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5)
2023(8989)
2022(8012)
2021(7535)
2020(6524)
2019(15617)
2018(14951)
2017(27873)
2016(15686)
2015(17946)
2014(18403)
2013(18312)
2012(17472)
2011(16085)
2010(16275)
2009(15463)
2008(15392)
2007(13633)
2006(11772)
2005(10507)
作者
(48165)
(40581)
(40430)
(38471)
(25598)
(19773)
(18553)
(16163)
(15295)
(14608)
(14349)
(13829)
(13241)
(13068)
(12741)
(12667)
(12574)
(11980)
(11965)
(11946)
(10169)
(10030)
(10017)
(9426)
(9292)
(9290)
(9001)
(8971)
(8283)
(8168)
学科
(75818)
经济(75773)
管理(38378)
方法(36921)
(36289)
数学(32794)
数学方法(32347)
(27648)
企业(27648)
地方(19941)
(19035)
中国(17342)
(16989)
(14259)
农业(13096)
业经(12971)
(12309)
贸易(12306)
(11839)
地方经济(11111)
环境(11105)
(10564)
理论(10442)
(10076)
(9261)
金融(9259)
(8601)
银行(8566)
(8205)
(8183)
机构
学院(232455)
大学(231429)
(92544)
经济(90572)
管理(87303)
研究(83559)
理学(75264)
理学院(74239)
管理学(72531)
管理学院(72084)
中国(62010)
科学(55626)
(50552)
(44833)
(44211)
研究所(40698)
(39995)
(39755)
中心(38317)
业大(38196)
农业(35513)
(33776)
师范(33440)
财经(31785)
北京(31261)
(30022)
(28665)
(28649)
经济学(27836)
师范大学(27033)
基金
项目(158068)
科学(123828)
基金(113958)
研究(110239)
(101015)
国家(100232)
科学基金(84655)
社会(68850)
社会科(65186)
社会科学(65163)
(64039)
基金项目(60832)
自然(56890)
自然科(55430)
自然科学(55415)
自然科学基金(54381)
(53777)
教育(50936)
资助(48120)
编号(44447)
重点(36807)
(35563)
成果(35106)
(34280)
(31643)
课题(31573)
科研(30941)
计划(30618)
创新(29729)
大学(28399)
期刊
(101061)
经济(101061)
研究(62628)
中国(44681)
学报(40599)
(39151)
科学(37535)
(29954)
大学(29109)
管理(28021)
学学(27451)
农业(26692)
教育(22280)
技术(20139)
(18034)
金融(18034)
业经(16734)
经济研究(15788)
(14990)
财经(14922)
资源(14719)
统计(13976)
问题(13621)
(12794)
(12513)
技术经济(12139)
(11901)
决策(11505)
(11119)
图书(10806)
共检索到342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广举  张鹏  高俊峰  赵其国  
湿地是水域和陆地系统交互接壤地带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着以湖泊和河流湿地为主的大面积湿地,同时也是人口密集区,水域湿地在近百年发生了巨大变化。选择长江下游太湖平原上的典型湿地为例,根据历史史料记载和近代精确的地形图、遥感资料,首次得出了研究区近百年水域湿地的精确面积和空间分布状况,并对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揭示长江下游湿地环境的变化规律做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桂宁  方弟安  
为了解长江下游典型水域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群体遗传多样性现状,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对淀山湖(DSH)、太湖(TH)、长漾湖(CYH)和长江水域江苏段(CJ)的4个翘嘴鲌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816 bp的COI基因序列中,碱基A、T、C和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3%、28.7%、26.8%和18.2%,表现出较明显的AT偏倚性;4个群体共检测到302个多态性位点,定义了43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639~0.912,表现为CJ>CYH>DSH>TH,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5 2~0.087 4,表现为CJ>DSH>CYH>TH。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和遗传距离分析表明,TH群体与其它群体间均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且与其它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均较远。AMOVA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群体间遗传分化未达到显著水平。中性检验结果显示DSH群体的Tajima′s D和FuLiF均为负值,表明DSH群体可能经历过群体爆发和扩张事件,可能与淀山湖的形成历史有关。研究表明,翘嘴鲌不同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不同,4个水域的翘嘴鲌群体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每个群体都可单独作为一个保护单元,其中CJ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表明长江江苏段翘嘴鲌种质资源状况较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华  鞠洪波  邹文涛  赵峰  
利用1977—2007年间的4期Landsat数据提取研究区湿地信息,分析湿地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变化驱动因子。利用1971—2007年的气象数据分析研究区主要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与特征,并进一步分析湿地变化与不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77—2007年间,研究区湿地数量萎缩,总面积减少了约37%;湿地质量发生明显退化,主要表现在二、三级湿地即沼泽和滩地退化为草地和裸岩与沙地;近40年来,区域气候向着暖干化趋势发展;气温是影响湿地变化的最主要气候因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发  侯朋福  章建伟  周燕  徐磊  李刚华  丁艳锋  
[目的]通过分析氮磷钾不同养分限投对稻麦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明确土壤养分的持续供应能力,为长江下游稻麦轮作农田精确施肥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当地主推稻麦品种,以常规施肥模式为对照,设置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和氮磷钾肥均不施四种周年养分限投模式,开展多年定位试验,研究稻麦轮作农田作物生产的限制养分。[结果]氮是水稻、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的最主要限制养分,不施氮肥和氮磷钾肥均不施处理的作物产量及氮磷钾吸收量均较低。水稻产量及氮磷钾吸收量均随氮肥限投年限而下降,并可分别用多项式方程(y=a-bx+cx~(2),P<0.05)。与水稻表现不同,磷肥限投影响小麦产量形成,而钾肥限投处理不影响小麦产量;磷肥、钾肥限投均降低了小麦磷钾吸收量,磷肥限投的磷、钾吸收量分别减少27%和23%,钾肥限投分别减少17%和38%。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量随磷钾肥限投年限增加未表现出规律性变化。[结论]氮肥投入在作物施肥管理中不可或缺;在一定年限内,土壤养分供应可以缓冲磷钾限投对作物生产的不利影响,但具体限投养分应针对不同作物区别对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发  侯朋福  章建伟  周燕  徐磊  李刚华  丁艳锋  
[目的]通过分析氮磷钾不同养分限投对稻麦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明确土壤养分的持续供应能力,为长江下游稻麦轮作农田精确施肥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当地主推稻麦品种,以常规施肥模式为对照,设置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和氮磷钾肥均不施四种周年养分限投模式,开展多年定位试验,研究稻麦轮作农田作物生产的限制养分。[结果]氮是水稻、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的最主要限制养分,不施氮肥和氮磷钾肥均不施处理的作物产量及氮磷钾吸收量均较低。水稻产量及氮磷钾吸收量均随氮肥限投年限而下降,并可分别用多项式方程(y=a-bx+cx~(2),P<0.05)。与水稻表现不同,磷肥限投影响小麦产量形成,而钾肥限投处理不影响小麦产量;磷肥、钾肥限投均降低了小麦磷钾吸收量,磷肥限投的磷、钾吸收量分别减少27%和23%,钾肥限投分别减少17%和38%。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量随磷钾肥限投年限增加未表现出规律性变化。[结论]氮肥投入在作物施肥管理中不可或缺;在一定年限内,土壤养分供应可以缓冲磷钾限投对作物生产的不利影响,但具体限投养分应针对不同作物区别对待。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国强  江南  于兴修  
论文利用1985和2000年LandsatTM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对长江下游近15年来土地利用区域结构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揭示了长江下游沿线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化类型及土地利用格局与社会经济因子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近15年来长江下游沿线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表现为耕地数量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的趋势;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演化类型可以划分为五大类;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与社会经济因子之间可以用3个典型相关变量表示,耕地、建设用地、林地与草地变化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社会经济解释因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幸雨  杨庆媛  王亚辉  刘世薇  
本文基于1924—2019年美国大豆生产分布县域数据,采用变异系数、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美国大豆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重心迁移轨迹,为中国了解美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应对大豆国际市场变化,制定大豆生产、贸易进出口政策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近百年美国大豆生产经历了引种扎根、迅速发展、波动性发展、稳定成熟四个发展阶段。1924—2019年,美国大豆的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产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17%、4.17%、1.55%。(2)中西部地区一直是美国大豆的主产区,研究时段内大平原地区大豆生产地位上升,南部地区地位下降。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和艾奥瓦州的大豆产量多年位于全美前列,大豆高产的州多位于大豆主产区。各州之间大豆产量、面积差距逐渐缩小,单产差距不大。(3)美国大豆产量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且集聚性逐渐增强。高高集聚区和低高集聚区分布较广,此两类集聚区均呈现扩张趋势。(4)1930—2010年,美国大豆生产重心总体呈倒“几”字形向西北方向移动,2010年后又向东南方向移动,总体移动距离为63.54千米。基于美国的经验,未来中国大豆生产应注重安排轮作模式,制定大豆品种种植规划;改革创新大豆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大豆科技创新;推进大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种植;培养壮大中国大豆行业协会,争夺中国大豆行业话语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红玉  李兆富  
湿地在流域中由于特殊的水理性质和地理位置而具有特殊的水文调节功能。但是流域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常常导致大量湿地丧失和退化,湿地水文调节功能遭到破坏。论文选择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流域为案例,详细分析了流域自20世纪60年代湿地开发以来河流流量的变化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流域年均流量在1965~1999年间呈持续下降趋势,但在不同的季节月均流量、最大和最小流量变化出现差异,最小和最大流量向极端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发现,下垫面条件变化和水利工程对年均径流和流量的影响分别占76%和16%;而降水和水利工程用水对春季径流量减少的影响分别占47%和56%;下垫面条件改变和水利工程排水对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方虎   苗雨青   汪勇   洪炜林   顾纪祥   罗浩   余健   张平究  
研究长江下游沿江湖泊湿地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和土壤有机碳变化,有助于了解湿地土壤结构、质量和湿地碳库状况,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湖区湿地土壤以粉粒(72.57%~80.16%)为主,属粉壤土,质地较细。土壤有机碳含量(13.62~23.80 g/kg)与黏粒呈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呈显著负相关。菜子湖湿地土壤单重分形维数主要由黏粒含量来决定,其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浅水>底泥>泥滩>草滩>农田。广义维数谱D (q)为反“S”型递减函数,且D0> D1> D2,呈非均匀分布;多重分形参数与土壤颗粒相关性显著,但与有机碳相关性不显著,其中细颗粒(粉粒和黏粒)含量对湿地土壤粒径分布多重分形参数有显著影响。研究显示,多重分形参数可揭示菜子湖湿地土壤性质,建议进行湿地植被恢复和改良耕作措施以改善土壤结构。研究结论可为湿地生态恢复和提升湿地土壤碳汇能力以及增加碳库稳定性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璘婧  李秀珍  李希之  闫中正  孙永光  
近年来在海平面上升、长江水沙变化、植被演替等自然因素以及促淤圈围工程、深水航道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长江口滩涂湿地水鸟适宜生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长江口滩涂湿地典型水鸟中的鸻鹬类(Charadriiformes)与雁鸭类(Anseriformes),采用空间多样性指数、人为干扰度等指标研究1980~2010年长江口滩涂湿地景观变化对两类水鸟生境适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水鸟的不适宜生境、边缘生境、次级生境面积均呈增长趋势,鸻鹬类共增加682km2,雁鸭类共增加314km2。而核心生境面积却呈不同的变化趋势,鸻鹬类减少136km2,雁鸭类增加232km2,但鸻鹬类和雁鸭类核心生境面积百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保  周清波  施雅风  
采用重建的合肥年冬季温度序列和降水序列分析了长江下游地区过去 30 0年的气候变化。在温度序列中 ,18世纪的大部分 ,19世纪中期和 2 0世纪的温度较为温暖 ,最暖的十年出现于 1990s ,而最冷的年代为 1870s ,该温度序列与邻近其它地区重建的温度序列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降水序列显示年至多年尺度的气候波动 ,湿期发生于1730s~ 176 0s ,1844~ 185 4年 ,186 6~ 1910年 ,而干期出现于 180 6~ 182 5年 ,185 5~ 186 7年 ,以及 2 0世纪的大部分。温度和降水间的关系表明 ,在年至十年尺度上 ,该地区气候变化主要以暖干或冷湿为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来斌  白军红  严登华  肖蓉  黄辰  
应用ArcGIS软件,对雅砻江流域湿地1986和2000年遥感数据进行解译、矢量化处理,用Apack软件进行湿地景观格局指数计算,研究了近15a雅砻江流域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近15a雅砻江流域湿地景观面积减少,减少量为494.04hm2,占2000年湿地总面积的0.506%;(2)两个时期内湿地斑块密度保持不变,湿地景观的聚集度都很高,均在0.99以上,湿地景观集中分布,破碎化水平低;(3)雅砻江流域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指数水平和均匀度水平较低,而且两指数在两个个时期内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且各类湿地景观比例差异相对较大,沼泽湿地景观控制的程度较高;(4)雅砻江流域的5类湿地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牛叔文  郭晓东  刘正广  李国柱  曾明明  
文章依据近百年来分区域人口统计数据建立动态模型,分析甘肃省人口分布的时空变化特点。近百年来甘肃经济社会状况的巨变引起75个县的人口密度和人口比重的变化,特别是以兰州市为重心的陇中地区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反映了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对人口分布的集中效应;而陇南地区在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同时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反映了资源环境对人口增长的约束。各地区的人口密度、人口比重与时间序列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衡  杨胜龙  张胜茂  康伟  吴祖立  全为民  阮超  
根据2013年3~11月对长江口东滩潮间带湿地鱼类群落的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区域鱼类群落物种组成和丰度的季节变化。研究共采集到鱼类39种,隶属20科。结果表明,种类最多的科是虾虎鱼科(12种),其次是鳀科(4种),再次是石首鱼科(3种),而鲻科、海鳗科、舌鰨科等各有2种。从鱼类丰度水平来看,夏季最高,达97.05 ind·(net·tide)-1;春季次之,为32.80 ind·(net·tide)-1;而秋季最低,为14.00 ind·(net·tide)-1。总体来说,石首鱼科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虾虎鱼科的拉氏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Lace...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学雷  许厚泽  蔡述明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必须从流域管理角度进行规划和保护,应由过去主要是单块湿地保护向按流域系统保护的转变。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在流域内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对流域湿地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合理布局,统一规划;按湖泊流域和物种分布整合现有保护区,建立新的湿地保护区,解决目前管理上的制约问题;大力开展湿地修复重建;推进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等工程建设,发挥森林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作用;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长江中下游湿地资源,开拓新的生产力;同时加强湿地科学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