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0)
- 2023(16741)
- 2022(14251)
- 2021(13350)
- 2020(10989)
- 2019(25415)
- 2018(25426)
- 2017(48134)
- 2016(26339)
- 2015(29729)
- 2014(29951)
- 2013(29651)
- 2012(27621)
- 2011(25107)
- 2010(25359)
- 2009(22992)
- 2008(22547)
- 2007(20222)
- 2006(18243)
- 2005(16009)
- 学科
- 济(110751)
- 经济(110580)
- 管理(71701)
- 业(68433)
- 企(54708)
- 企业(54708)
- 方法(41967)
- 数学(34671)
- 数学方法(34282)
- 农(33135)
- 中国(32965)
- 地方(32770)
- 业经(27064)
- 学(24329)
- 财(22246)
- 农业(22215)
- 环境(19681)
- 制(19024)
- 贸(18760)
- 贸易(18741)
- 理论(18492)
- 和(18392)
- 易(18040)
- 技术(17476)
- 地方经济(16687)
- 银(16496)
- 银行(16456)
- 发(16402)
- 融(16207)
- 金融(16204)
- 机构
- 学院(369242)
- 大学(367480)
- 管理(143438)
- 济(142282)
- 经济(138827)
- 研究(130339)
- 理学(122297)
- 理学院(120760)
- 管理学(118702)
- 管理学院(118012)
- 中国(96668)
- 科学(82264)
- 京(81843)
- 所(65886)
- 财(63928)
- 农(61716)
- 江(59953)
- 研究所(59900)
- 中心(59242)
- 业大(55181)
- 范(54232)
- 师范(53713)
- 北京(52313)
- 财经(50030)
- 院(48239)
- 农业(47636)
- 州(47503)
- 经(45170)
- 师范大学(43342)
- 省(40981)
- 基金
- 项目(249091)
- 科学(194543)
- 研究(185214)
- 基金(175906)
- 家(153060)
- 国家(151673)
- 科学基金(129436)
- 社会(113884)
- 社会科(107569)
- 社会科学(107541)
- 省(99626)
- 基金项目(94424)
- 教育(84460)
- 自然(83496)
- 划(83301)
- 自然科(81345)
- 自然科学(81327)
- 自然科学基金(79818)
- 编号(77594)
- 资助(71477)
- 成果(63168)
- 发(57583)
- 重点(56352)
- 课题(54753)
- 部(53371)
- 创(51217)
- 创新(47633)
- 科研(46566)
- 项目编号(46228)
- 发展(45963)
- 期刊
- 济(169639)
- 经济(169639)
- 研究(110439)
- 中国(81244)
- 农(56830)
- 学报(56754)
- 科学(54109)
- 管理(53991)
- 教育(49602)
- 财(46403)
- 大学(42478)
- 农业(39504)
- 学学(39267)
- 技术(33696)
- 融(33127)
- 金融(33127)
- 业经(30265)
- 经济研究(24864)
- 图书(23659)
- 财经(23094)
- 问题(22285)
- 业(20869)
- 资源(19825)
- 经(19802)
- 科技(18502)
- 现代(17604)
- 技术经济(17352)
- 理论(17231)
- 坛(16890)
- 论坛(16890)
共检索到567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平 樊杰
长江经济带是世界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和制造业基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建设长江生态屏障是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以金沙江区段为主的长江上游地区在流域生态屏障建设中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实地调研,以地处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下游、滇川黔3省结合部的昭通市为例,分析了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屏障建设的互动机理。首先分析了昭通市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指出优化产业结构是昭通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昭通市应通过高效生态农业、环境友好型工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屏障建设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生态屏障 长江上游 昭通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达凤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邓玲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是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和新的发展理论指导下,对过去长江上游经济建设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构建一条绿色屏障,保障长江全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生物措施、经济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社会措施等手段组合的综合体系来实现。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生态屏障 建设体系 环保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冉瑞平 王锡桐
生态屏障是一个地域和功能概念,是指位于特定区域的具有良性生态功能的巨型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是屏障区域的生态安全系统,同时又是下游区域生态环境的"过滤器"、"净化器"和"稳定器"。不同地域建成的生态屏障,其结构和功能是有差异的。建设生态屏障,不能局限林草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还应包括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局限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还应包括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本文在深入探讨生态屏障的涵义、功能和特性基础上,认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体系至少应包括实现最大的绿色覆盖、最小的水土流失和优质水源,并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态屏障 长江上游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德忠 范研 吴琳
长江上游由于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导致其生态保护困难重重。基于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长效机制重在构建存量项目的救助机制、增量项目的筛选机制、区域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项目受害人的补偿机制等。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生态屏障 长效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芸香
长江上游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事关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模式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并以省行政单元为评价对象对该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婷
长江上游地区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也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这一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同时承担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和流域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当前,在地方权益的支配下,上游地区采取的仍是以单纯追求区内经济发展为主的开发方式,流域生态屏障建设的主体仅是中央政府,导致上游地区生态功能恢复缓慢、新的破坏仍在继续,这样的现状使我们有必要将经济带与生态屏障作为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列系统,将其放在一个更大的区域系统中研究,真正实现“在发展中共建,在共建中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上游经济带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共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在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大使命。三峡成库后,水体自净能力降低,生态更加脆弱,水环境保护压力更大,总书记对重庆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殷殷嘱托。在财政部关心下、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重庆财政发挥职能,统筹资金资源,加强激励引导,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提供财力支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生态屏障 激励引导 三峡库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杰
地处西南"金三角"腹心的昭阳区作为云南三大文化发祥地之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区位等优势,使其成为云南昭通旅游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迫切需要探索加快昭阳区旅游业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昭阳区 旅游业 昭通市 云南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江鑫 颜廷武
地处滇东北的昭通市是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域,资源丰富、经济落后和生态脆弱三大特征叠加。文章对昭通市1995~2011年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拟合,发现通过各指标赋权构建的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缺乏拟合特性,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假说不成立。可能的原因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易受生态脆弱的限制而落入生态贫困陷阱。基于经济增长极限理论和生态贫困陷阱理论,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该曲线不存在的原因,并根据连片特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兴述 田代贵
培育长江上游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长江上游经济带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对长江上游经济带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了五大特点,提出了战略目标及空间发展战略构架。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经济带 战略目标 空间发展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夜礼斌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后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保持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的要求,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切实在"加快"上下工夫,并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已然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