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1)
2023(9695)
2022(7919)
2021(7205)
2020(6120)
2019(14248)
2018(14075)
2017(26831)
2016(14133)
2015(16075)
2014(16270)
2013(16018)
2012(14847)
2011(13702)
2010(14339)
2009(13400)
2008(12900)
2007(11802)
2006(10929)
2005(9420)
作者
(42162)
(35107)
(35045)
(33447)
(22496)
(16877)
(15905)
(13646)
(13430)
(12897)
(12208)
(12165)
(11684)
(11313)
(10924)
(10763)
(10317)
(10305)
(10266)
(9901)
(9096)
(8618)
(8568)
(8333)
(8100)
(8030)
(7769)
(7671)
(7281)
(6892)
学科
(86363)
经济(86242)
管理(37010)
方法(30888)
(29098)
数学(26852)
数学方法(26314)
地方(23565)
(23186)
企业(23186)
中国(18063)
(17882)
业经(15907)
(15679)
地方经济(14051)
环境(13910)
农业(11988)
理论(11883)
(10773)
(10417)
(9906)
(9664)
资源(9277)
(9136)
经济学(8858)
(8786)
贸易(8778)
(8698)
金融(8697)
生态(8588)
机构
学院(210699)
大学(206078)
(90130)
经济(88200)
管理(78811)
研究(73972)
理学(66881)
理学院(66046)
管理学(64462)
管理学院(64089)
中国(54921)
科学(45818)
(44924)
(38210)
(37625)
(37004)
研究所(33623)
中心(33444)
(30419)
(30394)
师范(30121)
财经(29918)
业大(28781)
北京(28128)
经济学(27419)
(27194)
(26934)
(26758)
师范大学(24140)
经济学院(24120)
基金
项目(137260)
科学(107485)
研究(101369)
基金(96189)
(83259)
国家(82605)
科学基金(70816)
社会(64579)
社会科(61080)
社会科学(61058)
(57445)
基金项目(50554)
教育(46532)
(45855)
自然(44616)
自然科(43386)
自然科学(43376)
自然科学基金(42511)
资助(41182)
编号(41093)
成果(32274)
(31808)
重点(31628)
课题(30345)
(28714)
(27274)
国家社会(25968)
发展(25682)
创新(25610)
科研(25403)
期刊
(112810)
经济(112810)
研究(61402)
中国(44697)
管理(30235)
科学(28344)
学报(27900)
(27632)
(27422)
教育(24050)
技术(22475)
大学(21546)
学学(20189)
农业(19103)
经济研究(17809)
业经(17767)
(16298)
金融(16298)
财经(14737)
统计(13985)
问题(13714)
(12840)
(12572)
资源(12524)
技术经济(12434)
决策(11532)
(10263)
商业(9963)
图书(9769)
(9380)
共检索到325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芸香  
长江上游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事关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模式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并以省行政单元为评价对象对该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婷  
长江上游地区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也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这一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同时承担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和流域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当前,在地方权益的支配下,上游地区采取的仍是以单纯追求区内经济发展为主的开发方式,流域生态屏障建设的主体仅是中央政府,导致上游地区生态功能恢复缓慢、新的破坏仍在继续,这样的现状使我们有必要将经济带与生态屏障作为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列系统,将其放在一个更大的区域系统中研究,真正实现“在发展中共建,在共建中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邓玲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是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和新的发展理论指导下,对过去长江上游经济建设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构建一条绿色屏障,保障长江全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生物措施、经济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社会措施等手段组合的综合体系来实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冉瑞平  王锡桐  
生态屏障是一个地域和功能概念,是指位于特定区域的具有良性生态功能的巨型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是屏障区域的生态安全系统,同时又是下游区域生态环境的"过滤器"、"净化器"和"稳定器"。不同地域建成的生态屏障,其结构和功能是有差异的。建设生态屏障,不能局限林草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还应包括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局限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还应包括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本文在深入探讨生态屏障的涵义、功能和特性基础上,认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体系至少应包括实现最大的绿色覆盖、最小的水土流失和优质水源,并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德忠  范研  吴琳  
长江上游由于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导致其生态保护困难重重。基于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长效机制重在构建存量项目的救助机制、增量项目的筛选机制、区域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项目受害人的补偿机制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在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大使命。三峡成库后,水体自净能力降低,生态更加脆弱,水环境保护压力更大,总书记对重庆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殷殷嘱托。在财政部关心下、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重庆财政发挥职能,统筹资金资源,加强激励引导,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提供财力支
[期刊] 改革  [作者] 易小光  丁瑶  余贵玲  尹虹潘  
《改革》2005年第1期发表"长江上游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发展思路及政策选择》一文,从战略目标、思路重点及政策措施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论述。笔者拟就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战略取向作进一步阐述。区域经济带(区)和都市圈(群)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且各大经济带(区)和都市圈(群)的"多极并进"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区域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平  樊杰  
长江经济带是世界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和制造业基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建设长江生态屏障是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以金沙江区段为主的长江上游地区在流域生态屏障建设中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实地调研,以地处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下游、滇川黔3省结合部的昭通市为例,分析了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屏障建设的互动机理。首先分析了昭通市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指出优化产业结构是昭通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昭通市应通过高效生态农业、环境友好型工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屏障建设的有机结合。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廖元和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一个国土综合开发区,是从攀枝花到宜昌的长江干支流所流经的沙丘、平坝地区所在的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础的空间地域体。长江上游经济带由成渝经济区、三峡库区和长江上游江南地区三部分区域构成,其中成渝经济区是其核心区。成渝经济区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是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是中国的战略后方基地和21世纪发展中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国家实施"五个统筹"方针的关键地区之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劲松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一中心,三基地,扶持三大战略产业,六大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三线两极六圈的板块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加大区域协调机制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构建外向型经济带,是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