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39)
- 2023(16531)
- 2022(14537)
- 2021(13357)
- 2020(11434)
- 2019(26492)
- 2018(26269)
- 2017(50677)
- 2016(28080)
- 2015(31761)
- 2014(32013)
- 2013(31740)
- 2012(29616)
- 2011(26820)
- 2010(26817)
- 2009(24816)
- 2008(24613)
- 2007(21952)
- 2006(19233)
- 2005(16990)
- 学科
- 济(118444)
- 经济(118327)
- 管理(76611)
- 业(71642)
- 企(58168)
- 企业(58168)
- 方法(56126)
- 数学(48591)
- 数学方法(47978)
- 农(30723)
- 中国(30141)
- 学(28515)
- 财(27403)
- 地方(26704)
- 业经(24637)
- 农业(20973)
- 贸(20072)
- 贸易(20063)
- 易(19395)
- 制(19345)
- 理论(18666)
- 和(17973)
- 环境(17752)
- 务(17033)
- 财务(16958)
- 财务管理(16916)
- 银(16625)
- 银行(16546)
- 融(16441)
- 金融(16438)
- 机构
- 大学(408578)
- 学院(405588)
- 济(157222)
- 管理(156206)
- 经济(153623)
- 研究(141076)
- 理学(135248)
- 理学院(133609)
- 管理学(130894)
- 管理学院(130199)
- 中国(103175)
- 科学(92862)
- 京(88739)
- 农(74202)
- 所(73859)
- 财(70168)
- 研究所(67768)
- 业大(65901)
- 中心(64110)
- 江(63531)
- 农业(58851)
- 财经(56685)
- 北京(55894)
- 范(55512)
- 师范(54890)
- 经(51308)
- 院(50971)
- 州(48979)
- 经济学(47087)
- 师范大学(44447)
- 基金
- 项目(279648)
- 科学(217454)
- 基金(201349)
- 研究(197449)
- 家(178102)
- 国家(176672)
- 科学基金(149383)
- 社会(121895)
- 社会科(115310)
- 社会科学(115273)
- 省(110540)
- 基金项目(107091)
- 自然(100249)
- 自然科(97825)
- 自然科学(97794)
- 自然科学基金(96009)
- 划(93542)
- 教育(90472)
- 资助(84756)
- 编号(80335)
- 成果(64950)
- 重点(63531)
- 部(60697)
- 发(60214)
- 创(56585)
- 课题(55911)
- 科研(54401)
- 创新(52934)
- 计划(52898)
- 大学(50946)
- 期刊
- 济(170048)
- 经济(170048)
- 研究(115571)
- 中国(75113)
- 学报(72354)
- 农(65715)
- 科学(64889)
- 管理(54116)
- 大学(52667)
- 财(52279)
- 学学(49588)
- 农业(45394)
- 教育(42703)
- 技术(34194)
- 融(31812)
- 金融(31812)
- 业经(27819)
- 经济研究(26878)
- 财经(26755)
- 业(23677)
- 经(22751)
- 问题(22429)
- 图书(22285)
- 版(20223)
- 技术经济(20143)
- 统计(19749)
- 资源(19668)
- 科技(19545)
- 理论(19258)
- 业大(18437)
共检索到58838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施坚雅,韩忠可,袁建华
本文在应用和发展现代地理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等级区域空间HRS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一个由一系列不同社会经济区域系统构成的等级系统,每个区域系统以城市或镇为中心,最后形成了一个具有内部差异的社会经济宏观区域系统。HRS模型提供了一个具有一般性意义的空间分析框架。同时,本文提出了一个GIS辅助的时空分析方法,形成了从普查数据产生纵向数据的技术,并用这些分析方法和工具,应用HRS模型对中国长江下游宏观区域的生育率转变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裕军
普查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第一生命线。做好普查数据审核工作与抓好清查摸底、普查登记、确保原始凋查数据质量一样是普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最为关键的两个工作环节。数据审核还是确保普查数据质量的最终屏障。只有确保了最终上报数据的高质量才能使普查工作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斌开 徐帆 谭力
本文首次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对人口结构转变和中国住房需求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经验观察表明,"婴儿潮"很可能是2004年以来中国住房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基于微观家户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居民住房需求与年龄高度相关:个人在20岁以后住房需求快速上升,直到50岁以后开始逐步下降;这些实证结果对于测量误差、样本选择、住房产权类型都是稳健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组群效应"是50岁以后个体住房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以人口结构转变为基础,本文估算了1999~2025年中国的住房需求,发现住房需求增长率很好地拟合了2004年以来住房价格的变化;同时,人口老龄化将导致中国住房需求增长率在2012年以后大幅下降,这...
关键词:
人口普查 人口结构 住房需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纪韶 朱志胜
本文利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24个城市群的人口流动模式,并运用基尼算法测算人口流动前后城市群人口与经济发展平衡性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城市群之间及内部人口流动规模庞大,人口流入和流出均呈集中趋势,人口流入集中特征尤为明显。2.城市群流动人口分布呈现"极化"和"属地化"特征,东部城市群和所在经济区内城市群是主要人口流入区域,东部城市群大规模的人口流入与流出并存,且绝大部分流入人口来自城市群覆盖省份以外。3.珠三角城市群仍为我国最重要的人口强势流入中心,江淮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则构成我国的人口强势流出中心。4.我国城市群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平衡状况总体较为合理,...
关键词:
城市群 流动模式 平衡性 基尼算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国强 江南 于兴修
论文利用1985和2000年LandsatTM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对长江下游近15年来土地利用区域结构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揭示了长江下游沿线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化类型及土地利用格局与社会经济因子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近15年来长江下游沿线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表现为耕地数量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的趋势;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演化类型可以划分为五大类;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与社会经济因子之间可以用3个典型相关变量表示,耕地、建设用地、林地与草地变化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社会经济解释因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文章以1982年和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运用人口存活分析方法对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存在的重报问题予以分析和研究,以期为“五普”数据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口普查 重报 数据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金光照 张逸杨
解开中国生育水平之“谜”的关键在于获得一套高质量的数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增设公民身份号码登记项目、全面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获得了高质量年龄结构数据,为准确估计中国过去一段时间的生育水平提供了可靠数据基础。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发现,中国总和生育率在2006~2017年始终维持在1.6以上的水平,许多年份超过了1.7,在2017~2020年则持续下降;生育率存在较大波动,2020年达到最低值1.3,2012年和2017年出现明显高峰,分别约为1.89和1.88,15年间平均约为1.7。生育属相偏好、生育政策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总和生育率的波动。妇女平均活产子女数显示中国目前生育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充分消解新近出现的生育水平抑制性因素、构建家庭友好和生育友好型社会,是挖掘和发挥这种潜力的关键举措。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郡郡
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中国12个主要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变化趋势、空间关联、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市域尺度下我国城市群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0—2020年间,我国城市群所辖城市的人口老龄化整体呈加速加深的态势,但不同城市群的加深速度存在较大差异;城市群所辖城市的人口老龄化主要展现为相似类型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但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在考察期内发生了一定的跃迁;城市群人口老龄化的整体差异在考察期内有所扩大,人口老龄化的整体差异及其变化主要源于群际差异的贡献;无论是城市群整体还是大部分城市群内部,老龄化惯性和人口流迁均是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的重要致因,但与2010年相比,2020年时与生育率相关的人口自然增长、生育潜力等因素,以及可能引致人口流迁的产业结构、环境污染和气温等因素对城市群整体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的影响开始显现或有所强化。
关键词:
城市群 人口老龄化 时空演变 人口普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建兴,郑海川,杨永军,曹灵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纪韶 饶旻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群已在部分地区逐渐形成,并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城市群的形成和日趋成熟一方面满足了我国"十二五"规划对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速经济结构转型的整体规划,另一方面也为我国更高质量的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坚实基础。本文将重点研究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城市群中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进行描述,第二部分对城市群中农村劳动力流动方向及流动规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揭示城市群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第四部分根据研究所得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群 农村劳动流动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劳昕 沈体雁
文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对中国流动人口在地级市层面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演化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仍然是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城市是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吸引中心,吸引核心区逐渐由珠三角向北移动;从两次普查间人口流动分布的变化趋势看,绝大部分地级市的人口流动规模和强度有所增加,人口流动规模的空间分布态势基本不变,人口流动强度的空间分布则渐趋分散;跨省与省内流动人口相比,其分布较为集中,且大部分地级市仍以省内流动为主;人口流动强度与人口流动规模相比,受城市等级影响较小,空间分布较均匀,西北边疆(主要是新疆地区)城市人口流动规模较小而流动强度较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昕 高鸿
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区域的人口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未来一段时期,适龄人口的规模变化、结构变化以及劳动力素质与经济社会需求变化等均将对区域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发展方式等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以辽宁省为例,依据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人口变化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更好地应对人口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人口变化 职业教育 影响与应对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胜慧 唐杰
从土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和经济规模三个视角计算了人口集中指数。结果发现,土地面积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最高,为50%左右,建设用地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为25%左右,前者是后者的2倍。与这两个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相比,经济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变动较明显,且低于前两个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认为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动力,协调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促进人口分布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 人口集中指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史龙梅 贾银平
无论是使用完全基于行政记录获取人口统计信息的“完全模式”,还是综合使用行政记录和抽样调查等数据源的“组合模式”,人口普查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落脚于提高人口统计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经济性。实现这一最终目的需要一个分析、监测、评估数据的质量评估框架。基于此,本文对“完全模式”“组合模式”两种人口普查模式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与评估,以期为我国“行政记录”人口普查的数据质量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口普查 完全模式 组合模式 质量评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史龙梅 贾银平
无论是使用完全基于行政记录获取人口统计信息的“完全模式”,还是综合使用行政记录和抽样调查等数据源的“组合模式”,人口普查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落脚于提高人口统计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经济性。实现这一最终目的需要一个分析、监测、评估数据的质量评估框架。基于此,本文对“完全模式”“组合模式”两种人口普查模式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与评估,以期为我国“行政记录”人口普查的数据质量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口普查 完全模式 组合模式 质量评估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