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70)
- 2023(15435)
- 2022(13357)
- 2021(12507)
- 2020(10265)
- 2019(23609)
- 2018(23525)
- 2017(45204)
- 2016(24759)
- 2015(27624)
- 2014(27963)
- 2013(27637)
- 2012(25926)
- 2011(23533)
- 2010(23962)
- 2009(21802)
- 2008(21200)
- 2007(18720)
- 2006(16883)
- 2005(15149)
- 学科
- 济(105471)
- 经济(105368)
- 管理(69048)
- 业(66958)
- 企(53874)
- 企业(53874)
- 方法(40764)
- 数学(34674)
- 数学方法(34243)
- 中国(30856)
- 农(30566)
- 地方(29348)
- 业经(25032)
- 财(23276)
- 学(22335)
- 农业(20482)
- 贸(18825)
- 贸易(18808)
- 制(18780)
- 易(18158)
- 环境(17308)
- 技术(16838)
- 银(16810)
- 银行(16771)
- 和(16524)
- 理论(16354)
- 融(16352)
- 金融(16350)
- 行(16182)
- 地方经济(15810)
- 机构
- 学院(349478)
- 大学(348251)
- 济(141434)
- 经济(138245)
- 管理(138038)
- 研究(124049)
- 理学(118072)
- 理学院(116720)
- 管理学(114849)
- 管理学院(114220)
- 中国(92953)
- 科学(76327)
- 京(76299)
- 财(64328)
- 所(62980)
- 农(57447)
- 江(57313)
- 研究所(57108)
- 中心(55797)
- 业大(51093)
- 财经(50071)
- 范(48983)
- 师范(48528)
- 北京(48310)
- 院(45371)
- 经(45334)
- 农业(44554)
- 州(43798)
- 经济学(40934)
- 师范大学(39057)
- 基金
- 项目(234139)
- 科学(184149)
- 研究(174668)
- 基金(167201)
- 家(144816)
- 国家(143542)
- 科学基金(123091)
- 社会(108510)
- 社会科(102785)
- 社会科学(102761)
- 省(93044)
- 基金项目(88565)
- 教育(79469)
- 自然(79170)
- 划(77612)
- 自然科(77237)
- 自然科学(77220)
- 自然科学基金(75798)
- 编号(72563)
- 资助(68869)
- 成果(59507)
- 发(54192)
- 重点(52657)
- 部(51208)
- 课题(50932)
- 创(48594)
- 创新(45226)
- 项目编号(43919)
- 科研(43748)
- 发展(43623)
- 期刊
- 济(165514)
- 经济(165514)
- 研究(108492)
- 中国(72754)
- 农(52917)
- 管理(52521)
- 学报(51903)
- 科学(49581)
- 财(46316)
- 教育(43991)
- 大学(39170)
- 农业(36725)
- 学学(36553)
- 融(35049)
- 金融(35049)
- 技术(31418)
- 业经(28796)
- 经济研究(25450)
- 财经(23623)
- 问题(21419)
- 经(20222)
- 图书(19595)
- 业(18815)
- 技术经济(17241)
- 科技(17228)
- 理论(17029)
- 现代(16684)
- 资源(16414)
- 商业(16077)
- 贸(15895)
共检索到536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广阔 宁路井
国内外研究表明,产业集群模式可促进区域环保产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环保产业的现状、特点,并得出结论:发展环保产业集群是长江三角洲环保产业的发展趋势,而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模式是其合理选择。最后从发挥政府作用、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及公共产品的建设、建立良好文化氛围、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合作与结网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环保产业集群 发展政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关键词:
全球城市区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兰陵
根据国外产业集群的理论,以不同的标准体系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可以归纳出不同的类型。结合我国长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文章在国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概括了目前“长三角”的产业集群模式,进一步衍生了基本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产业集群 发展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查志强
近年来,随着台湾地区IT产业向祖国大陆投资的纵深拓展,长江三角洲成为这一轮台商投资的主要接受地,其中台资IT产业的集群现象日益显著。现以台资IT产业落户苏州为例,对台资IT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效应进行分析,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台资 IT产业 产业集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兰 叶森 曾刚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人口产业密集区之一,也是世界六大都市区之一,推进长江三角洲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产业联动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基于浦东新区的视角,以集成电路(IC)产业为分析对象,系统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联动的实践。研究发现,基于浦东的区域产业联动具有资金境外联系强而境内联系弱、跨国产业链联系密切而境内联系少、人才流入多于流失、技术合作伙伴多在本地和境外而与江浙合作少、产业联动制度环境总体较好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尊重企业的区域经济主体地位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魏星,刘建波,张伊娜
文章主要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群系统的阶层-空间结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考察了这一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群现状及其发展特征。文章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目前尚处初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大城市群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今后应以国家战略推进这一地区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城市化 城市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雯,杨凯
我国沿海高强度开发区水资源政策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袁雯,杨凯(华东师范大学软科学研究中心、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2)近2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我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高强度开发区域.尤其是以长江、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沿海地区、资源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志新
文章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产业同构现象和上海当前发展的机遇,借鉴城市带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了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中的发展定位问题,得出结论:上海未来应以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通过科教创新,从形象和功能上打造知识型、创新型的大都市,与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其他城市共同和谐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产业同构 发展定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卫东 彭俊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规模最大的经济区 ,上海市、江苏沿江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八市、浙江省的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六市都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 ,土地总面积 996 87.5km2 ,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 1998年全区人口 74 4 5 .6 9万人 ,GDP总量 12 70 1.39亿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 ,人口分布最密集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阐明了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 ,开发区建设数量最多 ,类型最齐全的地区 ,它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现代化园区、...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开发区 建设和发展 比较研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魁浩 乔观民 刘键初
本文运用区域分析法分别从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南翼层次对宁波市发展进行定位 ,指出宁波市城市特色是港城 ,城市建设目标是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城市 ,并对宁波市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宁波 长江三角洲 城市功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石慧 王正卫
长江三角洲①是我国乃至亚洲和全球经济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加速发展,区内城镇建成区总面积已超过6300平方公里,占地区总面积的6.36%,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化模式。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加强地区内部整合,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来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关键词:
趋势 长江三角洲 城市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世俊 叶舒娟 王秉建
文章依据经济地理学经典理论,借助区域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三大核心城市上海、南京和杭州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的聚类分析,为划分三大核心城市的各自腹地范围提供了依据。基于三大核心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状况和空间辐射范围,提出了泛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模式,归纳演绎出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整合架构,以期对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使之更好的发挥其在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关键词:
泛长三角 城市群 经济联系强度 空间整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钱运春
在改革开放初期,外资在长三角的空间布局仅限于在少数城市,特别是以上海为代表的一些大中城市,其特点是孤立的与静态的,没有形成外资主导产业链,对城市群的发展也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过20多年的磨合,特别是中国入世后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外资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出击,根据自身在中国的发展定位开始加大在长三角的扩张力度,加强其各布点之间的经济联系,从客观上强化了长三角城市群诸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整合一直受制于区域壁垒的情况下,外资的空间]进推动了城市群的发展。
关键词:
长三角 外资 空间演进 城市群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大蓉
本文对创意农业的发展背景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如何借鉴国外创意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积极进行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长三角地区创意农业模式与品牌建设的完善与创新,走创意、环保和科技的道路。在分析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文化传承、项目设计、文旅融合等方面可行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国际经验 创意农业 长三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