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13)
- 2023(5126)
- 2022(4530)
- 2021(4222)
- 2020(3692)
- 2019(8303)
- 2018(8056)
- 2017(15346)
- 2016(8897)
- 2015(9515)
- 2014(9772)
- 2013(9665)
- 2012(9116)
- 2011(8302)
- 2010(8220)
- 2009(7571)
- 2008(7526)
- 2007(6764)
- 2006(5904)
- 2005(5283)
- 学科
- 济(34525)
- 经济(34501)
- 业(20517)
- 管理(19808)
- 方法(15917)
- 企(15557)
- 企业(15557)
- 数学(13078)
- 数学方法(12892)
- 地方(11205)
- 农(10179)
- 学(9708)
- 财(7518)
- 中国(7447)
- 农业(7367)
- 业经(7322)
- 环境(5883)
- 理论(5867)
- 制(5557)
- 技术(5023)
- 地方经济(5017)
- 和(4866)
- 务(4842)
- 财务(4833)
- 财务管理(4820)
- 企业财务(4641)
- 贸(4631)
- 贸易(4630)
- 融(4504)
- 金融(4503)
- 机构
- 学院(125845)
- 大学(122633)
- 研究(47076)
- 管理(44831)
- 济(42425)
- 经济(41300)
- 理学(38352)
- 理学院(37763)
- 管理学(36891)
- 管理学院(36661)
- 科学(34623)
- 中国(33081)
- 农(28500)
- 京(27406)
- 所(26008)
- 江(25430)
- 研究所(24328)
- 业大(23073)
- 农业(22692)
- 中心(21436)
- 财(19856)
- 范(19519)
- 师范(19203)
- 省(18624)
- 院(17317)
- 州(16764)
- 北京(16177)
- 财经(15786)
- 师范大学(15317)
- 科学院(15153)
- 基金
- 项目(90205)
- 科学(69830)
- 基金(63132)
- 研究(60785)
- 家(57666)
- 国家(57167)
- 科学基金(47470)
- 省(39867)
- 社会(36668)
- 社会科(34740)
- 社会科学(34726)
- 基金项目(34459)
- 自然(33228)
- 自然科(32379)
- 自然科学(32365)
- 划(32173)
- 自然科学基金(31753)
- 教育(27173)
- 资助(27035)
- 编号(23028)
- 重点(21364)
- 发(20882)
- 计划(19575)
- 部(18549)
- 创(18010)
- 课题(18008)
- 科技(17935)
- 科研(17786)
- 成果(17664)
- 创新(16937)
共检索到181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滔 刘建虎 张春霖 郑永华 冯兴无
为分析三峡蓄水后长江上游支流浮游生物的种群结构特征,2012年11月—2013年3月对长江三峡库区支流抱龙河的长江断面、窄门子断面、葡萄坝断面和纸厂断面进行了浮游生物的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24科35属125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为88种,分属10科18属,占总种数的70.4%;浮游动物3门12科19属56种,其中轮虫种类最多,为29种,占总种数的51.8%。长江口、窄门子、葡萄坝和纸厂四个断面的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3.17、3.40、2.36、4.34。通过4个断面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可以看出,葡萄坝段的水质有轻度污染,其余段水质清洁。从四个断面...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抱龙河 浮游生物 多样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谭巧 马芊芊 李斌斌 吕红健 付梅 姚维志
2013年11月-2014年6月对长江上游宜宾至江津段五个断面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四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38属95种。对13个备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构建了适合长江上游的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指标体系,即香农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浮游植物密度、硅藻密度百分比等参数指标。采用3分制法、4分制法和比值法分别对生物指标计分,评价结果显示:高庄桥、羊石处于"健康"状态;白沙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江安、德感处于"亚健康"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溥发鼎
岷江上游按行政区划包括汶川、茂汶、理县、黑水、松潘 5县 ,是羌族的集中分布区 ,藏、回兄弟民族聚居区 ,区内广漠的森林 ,本是岷江流域得天独厚的大自然保护屏障 ,然而这些林地多分布在高山峡谷坡面上 ,由于长期过伐 ,森林的蓄水保水性能降低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泥石流、滑坡增加 ,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自 1 998年森林禁伐后 ,为该区生态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西部大开发中 ,区内的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有了好的机遇 ,但仍是一项长期繁重的任务。
关键词:
岷江上游 生态 生物多样性 保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燕琴 申志新 刘玉婷 李柯懋
于2012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对长江上游曲麻莱至玉树段的浮游植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共3门62种(属),以硅藻门最多,42种(属),占67.8%,其次是绿藻门11种(属),占17.7%,蓝藻门9种(属),占14.5%。浮游植物优势种为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gare)、长等片藻(Diatoma elongatum)、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曲壳藻(Achnanthes sp.)、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脆杆藻(Fragilaria sp.)、直链藻(Melosirasp.)、异极藻(Gomphonem...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之坤 张长芹 黄媛 张敬丽 孙宝玲
玉龙雪山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市,是界于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云岭山脉的主峰。南临丽江坝,东、西、北三面均为金沙江环绕,处于中国三大植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的横断山区的核心地带,具有很高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该区有藻类植物31科72属196种,地衣植物17科20余种,在苔藓植物中有苔类45种、藓类130种,蕨类植物约有220多种,种子植物有171科804属2 646种(不含栽培种及种下等级),其中中国特有种1 631种,占本区种子植物总数的61.46%。对玉龙雪山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玉龙雪山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主要来源于3个第三纪古植物区系成分即古北大陆、古地中海以及古南大陆成分,其中以古北...
关键词:
玉龙雪山 植物物种多样性 生态环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飞 张富斌 常涛 林鹏程 刘焕章
根据2016~2018年任河上游4次鱼类资源调查数据,对该地区的鱼类物种组成、分布格局、物种多样性和群聚结构等进行了分析。调查期间,18个调查样点共采集鱼类36种,其中土著鱼类34种,外来鱼类2种。34种土著鱼类隶属于3目9科30属,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多鳞白甲鱼(Scaphesthes macrolepis)1种,重庆市重点保护鱼类有汉水扁尾薄鳅(Leptobotia hansuiensis)和峨眉后平鳅(Metahomaloptera omeiensis) 2种,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易危(VU)鱼类有多鳞白甲鱼、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和细体拟鲿(Pseudobagrus pratti) 3种。尖头大吻鱥(Phoxinus oxycephalus)、嘉陵颌须鮈(Gnathopogon herzensteini)、宽鳍鱲(Zacco platypus)和峨眉后平鳅等小型山溪急流性鱼类在调查水域分布较为广泛,同时也是鱼类群聚中的主要优势种类。鱼类物种多样性整体呈现出随河流梯度向下游延伸而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历史调查资料相比,任河上游鱼类资源明显衰退,主要表现为物种数量减少、部分种类分布范围缩小和小型化趋势加剧等。为促进任河上游鱼类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建议严格控制水电开发强度、加强渔政管理和实施生态修复。
关键词:
任河 鱼类 多样性 保护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辛斌 刘绍平 熊飞 陈大庆 杨如恒 池成贵 穆天荣
根据2000~2005年长江上游干流宜宾、巴南和万州3个江段三层流刺网的监测资料,分析了春禁前后3年渔获物结构和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对长江上游春禁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春禁前后3年共监测到鱼类51种,隶属于3目18科(亚科)36属,以鲤科鱼类为主,占60.8%。春禁后,渔获物主要种类优势度有所下降,部分江段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表现出一定上升趋势,3个江段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和Wilhm改进指数有一定升高,表明种类丰富度有所提高,群落结构趋于复杂,春季禁渔有一定效果。春禁前后渔获物种类的波动,可能与这些种类种群数量少,难以采到有关;春禁后主要种类平均体长、体重仍表现出下降趋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红艳 陈大庆 刘绍平 段辛斌
测定了采自3个地理位置(宜宾、江津、思南)共45尾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结果显示:在所有个体913 bp序列中检测到22个变异位点,45尾个体中发现26种单倍型。中华沙鳅的平均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较低(0.00365),而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较高(0.986)。中性检验Fu′sFs值为-9.49536(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娟 梁阳阳 隋晓云 陈毅峰
2012年3月、6月、9月和12月按季度对涪江支流老河沟的14个样点进行了鱼类群落结构调查和分析。共采集鱼类11种,隶属于2目4科;其中,鲤形目鱼类7种,占物种数的63.64%。沿上游源头到下游的纵向梯度方向,老河沟鱼类的种类数和丰度均逐渐增加,具极显著性差异,而鱼类种类数和丰度则无季节差异性。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和多维尺度分析(MDS)表明,当Bray-curtis相似度矩阵值为40.77%时,老河沟鱼类群落分成上游、中游和下游3组。利用相似度百分比分析(SIMPER)确定,引起3组差异性的特定鱼类是宽鳍鱲、尖头、似()、齐口裂腹鱼、贝氏高原鳅、红尾荷马条鳅和青石爬鮡...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生 罗宏伟 田辉伍 刘绍平 段辛斌
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在长江上游宜宾至江津江段,采集异鳔鳅鮀(Xenophysogobio boulengeri)405尾。采用体长股分析法(LCA)对其资源量进行初步评估,运用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对其资源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长江上游异鳔鳅鮀的补充年龄(tr)、开捕年龄(tc)及极限年龄(Tmax)分别为1.1a、1.5a及11.7a;种群总死亡系数(Z)、自然死亡系数(M)及捕捞死亡系数(F)分别为1.31/a、0.57/a及0.74/a。当前开发率(Ecur)为0.57,表明该种群已面临较高的捕捞压力。2010年至2011年长江上游异鳔鳅鮀的年平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蒋乾
选取长江上游作为研究区域,以县域国土空间为基本单元,在分析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统计方法、多要素空间叠置方法,开展国土空间城镇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资源承载力高值区以成都为原点,分为四个象限,分别位于嘉陵江上游、川西山原、川南和川西南河谷区、乌江中下游沿岸。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约束力高值区集中分布于四川盆地,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盆地以西的高原山区、盆地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带、三峡库区等地。社会经济支撑力高值区以省会城市向外扩展呈圈层状,城镇开发潜力高值区主要沿成—绵—乐经济带、成渝高速沿线和长江干流宜宾—重庆段分布。长江上游城镇空间开发适宜性整体得分不高,较适宜和适宜开发区国土面积仅占长江上游总面积的3.43%,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成都平原沿成—绵—乐沿线、成渝高速沿线、川南城市群、渝西经济带及贵阳、昆明两座省会城市周边。据此认为,长江上游城镇空间开发应以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基础,科学划定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充分发挥已有交通干线、长江黄金水道等发展轴线的联动作用,优化长江上游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关键词:
国土开发 城镇空间 适宜性评价 长江上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廖峻涛 柳江 赵雪冰
2011年利用样线法对长江上游向家坝库区夏、秋季鸟类进行了实地考察,共记录110种鸟类,隶属15目39科。通过5个调查点、2个对照点不同生境鸟类的多样性研究发现:(1)夏、秋季库区不同生境鸟类的Shannon-Wiener指数较低,几乎均未超过1.5,鸟类物种多样性相对贫乏;(2)库区各生境鸟类Pielou指数均超过了0.75,说明库区环境虽以人工植被为主,但并不单调;(3)阶地疏林灌丛、竹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鸟类相似性差异最小,而二者与芦苇、荩草丛滩地的差异最大,库区鸟类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存在着显著不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物种多样性和河流景观保护的角度,对库区鸟类的不同生境类型进行多...
关键词:
向家坝 鸟类多样性 生境评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申绍祎 田辉伍 汪登强 陈大庆 刘绍平
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bris)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近年来资源量不断下降。本研究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片段(896 bp)分析了长江上游红唇薄鳅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为其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共采集了119尾样本,来自长江上游江津、四川南溪、岷江下游蕨溪等。结果显示,共检测到58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967,平均核苷酸多样性0.006 7,表明红唇薄鳅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单倍型NETWORK网络关系图和分析系统树结果显示红唇薄鳅单倍型不按地理分布聚类,但是明显分成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建孟 徐成东 查凤书 董晓东 杨自忠
长江上游滇西北地区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利用最新的文献数据,结合过去5 a的野外考察成果,分析了滇西北地区的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北地区拥有种子植物6 559种,分属于205科,1 281属。滇西北地区以0.4%的国土面积,拥有我国种子植物科数的74%,属数的41%和物种数的20%。同时也以10%的土地面积,拥有云南地区种子植物科数的77%,属数的55%和物种数的43%。在热带区系组成方面,比重较大的分布区类型为泛热带分布(16.5%)和热带亚洲分布(12.2%);在温带区系方面,北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所占比重比较高,分别为19....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龙飞 田辉伍 严忠銮 唐锡良 刘绍平 刘春生 陈大庆 段辛斌
产漂流性卵鱼类是表征河流连通性的重要指示物种,长江上游泸州江段位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段,是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的关键区域,同时是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洄游通道。为精确评估金沙江梯级工程蓄水后坝下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了解长江上游泸州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探究环境因子和水文过程对鱼类早期资源的影响,于2019~2020年5~7月在长江上游泸州江段开展了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对采集到的漂流性鱼卵和仔稚鱼进行时间变化分析,并对卵苗密度与水文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调查期间共采集2 153颗鱼卵,1 703尾仔鱼,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18种鱼类,隶属于2目3科15属,两年优势种群均为吻鮈(Rhinogobio typus)、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和铜鱼(Coreius heterokon),分别占比为52.25%、13.51%、9.91%和25.44%、17.98%、29.39%。2019和2020年鱼卵密度平均分别为0.31和0.78ind./100 m~3,产卵高峰均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分析鱼卵密度与水文指标的相关性,鱼卵密度与向家坝出库量呈显著相关(P<0.05),与水体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水位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在繁殖季节上游来水引起的流量增涨是影响鱼类产卵的关键水文指标。
关键词:
鱼类早期资源 鱼卵密度 水文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