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7)
2023(2508)
2022(2173)
2021(1976)
2020(1747)
2019(3927)
2018(3809)
2017(6776)
2016(3882)
2015(4079)
2014(4124)
2013(4079)
2012(3922)
2011(3537)
2010(3627)
2009(3397)
2008(3418)
2007(2732)
2006(2618)
2005(2197)
作者
(12183)
(10122)
(10103)
(9570)
(6780)
(5185)
(4427)
(4115)
(4108)
(3922)
(3864)
(3697)
(3558)
(3404)
(3381)
(3310)
(3230)
(3209)
(3040)
(2942)
(2631)
(2627)
(2590)
(2577)
(2417)
(2415)
(2343)
(2233)
(2202)
(2153)
学科
(15259)
经济(15252)
地方(6767)
(6173)
管理(6131)
方法(5744)
(5086)
(4993)
数学(3915)
农业(3908)
数学方法(3873)
(3870)
企业(3870)
业经(3468)
中国(3128)
环境(3032)
地方经济(2928)
理论(2827)
(2630)
税收(2447)
(2413)
(2234)
农业经济(2143)
资源(2107)
生态(2088)
(1964)
经济理论(1950)
(1874)
土地(1858)
及其(1853)
机构
学院(54677)
大学(52554)
研究(21702)
管理(18851)
科学(16700)
(15907)
理学(15888)
(15826)
理学院(15554)
中国(15495)
经济(15370)
管理学(15111)
管理学院(15001)
(12676)
(11470)
(11176)
研究所(10827)
(10785)
师范(10636)
(10121)
中心(10105)
(9949)
旅游(9844)
业大(9260)
(9212)
师范大学(8820)
农业(8732)
(8593)
(7957)
(7861)
基金
项目(40060)
科学(31776)
基金(28938)
(26593)
研究(26506)
国家(26393)
科学基金(22169)
(18057)
基金项目(16592)
社会(16348)
自然(16104)
自然科(15582)
自然科学(15579)
社会科(15464)
社会科学(15459)
自然科学基金(15300)
(14228)
资助(11997)
教育(11437)
(10183)
编号(10023)
重点(9946)
(9931)
计划(8423)
科研(8048)
课题(7885)
(7870)
科技(7553)
(7532)
发展(7211)
期刊
(21239)
经济(21239)
研究(12904)
科学(10897)
学报(10533)
中国(9813)
(9486)
大学(7292)
学学(6970)
农业(6667)
资源(6396)
(6251)
(6224)
旅游(6224)
(6224)
管理(5365)
学刊(5010)
旅游学(5009)
游学(5009)
业经(4588)
(4530)
(4244)
教育(4089)
(3764)
林业(3675)
(3453)
地理(3304)
(3284)
金融(3284)
技术(3001)
共检索到80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洪  钟敦伦  李泳  韦方强  
长江上游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跃、地形起伏巨大、降水丰沛而集中,对泥石流发育极为有利;而长期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如过度采伐森林、毁林开荒、陡坡耕作、建设和采矿不合理弃渣等)则对生态环境造成强烈破坏,加剧了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使长江上游成为我国泥石流活动最强烈及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据统计,1753~2002年的200多年中,区内仅一场泥石流致死百人以上的特大灾害点就达17个,累计死亡近6000人;致死百人以下的灾害点更多,致死十人以下的灾害点不计其数,死亡人数总和远远大于上列数字;有60余个市县政府驻地城镇受泥石流危害或威胁,乡镇则多达上百个。由泥石流造成的人员伤亡每年数十到数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金山  谢洪  
泥石流堵塞主河,特别是堵断主河后发生重大灾害的实例屡见不鲜,对泥石流堵河的研究也方兴未艾。选取岷江上游具有代表性的堵河型泥石流沟4条、堵塞型泥石流沟及不堵河型泥石流沟各2条,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得到各泥石流沟的基本数据、泥石流堵河状况及入汇处主河特征的资料,对堵河型泥石流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并与堵塞型、不堵河型泥石流沟进行比较,得出计算泥石流堵断主河可能性大小的经验公式,并对所选典型泥石流沟进行了计算。经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故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可用此式计算泥石流堵河可能性大小,并依此来判断泥石流对主河的堵塞程度,计算数值越大,堵塞程度就越高,一般堵河可能性R在10以上为易于堵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熠昕  马超  杨海龙  倪树斌  
【目的】2011年以来北京市密云区龙潭沟流域多次暴发严重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了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2016年8月12日泥石流过后,本文以该区受灾严重的艾洼峪与大木峪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单沟泥石流的灾害成因与动力学演化过程,旨在为该区单沟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现场调查、室内实验和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结合降雨资料、泥石流粒径组成和沿程流速流量断面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2012—2016年,艾洼峪物源体面积增加了11.12倍,大木峪增加了4.41倍。(2)2016年最大小时降雨量占累积降雨的比例高达47.0%;相比2011年,2016年泥石流前期降雨少,激发雨强是2011年的2.87倍。(3)艾洼峪和大木峪泥石流密度分别为1.95和1.88 g/cm~3,黏粒含量分别为0.02%和0.05%。(4)标度分布结果为:0.853 1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光旭  戴尔阜  吴绍洪  吴文祥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泥石流灾害给中国部分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泥石流点多面广、成灾迅速,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监测预报,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泥石流灾害风险的构成要素、危险性评估研究和承灾体脆弱程度评估研究等方面分析了泥石流灾害风险的研究现状。从当前的研究现状中可以发现:灾害风险公式得到广大学者普遍认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也相对比较成熟;但在泥石流灾害对承灾体的致损风险机理分析方面研究尚需深入,危险性评估中如何实现从点评价向面评价过渡还需进一步探讨,对承灾体脆弱性研究也需要引起重视。因此,在今后的评估研究中,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探索,进一步提高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的可信度,提高其实用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志强  吴巧娟  樊明  赵彦锋  
从陇南市1971~2010年连阴雨资料入手,分析得出:陇南市连阴雨主要集中出现在5~10月,其中,5~7月夏收夏种期和9~10月秋收秋播期连阴雨危害最大,出现频率最高,造成的灾损最为严重。结合人口、GDP、耕地比等资料,利用ArcGIS软件,得到连阴雨灾害危险性图层,再与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害的孕灾背景进行叠加、合并以及等级划分操作,最后得到连阴雨灾害的风险评估及其区划。结果表明:康县、两当南部与武都、文县高寒阴湿区连阴雨危险性等级最高,为连阴雨高风险区,礼县、宕昌及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流域低海拔区连阴雨危险性等级最低,为连阴雨低风险区。研究结果对指导长江上游科学规划抗洪防涝工作,预防地质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月巧  李红  左兰丽  程丽娜  
以甘肃省舟曲县为例,分析了"8.8"泥石流灾害产生的自然条件,指出经济发展为泥石流灾害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并选取相关评价因子对当地经济发展三大支柱农业经济、林业经济和水电经济进行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舟曲赖以生存的农牧业正是泥石流灾害产生的关键和主导的因子,林业经济的发展孕育了泥石流,而新的经济形式水电经济又为新的、更大的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经济发展中不能只关注经济的增长量,更要关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诱发更多的自然灾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希林  赵源  
泥石流是地貌灾害的一种主要类型,泥石流灾害损失目前还无法准确统计,其一是因为对灾害损失的统计还没有分灾种细化,往往是按大类例如地质灾害甚至是按总类自然灾害来统计;其二是因为灾害损失统计也即灾情定量评估本身还存在一些科学技术问题尚未解决。灾害损失中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只是技术问题,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尚有一些科学问题仍未解决。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普遍认同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法,调查分析法:理论上可行,操作上困难,实际上只是一种设计方案;比例系数法:操作上可行,经验成分多,仍然是一种比较粗略的方法。就目前灾害研究水平和防灾减灾实际需要来考虑,比例系数法仍不失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兴长  游勇  陈晓清  柳金峰  黄凯  
冷渍沟是安宁河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沟,沟内发育了一大型滑坡-碎屑流,为后续泥石流活动提供充足的松散物质来源。为了研究冷渍沟泥石流的危害特征,在野外调查和实地勘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的形成背景条件及其特征,探讨了泥石流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泥石流防治对策。研究表明,冷渍沟泥石流属于过渡性(亚粘性)高频大规模泥石流,泥石流成灾速度快,危害严重;百年一遇的泥石流容重为2.1t/m3,五十年一遇的泥石流容重为2.0t/m3,二十年一遇害泥石流容重为1.9t/m3,相应的峰值流量分别为127.68、81.71和38.18m3/s。在常态下,冷渍沟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规模会逐渐减小;但如果近期遭遇强震或者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兴长  游勇  陈晓清  吕娟  柳金峰  
沙耳沟是一条老泥石流沟,处于"5.12"地震的严重波及区。为了研究地震对严重波及区泥石流沟的影响,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勘查,对沙耳沟泥石流震后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沙耳沟泥石流的性质可判定为"中频率-中~大规模-较高粘度泥石质泥石流",具有暴雨激发、成灾速度快、危害严重等特点,其危害作用主要为冲毁和淤埋。泥石流物源主要以沟床质起动、沟源侵蚀和沟岸崩滑补给为主,沟内固体物源方量约130.0×104m3,其中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固体物源动储量约30.0×104m3,已经具备暴发中-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根据计算,在50 a一遇的暴雨作用下,一次泥石流总量超过9×104m3;在100 a一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树斌  马超  杨海龙  张熠昕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北京地区的山地灾害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敏感性评价,认识该区内灾害的分布特征与规律,为防灾减灾工作服务。【方法】利用ARCGIS10.2作为处理平台,分析北京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选取断层、岩性、坡度、坡向、多年平均降雨量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对各因子进行敏感性评价。【结果】3类灾害在距断层0~6 km范围内分布最多,占总灾害个数的86%;在距断层0~2 km内灾害点密度达到0.83个/km2,其敏感性系数(Sci)为1.95;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在花岗岩分布最多,其Sci分别为7.05、3.46、5.89;3类灾害受降雨影响具有一致性,崩塌、滑坡、泥石流分别在年均降水量区间为710~730 mm、710~730 mm、630~650 mm时Sci值最高,分别为1.14、1.68、0.90;3类灾害在平均坡度5°~15°区间内Sci最大,分别为0.75、0.53、0.93;崩塌、滑坡在西南方面最易发生,Sci分别为0.37、0.64,泥石流多发生于流域内,灾害发生坡向不固定。【结论】通过对灾害不同影响因子进行敏感性赋值,利用ARCGIS中的空间叠置分析与栅格累加功能,得到北京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3类灾害的敏感性分布图,对北京山地灾害的发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吉定  张金香  王振亮  顾新庆  毛向红  
1996年8月河北省太行山区发生严重洪涝、泥石流灾害.该文对当时暴雨特征、典型泥石流等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分析了泥石流成因.该文指出,森林植被对“96·8”特大暴雨形成的洪水、泥石流灾害起到了抗御和消减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强太行山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预防控制泥石流的发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春杰  张雅莉  马金珠  宁娜  
在综合分析中小尺度区域易损性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以生命和财产作为易损性的衡量标准,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从危险源密度(H)、人口易损性(Vp)、经济与生态环境易损性(Vm)三个方面入手,分别依据不同的计算模型得到各项评价值。最后借助于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构建综合易损性评价模型,进行区域泥石流滑坡灾害综合易损性评价。依据结果将评价区分成4个不同的易损等级,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可操作性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宁娜  马金珠  张鹏  齐识  田黎明  
信息量法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以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根据地形、地貌、地质、环境等条件,选取高程、坡度、岩性、土地利用类型、滑坡点密度、地质构造缓冲区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7个评价因子,进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文章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及信息量法的定量分析功能,对各类因子进行分级计算与信息量赋值,生成各评价因子的信息量图层,并进行叠加分析,最终得到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图。结果表明,中度危险区以上的区域包含88.91%的泥石流。随着危险等级的增加,泥石流沟面积占危险等级面积比也随之增大。在中度危险区、高度危险区和极高度危险区内发生的泥石流面积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俞青  牛春华  
在特大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县级政府作为灾害应对的第一道关口,其基础地位日益凸显。然而,县级政府灾害应急的表现却并不理想。以舟曲县政府在"8.8泥石流灾害"中的应急处置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挖掘并分析作为应急工作第一线的县级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存在的显在或潜在的"短板",并探讨将其修复的途径,为县级政府今后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切实的依据和有效的路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建琦  崔鹏  葛永刚  洪勇  
利用云南东川国家泥石流野外观测站对蒋家沟30场泥石流的观测资料,通过对降雨观测数据和泥石流资料的分析,研究了降雨与泥石流总量的关系。将降雨指标分为间接前期雨量、直接前期雨量1、h雨量和过程雨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数据拟合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不同雨量与泥石流总量的关系。结果发现:过程雨量和间接前期雨量对泥石流总量的贡献较大,其次是1 h雨量。过程雨量、降雨综合得分与泥石流总量的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854和0.828;其次是间接前期雨量和1 h雨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414和0.360;直接前期雨量与泥石流总量的关系最差,相关系数仅为-0.013。同时,随着过程雨量和降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