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5)
2023(10821)
2022(9740)
2021(9252)
2020(7855)
2019(18301)
2018(18259)
2017(35318)
2016(19451)
2015(21834)
2014(22061)
2013(21649)
2012(19850)
2011(17874)
2010(17766)
2009(16101)
2008(15596)
2007(13444)
2006(11922)
2005(10264)
作者
(55260)
(45737)
(45540)
(43416)
(29413)
(22032)
(20657)
(17937)
(17647)
(16449)
(16050)
(15411)
(14683)
(14450)
(14129)
(13996)
(13736)
(13673)
(13327)
(13241)
(11455)
(11262)
(11023)
(10643)
(10355)
(10165)
(10164)
(10090)
(9225)
(9036)
学科
(75966)
经济(75858)
管理(53820)
(49927)
(41438)
企业(41438)
方法(35913)
数学(30456)
数学方法(30095)
(20300)
中国(19004)
(18342)
地方(17803)
(17633)
业经(16609)
(14121)
农业(13693)
理论(13329)
(12689)
贸易(12681)
(12266)
(12241)
环境(12115)
技术(11362)
(10916)
财务(10854)
财务管理(10833)
(10510)
(10484)
银行(10450)
机构
大学(271408)
学院(269829)
管理(109580)
(101833)
经济(99502)
理学(95206)
理学院(94092)
管理学(92469)
管理学院(91963)
研究(89343)
中国(64934)
(58740)
科学(57684)
(46985)
(44438)
(43282)
(42015)
业大(41056)
研究所(40859)
中心(40284)
(37780)
财经(37688)
师范(37431)
北京(36532)
(34166)
(32922)
农业(32790)
(31987)
师范大学(30553)
经济学(29517)
基金
项目(190096)
科学(148867)
研究(138858)
基金(137351)
(119506)
国家(118539)
科学基金(101789)
社会(86063)
社会科(81378)
社会科学(81357)
(74951)
基金项目(74371)
自然(67350)
自然科(65659)
自然科学(65645)
自然科学基金(64454)
教育(63116)
(62662)
编号(56930)
资助(56657)
成果(45790)
重点(42244)
(41535)
(40321)
(38954)
课题(38912)
科研(36343)
创新(36287)
教育部(35369)
大学(35073)
期刊
(112675)
经济(112675)
研究(77079)
中国(49000)
学报(43080)
科学(40426)
管理(38772)
(37478)
(33905)
大学(32322)
学学(30263)
教育(30060)
农业(26275)
技术(22283)
(20603)
金融(20603)
业经(18933)
财经(17580)
经济研究(16547)
图书(15192)
问题(14770)
(14769)
资源(13705)
理论(13562)
科技(13453)
(13044)
实践(12636)
(12636)
技术经济(12316)
现代(12212)
共检索到386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杰  解明曙  张洪江  常书平  
根据水动力学及土力学理论,采用室内和野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中上游花岗岩山地坡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坡度是决定坡面稳定的重要因素,提出了花岗岩山地坡面相对平衡坡度这一概念,并建立了山地坡面相对平衡坡度方程.实验得到坡面相对平衡坡度值为26.3°,根据土力学原理实验得到坡面相对平衡坡度值为24.99°,结果十分相近.据此提出该地区花岗岩山地坡面相对平衡坡度值,为当地的坡地开发利用、水土保持、坡面工程设计及合理发展农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江  王玉杰  北原曜  程云  史玉虎  盛前丽  杨明玉  常丹东  
该研究在湖北省秭归县花岗岩坡面下部开挖了一长度为 2 .9m ,深度为 2 .2 3~ 2 .6 0m的土壤剖面 ,经现场观察发现土管主要集中分布在B层 (花岗岩分化程度较高的层次 )和C层 (花岗岩分化程度较低的层次 )的过渡带附近 .在坡面下部坡脚部位垂直于坡长方向上 ,每米宽度大约分布有土管 5~ 7个 .近两个降雨季节的多场天然降雨及管流观测结果表明 ,只要有一定强度的降雨出现 ,土壤剖面中就会产生管流现象 .管流出现的时间、管流历时与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土壤前期水分含量和土管所处的土壤剖面位置等因素有关 .土壤水分含量高、降雨强度大时 ,在降雨历时 1h前后即有管流出现 .不同土管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邓宏兵  
本文分析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阐述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定位 ,探讨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布局问题及重点 ,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杰  解明曙  张洪江  
根据土力学原理,采用实验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三峡库区花岗岩山地林木固持土壤、稳定坡面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内摩擦角是决定坡面稳定的重要因素,经实验得出内摩擦角与土层深度显著相关,林地土体的内摩擦角大于农耕地的内摩擦角;土体抗剪强度与土层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土层越深其抗剪强度越大,林地土体的抗剪强度大于农耕地的抗剪强度.由典型坡面实地测量,得到坡面平均坡度值为:农耕地28.7°,林地38.7°.林地比农耕地高10°,反映出林木在保持水土、稳定坡面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云  张洪江  史玉虎  王玉杰  盛前丽  常丹东  北原曜  王治中  
为深入研究土管的空间分布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 ,该研究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选择了一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的天然次生马尾松林地作为试验场地 ,开挖土壤剖面 ,观测并研究了其土管空间分布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土管主要分布在距地表以下 0 8~ 1 0m范围内 ,经Iδ 指数检验其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型 .据调查并推断其土管成因主要为土壤形成作用和动物活动或植物根系腐烂后形成的根孔所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洪江  程云  史玉虎  王玉杰  盛前丽  陈宗伟  
相互连通具有一定通透性的土壤大空隙称为大孔隙,亦可称其为土管。根据土管成因不同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即土壤动物活动导致的土管、植物根系形成的土管、土壤裂隙形成的土管和土壤水分运动形成的土管。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至少存在两种成因的土管,即植物死亡根系形成的(生物性)土管和由土壤裂隙形成的(地质性)土管。由降雨导致水分在土壤大孔隙中的运动过程称为管流,管流是优先流的主要形式之一。管流的产生对于降雨而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管流开始出现一般较开始降雨时间推迟3~4小时),管流的产生与降雨强度、降雨量和土壤水力特性等要素有关,相同条件下管流流量和降雨强度及降雨量呈正相关。管流特性不仅与土管的成因有关,而且与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江  解明曙  
本文应用Horton基本理论,通过野外特定强度的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长江三峡坝区花岗岩坡面马尾松林地、板栗疏林地和农耕地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f)及入渗量(F)。结果表明;(1)土壤前期含水量越高,产生地表径流的时间间隔t_p越短。(2)相同林分的地表土壤水分渗透过程呈现出随地面坡度变陡,稳渗率(fc)逐渐变小的趋势。(3)由于砂砾化面蚀及耕作的影响,农耕地上土壤水分的稳渗率(fc)大于林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美华  邵科  赵修江  朱滨  史方  
为科学地开展圆口铜鱼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等保护工作,研究采用9个四碱基重复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微卫星标记,对采自宜昌、三峡库区、宜宾、永善、巧家、攀枝花6个江段的199尾圆口铜鱼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依照采样点不同将圆口铜鱼分成6个群体,研究结果显示,9个微卫星标记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各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AMOVA显示6个群体并未达到显著遗传分化水平。Structure分析将6个群体分为2组,三峡库区群体中部分个体与宜宾群体中部分个体为一组,其他为另一组。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与Structure分析结果间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原因在于AMOVA结果是将每个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显示的,而Structure分析结果是将每个群体按照个体数所占比例来显示的。因此,为避免遗传背景污染事件的发生,进行圆口铜鱼人工繁殖的遗传管理,分析比较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是必须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玉芳  张超  张之超  
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区域经济协作和协调发展关系和含义的探讨,对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作与协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协调发展的潜力与有利条件,以此探索实现上海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向、方式和有效途径。认为,尽管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作与协调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限制因素,但两地具有经济协作与协调发展的诸多潜力与有利条件:(1)两地具有经济协作和协调发展的强大政策优势;2)长江中上游地区自然资源富集,将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3)产业互补性强,有深远的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平仓  杨勤科  夏艳华  
基于中国大陆水蚀地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抗侵蚀性指标进行的 35个一级控制性测点试验对比研究和野外人工降雨原位试验 ,重点讨论了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侵蚀形成的机制和过程。结果表明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侵蚀主要表现为在降雨和土壤蓄满壤中流参与下的重力侵蚀过程。在形式上表现为坡地上土壤体表层小范围的滑动和微型阵性泥石流过程 ,导致沟道河流泥沙输移比小并产生局部严重淤积 ,土壤侵蚀的危害首先表现为土层进一步变薄、退化和荒芜 ,其次表现为泥沙淤积和洪害。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保持的基本方针应该是“保土减水” ,与黄土高原“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的方针有所不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道龙  毕于运  陈印军  
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 ,河流输沙量连年增加 ,导致河道、湖泊淤塞 ,蓄洪行洪能力减弱 ,抗洪压力增大。植被破坏和顺坡开垦是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增加的主要人为因素 ;保护植被 ,植树造林种草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凡   魏念   高立方   张燕   茹辉军   吴湘香   倪朝辉   李云峰  
为准确评估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提高水质评价效率,本研究基于11个水质参数,采用水质指数法(water quality index, WQI)对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三个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WQI_(min)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1)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水温和高锰酸盐指数呈上升趋势;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38-2002),单因素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水域内整体水质处于地表水Ⅴ类水标准,部分年份达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2)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分析,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整体为“良”;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质量呈逐年改善的趋势,且上游保护区的改善较大。(3)基于WQI方法,确定了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关键水质参数为: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汞、溶解氧、氨氮、悬浮物以及水温,分别构建了上游保护区、中华鲟保护区以及四大家鱼保护区的WQI_(min)模型;考虑权重和不考虑权重的WQI_(min)模型对比分析表明,考虑权重的WQI_(min)模型的水质评价结果更加准确,该方法可有效评估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水质变化特征并可扩展用于其他水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新晓  陈丽华  周常青  谭鹏  
在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花岗岩地区的下岸溪典型小流域里,建立了5个代表不同土地利用现状(林地、灌草地和裸地)的径流观测场,同时进行了多次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通过对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规律的研究,以动力波方程为理论依据,推导出了坡面产流的数学模型,并编写了QBASIC程序,模拟实际产流的动态过程。分别以参数a和各场降雨产生的坡面径流总量为因变量,实际雨强Ip、雨前土壤含水量δ和 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得到了参数预测方程和单场暴雨条件下坡面产流总量的预测方程。通过检验,利用本文提出的方程预测单场暴雨条件下的坡面产流过程是可靠的,在实践中可以应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新晓  陈丽华  周常青  谭鹏  
在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花岗岩地区的下岸溪典型小流域里,建立了5个代表不同土地利用现状(林地、灌草地和裸地)的径流观测场(5m×20m),同时进行了多次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通过对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泥沙搬运规律的研究,以Shen和Einstein提出的悬移质和推移质的搬运方程为理论依据,推导出了坡面产沙的数学模型,并编写了Qbasic程序,模拟实际产沙的动态过程。拟合中发现B_1是控制产沙数量的量,B_2是控制产沙过程(趋势)的量。分别以B_1、B_2为因变量,实际雨强I_]、雨前土壤含水量δ和(?)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得到了参数预测方程。通过检验,利用本方程预测单场暴雨条件下的坡面产沙过程是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绍平  陈大庆  段辛斌  邱顺林  黄木桂  
根据1994~2001年的监测结果,结合历史资料对长江中上游四大家鱼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中上游四大家鱼在渔获物中的比列呈下降趋势;(2)四大家鱼群体结构中低龄鱼比重上升,高龄鱼比重下降;(3)1997~2001年监利江段四大家鱼鱼苗径流量分别为35.87亿尾、27.47亿尾、21.54亿尾、28.54亿尾和19.04亿尾,与1981年该江段67亿尾相比,分别下降46.5%、59.0%、67.9%、57.4%、71.6%。针对影响长江四大家鱼资源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保护长江四大家鱼繁殖和栖息地,保持天然水域的相对稳定,降低长江四大家鱼捕捞强度,加强渔政管理等一系列保护长江四大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