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8)
- 2023(13135)
- 2022(11039)
- 2021(10321)
- 2020(8318)
- 2019(18980)
- 2018(18540)
- 2017(33653)
- 2016(18770)
- 2015(21191)
- 2014(20963)
- 2013(20204)
- 2012(18869)
- 2011(17184)
- 2010(17488)
- 2009(15763)
- 2008(15412)
- 2007(14232)
- 2006(12932)
- 2005(11426)
- 学科
- 济(66744)
- 经济(66576)
- 管理(44352)
- 业(43496)
- 农(33540)
- 企(31469)
- 企业(31469)
- 中国(23994)
- 农业(22993)
- 方法(22841)
- 业经(20864)
- 理论(18431)
- 地方(18094)
- 学(17096)
- 财(15738)
- 数学(15374)
- 数学方法(15044)
- 制(14702)
- 教育(14510)
- 和(13176)
- 环境(12749)
- 发(11239)
- 教学(10514)
- 体(10386)
- 银(10088)
- 贸(10070)
- 贸易(10054)
- 银行(10046)
- 策(9764)
- 划(9747)
- 机构
- 学院(255542)
- 大学(248194)
- 研究(90965)
- 济(89110)
- 管理(87598)
- 经济(86621)
- 理学(73673)
- 理学院(72634)
- 管理学(70942)
- 管理学院(70457)
- 中国(67025)
- 科学(57938)
- 京(54976)
- 农(50275)
- 江(48753)
- 所(46701)
- 财(44243)
- 中心(42216)
- 范(42190)
- 研究所(42033)
- 师范(41743)
- 业大(39279)
- 农业(37837)
- 州(35454)
- 北京(33979)
- 技术(33892)
- 省(33481)
- 财经(33307)
- 院(33302)
- 师范大学(32911)
- 基金
- 项目(167713)
- 科学(130952)
- 研究(129637)
- 基金(115375)
- 家(101092)
- 国家(99989)
- 科学基金(84018)
- 社会(80175)
- 社会科(74471)
- 社会科学(74444)
- 省(70938)
- 教育(62664)
- 基金项目(61266)
- 划(58506)
- 编号(56341)
- 自然(51832)
- 自然科(50467)
- 自然科学(50450)
- 自然科学基金(49512)
- 成果(46574)
- 资助(45587)
- 课题(41809)
- 重点(39455)
- 发(38937)
- 部(35943)
- 年(34947)
- 创(34870)
- 性(32846)
- 规划(32486)
- 创新(32152)
- 期刊
- 济(117556)
- 经济(117556)
- 研究(75561)
- 中国(68383)
- 农(51365)
- 教育(50237)
- 学报(44042)
- 科学(39426)
- 财(34273)
- 农业(33844)
- 大学(33674)
- 管理(32409)
- 学学(30814)
- 技术(25900)
- 业经(23523)
- 融(22922)
- 金融(22922)
- 职业(18442)
- 业(16072)
- 财经(16069)
- 图书(16014)
- 经济研究(15629)
- 版(15023)
- 问题(14838)
- 经(14116)
- 坛(13305)
- 论坛(13305)
- 资源(13102)
- 技术教育(12664)
- 职业技术(12664)
共检索到411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亮 王俊鸿
本文通过对长江上游牧区生态移民搬迁之后生活状态和社会适应的分析,讨论了搬迁移民在急促城市化过程中社会不适应的原因,从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和心理等几个方面阐释了文化和职业培训在改善移民社会适应性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还对移民迁入地目前的培训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移民培训的内容安排、持续性、追踪机制、培训对象的态度以及培训参与者资源整合的能力是影响目前培训效果发挥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生态移民 社会适应 培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善英 朱广印 王艳
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国内生态移民的研究。针对不同地区移民的社会适应性,众多学者从生产、生活及文化适应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移民适应性的措施。但牧区生态移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从发展的角度考虑,今后还需要加强对牧区生态移民的跟踪研究、比较研究和拓展研究。对现有牧民适应性的研究进行比较总结,既能较好了解不同地区移民的适应情况,也能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词:
生态移民 社会适应 发展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成 何思妤 陈相伸 赵倩
[目的]探究微观家庭视角下长江上游库区移民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移民适应的策略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移民适应分析框架,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与统计分析法,分析影响移民适应的因素与移民适应状况及差异、不同适应状况的移民特征异质性。[结果]发现户主特征(户主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与移民适应没有显著关系;家庭特征(是否负债、是否受灾),经济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收入来源、土地面积),政治因素(是否有党员干部、意见受重视程度、政策满意度、政治参与度),文化因素(语言异同、身份认同)与库区移民适应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长江上游库区移民的总体适应比仅68%,岷江、金沙江、雅砻江等三大支流适应比分别为71.0%,68.3%,65.8%;适应的移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和耕地面积分别比不适应的移民家庭多1 815.01元、0.24hm~2。[结论]长江上游库区移民总体适应状况不佳,岷江、金沙江、雅砻江等三大支流适应状况存在差异,不同适应状况的移民特征也存在显著异质性。移民适应的状况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移民适应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思妤 崔丹蕾 陈相伸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是区域性经济社会系统的重大重建活动,具有复杂性与长期性,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是其社会经济结构重构的重中之重,其成效如何对于维护地方稳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将后期扶持政策相关指标与移民农户家庭特征相结合,分析发现移民对库区与安置区生态环境、直发直补资金和移民农户生产发展能力的评价是后期扶持政策满意度影响最重要的因素,且少数民族库区移民对后期扶持满意度评价较汉族移民低。因此,对于提高移民满意度,提升后期扶持政策绩效,后期扶持满意度分析具有更丰富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库区农村移民 后期扶持 满意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思妤
基于家庭结构视角,测量了库区移民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值,并分析了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移民农户的贫困脆弱性生成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结构类型农户的生产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后期扶持益贫性特征不显著。建议在后期扶持的益贫性策略选择上对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的农户实行差异化政策;在宏观产业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发展库区特色产业;地方政府要建立后期扶持项目全方位全过程监管机制。
关键词:
家庭结构 库区移民 贫困脆弱性 后期扶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乌静
通过对达茂旗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政策的排斥性是造成牧民移民后经济收入少、政治参与度低、社会融入难、文化堕距大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适应困境,文章认为生态移民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牧区、牧业、牧民的特点,促进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
关键词:
牧区生态移民 社会适应 政策排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乌静
通过对达茂旗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政策的排斥性是造成牧民移民后经济收入少、政治参与度低、社会融入难、文化堕距大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适应困境,文章认为生态移民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牧区、牧业、牧民的特点,促进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
关键词:
牧区生态移民 社会适应 政策排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思妤 黄婉婷
长江上游库区移民贫困问题成因复杂,资源贫困与能力贫困交织、静态贫困与动态贫困并存,而在这纷繁复杂的贫困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脆弱性根源。本文在对库区移民贫困脆弱性解构的基础上,采用期望效用的脆弱性测量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灾害与健康风险普遍增加了库区移民农户的脆弱性,而且农业本身的风险性与脆弱性关系密切,可以通过提高移民农户的教育水平、增加家庭劳动力人口数和家庭耕地面积等减少脆弱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将反贫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结合,以降低库区移民脆弱性为切入点,从四个层面重构库区移民精准脱贫方略,以期提高库区反贫困效益。
关键词:
长江上游 库区移民 贫困脆弱性 精准脱贫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梦颖 关凤利
职业培训在移民群体融入美国社会过程中作用显著。有赖于丰富的培训内容,移民群体人力资本大为提升;依托于多元的培训载体,移民群体社会关系重新建构;得益于独有的培训安排,移民群体心理认同显著增强。美国职业培训助力移民群体的成功实践对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主要包括:将农民工职业培训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上加以把握;建立系统完整的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积极利用新媒体助力农民工市民化。
关键词:
职业培训 美国 移民融入 农民工 市民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陶格斯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对镶黄旗转移到呼和浩特市郊区的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行了描述,并对影响社会适应的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据此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
生态移民 社会适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银珍 张岩冰 孙达林
水库移民是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和水库淹没影响所造成的非自愿移民,对其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是随着水库移民安置由传统的一次性补偿安置模式到开发性移民模式的转变而日益得到重视的。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既是一项移民安置工程,也是一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工程,需要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本文将依据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并按照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实施和后期扶持三个不同阶段的特征要求,探讨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运作机制,以保证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顺利实施,促进水库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促进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和谐发展和新...
关键词:
水库移民 职业教育 技能培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世庆 许英明
川西北高原牧区是我国八大牧区之一,也是全国三大林区之川西林区的主体,还是我国第二大藏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是生态脆弱区域和生态关键区域,其独特的生态地位、生态价值和战略意义,使其成为西部生态建设的先行区。经过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的生态建设,取得许多积极成果,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转型任务:沙化及荒漠化继续向东蔓延,人口压力和牲畜超载依然严峻,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矛盾加剧,生态建设与牧区发展未能有效链接等。川西北高原牧区新一轮生态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政策深化方向是: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构建易于操作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借鉴对口援建方式推进生态建设,继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国明 钟守松
社会关联定义了一个村庄的性质和结构,对在其中开展生产、生活和娱乐活动的村民行为提供了现实的制度约束,深刻地影响了村民的行为选择。移民村落由于其历史形成的特殊性,因而具有独特的社会关联形态,从而在合作行为的展开和农民合作社的生成选择上也有其相应的特点。本文以西北地区的一个移民村落M村为例,分析了该村落社区记忆、经济分化的特点,研究M村社会关联与农民合作行动的关系,解释M村农民合作社的路径选择以及合作社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
关键词:
移民村落 社会关联 合作行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苾茜
基于宁夏石嘴山市沐恩社区扶贫移民的调研表明:生活生产空间的变更容易导致移民陷入社会适应困境,主要表现为农业空间的记忆解构导致的生计不适应,熟人社会的记忆解构导致社交适应困境以及民间礼俗的记忆解构导致行为规范适应困境。化解扶贫移民的社会适应困境,需要通过重塑仪式空间、刻写规则实践以及倡导体化实践,延伸与再造移民的社会记忆,构建移民对新社区的认同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