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6)
- 2023(11029)
- 2022(9283)
- 2021(8346)
- 2020(6682)
- 2019(15024)
- 2018(14641)
- 2017(27299)
- 2016(14912)
- 2015(16507)
- 2014(16687)
- 2013(16531)
- 2012(15961)
- 2011(14607)
- 2010(15199)
- 2009(13775)
- 2008(13572)
- 2007(12360)
- 2006(11423)
- 2005(10640)
- 学科
- 济(66901)
- 经济(66842)
- 业(42757)
- 管理(41913)
- 企(32044)
- 企业(32044)
- 地方(23332)
- 中国(22614)
- 农(21824)
- 方法(19197)
- 技术(16492)
- 数学(16454)
- 数学方法(16212)
- 业经(15925)
- 农业(15113)
- 学(14211)
- 财(13712)
- 贸(12678)
- 贸易(12659)
- 地方经济(12614)
- 制(12289)
- 易(12186)
- 银(12146)
- 银行(12125)
- 融(12067)
- 金融(12066)
- 行(11902)
- 发(11734)
- 环境(11583)
- 策(11329)
- 机构
- 学院(215593)
- 大学(210776)
- 济(90056)
- 经济(88004)
- 研究(84626)
- 管理(78523)
- 理学(65311)
- 中国(65029)
- 理学院(64467)
- 管理学(63363)
- 管理学院(62942)
- 科学(51920)
- 京(47399)
- 所(44303)
- 财(41589)
- 江(41393)
- 研究所(39936)
- 农(39172)
- 中心(38478)
- 范(31896)
- 师范(31559)
- 业大(31223)
- 院(31165)
- 财经(30851)
- 农业(30300)
- 北京(29818)
- 州(29425)
- 省(29065)
- 经(27766)
- 经济学(26296)
- 基金
- 项目(138120)
- 科学(109190)
- 研究(103471)
- 基金(97078)
- 家(85222)
- 国家(84464)
- 科学基金(71426)
- 社会(64523)
- 社会科(61198)
- 社会科学(61188)
- 省(56814)
- 基金项目(50450)
- 划(47136)
- 教育(46512)
- 自然(45043)
- 自然科(43914)
- 自然科学(43905)
- 自然科学基金(43076)
- 编号(42541)
- 资助(39429)
- 发(36612)
- 成果(35036)
- 重点(32489)
- 课题(31672)
- 部(29821)
- 创(29373)
- 发展(29360)
- 展(28851)
- 创新(27575)
- 国家社会(25966)
- 期刊
- 济(113803)
- 经济(113803)
- 研究(70844)
- 中国(53428)
- 农(36854)
- 管理(31826)
- 科学(31598)
- 学报(31481)
- 财(29665)
- 教育(29324)
- 融(26276)
- 金融(26276)
- 农业(25304)
- 大学(23667)
- 技术(22322)
- 学学(22156)
- 业经(19920)
- 经济研究(17556)
- 财经(14793)
- 问题(14187)
- 业(13678)
- 经(12817)
- 技术经济(12004)
- 资源(11880)
- 贸(11846)
- 科技(11629)
- 坛(11483)
- 论坛(11483)
- 国际(11140)
- 世界(10696)
共检索到358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雁梅 吴殿廷 曾刚
高技术是全球范围内综合国力角逐的焦点。作为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前沿阵地,长江三角洲正受其优越的区位、网络、综合发展要素驱动而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策源地和发展地之一。文章从对该区高新技术扩散特征及扩散模式的分析中,探寻未来高新技术发展的推进策略及发展前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崔大树
目前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特征。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可以形成强大的集聚与扩散效应 ,并促进更大空间范围新型工业化的进程。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已经具备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但也存在着若干限制性因素。从空间经济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看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优化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二级城市的发展速度、促进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一体化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 2 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 ,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 ,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 ,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 ,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济经济的严峻挑战 ,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 ,将共同成为 2 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大树
二级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可以形成强大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并促进更大空间范围新型工业化的进程。长江三角洲都市区二级城市已经具备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从空间经济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看,目前该区域二级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空间布局的一体化程度和加强制度建设两方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崔大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传江 吕力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的第二代核心模型为分析框架来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实证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可以用"由中心向外围的制造业空间扩散"来解释,这种扩散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密切关系,伴随着制造业扩散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趋同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关键词:
产业同构 制造业空间扩散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关键词:
全球城市区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魏星,刘建波,张伊娜
文章主要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群系统的阶层-空间结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考察了这一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群现状及其发展特征。文章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目前尚处初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大城市群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今后应以国家战略推进这一地区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城市化 城市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学军 虞孝感 刘新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其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明显加强。在产业结构方面,现代服务业比重上升,一、二次产业比重下降,后工业化趋势明显;在空间结构上,核心城市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沿铁路经济向沿江、沿海经济转变,开发轴线由"Z"字型向反"K"字型转变;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明显增加了资源消耗和供应的压力,同时导致区域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在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方针指导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增强国际竞争力,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区域发展特征 长江三角洲 30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大蓉
本文对创意农业的发展背景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如何借鉴国外创意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积极进行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长三角地区创意农业模式与品牌建设的完善与创新,走创意、环保和科技的道路。在分析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文化传承、项目设计、文旅融合等方面可行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国际经验 创意农业 长三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佘之祥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与农业密不可分 ,农业生产的大宗粮食和多种农产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随着工业、商业的兴起 ,一系列城镇密布于长江三角洲 ,又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 2 0年来 ,长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与农业和整个区域一样 ,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本文着重阐述了长江三角洲的农村经济基础 ,分析了农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农村城市化 ,指明了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根据长江三角洲的区位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与文化、教育实力 ,认为长江三角洲应在我国率先实现现代化 ,农村的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长江三角洲亦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基地。针对当前农村与农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农村经济 发展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车慈慧 彭庆环
90年代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全方位的开发开放格局,以及党中央一系列倾斜政策的启动,给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该地区的各级政府正抓住机遇,与浦东开发联动,决心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浪中乘胜前进。这给珠江三角洲第二轮的经济开放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如它们经济发展起点高,注意规划先行,通过严格的立法、执法,以及有配套的政策措施来控制资源,保护环境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卫东 彭俊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规模最大的经济区 ,上海市、江苏沿江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八市、浙江省的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六市都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 ,土地总面积 996 87.5km2 ,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 1998年全区人口 74 4 5 .6 9万人 ,GDP总量 12 70 1.39亿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 ,人口分布最密集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阐明了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 ,开发区建设数量最多 ,类型最齐全的地区 ,它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现代化园区、...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开发区 建设和发展 比较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