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03)
- 2023(4059)
- 2022(3497)
- 2021(3406)
- 2020(2835)
- 2019(6505)
- 2018(6467)
- 2017(11193)
- 2016(6698)
- 2015(7489)
- 2014(7875)
- 2013(7420)
- 2012(7038)
- 2011(6383)
- 2010(6568)
- 2009(6006)
- 2008(6078)
- 2007(5742)
- 2006(5203)
- 2005(4532)
- 学科
- 济(22512)
- 经济(22490)
- 管理(14978)
- 业(13125)
- 企(10139)
- 企业(10139)
- 地方(8440)
- 农(7670)
- 学(7601)
- 方法(7167)
- 理论(6028)
- 业经(5874)
- 农业(5654)
- 中国(5437)
- 财(4850)
- 数学(4523)
- 数学方法(4427)
- 环境(4051)
- 制(4034)
- 教学(3947)
- 教育(3887)
- 地方经济(3621)
- 贸(3528)
- 贸易(3523)
- 和(3460)
- 易(3337)
- 生态(3266)
- 森(3151)
- 森林(3151)
- 林(3128)
- 机构
- 学院(94263)
- 大学(89898)
- 研究(33828)
- 管理(30159)
- 济(26918)
- 经济(26011)
- 科学(25262)
- 理学(24919)
- 中国(24848)
- 理学院(24453)
- 管理学(23638)
- 江(23480)
- 管理学院(23475)
- 京(21849)
- 农(19937)
- 所(18815)
- 业大(17524)
- 研究所(17045)
- 范(16121)
- 师范(15923)
- 省(15762)
- 中心(15392)
- 农业(15041)
- 州(14580)
- 财(13914)
- 院(13483)
- 北京(13246)
- 技术(13224)
- 师范大学(12470)
- 职业(10565)
- 基金
- 项目(60228)
- 科学(44888)
- 研究(42301)
- 基金(39434)
- 家(36199)
- 国家(35852)
- 科学基金(28968)
- 省(28036)
- 社会(23285)
- 基金项目(21984)
- 社会科(21764)
- 社会科学(21754)
- 划(21317)
- 自然(20604)
- 教育(19966)
- 自然科(19952)
- 自然科学(19946)
- 自然科学基金(19580)
- 编号(17889)
- 资助(16920)
- 课题(14373)
- 重点(14361)
- 成果(14007)
- 发(13957)
- 江(13884)
- 计划(11805)
- 科研(11729)
- 创(11645)
- 科技(11577)
- 年(11478)
共检索到151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甲荣 尹婧 牛健植 张东升 程根伟
通过对贡嘎山林区不同类型峨眉冷杉 (Abiesfabri)林死地被物层和土壤层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 ,初步研究了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林地水文作用 .结果表明 ,枯枝落叶层是保证森林充分发挥水源涵养作用的一个重要层次 ,具有明显的蓄水保水作用 ,不同类型峨眉冷杉林死地被物层有效拦蓄量的排序为过熟林 >成熟林 >中龄林 >针阔叶混交林 >灌木林 ,其中成过熟林的有效拦蓄量为 4 8~ 7 4mm ,而其它群落一般则小于 2mm .不同森林植被条件下土壤涵蓄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涵蓄量的顺序为成熟林 >中龄林 >灌木 ;同一森林植被条件下 ,坡积物土壤的有效涵蓄量为冰碛物土壤的 3~ 4倍 ,...
关键词:
暗针叶林 林地 水文作用 贡嘎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斌 刘世荣 张远东 王植 缪宁
利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样地数据,基于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关系模型,估测岷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碳密度、碳密度年增长率及其随林龄、海拔和坡向变化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暗针叶林的成熟林、过熟林生物量碳密度较高,中龄林、幼龄林生物量碳密度较低,成熟林、过熟林生物量碳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龄林和近熟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幼龄林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中龄林生物量碳密度年增长率最大,为1.3%,其次为过熟林,生物量碳密度年增长率为0.8%,幼龄林生物量碳密度年增长率最小,为0.7%;海拔3600~3800m处生物量碳密度最大,明显高于其他海拔区段;海拔3000~3400m处生物量碳密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强 赵玉涛 余新晓 程根伟
该文利用中国生态系统网络站 (CERN)贡嘎山高山生态定位试验站多年水文气候资料 ,分析了该区森林流域水文过程变化规律 ,并利用自行设计和建造的蒸渗仪 ,研究了试验流域主要土壤和母质类型水分垂直下渗动态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该区森林流域的水文情势可划分为以下 3个时期 :①枯水径流期 (1 1~次年 3月 ) ,径流成分主要是地下径流 ;②洪枯交替融雪期 (4~ 5月 ) ,径流成分除了地下径流外 ,冰雪融水径流和少量降水径流开始逐渐成为总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洪水径流期 (6~ 1 0月 ) ,此阶段为雨季 .蒸渗仪测定结果表明 ,该流域主要土壤和成土母质类型水分垂直运动强烈 ,形成了雨...
关键词:
暗针叶林 森林流域 自计蒸渗仪 水文过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玉涛 余新晓 张志强 邓燕 程根伟
运用GP算法 ,利用长江上游亚高山 12a的降水时间序列 (序列长度为 4 32 )和 9a的径流时间序列 (序列长度为32 4 )构建n维嵌入相空间 ,拟合得到了该区降水时间序列和径流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数分别为 2 4和 2 8.该值具有不随时间尺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意义在于可以从某一时段降水或径流时间序列的信息中获知更长时段的信息 ,也可以从长时段序列信息中提取某一时段的信息 .而且该分维数的求取可以说明至少有 3个因子在影响着该区降水和径流的时间序列动态变化
关键词:
长江上游 降水 径流 非线性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瑜良 刘世荣 孙鹏森 张国斌 张瑞蒲
应用Li-cor 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研究生长季节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叶面积指数(LAI)的时间动态,比较4种岷江冷杉林分LAI的差异性,分析LAI与海拔和坡向之间的关系,探讨林分尺度和小流域尺度上LAI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小流域LAI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明显,为单峰曲线,峰值(5.82±1.32)出现在8月中旬;4种岷江冷杉林LAI平均值为5.44±0.83,不同林分之间LAI差异极显著(p草类-箭竹-岷江冷杉林>草类-杜鹃-岷江冷杉林>藓类-杜鹃-岷江冷杉林;随着海拔升高,LAI先增加,后减小,转折点出现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凯 赵玉娟 陈健 张运 赵广东 杨洪国 史作民 许格希
【目的】对川西米亚罗亚高山暗针叶林土壤pH和养分空间异质性进行研究,可为深入了解川西亚高山林区土壤质量以及区域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在四川米亚罗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的亚高山暗针叶林9.6 hm2(400 m×240 m)动态样地,采用野外布点采样、实验室测定、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动态样地表层0~10 cm土壤pH和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结果】(1)亚高山暗针叶林动态样地的土壤pH均值为4.85;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值分别为50.05、3.40、0.53、24.97 g/kg,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含量均值分别为11.44、2.24、8.12 mg/kg;(2)p H低值主要分布在动态样地西侧,有机碳、全氮、全磷、铵态氮高值主要分布在动态样地东侧,全钾高值主要呈南北走向的条带状分布,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分布则呈斑块状;(3)土壤pH和养分的变异系数在11%~86%之间,其中pH的变异系数为11%,硝态氮和有效磷的变异系数均为86%。土壤pH和养分的块基比值范围为0.11~0.50,硝态氮和有效磷表现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他土壤性质呈现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4)除pH与全氮和全钾、有机碳与铵态氮、全氮与有效磷、全磷与全钾和硝态氮、全磷与有效磷外,其余21对土壤性质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P <0.01)。【结论】川西米亚罗亚高山暗针叶林土壤呈酸性,各土壤养分含量富集程度较高。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土壤性质之间具有较为普遍的相互联系,土壤有机碳在本文研究的8个土壤性质的综合变异中最具有代表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鲜骏仁 胡庭兴 王开运 张远彬 朱雪梅 徐精文
为探讨川西亚高山针叶林边界木树冠对林窗干扰的响应,对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这一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类型森林中边界木的数量、树高、胸径和偏冠率的分布。结果表明:一些林窗的个别边界木个体较小,但大多数边界木个体与群落乔木层中主要树木的个体大小相一致,一个林窗中边界木的平均高度可以用来表示林窗的高度;约1/5的边界木未出现偏冠现象,绝大多数边界木的偏冠率在0 5~0 7之间(占61 72%),不同树种间的偏冠有显著差异;单个林窗的边界木最少为5株,最多为17株,平均每个林窗拥有9 51株边界木。
关键词:
川西亚高山 针叶林 林窗边界木 偏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庆 刘世荣 安树青 蒋有绪 林光辉
根据2003年夏季测得的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暗针叶林地区3个不同群落的降水、土壤水、浅层地下水(泉水)氢稳定同位素含量(δD),分析土壤剖面各层次土壤水氢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水分迁移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表层(枯枝落叶层)水δD受降水δD的直接影响,并且与降水δD有相同的变化趋势;2)A、B、C群落土壤垂直剖面的土壤水δD空间分布形式反映了降水δD的时间变化特征。0~20cm上层土壤水δD值很低,20~40cm时迅速升高,50~60cm时基本稳定,50~60cm深层土壤水δD受浅层地下水δD的影响增强;3)土壤水δD介于降水δD与浅层地下水δD之间,表明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土壤水源...
关键词:
土壤水 氢稳定同位素 暗针叶林 四川卧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姜明 刘世荣 史作民 张远东 康冰 陈宝玉
以立地条件相似的原始暗针叶老龄林作为对照,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海拔3100~3600m的阴坡、半阴坡,对50块标准地进行调查,对川西亚高山箭竹原始暗针叶老龄林和藓类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经采伐后形成的不同恢复系列(20、30、40和50年)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动态进行研究。共记录维管植物167种,隶属于44科117属;次生林物种种类差别不大,但优势种重要值随森林恢复不断发生变化,20、30、40和50年生次生林群落的优势种为红桦,而160~200年生的原始暗针叶老龄林优势种为岷江冷杉;随着森林的恢复,物种丰富度显著增加,30~40年之间物种丰富度上升最快,到原始暗针叶老龄林时显著下降,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庆 安树青 刘世荣 蒋有绪 崔军
应用稳定氢同位素技术对四川卧龙巴郎山亚高山暗针叶林不同降水条件下3群落类型中降水、林冠穿透水和壤中流的变化动态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降水δD与降雨量负相关显著(R2=0.456,p=0.043),降雨氢同位素存在显著的雨量效应。降水δD与林冠穿透水δD差异不显著(p=0.863)。壤中流δD与降水δD有明显差异(p=0.049),表明壤中流补给来源是降水,但不一定是当日当次降水直接补给。降水量的升高或降低引起壤中流δD升高或降低。当降水量0~10mm时,影响在降雨后第4天发生;当降水量在10~20mm时,影响在降雨第2~3天后发生;当降水量在20~30mm时,影响在降雨1~2天后发生。显示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国珍 李俊清 任艳林 马宇飞
该文研究了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内 6个亚高山针叶林样地的结构 ,分析了树干的大小、年龄和空间分布格局 ,运用树干胸径生长格局解释了林地干扰的历史 .研究结果表明 :王朗自然保护区亚高山针叶林的组成、结构与林地干扰历史息息相关 .林冠层的干扰严重影响着王朗自然保护区亚高山针叶林的组成和结构 .树干的风倒、掘根和折干形成了林窗 ,而林窗的形成在过去 2 0 0a时期内是一个相对连续的小尺度过程 .树倒和折干使林木平均每 6a有一个生长释压 .林窗促进了树木的更新 ,并使得林木林冠组成能够得以维持 .同时森林的更新受林下竹子同幼苗生长竞争和竹子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蓝勇
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制初探蓝勇长江上游自古滩多水险,舟行稍有不慎即遭覆没。早在唐代就有专门的“篙工”专司引导航,明清时期也有专门的滩师专司过滩引导,但是仍免不了常常失吉成灾。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重心东移南迁已成定局,四川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长江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熊凯 赵玉娟 陈健 张运 赵广东 杨洪国 史作民 许格希
[目的 ]探究川西米亚罗亚高山原始暗针叶林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异质性,为评价川西亚高山林区土壤质量、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研究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四川米亚罗省级自然保护区亚高山原始暗针叶林9.6 hm2(400 m×240 m)动态样地,采用野外布点采样、实验室测定、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动态样地表层0~10 cm土壤微量元素铁(Fe)、锰(Mn)、铜(Cu)、锌(Zn)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土壤pH、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米亚罗亚高山原始暗针叶林动态样地的土壤Fe含量均值为17.22 g·kg-1,Mn、Cu、Zn含量均值分别为423.09、4.33、47.91 mg·kg-1;(2)土壤Fe、Mn、Cu、Zn含量的高值主要呈斑块状分布在动态样地东侧高海拔区域,土壤Zn的空间分布较简单,连续性较强;(3)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为29.76%~63.84%,其中,Fe含量的变异系数为29.76%,Mn含量的变异系数为63.84%。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块基比值范围为0.08~0.50,土壤Mn、Cu呈现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Fe、Zn呈现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4)除了土壤Cu与pH、土壤Zn与SOC、土壤Zn与TK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 0.05)外,其它17对土壤性质之间均呈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熊凯 赵玉娟 陈健 张运 赵广东 杨洪国 史作民 许格希
[目的 ]探究川西米亚罗亚高山原始暗针叶林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异质性,为评价川西亚高山林区土壤质量、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研究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四川米亚罗省级自然保护区亚高山原始暗针叶林9.6 hm2(400 m×240 m)动态样地,采用野外布点采样、实验室测定、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动态样地表层0~10 cm土壤微量元素铁(Fe)、锰(Mn)、铜(Cu)、锌(Zn)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土壤pH、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米亚罗亚高山原始暗针叶林动态样地的土壤Fe含量均值为17.22 g·kg-1,Mn、Cu、Zn含量均值分别为423.09、4.33、47.91 mg·kg-1;(2)土壤Fe、Mn、Cu、Zn含量的高值主要呈斑块状分布在动态样地东侧高海拔区域,土壤Zn的空间分布较简单,连续性较强;(3)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为29.76%~63.84%,其中,Fe含量的变异系数为29.76%,Mn含量的变异系数为63.84%。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块基比值范围为0.08~0.50,土壤Mn、Cu呈现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Fe、Zn呈现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4)除了土壤Cu与pH、土壤Zn与SOC、土壤Zn与TK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 0.05)外,其它17对土壤性质之间均呈显著(P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世荣 孙鹏森 王金锡 陈林武
长江上游森林林冠截留量与林分郁闭度呈正相关, 当亚高山冷杉林的林分郁闭度为0.7时(5~7月), 平均截留率为24%, 当郁闭度在0.3时(5~7月), 平均截留率降为9.5%;从枯落物持水量来看, 箭竹冷杉林最大(6.0mm), 藓类冷杉林最小(2.8mm), 主要因为前者有较多的落叶伴生树种和灌木。岷江冷杉原始林的土壤最大持水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苔藓层最大持水量比皆伐后形成的其他森林类型要大2.3~17.2倍, 从而具有更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植被对径流的影响初步结论是, 森林大流域的年径流量常常大于少林或无林流域的径流量;不同采伐强度径流量比较是皆伐迹地>择伐迹地>原始森林。与全国其他森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