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6)
2023(2582)
2022(2166)
2021(2125)
2020(1810)
2019(4173)
2018(4134)
2017(7367)
2016(4333)
2015(4750)
2014(4905)
2013(5051)
2012(4754)
2011(4446)
2010(4465)
2009(4299)
2008(4286)
2007(3751)
2006(3587)
2005(3036)
作者
(14420)
(12199)
(12107)
(11468)
(8032)
(6182)
(5473)
(4860)
(4858)
(4692)
(4692)
(4350)
(4230)
(4150)
(4010)
(3946)
(3931)
(3771)
(3721)
(3537)
(3151)
(3075)
(3058)
(2925)
(2908)
(2891)
(2755)
(2741)
(2641)
(2542)
学科
(18894)
经济(18888)
管理(10876)
方法(7952)
(7867)
地方(7382)
数学(5933)
数学方法(5856)
资源(5725)
(5489)
企业(5489)
(5412)
(5260)
环境(4508)
农业(4224)
业经(3800)
(3756)
中国(3665)
理论(3566)
地方经济(3403)
(3296)
生态(3290)
人事(2584)
人事管理(2583)
经济理论(2422)
(2324)
(2252)
农业经济(2162)
(1897)
开发(1837)
机构
学院(65518)
大学(63446)
研究(25236)
管理(24006)
理学(20260)
(20068)
理学院(19934)
经济(19526)
科学(19373)
管理学(19317)
管理学院(19193)
中国(18121)
(17370)
(15536)
(13820)
(13622)
研究所(12937)
(11759)
师范(11598)
中心(11506)
业大(11252)
农业(10732)
(10543)
(10105)
(9939)
旅游(9829)
(9763)
(9565)
师范大学(9426)
(9107)
基金
项目(47221)
科学(36198)
基金(33080)
研究(31282)
(30515)
国家(30299)
科学基金(25014)
(20986)
社会(18815)
基金项目(18252)
自然(17972)
社会科(17817)
社会科学(17810)
自然科(17269)
自然科学(17263)
自然科学基金(16935)
(16394)
资助(14841)
教育(13250)
编号(11965)
(11444)
重点(11153)
(11134)
计划(9773)
(9373)
科研(9235)
科技(9071)
课题(9044)
成果(8777)
(8641)
期刊
(25897)
经济(25897)
研究(13461)
中国(13430)
学报(13267)
科学(12611)
(11088)
资源(8776)
大学(8336)
农业(7915)
学学(7731)
管理(7324)
(6438)
(6265)
旅游(6265)
(6265)
(5398)
业经(5276)
学刊(5032)
旅游学(5027)
游学(5027)
图书(4882)
(4615)
教育(4434)
技术(4272)
林业(4161)
(3966)
书馆(3722)
图书馆(3722)
统计(3599)
共检索到97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军  王剑伟  苗志国  曹文宣  
1998~2002年,对宜宾柏溪与云南水富县交界处至柏溪二二四大桥之间全长约17 km的江段,进行了渔船作业情况和渔获物采样调查统计。在此基础上推算出该江段长鳍吻鮈年渔获量,再采用渔获物体长股分析方法对该江段长鳍吻鮈种群资源量进行了估算,以期为以后监测和评价三峡工程对鱼类尤其是特有鱼类资源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2年宜宾江段年总渔获量(Y)分别为315 718、732 873、591 3375、69 402和611 858尾;相应的长鳍吻鮈年渔获量分别为39 219、22 5282、4 4583、9 743和13 845尾。1998~2002年宜宾江段长鳍吻鮈年资源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熊飞  刘红艳  段辛斌  田辉伍  刘绍平  陈大庆  
为了解长江上游干流江段吻鮈(Rhinogobio typus)的种群现状,利用2007—2016年长江上游江津江段的鱼类调查数据,分析了吻的体长和体重结构、繁殖、生长和死亡参数。结果显示:江津江段吻渔获群体体长为62~490 mm,体重为3. 5~1 100 g,平均体长为(163. 7±61. 9) mm,平均体重为(66. 1±93. 2) g(n=289)。吻鮈体长(L,mm)-体重(W,g)幂函数关系为:W=1. 69×10-5L2. 91(R2=0. 99,P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红艳  熊飞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铜鱼是典型的半洄游性鱼类,曾是长江干流的重要渔获对象,但目前其资源已严重衰退。为了解三峡工程蓄水后、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前该物种的种群动态,论文利用2007—2009年长江上游江津江段的渔业调查数据,采用体长频率法对其种群参数和资源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铜鱼渔获群体体长范围为125~530 mm,体重范围为24~2 250 g,平均体长为228.7±56.6 mm,平均体重为206.4±251.9 g;优势体长组为150~270 mm,约占总数的80.4%。铜鱼体长-体重幂函数关系为:W=7.63×10~(-6)L~(3.10)(R~2=0.97,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祥艳  田辉伍  蒲艳  唐锡良  严忠銮  陈大庆  刘绍平  段辛斌  
本研究于2017―2019年的每年4―7月在宜宾江段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宜宾江段现有鱼类22种,隶属于3目5科,以鲤科(Cyprinidae)鱼类为主,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13种,特有鱼类6种。不同鱼类繁殖时间具有明显的年内和年间差异,但均在6月进入繁殖盛期。2017―2019年,鱼卵总径流量分别为12.10×10~(6)、70.42×10~(6)和35.77×10~(6)粒,鱼苗总径流量分别为30.95×10~(6)、41.47×10~(6)和39.44×10~(6)尾,其中,特有鱼类3年累计总卵径流量为15.91×10~(6)粒。经推算,在宜宾江段分布着多个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场,规模较大的产卵场主要分布在周坝、桃子湾和华龙码头3处。吻■(Rhinogobio typus)产卵场从东岳庙至向家坝坝下均有分布,3年累计产卵量最大达40.93×10~(6)粒,且吻■产卵场有向下游迁移的趋势。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产卵场主要分布在马铭溪码头和桃子湾。CCA分析结果显示,水位、水温和流量等环境因子对鱼卵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犁头鳅(Lepturichthys fimbriata)和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在水温和流量较高时产卵;草鱼和小眼薄鳅(Leptobotia microphthalma)繁殖条件相近,与水位、流量和流速相关性较高;吻■和铜鱼(Coreius heterokon)产卵受溶解氧和透明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虽然受到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宜宾江段作为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是多种鱼类产卵繁殖的重要分布区,近年来,资源量呈上升趋势缓慢恢复。建议加强该江段早期资源研究,开展生境保护与修复,落实好“十年禁渔”,以促进资源恢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辉伍  段辛斌  熊星  罗宏伟  刘绍平  陈大庆  
2010年9月~2012年8月在长江上游攀枝花等9个采样点收集到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 Bleeker)样本1 528尾,基于体长频率数据采用世界粮农组织(FAO)开发的FiSAT II软件研究了长江上游长薄鳅的生长与种群参数。估算结果显示长薄鳅的极限体长(L∞)为656.1mm,生长系数(k)为0.15/a,理论生长起点年龄(t0)为-0.048a。采用Pauly的经验公式估算长薄鳅的自然死亡系数(M)为0.33(其中长江上游年平均水温为18.4℃),总死亡系数(Z)、捕捞死亡系数(F)和开发率(E)分别为0.85、0.53和0.62。2010~2011年长江上游长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先炳  杨胜发  杨威  李文杰  肖毅  胡江  王丽  童思陈  
为丰富长江上游鱼类早期资源及其空间分布的资料,探寻鱼类产卵与水文动态过程的相互关系,于2019年6-7月对上游宜宾-江津与涪陵-丰都江段鱼类早期资源和涨水动态过程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卵2 034粒,仔鱼1 086尾,隶属于4目7科54种(鱼卵18种,仔鱼53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9种;优势种类为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npharyngodon idellus)、长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和铜鱼(Coreius heterodon)。大规模产卵发生在持续涨水2 d以后,且南溪-江津和涪陵-丰都江段所需的涨水条件差异很大。空间分布上,江津上游早期资源种类明显多于下游的涪陵和丰都,其中仔鱼的种类占了70%,上游鱼卵数量虽少但发育阶段分布更广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范思林  王晓峰  印江平  唐洪玉  郑永华  李洪泽  
为保护长江上游渔业资源,2015年5-7月,在重庆江津油溪段对宜昌鳅■(Gobiobotia filifers)的卵苗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显示:该断面的宜昌鳅■鱼卵总径流量为4.33×10~8ind.,平均径流量为0.79×10~7ind./d,最大径流量为1.94×10~7ind./d,监测期间均能采集到鱼卵,且无显著峰值;宜昌鳅■的鱼卵水平分布左岸和右岸的差异不显著,左岸与中间、右岸与中间差异极显著,整体水平分布两岸高于中间;整体垂直分布上差异不显著。对比历史数据发现,近年来宜昌鳅■早期资源量呈现波动性增加,宜昌鳅■鱼卵所占比例升高,这一结果可能与鳅■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先炳  张堪瑞  杨威  王丽  杨胜发  李文杰  张鹏  
漂流性鱼卵的孵化是随水迁移时同步进行的,其孵化率与鱼卵在水体中的运动特性密切相关。为研究长江上游漂流性鱼卵在静水中的沉降特性,于2021年6月16日至7月8日在长江干流宜宾至丰都江段设置了5个漂流性鱼卵采样点,共采集鱼卵848粒,对其中随机挑选的399粒鱼卵进行了静水沉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漂流性鱼卵的粒径为4.0~8.0 mm,其中粒径为5.0~7.0 mm的鱼卵占到捕获总量的88%。(2)漂流性鱼卵密度为1.001 2~1.003 4 g/cm~3,其中密度为1.002 2~1.003 2g/cm~3的鱼卵占捕获鱼卵总量的78.9%。(3)漂流性鱼卵的静水沉降速度为3.0~12.0 mm/s,平均静水自由沉速为7.16 mm/s。影响漂流性鱼卵自由沉速的主要原因是:鱼卵在静水沉降过程中会带动水体产生局部的微小紊动、胚胎在膜内的无规则自主运动、卵膜受到水体挤压而产生形变以及鱼卵密度的变化。通过鱼卵在静水中的受力分析、并结合粒子的静水沉降方程和试验数据,拟合得出长江上游宜宾至丰都江段漂流性鱼卵静水沉降与绕流阻力相关系数k=0.609。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立元  危起伟  张辉  王成友  杜浩  谢晓  
为了探明长江上游向家坝至宜宾44 km江段鱼类在枯水期(1—4月)的分布特征,2006—2012年期间采用裂波式探鱼仪BioSonics DT-X对该江段进行了7次水声学调查,并使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采集流速等环境特征数据,此外,还在2011年3月同期进行试验性捕捞。水声学探测目标(Max.(TSc)≥-45 dB)的平均强度为(-42.32±5.02)dB,推算平均体长为22.71 cm。试验性捕捞共采获20种鱼类,平均体长21.31 cm。鱼类在研究区域呈现聚集分布的特征,主要分布在横河口、岷江口、南广河口三处河口以及打铁窝、李家沱两处深水区。分析认为枯水期该江段鱼类对环境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剑  罗贵生  王小国  朱波  
以长江上游地区1995、2000、2004年农作物经济产量统计资料及部分气象站点的月均气象数据为依据,利用相关数学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 IS)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上游地区农作物碳储量及碳密度值进行估算,进一步分析了长江上游农业主产区四川盆地的农作物固碳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4年,长江上游地区农作物碳储量整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1995~2000年增加了9.3%,2000~2004年减少了6.4%;碳密度值总体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地区高,而西北地区低的特征;四川盆地具较大的固碳潜力优势,充分挖掘该区尤其是盆地丘陵区的农作物生产潜力是提高长江上游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和实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生  罗宏伟  田辉伍  刘绍平  段辛斌  
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在长江上游宜宾至江津江段,采集异鳔鳅鮀(Xenophysogobio boulengeri)405尾。采用体长股分析法(LCA)对其资源量进行初步评估,运用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对其资源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长江上游异鳔鳅鮀的补充年龄(tr)、开捕年龄(tc)及极限年龄(Tmax)分别为1.1a、1.5a及11.7a;种群总死亡系数(Z)、自然死亡系数(M)及捕捞死亡系数(F)分别为1.31/a、0.57/a及0.74/a。当前开发率(Ecur)为0.57,表明该种群已面临较高的捕捞压力。2010年至2011年长江上游异鳔鳅鮀的年平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锡良  陈大庆  王珂  刘绍平  罗宏伟  段辛斌  
于2009年5—7月对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卵苗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5月14日、6月3日及6月9日前后该江段有卵苗汛发生,卵苗的平均密度为9.36 ind/100 m3,最大密度为37.73 ind/100 m3;经威氏符号秩次检验,卵苗密度的昼夜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卵苗密度垂直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水平分布上,南岸和北岸之间的卵苗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岸和江中间的卵苗密度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龙飞  田辉伍  严忠銮  唐锡良  刘绍平  刘春生  陈大庆  段辛斌  
产漂流性卵鱼类是表征河流连通性的重要指示物种,长江上游泸州江段位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段,是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的关键区域,同时是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洄游通道。为精确评估金沙江梯级工程蓄水后坝下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了解长江上游泸州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探究环境因子和水文过程对鱼类早期资源的影响,于2019~2020年5~7月在长江上游泸州江段开展了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对采集到的漂流性鱼卵和仔稚鱼进行时间变化分析,并对卵苗密度与水文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调查期间共采集2 153颗鱼卵,1 703尾仔鱼,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18种鱼类,隶属于2目3科15属,两年优势种群均为吻鮈(Rhinogobio typus)、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和铜鱼(Coreius heterokon),分别占比为52.25%、13.51%、9.91%和25.44%、17.98%、29.39%。2019和2020年鱼卵密度平均分别为0.31和0.78ind./100 m~3,产卵高峰均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分析鱼卵密度与水文指标的相关性,鱼卵密度与向家坝出库量呈显著相关(P<0.05),与水体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水位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在繁殖季节上游来水引起的流量增涨是影响鱼类产卵的关键水文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向峰  李君轶  杜浩  盖帅帅  方冬冬  危起伟  
为了解长江上游江安段鱼类繁殖状况,于2022年4—5月在该江段采用底层采卵网进行鱼类早期资源调查,鱼卵使用解剖镜观察分类,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至少有20种鱼类在江安段繁殖,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11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3种。监测期间,S1和S2位点出现4次产卵高峰,S3位点出现5次产卵高峰,估算通过江安段的鱼卵总径流量为3.94×10~8粒。冗余分析显示,水温、pH、溶解氧、透明度、流速和流量等环境因子对鱼类产卵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江安段是多种鱼类的产卵场,鱼类早期资源规模较大,但多样性较为贫乏,长江鲟、胭脂鱼以及岩原鲤并未监测到自然繁殖,同时,流量的增减对鱼类的自然繁殖活动有刺激作用。建议继续科学适宜地开展增殖放流,并开展长江上游梯级水电站生态调度研究,以满足长江上游鱼类繁殖需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培坤,蒋宣明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雪山,全长6380公里,总落差5400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源头至干流宜昌段称为上游,长4511公里,流域范围涉及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贵州、甘肃、陕西等8个省区的348个县(区、市),面积105.4万平方公里,分别占长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