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44)
2023(5290)
2022(4545)
2021(4227)
2020(3671)
2019(8317)
2018(8148)
2017(14629)
2016(8603)
2015(9751)
2014(10129)
2013(10018)
2012(9804)
2011(8800)
2010(9341)
2009(9014)
2008(9115)
2007(8518)
2006(8140)
2005(7449)
作者
(26382)
(21863)
(21769)
(21088)
(14313)
(10762)
(9918)
(8520)
(8491)
(8265)
(8061)
(7633)
(7568)
(7070)
(6997)
(6925)
(6916)
(6618)
(6416)
(6312)
(5762)
(5525)
(5444)
(5356)
(5166)
(5158)
(5051)
(4982)
(4656)
(4489)
学科
(34108)
经济(34059)
管理(22991)
(18308)
地方(14491)
(13569)
企业(13569)
(13061)
中国(10993)
方法(9339)
(8954)
农业(8940)
业经(8782)
(8358)
(8237)
环境(7127)
理论(6590)
数学(6292)
地方经济(6189)
数学方法(6102)
(5925)
银行(5923)
(5744)
贸易(5732)
(5706)
(5661)
教育(5549)
资源(5541)
(5459)
(5386)
机构
学院(121964)
大学(118827)
研究(45870)
管理(41062)
(40956)
经济(39595)
中国(37081)
理学(32319)
理学院(31803)
管理学(31044)
管理学院(30815)
科学(29975)
(29384)
(28190)
(24188)
(23439)
(22869)
中心(22576)
研究所(21276)
(21022)
师范(20807)
(20205)
(19741)
北京(17729)
业大(17459)
农业(17227)
(17139)
师范大学(16513)
财经(16495)
技术(14424)
基金
项目(72222)
科学(55205)
研究(54797)
基金(48315)
(42296)
国家(41853)
科学基金(34618)
社会(32146)
(31714)
社会科(30116)
社会科学(30107)
基金项目(25809)
(25204)
教育(24789)
编号(23441)
自然(22474)
自然科(21572)
自然科学(21561)
自然科学基金(21129)
资助(20746)
成果(20516)
课题(18540)
(17315)
重点(17118)
(15164)
(14951)
(14619)
(13750)
规划(13631)
(13617)
期刊
(62400)
经济(62400)
研究(39453)
中国(32967)
(21650)
教育(19319)
学报(18825)
(18215)
科学(17697)
管理(15523)
(15169)
金融(15169)
农业(14115)
大学(13509)
学学(12063)
业经(11615)
技术(10430)
图书(9823)
资源(8782)
(8670)
问题(8585)
书馆(8007)
图书馆(8007)
财经(7736)
经济研究(6992)
(6932)
(6685)
(6635)
(6438)
旅游(6438)
共检索到215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文宣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任杰  彭期冬  林俊强  柏海霞  赵利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多种重要鱼类,环境因子是鱼类生存的重要外部条件。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的建设运行将改变保护区的生境特征,从而影响鱼类的繁殖生长。本文基于文献调研、历史数据收集整理、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等资料和方法,对保护区内重要鱼类的水温、水质和水文水动力等生态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重要鱼类繁殖的生态需求与文献调研中给出的生态需求吻合程度较高且更接近天然情况。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浩林  赵亚辉  张洁  宋小晶  彭瑞明  张春光  
为探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金沙江下游现有鱼类资源可能发挥的替代生境保护作用,在对金沙江下游鱼类进行多次实地采样调查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梳理了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名录,并与"保护区"内的鱼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布于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共有194种,其中土著鱼类162种,隶属于5目15科79属;分布于"保护区"内的鱼类197种,其中土著鱼类187种,隶属于6目21科94属。进一步分析显示,既见于金沙江下游又见于"保护区"的土著鱼类129种,反映出两者在鱼类种类组成上有较大的相似性;"保护区"内未能包括的仅见于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多为金沙江下游支流或附属高原湖泊中生活的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天珩  田辉伍  叶超  段辛斌  
2010年9-11月、2011年5-7月和9-11月、2012年5-7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宜宾、合江及江津江段进行了4次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鱼类样本27 836尾,隶属于7目17科111种(亚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7种,产漂流性卵鱼类45种,外来鱼类6种。宜宾、合江及江津江段鱼类物种数分别为85、91及91种,宜宾与合江江段鱼类相似度指数为69.23%,合江与江津江段为71.70%,宜宾与江津江段为77.78%。铜鱼(Coreius heterodon)、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长鳍吻(Rhinogobio ventralis)及圆口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成  邓华堂  田辉伍  吴兴华  唐锡良  蒲艳  王导群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向家坝坝下江段,随着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相继蓄水运行和“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群落可能会发生改变。为探究“十年禁渔”前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基于该江段2017—2019年渔获物监测数据,对鱼类种类组成、生态类型、群落相似度、物种优势度、生物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稳定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34种,隶属于7目21科83属,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有27种,外来物种有12种,分别占总种类数20.15%和8.96%。鱼类群落以底层、产沉性卵、杂食性鱼类为主。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在一定的相似性水平上,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的群落类型基本可分为3组,宜宾、泸州与合江可以聚为一组,巴南、江津分别独立成组。保护区干流优势种共有14种,其中瓦氏黄颡鱼是整个研究区域的优势种,在合江站点的优势度最高,IRI值为27.00%。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725~3.306、0.883~0.942、5.833~8.811和0.699~0.773,表明保护区干流鱼类物种丰富,群落分布均匀度较高。AB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江津站鱼类群落结构稳定性相对较高,其余站点鱼类群落结构均受到中度干扰。本研究补充了保护区干流鱼类群落研究的基础数据,以期为该江段鱼类资源管理与“十年禁渔”生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晓娟  李云峰  茹辉军  吴湘香  张燕  沈子伟  李荣  倪朝辉  
2008年12月-2012年9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段进行了11次浮游植物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07属428种,其中硅藻门所占比例最大,为46.27%~59.42%,其次为绿藻门和蓝藻门,为21.73%~31.69%和7.03%~16.62%。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变幅分别为(2.45~44.95)×104ind./L和0.050 5~1.282 mg/L,其中繁殖期密度和生物量多年均值范围为(10.465~38.58)×104ind./L和0.371 8~0.811 3 mg/L;育肥期密度和生物量多年均值范围为(1.665~11.82)×104ind./L和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茹辉军  李云峰  沈子伟  张燕  吴湘香  李荣  刘晓娟  倪朝辉  
为掌握向家坝和溪洛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变化情况,基于2011年12月-2013年保护区渔业环境水质监测数据,对保护区该两阶段水质总体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并就水质指标变化做出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前后保护区多数水质指标特征总体平稳,变异不大,仅悬浮物及重金属Zn、Cd和Pb变异较大。评价显示蓄水前后保护区水质总体良好,但总氮和总磷均超标,表明保护区存在有机污染的较高风险。蓄水后保护区水温、总氮和硝酸盐氮显著高于蓄水前,p H、悬浮物、氨氮、镁和重金属Cu、Pb、Cd和As显著低于蓄水前,说明蓄水对保护区水质指标可造成不同影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深文  倪朝辉  李云峰  沈子伟  张燕  周运涛  
于2008-2009年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采集了10种鱼样,分别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鱼体肌肉内Cu、Zn、Pb、Cd的含量,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Hg、As的含量,用以评价保护区内鱼体肌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食品安全。6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鱼类肌肉中残留范围分别为0.39~1.17 mg/kg、29.83~38.68 mg/kg、0.03~0.64 mg/kg、0.015~0.042 mg/kg、0.015~0.074 mg/kg和0.031~0.077 mg/kg(湿重)。除了大眼鳜(Siniperca kneri)肌肉内Pb含量超出国家食品中重金属限量卫生标准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骆辉煌  杨青瑞  李倩  李翀  陈炳宇  吕平毓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多种珍稀特有鱼类,具有重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随着金沙江梯级开发的实施,长江上游保护区鱼类栖息条件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水动力等条件,提出了保护区鱼类生境特征表征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初步分析了保护区栖息地生境特征。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志禹  张敏  陈永柏  
鉴于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可能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产生的生态影响,规划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投资3.82亿元用于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截至2013年底,各项工作均已按计划落实并取得显著成果。科学研究方面,已从"珍稀特有鱼类生活史和人工繁殖技术"、"保护区环境因子变动特征及其对鱼类的影响"、"鱼类保护生物学与保护效果评估研究"、"水利工程建设与鱼类保护协调发展对策研究"四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并在几种特有鱼类人工繁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增殖放流方面,完成3个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建设,仅向家坝放流站就已累计放流珍稀特有鱼类72万尾。水生态监测方面,自2006年起每年开展保护区水生态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尹正杰  许继军  田辉伍  杨春花  
为科学评价预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水文情势变化特征,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内的屏山、朱沱和寸滩3个水文站的实测逐日流量序列为基础,采用基于32个IHA指标的RVA方法,分析保护区水文情势的自然特征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梯级水库联合调度运行模拟,研究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运行后保护区未来的水文情势变化。研究表明:上世纪80年代之前保护区的水文变化比较稳定;1990年后保护区水文情势变化有所增加;金沙江梯级水库运行后保护区屏山站的水文变化加剧,但朱沱和寸滩站的水文变化不大,显示保护区支流水量汇入显著减缓了水库调度对保护区中下游河段水文情势的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敏  孙志禹  陈永柏  李翀  李云峰  
基于2006-2013年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环境因子的监测数据,对区域内长江干流和赤水河的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保护区水体总氮含量较高,长江干流总氮含量在0.5~1.5 mg/L的范围内波动,而赤水河的总氮总体超过2.5 mg/L。空间上,长江干流水温、溶解氧、氨氮和总磷含量高于赤水河,而总氮和硝态氮含量低于赤水河。在长江干流,溶解氧自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总氮和硝态氮则自上而下平缓升高。赤水河水温自上而下逐渐升高,而溶解氧、总氮和硝态氮均显示出自上而下逐渐降低的趋势。时间上,总氮和硝态氮逐年上升,氨氮在长江干流逐年下降。基于各水质因子对样点的聚类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友均  杜华  邹大林  林秦文  路端正  崔国发  郑杰  董建生  李永波  魏俊元  
通过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澜沧江上游进行实地野外调查 ,鉴定统计得到种子植物 616种 ,分归 59科 ,2 42属 .对澜沧江上游种子植物区系从科、属、种三级水平统计分析 ,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植物区系的性质和基本特点 .①区系性质 :属级区系分析表明 ,热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 3 3 5% ,而温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 90 91% ;种级水平组成中 ,区系的温带种有 3 85种 ,占总种数的 62 91% ,几乎没有热带种成分 .属级和种级两个水平都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以温带性质为主 ,几乎没有热带性质 .其中 ,从属级水平来看 ,北温带成分带有明显优势 ,而从种级水平来看 ,东亚成分占有明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申绍祎  田辉伍  汪登强  陈大庆  刘绍平  
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bris)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近年来资源量不断下降。本研究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片段(896 bp)分析了长江上游红唇薄鳅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为其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共采集了119尾样本,来自长江上游江津、四川南溪、岷江下游蕨溪等。结果显示,共检测到58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967,平均核苷酸多样性0.006 7,表明红唇薄鳅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单倍型NETWORK网络关系图和分析系统树结果显示红唇薄鳅单倍型不按地理分布聚类,但是明显分成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余春华  陈永柏  陈大庆  
分析了河流型鱼类自然保护区上游来流主导、水体及其环境依赖、线性开放系统的主要特征。阐述了河流型鱼类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封闭性管理弊端凸显,保护区本底调查缺乏及相关基础科研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保护提升的困难与挑战。针对河流型自然保护区的实际,在共性管理措施基础上,提出以下保护管理建议:(1)关注上游影响以从河流生态系统角度开展保护;(2)深入开展保护区基础调查以夯实保护基础;(3)实施适应性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