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1)
- 2023(10011)
- 2022(8493)
- 2021(7541)
- 2020(6070)
- 2019(13701)
- 2018(13474)
- 2017(24968)
- 2016(13510)
- 2015(15128)
- 2014(15213)
- 2013(15264)
- 2012(15133)
- 2011(14149)
- 2010(14471)
- 2009(13445)
- 2008(13065)
- 2007(11738)
- 2006(11094)
- 2005(10504)
- 学科
- 济(81469)
- 经济(81400)
- 管理(31752)
- 业(29535)
- 地方(27970)
- 中国(22802)
- 方法(21278)
- 企(20811)
- 企业(20811)
- 农(19116)
- 数学(18311)
- 数学方法(18148)
- 学(17642)
- 业经(16672)
- 地方经济(16618)
- 农业(13627)
- 融(12424)
- 金融(12422)
- 发(12223)
- 环境(11887)
- 制(11814)
- 贸(11532)
- 贸易(11517)
- 银(11289)
- 银行(11258)
- 行(11086)
- 易(10950)
- 财(10818)
- 和(9625)
- 产业(8968)
- 机构
- 学院(203401)
- 大学(201832)
- 济(92085)
- 经济(90224)
- 研究(87158)
- 管理(67643)
- 中国(65139)
- 理学(55699)
- 理学院(54882)
- 科学(54093)
- 管理学(53877)
- 管理学院(53516)
- 所(46975)
- 京(46299)
- 研究所(42489)
- 农(40879)
- 财(39347)
- 江(38643)
- 中心(37337)
- 农业(31822)
- 院(31693)
- 业大(30999)
- 财经(29693)
- 北京(29552)
- 省(29510)
- 范(29199)
- 经济学(28887)
- 师范(28808)
- 科学院(27483)
- 州(27249)
- 基金
- 项目(128362)
- 科学(99269)
- 研究(91427)
- 基金(90136)
- 家(80998)
- 国家(80314)
- 科学基金(65899)
- 社会(58135)
- 社会科(55023)
- 社会科学(55009)
- 省(52235)
- 基金项目(46721)
- 划(43721)
- 自然(41824)
- 自然科(40658)
- 自然科学(40642)
- 自然科学基金(39877)
- 教育(39872)
- 资助(37551)
- 发(35623)
- 编号(35247)
- 重点(30751)
- 成果(29096)
- 发展(28307)
- 展(27849)
- 课题(27533)
- 部(27166)
- 创(25963)
- 创新(24512)
- 计划(24327)
- 期刊
- 济(121305)
- 经济(121305)
- 研究(69958)
- 中国(50862)
- 农(38344)
- 学报(35451)
- 科学(32710)
- 管理(28883)
- 财(28098)
- 农业(26083)
- 大学(25825)
- 学学(24469)
- 融(23488)
- 金融(23488)
- 教育(22413)
- 经济研究(19986)
- 业经(18651)
- 技术(18349)
- 财经(15639)
- 问题(15327)
- 业(14239)
- 经(13726)
- 世界(11991)
- 贸(11765)
- 资源(11593)
- 国际(11438)
- 技术经济(11274)
- 经济问题(9878)
- 现代(9717)
- 商业(9634)
共检索到345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佘之祥
世界的经济发展与大江大河关系密切,长江作为我国流域范围最大和水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从东向西跨越东、中、西三大地带,集聚全国19%的土地、40%的人口和近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 2 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 ,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 ,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 ,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 ,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济经济的严峻挑战 ,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 ,将共同成为 2 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魁浩 乔观民 刘键初
本文运用区域分析法分别从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南翼层次对宁波市发展进行定位 ,指出宁波市城市特色是港城 ,城市建设目标是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城市 ,并对宁波市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宁波 长江三角洲 城市功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佘之祥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经济区,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人口占6%,但GDP占全国的20%(2003年),为国家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22%。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的富庶之区,也是中国和东南亚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最早的地区之一;现代的科技、文化、教育亦比较发达。近25年来,长江三角洲的高速发展和外向型经济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为:①吸引了大量外资,促进了本区的经济增长;②对外贸易大幅度增加;③外资企业获得了丰厚利润,也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和税收。目前长江三角洲对外经济联系主要是欧美、日本和韩国;台湾、香港、澳门在中国的地位特殊,对该区投资也不断增加。东南亚在该区的对外经济贸易中所占比重不高,...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发展 外向型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长江
长三角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也是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人口数量最多、密度最高和城镇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根据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Jean Gottman)在上世纪50年代所提出的得到公认的城市带的划分标准,长三角已被公认为全球六大城市带之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卫东 彭俊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规模最大的经济区 ,上海市、江苏沿江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八市、浙江省的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六市都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 ,土地总面积 996 87.5km2 ,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 1998年全区人口 74 4 5 .6 9万人 ,GDP总量 12 70 1.39亿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 ,人口分布最密集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阐明了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 ,开发区建设数量最多 ,类型最齐全的地区 ,它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现代化园区、...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开发区 建设和发展 比较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关键词:
全球城市区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景蔚
文章通过引入人力资本损耗变量,对会计成本法的人力资本估算模型进行了改进,并运用该模型估算了全国、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1990-2002年历年的人力资本存量。估算结果显示,浙江、江苏省和上海市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高于全国水平,其中上海市最高,浙江、江苏省次之。通过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和检验,认为改进后模型的估算结果比原来的更为合理、准确,能够较好地解释有关的经济现象。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损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佘之祥 张亚芬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其经济区位、自然条件、科技、教育、文化均有优势,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两大三角洲,先后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外资、先进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工业生产超常规发展,区域内部的城乡建设进展迅速。文章分析了农业经营方式与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特点,由此带来农业与农村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革,阐述了农业、农村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快速发展地区 农业与农村 特点 发展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和平
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如何在宏观经济的大环境、大背景中找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谋求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关键是顺应发展规律,趋利避害,科学确定战略。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镇江经济发展 战略构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陆德明 王战
笔者认为,要加速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外向扩张能力,必须建立以浦东为“发展极”,沿海铁路、沿长江和沿东海岸为三条“增长轴”的经济外向发展格局。这一格局,可称为“一极三轴”的长江经济三角洲经济外向发展格局。一、“发展极”建设,浦东的开放与开发 1.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历史教训。长江三角洲地处中国大陆“黄金海岸”(东部沿海开放带)和“黄金水道”(沿长江产业密集带)“T”型分布的结合部,具有独特的区位运输条件。她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泽厚,黄朗辉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比较及开发策略研究张泽厚,黄朗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也逐步由传统的"速度型"和"粗放型"向"效益型"和"集约型"转...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忆邵
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新趋向 ,即①从行政区经济到都市圈经济。行政区经济与都市圈经济在运行环境、运行机制、运行目标、运行方式、调控手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都市圈经济发展模式更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 ;②从隔江单侧发展到跨江双侧协同发展。如上海、苏南和杭州 ,都在大力推进跨江发展战略 ;③从外向型经济或民营经济到两者融合的区域特色经济。经济国际化和民营化相互结合、外地资本和本地资本相互渗透已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 ;④从权力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如上海的“服务高地”、苏南的理性执政、浙江的“无为而治”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