晓峰  孙明哲  陈春丽  王佳佳  刘春英  杨菊云  向洪锐  方亮  
盲数优化地积累模型是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和隶属度加权相结合的一种不确定性评价方法。鉴于污染评价系统多种不确定信息共存的特点,将盲数优化地积累模型应用于长江中下游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中。根据计算出的可能值区间及可信度看空间分布的均匀性,以及评价等级的可信度水平,辨识污染程度和等级,减小局部污染对区域整体污染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象湖、鄱阳湖、洞庭湖3个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空间分布都不均匀,象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为:Pb>Cu>Zn,其中Pb为中度污染,Cu为轻度污染,Zn为清洁;鄱阳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为Cu﹥Pb﹥Zn,其中Cu为中度污染,Pb为偏中度污...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书琴  曹晓颖  赵金良  唐首杰  吴红岩  
在长江中游鄱阳湖和洞庭湖鳜采样中,采集了兼具鳜(Siniperca chuatsi)和大眼鳜(S.kneri)部分形态特征的中间类型(主要特征:口裂后缘伸达眼睛后缘之下,眼睛大小、头后背前部隆起介于鳜与大眼鳜之间)48尾。为了明确中间类型的分类学关系,采用量化传统形态分类指标、筛选种间特异微卫星标记,对中间类型个体进行鉴定分析。结果:(1)量化分析表明,鳜和大眼鳜在头长/眼径、(吻长+眼径)/口裂长上存在显著差异,鳜头长/眼径为5.286~7.157、(吻长+眼径)/口裂长为0.811~0.999,大眼鳜分别为3.306~5.106和1.040~1.166。48尾中间类型中,5尾判定为鳜,其他43尾个体仍不能鉴定。(2)从28对微卫星标记中筛选出5个鳜和大眼鳜的种间鉴别位点(T103、T063、T089、T135、W19517),利用这5个位点对中间类型的个体进行遗传分析和鉴定,中间类型中有16尾为种间杂交后代,其中9尾为杂交F_1与大眼鳜的回交个体。长江中游湖泊中鳜和大眼鳜存在种间渐渗杂交,今后需加强长江鳜鱼野生资源遗传监测和管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豫  刘新  高俊峰  蔡永久  
为揭示江苏省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采集江苏省8个浅水湖泊的表层沉积物,测定了8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以及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8个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Mn、Zn、Cr、Ni、Cu、As、Cd、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34~1 031、66~138、76.0~97.5、39.2~56.3、25.2~50.1、9.9~27.1、0.15~2.98、24.6~51.6mg/kg。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是江苏省8个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最主要的污染物,Zn、Cu、As、Pb、Ni在一些湖泊为轻度污染,Mn和Cr...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胜英  蒋敬业  向武  唐俊红  
对武汉地区6个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元素Hg、Cd、Cu、Pb、Zn、As、Cr、Ni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效应进行研究。调查区的湖泊底泥重金属含量表现出市区内湖泊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郊区湖泊,其中墨水湖中重金属含量最高;湖泊沉积物柱重金属元素垂向分布表现为城区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的湖泊某些元素表现出表层沉积物显著高于底部沉积物含量的特征,而郊区湖泊除Cd外其它元素垂向含量变化不大,说明郊区湖泊受到人为影响较小。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湖泊沉积物进行生态危害评价,显示武汉地区湖泊元素生态危害排序为:Cd>Hg>As>Cu>Pb>Zn;墨水湖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相对最高,其次是金银湖;其它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映雪  王瑞  屈霄  夏文彤  辛未  郭传波  陈宇顺  
湖泊鱼类养殖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水产养殖方式,然而不同鱼类养殖和管理方式对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及其季节动态尚不明确。2016年3月~2017年1月按季度调研了长江中游9个湖泊的浮游植物,所研究湖泊包括以下4组:水库极低密度放养组(SR组)、禁养组(SN组)、低密度养殖组(SL组)和高密度养殖组(SH组)。研究表明:4组湖泊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10属,以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主。水库组优势种季节演替明显,其余3组均存在比较稳定的优势种,其中禁养组与高密度养殖组为平裂藻,低密度养殖组为假鱼腥藻。4组湖泊浮游植物丰度的季节变化规律不同,依赖于蓝藻优势度的变化。根据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判断,4组湖泊水体污染状态(即营养状态)存在季节差异,Shannon-Wiener指数与Pielou指数对水体污染状态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对4组湖泊四季的浮游植物的数量进行了层序聚类分析与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水库组单独为一类;禁养组与高密度养殖组除了夏季外,其余季节均为一类。不同鱼类养殖方式对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季节动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短期的禁养并没有明显改变湖泊浮游植物群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书春  薛滨  李世杰  刘吉峰  夏威岚  
对长江中下游洪湖、巢湖和太湖沉积物采用210Pb和137C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沉积速率。洪湖钻孔中210Pbex随深度的增加没有呈现指数衰减分布,因此获得的平均沉积速率并不可靠;而根据137Cs蓄积峰计算得出洪湖钻孔在1963~1986年沉积速率最大,这可能是因为当时大规模开垦导致湖区周围水土流失,大量的侵蚀物质被带入湖中,从而导致沉积速率上升。对巢湖钻孔用210Pb法和137Cs得到的沉积速率具有可比性,研究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深度的减少,巢湖钻孔中沉积通量在增加,说明巢湖流域内水土流失逐步加重,可能与土地开发、植被破坏等人为活动有关。对太湖钻孔利用137Cs1963年对应的蓄积峰进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杰  陈熙  刘倩纯  吴兰  
于2011年5月在鄱阳湖的主要入湖口采集了水样和表层沉积物,测定并分析了其中Cu、Zn、Pb、Cd 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同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生态毒性效应等评价方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鄱阳湖主要入湖口水体重金属Cu、Zn、Pb、Cd含量均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要求,除修河的Pb和信江、饶河入湖口的Cd含量属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外,其它所有样地的4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限值。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鄱阳湖相应背景值且呈积累富集的趋势,其中信江入湖口、饶河入湖口以及三江口已受到重金属的严重污染,潜在生态危害均为中等,而污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方耀林  汪登强  刘绍平  伍刚  廖伏初  陈大庆  
运用mtDNAPCR RFLP技术对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涨渡湖、长湖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自然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进行比较分析。PCR技术扩增出黄颡鱼mtDNAND1/2基因,选用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3个群体的黄颡鱼共检出15种单倍型,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为0 20%~2 08%(0 8135%±0 4095%)。各不同群体的单倍型在系统树上有部分交叉,虽然不同群体在各单倍型中出现的频率有所不同,但每个群体都和其他群体存在共有的单倍型。尽管单倍型的分布或结构有所不同,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不大,与通江型湖泊相比,两个阻隔型湖泊间的遗传距离更为接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曾文涛  刘家寿  张堂林  叶少文  李钟杰  
选择长江中游的牛山湖、武湖和东汤逊湖三个典型的河蟹养殖湖区作为研究地点,从2009年2月起逐月调查湖泊放流河蟹体重和壳宽的生长变化,并同时记录投喂管理情况和收集试验湖区的水化特征及底栖生物资源状况。调查发现,河蟹在4、5、6月特定生长率最大,此时为河蟹生长的高峰期。在三个湖区间,生长有显著性差异,在收获季节,武湖河蟹的平均壳宽和体重均显著性大于另外两个湖区(P0.05);这种情形可能主要与为湖泊的天然饵料资源的种类和丰度有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冠群  敖明  杨珊  左栋青  范成五  
【目的】为贵州省火龙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果园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贵州省背景值和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391-2013),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研究贵州省火龙果主产区(关岭、罗甸、望谟、贞丰和镇宁)土壤典型重金属(As、Hg、Pb、Cd和Cr)的含量特征,并对各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判断是否符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结果】贵州省火龙果主产地土壤重金属As、Hg、Pb、Cd和Cr的含量分别为14. 00、0.10、25. 20、0. 31和74. 03 mg/kg,贵州火龙果产地土壤重金属存在部分样点超标,关岭县Cd超标最为严重,重度超标样点占26. 6%,关岭县火龙果产地综合污染程度(PN=1. 598)为轻度风险,镇宁县土壤状况最好,为全部清洁。火龙果果实重金属含量随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Pb和Cd含量与土壤中二者的含量呈显著性相关;不同产地间,关岭县土壤Pb、Cd和Cr含量最高,贞丰县土壤As和Hg含量最高,但火龙果果实重金属含量极低,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贵州省火龙果主产地土壤基本符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结论】生产上应注意控制和消除果园土壤重金属积累,防止污染加重,尤其是关岭县火龙果产地土壤Cd含量应引起重点关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志刚  詹华明  徐力刚  郭豪坤  李佳乐  
通过采集鄱阳湖入长江口流域地表和地下水体,并对水体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评价了水体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风险。研究区水体主要阳离子为Ca~(2+),主要阴离子为HCO_3~-、SO_4~(2-),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的主要成因为水岩相互作用。地表水重金属平均浓度高低顺序为Cr>Fe>Zn>Pb>Cu>Mn, Cr浓度变化幅度最大,Cr与Fe在地表水中重金属总浓度中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54.36%和19.50%。地下水重金属平均浓度高低顺序为Mn>Fe>Cr>Zn>Pb>Cu。研究区重金属污染可能来源于研究区周围冶炼厂排污废水和城市工业排放的污废水。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中,Cr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均最高。地表水体中Cr对儿童的HQ_(der)、HI>1,Pb次之。地下水体中,Cr对人体的HQ_(der)、HI>1,Mn次之。研究为鄱阳湖流域地下水资源保护与饮用水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国莲  李肖  张玉  李海斌  谢发之  舒莹  李卫华  
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下游南岸南漪湖的水质恶化受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为了解南漪湖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本研究采集全湖区表层沉积物中样品39个和主要出入湖支流表层水样6个,分析了南漪湖水体中重金属As、Cr、Cu、Mn、Ni、Pb、Zn含量和赋存形态以及沉积物中TOC、TN含量,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南漪湖污染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间隙水中Pb平均浓度值超过美国优先污染物国家推荐水质基准的连续浓度(CCC);沉积物中As、Cr、Cu、Mn、Ni、Pb和Zn的平均含量高于背景值倍数为Pb(3.36)>Mn(2.74)>Zn(2.51)>As(1.8)>Cu(1.4)>Ni(1.34)>Cr(1.13)。沉积物中重金属As、Cr、Ni和Pb以残渣态为主,Zn在东湖区非残渣态占比54%,Mn在东湖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占比达37.4%,Cu在西湖区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占比为26.7%。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表明Pb在13位点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中等;重金属分配系数(lgKd)平均值及排序为Cr(4.80)>Zn(4.50)>Cu(4.43)>Pb(4.37)>Ni(4.31)>As(4.27)>Mn(2.73)。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空间分布表明南漪湖水体污染主要来源于入湖河流汇集的工业废水、湖区水产养殖和水生生物降解以及周边农业和居民生活的面源输入。基于全湖区Pb生态风险较高,后续应持续关注重金属Pb对南漪湖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志强  许秀丽  李云良  张奇  
鄱阳湖和洞庭湖湿地是长江中游仅有的两个天然通江湖泊湿地,具有不可替代自然和人文价值。近年来,尤其是三峡工程运行以后两湖湿地景观格局发生改变,对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Landsat 7为数据源,通过决策树分类及高斯回归的方法定量评估了三峡工程运行前后两湖湿地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及其差异性,旨在正确认识大型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为湿地保护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0~2014年,洞庭湖枯水期水位变化不明显。从历史演变特征来看,虽然有少部分植被挤占泥滩和水体,但总体上3种湿地景观类型面积变化不大。相比之下,三峡工程运行后鄱阳湖枯水期水位显著下降,水体面积萎缩近14%,植被面积增加约8%。与2000年相比,2014年鄱阳湖植被分布高程下降了1 m多。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是形成两湖湿地景观格局差异性演变特征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