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4)
2023(6562)
2022(4884)
2021(4344)
2020(3501)
2019(7740)
2018(7861)
2017(14514)
2016(8391)
2015(9280)
2014(9590)
2013(9077)
2012(8242)
2011(7497)
2010(7820)
2009(7304)
2008(7395)
2007(6549)
2006(6296)
2005(5649)
作者
(26165)
(21897)
(21763)
(20632)
(14196)
(10527)
(9615)
(8626)
(8273)
(8117)
(7873)
(7788)
(7513)
(7063)
(6964)
(6845)
(6717)
(6698)
(6384)
(6333)
(5680)
(5542)
(5427)
(5310)
(5049)
(5043)
(4992)
(4862)
(4476)
(4459)
学科
(36090)
经济(36055)
管理(19983)
(18000)
(13375)
(12477)
企业(12477)
地方(11704)
方法(11446)
中国(10850)
(10276)
业经(10185)
环境(9878)
农业(9559)
数学(8337)
数学方法(8215)
(7565)
理论(6503)
生态(6480)
发展(5861)
(5849)
(5753)
(5605)
资源(5594)
(5494)
(5386)
产业(5249)
地方经济(5038)
(4983)
金融(4982)
机构
学院(125516)
大学(123020)
研究(47849)
(44509)
经济(43528)
管理(43210)
理学(36838)
理学院(36248)
管理学(35310)
管理学院(35100)
中国(34034)
科学(33351)
(28185)
(26793)
(25555)
(25347)
研究所(23606)
(21446)
师范(21202)
中心(20735)
业大(20549)
(20112)
农业(19778)
(17499)
师范大学(17293)
(16941)
北京(16679)
(16239)
财经(16087)
科学院(15241)
基金
项目(86347)
科学(68102)
基金(61921)
研究(61191)
(55695)
国家(55246)
科学基金(46300)
社会(39240)
社会科(37035)
社会科学(37021)
(36378)
基金项目(33730)
自然(30243)
(29507)
自然科(29344)
自然科学(29333)
自然科学基金(28787)
教育(26677)
资助(24578)
编号(23886)
(20745)
重点(20566)
成果(18913)
课题(17834)
(17577)
(17007)
(16808)
发展(16312)
计划(16298)
科研(16271)
期刊
(57286)
经济(57286)
研究(33142)
中国(24379)
(24139)
学报(23136)
科学(22359)
农业(16704)
大学(16592)
学学(15733)
管理(14410)
(13423)
教育(12824)
业经(11072)
(10127)
金融(10127)
资源(9971)
(8813)
技术(8592)
问题(7927)
(7381)
经济研究(7361)
(7320)
财经(7206)
(6371)
旅游(6371)
(6371)
(6201)
林业(6074)
业大(6067)
共检索到186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祥浩  刘淑珍  范建容  
长江上游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世纪90年代森林覆盖率和地表植被覆盖度较60~70年代有了显著的提高,如四川盆地浅丘区森林覆盖率,60年代只有5%左右,到90年代后期达22.7%。虽然地表植被覆盖有了显著改善,但是生态退化问题仍比较严重,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①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不合理,群落层片结构简单,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林种、树种组成单一,低山丘陵区针叶化倾向日趋明显,其林下枯枝落叶层缺失,森林土壤层很薄,一般只有30~40cm,土壤最大持水能力一般为300~500m~3/hm~2,而该地区原始森林土壤可达2000~2500m~3/hm~2。②草地生态系统退化面积在扩大,如长江上游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世荣  史作民  马姜明  赵常明  张远东  刘兴良  
综述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的干扰体系、退化特征及恢复重建的研究现状,分析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生态恢复重建的理论基础,阐述并拓展封山育林的传统概念。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的基本对策是:依据自然演替的规律,仿拟天然老龄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充分利用和启动自然调节机制,并根据自然演替的关键环节采用功能群替代或目的物种导入等辅助的人工措施,促进土壤和群落功能的修复,跨越或缩短某些演替阶段,加快恢复演替进程,尽可能利用乡土树种定向恢复以大径级、高经济价值林木为目标的森林群落。根据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的现状、类型及其特点,提出4种恢复重建的组合模式:1)封禁保护原始老龄林;2)封育重建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水松  
本文在指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退化及危害的基础上 ,分析几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退化的关系 ,并在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土地 ,走农地综合利用的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邓玲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是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和新的发展理论指导下,对过去长江上游经济建设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构建一条绿色屏障,保障长江全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生物措施、经济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社会措施等手段组合的综合体系来实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宗臻铃  欧名豪  董元华  杨林章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生态重建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如经济、粮食、就业等问题 ,其中经济问题是最根本的 ,仅靠上游地区是难以解决的。就此问题 ,笔者根据生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并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运用对策思维方法 ,提出建立经济补偿机制 ,实行内部补偿、外部补偿和代际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模式 ,实现长江流域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在生态重建初期 ,以外部补偿和代际补偿为主 ,内部补偿为补充 ;待上游地区经济补偿能力提高以后 ,则以内部补偿为主 ,外部补偿和代际补偿为补充。内部补偿重点在于挖掘自身的经济潜力 ;外部补偿的最佳模式是进行造血式经济补偿 ;代际补偿除给予资金支...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文传浩  周杰  铁燕  杨春宇  
珠江上游地区是西南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中心之一,是珠江流域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同时也是我国喀斯特发育中心区和西部地区国家级、省级重点扶贫开发区。由于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突出,森林覆盖率锐减,加剧了水土流失及土壤侵蚀,垦殖率高居不下,进而加速石漠化进程,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生态债务沉重,潜在威胁巨大。解决珠江上游流域岩溶区域的生态重建问题,自然科学的生态重建各项技术固然重要,社会工程途径更是一种治标也治本的根本性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扬杰  张莉  
筑牢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具有全局性意义。基于产业生态化的内涵与特征,构建区域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熵值法对2011—2017年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动态测度与比较,结果显示:从综合得分看,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总体发展趋势持续向好,各省市的产业生态化水平综合得分也不断提高;从动态排名看,各省市的历年排名也相对稳定,基本呈现出"重庆>贵州>四川>云南"的动态排名格局;从一级指标权重大小看,创新支持、发展效率和结构优化指标对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的提升贡献较大;从一级指标测算结果看,长江上游地区各省市指标综合得分非均衡性、动态排名非平稳性的特征显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斯怡  殷晓洁  汤瑞权  吴鹏飞  
【目的】长江上游石漠化地区影响着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在国家大力推行石漠化综合防治下,石漠化形势有明显缓解,但目前缺乏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无法实时、定量地进行生态评价。【方法】以长江上游典型石漠化地区云南省会泽县2002、2010、2018年Landsat 5、Landsat 7、Landsat 8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划分研究区石漠化等级,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1) 2002—2018年,会泽县石漠化状况整体明显改善,石漠化面积减少583.33km~2。(2)石漠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2为0.688~0.873),表明RSEI法评价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效果较好。(3) 2002、2010、2018年研究区遥感生态指数均值分别为0.458、0.490、0.488,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表现为中等水平,16 a间生态环境质量优化面积占全县面积的27.42%,生态变差的地区面积占15.09%。(4)干度指标对遥感生态指数的贡献度不断增加,第一主成分载荷值由-0.029变为-0.622,是制约会泽县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的重要因素。【结论】2002—2018年,会泽县石漠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呈中等水平,干度是制约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的重要因素。今后应着重石漠化严重地区的保护。表8参28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扬杰  张莉  
筑牢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具有全局性意义。基于产业生态化的内涵与特征,构建区域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熵值法对2011—2017年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动态测度与比较,结果显示:从综合得分看,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总体发展趋势持续向好,各省市的产业生态化水平综合得分也不断提高;从动态排名看,各省市的历年排名也相对稳定,基本呈现出"重庆>贵州>四川>云南"的动态排名格局;从一级指标权重大小看,创新支持、发展效率和结构优化指标对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的提升贡献较大;从一级指标测算结果看,长江上游地区各省市指标综合得分非均衡性、动态排名非平稳性的特征显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欧名豪  宗臻铃  董元华  杨林章  
通过对区域生态重建经济补偿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加以计量 ,结合上游地区的实际 ,提出对上游地区的生态重建成本给予全额补偿。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人们对生态价值的认识过程 ,运用生长曲线模型和恩格尔系数相结合进行分析 ,建立了区域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模型 ,并运用这一模型确定各受益对象对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的支付意愿 ,从而构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区域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方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培坤,蒋宣明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雪山,全长6380公里,总落差5400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源头至干流宜昌段称为上游,长4511公里,流域范围涉及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贵州、甘肃、陕西等8个省区的348个县(区、市),面积105.4万平方公里,分别占长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维祥  
长江上游生态补偿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长江上游生态补偿存在着补偿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生态补偿主体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等问题。我们要根据长江流域实际,构建中国特色的长江上游生态补偿机制:一是针对长江生态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政策;二是建立多元化生态建设融资机制;三是构建长江上游生态补偿实施、监督、评价和激励机制,实现生态保护效益最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