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1)
2023(9244)
2022(7821)
2021(6952)
2020(5541)
2019(12578)
2018(12433)
2017(23519)
2016(12557)
2015(13730)
2014(14011)
2013(14136)
2012(13964)
2011(12968)
2010(13478)
2009(12454)
2008(12133)
2007(10859)
2006(10189)
2005(9747)
作者
(38461)
(32219)
(32023)
(30616)
(20929)
(15504)
(14557)
(12546)
(12318)
(11768)
(11410)
(10963)
(10792)
(10610)
(10373)
(10070)
(9555)
(9541)
(9488)
(8884)
(8687)
(7919)
(7864)
(7698)
(7360)
(7359)
(7209)
(6933)
(6690)
(6376)
学科
(80754)
经济(80699)
管理(30375)
(29208)
地方(27196)
中国(22601)
(21205)
企业(21205)
方法(21186)
数学(18434)
数学方法(18314)
(18175)
地方经济(16637)
业经(16453)
(15348)
农业(12790)
(12278)
金融(12276)
(12086)
(11952)
(11451)
(11299)
银行(11284)
(11087)
环境(11072)
(10701)
产业(10698)
贸易(10687)
(10156)
(9197)
机构
学院(189308)
大学(187286)
(90587)
经济(88894)
研究(77783)
管理(65301)
中国(58765)
理学(54129)
理学院(53364)
管理学(52554)
管理学院(52179)
科学(45538)
(41815)
(40784)
(38795)
研究所(36665)
(35835)
中心(33290)
(31861)
财经(29613)
经济学(29005)
(28019)
(27428)
师范(27120)
北京(26566)
(26565)
经济学院(25645)
业大(25180)
(24977)
(24798)
基金
项目(116552)
科学(91581)
研究(86809)
基金(82422)
(71704)
国家(71078)
科学基金(59854)
社会(56842)
社会科(53979)
社会科学(53968)
(47474)
基金项目(42906)
(38567)
教育(38140)
自然(35742)
自然科(34809)
自然科学(34800)
自然科学基金(34174)
编号(33999)
资助(33948)
(32893)
成果(28134)
重点(27494)
发展(26969)
(26537)
课题(25815)
(25279)
(23651)
国家社会(23510)
创新(22307)
期刊
(118831)
经济(118831)
研究(66938)
中国(45281)
(30248)
(28183)
管理(27594)
学报(27527)
科学(26855)
(22675)
金融(22675)
大学(20848)
农业(20518)
教育(20482)
经济研究(19923)
学学(19662)
业经(18494)
技术(17894)
财经(15839)
问题(15113)
(13921)
世界(11346)
技术经济(11260)
(11229)
(10754)
国际(10523)
资源(10058)
商业(9970)
经济问题(9873)
经济管理(9333)
共检索到319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 2 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 ,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 ,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 ,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 ,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济经济的严峻挑战 ,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 ,将共同成为 2 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魁浩  乔观民  刘键初  
本文运用区域分析法分别从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南翼层次对宁波市发展进行定位 ,指出宁波市城市特色是港城 ,城市建设目标是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城市 ,并对宁波市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佘之祥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经济区,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人口占6%,但GDP占全国的20%(2003年),为国家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22%。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的富庶之区,也是中国和东南亚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最早的地区之一;现代的科技、文化、教育亦比较发达。近25年来,长江三角洲的高速发展和外向型经济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为:①吸引了大量外资,促进了本区的经济增长;②对外贸易大幅度增加;③外资企业获得了丰厚利润,也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和税收。目前长江三角洲对外经济联系主要是欧美、日本和韩国;台湾、香港、澳门在中国的地位特殊,对该区投资也不断增加。东南亚在该区的对外经济贸易中所占比重不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佘之祥  
世界的经济发展与大江大河关系密切,长江作为我国流域范围最大和水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从东向西跨越东、中、西三大地带,集聚全国19%的土地、40%的人口和近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长江  
长三角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也是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人口数量最多、密度最高和城镇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根据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Jean Gottman)在上世纪50年代所提出的得到公认的城市带的划分标准,长三角已被公认为全球六大城市带之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陆德明  王战  
笔者认为,要加速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外向扩张能力,必须建立以浦东为“发展极”,沿海铁路、沿长江和沿东海岸为三条“增长轴”的经济外向发展格局。这一格局,可称为“一极三轴”的长江经济三角洲经济外向发展格局。一、“发展极”建设,浦东的开放与开发 1.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历史教训。长江三角洲地处中国大陆“黄金海岸”(东部沿海开放带)和“黄金水道”(沿长江产业密集带)“T”型分布的结合部,具有独特的区位运输条件。她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佘之祥  张亚芬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其经济区位、自然条件、科技、教育、文化均有优势,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两大三角洲,先后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外资、先进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工业生产超常规发展,区域内部的城乡建设进展迅速。文章分析了农业经营方式与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特点,由此带来农业与农村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革,阐述了农业、农村所面临的挑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和平  
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如何在宏观经济的大环境、大背景中找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谋求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关键是顺应发展规律,趋利避害,科学确定战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泽厚,黄朗辉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比较及开发策略研究张泽厚,黄朗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也逐步由传统的"速度型"和"粗放型"向"效益型"和"集约型"转...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车慈慧  彭庆环  
90年代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全方位的开发开放格局,以及党中央一系列倾斜政策的启动,给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该地区的各级政府正抓住机遇,与浦东开发联动,决心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浪中乘胜前进。这给珠江三角洲第二轮的经济开放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如它们经济发展起点高,注意规划先行,通过严格的立法、执法,以及有配套的政策措施来控制资源,保护环境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浩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区 ,对该地区经济开放度( Economic Openness)作出正确的估价 ,并在此基础上决策未来发展 ,对指导地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开放度 ,并对该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琦  虞孝感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核心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该地区保持着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速度快速发展,对全国经济起到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21世纪将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产业国际转移的时机,该地区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地区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外商来此投资的热潮不减,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多;但另一方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能源缺乏,交通紧张,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等问题也日益显著,影响着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从协调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角度,探讨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