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0)
- 2023(11224)
- 2022(9889)
- 2021(9213)
- 2020(7550)
- 2019(17575)
- 2018(17605)
- 2017(33461)
- 2016(18261)
- 2015(20550)
- 2014(20819)
- 2013(20633)
- 2012(19035)
- 2011(17200)
- 2010(17157)
- 2009(15719)
- 2008(14894)
- 2007(12942)
- 2006(11463)
- 2005(9444)
- 学科
- 济(74462)
- 经济(74364)
- 业(50388)
- 管理(47840)
- 企(37541)
- 企业(37541)
- 方法(32689)
- 农(31619)
- 数学(28458)
- 数学方法(28147)
- 农业(21062)
- 地方(19902)
- 中国(19570)
- 业经(19178)
- 财(16932)
- 学(16672)
- 制(13021)
- 贸(11599)
- 贸易(11588)
- 环境(11503)
- 和(11277)
- 理论(11275)
- 易(11157)
- 发(10757)
- 技术(10552)
- 教育(10084)
- 银(9891)
- 银行(9858)
- 融(9809)
- 金融(9807)
- 机构
- 学院(257554)
- 大学(256967)
- 管理(105470)
- 济(97738)
- 经济(95424)
- 理学(92098)
- 理学院(91042)
- 管理学(89503)
- 管理学院(89041)
- 研究(86060)
- 中国(62257)
- 科学(55358)
- 京(54915)
- 农(46710)
- 所(42704)
- 财(42540)
- 江(41929)
- 业大(41219)
- 中心(39420)
- 研究所(39324)
- 范(35854)
- 师范(35539)
- 农业(35389)
- 财经(34381)
- 北京(33531)
- 经(31237)
- 院(31236)
- 州(30615)
- 师范大学(28799)
- 经济学(27712)
- 基金
- 项目(183597)
- 科学(143996)
- 研究(135588)
- 基金(132175)
- 家(114453)
- 国家(113413)
- 科学基金(97642)
- 社会(84647)
- 社会科(79747)
- 社会科学(79725)
- 省(73357)
- 基金项目(71600)
- 自然(63483)
- 自然科(61925)
- 自然科学(61912)
- 教育(60784)
- 自然科学基金(60763)
- 划(60479)
- 编号(56605)
- 资助(53258)
- 成果(45342)
- 重点(40571)
- 部(39878)
- 发(39508)
- 课题(38388)
- 创(37675)
- 创新(35006)
- 科研(34849)
- 教育部(33842)
- 国家社会(33703)
共检索到369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松柏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都市圈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季节性移居乡村休闲养老,这种发展趋势是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养老资源不足和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两个乡村休闲养老目的地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休闲养老目的地的形成可以分为在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上的自发模式和企业投资促成的"联众模式"两种;乡村休闲养老者群体主要是低龄老人,选择乡村休闲养老目的地时主要受目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休闲养老配套设施、生活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和目的地形象等因素的影响。季节性移居乡村休闲养老不仅可以缓解老龄化背景下都市圈不断增大的养老压力,而且可以解决乡村休闲旅游设施淡季的闲置问题,推动乡村环境的改善,促进当地村民的就业致富和城乡文明的交融与传播。都市圈具备条件的乡村可以把满足周边城市乡村休闲养老需求作为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乡村休闲养老 旅游业 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涛方 吴志强
都市连绵区的边界界定对象包括两个方面,都市连绵区的整体空间范围边界界定和内部结构边界界定。对长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所有的238个县、市、区的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相应都市区的结构特征以及都市区的空间组合特征等,进而确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整体范围边界和内部结构边界。其结论包括①长三角都市连绵区的整体空间范围包括苏州、无锡、宁波的全部以及上海、南京、常州、杭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和绍兴、舟山的部分县市区;②长三角的内部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以上海为中心的环太湖城镇密集区,以南京为中心形成沿长江城镇区,以杭州、宁波为中心形成环杭州湾城镇密集区,其内部边界界线分别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希东 赵鸿婕
本文在分析世界博览会发展过程的基础上 ,阐述了 2 0 1 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都市圈联动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并提出了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空间整合与联动发展的战略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鹏 李廉水
在研究中国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经济、社会、科技在内的中国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评价,进而提出了促进该都市圈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都市圈 制造业 互动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雨森 张延
针对长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通过聚类分析,证实了苏浙沪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等级层次;以三地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呈现以苏浙为制造业基地、上海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的产业空间布局模式;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辐射当地和周边制造业,其"中心效应"拉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功能。研究结论为大都市圈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采取错位发展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参考。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长三角 空间分布 投入产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冯学钢 王慧敏 庄志明 孙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泰 席建超 葛全胜
旅游机会公平是新近国际旅游学术本位反思及社会伦理责任担当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旅游供需系统视角,利用GIS和改进的人口加权距离模型研究了中国长江三角洲居民乡村旅游的空间差异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长江三角洲居民乡村旅游的空间机会格局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近似半圆环形等级圈,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衰减变化特征;(2)城镇与农村人口之间乡村旅游空间机会差异格局具有整体离散、外围显著的特征,差异程度比率范围大约在0.563 55~1.169 28之间,出现了城镇人口出游机会优于农村人口的资源配置"城乡错位"现象,说明乡村旅游点开发向城市集聚的市场导向特征明显;(3)居民乡村旅游的总体机会与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冬芳 陆林 虞虎
运用重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方法,从旅游经济网络视角对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经济的整体网络、国内游网络、入境游网络进行分析,初步定位了各城市在旅游经济网络中的角色与功能,最后探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经济的整体网络和国内游网络呈现南北较为均衡的空间格局,入境游旅游经济网络呈现北部紧密、南部疏松的格局。综合各城市在整体网络中的中心性得分及结构对等性分析,划分出5种类型的旅游地:上海是核心旅游地,具有旅游中枢、门户旅游地、中间旅游地的综合功能;苏州、杭州、无锡、南京、常州是次核心旅游地,是区域内部重要的集聚和扩散中心;湖州、镇江、扬州和宁波是重要旅游目的地,对低等级与高等级旅游地之间连接起到重要的承转作用;其他城市中心性指标得分较低,主要接收高等级城市旅游经济辐射,相互之间联系强度较低,为一般旅游目的地和边缘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和城市发展等因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各城市在旅游经济网络中的角色与功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秉建 程久苗 罗世俊 樊小凤
在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模型,从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能力三个方面研究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新型工业化水平,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灰色关联模型 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明 张成
首先介绍了巨型城市区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研究进展,指出巨型城市区由形体上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20到50个城镇组成,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中心城市周围集聚,通过新劳动功能分工显示出巨大的经济力量。然后参照POLYNET项目组的研究方法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构建FUR界定了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范围,并采用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结构数据对16个主要FUR之间的功能联系进行了分析,作为对界定结果的检验。研究结论是: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由55个在地域上邻接的FUR组成,总人口超过8 000万,总面积超过78 000km2。温州和台州地区从功能联系结构来看处于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边缘,但将其纳入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乃政 张桃林 王兴祥 刘红樱 梁晓红
土壤碳库变化对于全球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有重大的影响。研究基于最新完成的1∶250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2、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及储量做出实测统计。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库储量分别为50.99、356.47、677.26Tg,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70、4.90、9.30 kg/m2。研究区主要分布土壤为水稻土、潮土,水稻土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57、3.85、8.86 k...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补拙 安旭东 陈浮 濮励杰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现状特征和可持续利用目标基础上 ,重点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评价 :选择36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 ,评判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 ;引进“障碍度”概念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 ,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可持续利用具体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查志强
近年来,随着台湾地区IT产业向祖国大陆投资的纵深拓展,长江三角洲成为这一轮台商投资的主要接受地,其中台资IT产业的集群现象日益显著。现以台资IT产业落户苏州为例,对台资IT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效应进行分析,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台资 IT产业 产业集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关键词:
全球城市区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炳中 陈浮 包浩生 彭补拙
文中探讨了可持续利用目标下土地利用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分类原则、依据和方法等问题。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在对该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可持续利用、综合性、满足人类需求的适应性和系统性”四大分类原则 ,并以土地利用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综合分类方式 ,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四大零级系统、9个一级类别、39个二级类型和 4 3个三级类型 ,形成四级层次的分类体系。本方案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分类理论相互结合探讨的初步结果 ,可为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与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