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91)
2023(16713)
2022(13741)
2021(12430)
2020(10129)
2019(22910)
2018(22591)
2017(41968)
2016(23142)
2015(25631)
2014(25976)
2013(25380)
2012(24122)
2011(22196)
2010(23192)
2009(21374)
2008(21156)
2007(19434)
2006(18070)
2005(16910)
作者
(69823)
(58195)
(57689)
(55268)
(37831)
(27638)
(26118)
(22460)
(22341)
(21231)
(20150)
(19664)
(19440)
(19012)
(18628)
(18142)
(17242)
(17216)
(16882)
(16592)
(15274)
(14431)
(14355)
(13706)
(13221)
(13205)
(13095)
(12808)
(11874)
(11683)
学科
(110952)
经济(110836)
管理(61351)
(57608)
(44431)
企业(44431)
中国(34711)
地方(32093)
方法(31906)
(31059)
数学(26570)
数学方法(26171)
业经(25508)
(25312)
(21625)
(21013)
农业(21007)
(18746)
银行(18712)
(18688)
金融(18680)
(18247)
地方经济(17752)
(17386)
贸易(17365)
(17233)
(16958)
(16644)
环境(16417)
理论(16007)
机构
学院(335776)
大学(334707)
(142626)
经济(139398)
研究(131941)
管理(118099)
中国(100380)
理学(98339)
理学院(96984)
管理学(95091)
管理学院(94446)
科学(79760)
(74871)
(68831)
(66812)
研究所(62032)
(59948)
(59712)
中心(58000)
财经(50414)
(49531)
师范(49003)
(47983)
北京(47580)
业大(47382)
农业(46451)
(45362)
(44359)
经济学(43607)
(41973)
基金
项目(211236)
科学(165854)
研究(156370)
基金(150251)
(132020)
国家(130889)
科学基金(110091)
社会(98894)
社会科(93541)
社会科学(93515)
(84000)
基金项目(77460)
教育(71034)
(70644)
自然(68706)
自然科(67059)
自然科学(67037)
自然科学基金(65799)
编号(63384)
资助(61228)
成果(54117)
(51586)
重点(49214)
课题(47173)
(45507)
(43016)
发展(41659)
(40990)
国家社会(40812)
创新(40345)
期刊
(181266)
经济(181266)
研究(112442)
中国(81327)
(56816)
学报(53325)
科学(50292)
(49975)
管理(48979)
教育(44509)
大学(40252)
(38678)
金融(38678)
农业(38039)
学学(37459)
技术(30676)
经济研究(28958)
业经(28697)
财经(25825)
问题(23257)
(22487)
(20388)
(18918)
国际(17762)
世界(17469)
技术经济(17155)
图书(16895)
现代(16180)
资源(16124)
(16047)
共检索到555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云波  彭秀芬  徐长乐  
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的形成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探讨区域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提出优化策略,对提升区域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长江三角洲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不均衡,空间差异显著;海洋产业地域空间集聚态势明显;形成了以上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和舟山为中心的三角地带,以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为中心的北部轴线,以台州和温州为中心的南部轴线,所组成的"三角两翼"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三角洲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易会满  
在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蓝图上,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区域化将是必然趋势。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目前中国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区域,其金融整体协调联动对于该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立足于寻求长三角地区金融联动的有效策略,深入分析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金融资本流动的实际,通过对长三角15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以及当地工商银行经营质态的翔实比较论证,剖析其优、劣势所在,探索应如何紧紧抓住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机遇,主动加强与沪浙两地分行合作、交流的近期和中长期联动策略,共同推进工商银行在本区域的新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阮杰,陈星亮  
本文简要阐述了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的基本内涵,深入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探讨“长三角”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浙江城市的发展战略选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崔大树  
目前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特征。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可以形成强大的集聚与扩散效应 ,并促进更大空间范围新型工业化的进程。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已经具备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但也存在着若干限制性因素。从空间经济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看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优化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二级城市的发展速度、促进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一体化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姚鹏  王民  鞠晓颖  
长江三角洲(长三角)作为中国重要的增长极,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梳理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背景,回顾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历史脉络,将一体化发展历程分为萌芽阶段(1983—1990年)、城市协调阶段(1990—2001年)、省市合作阶段(2001—2013年)、深化一体化阶段(2014年至今)四个阶段。其次构建长三角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程度,深入挖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要加速打破传统行政区划带来的隔离,持续推进要素配置高效、市场运作一体的整体经济发展;全面凸显既有供需配合缺乏的层次,逐步形成梯度搭配合理、链条高端完整的系统经济发展;不断补齐对外合作贸易存在的短板,大力推动业态多元合理、合作共融共生的外贸经济发展的区域高质量发展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栾贵勤  杨凤华  张镛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竞争优势 ,决定了该地区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 ,将成为世界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基地、我国重要的制度与技术创新中心、缩小我国地区差别的协调区域以及我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前沿阵地。在这一形势下 ,对如何保证该地区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 ,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态势 ,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泽厚,黄朗辉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比较及开发策略研究张泽厚,黄朗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也逐步由传统的"速度型"和"粗放型"向"效益型"和"集约型"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陆德明  王战  
笔者认为,要加速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外向扩张能力,必须建立以浦东为“发展极”,沿海铁路、沿长江和沿东海岸为三条“增长轴”的经济外向发展格局。这一格局,可称为“一极三轴”的长江经济三角洲经济外向发展格局。一、“发展极”建设,浦东的开放与开发 1.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历史教训。长江三角洲地处中国大陆“黄金海岸”(东部沿海开放带)和“黄金水道”(沿长江产业密集带)“T”型分布的结合部,具有独特的区位运输条件。她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蔡海亚  徐盈之  
文章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采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和空间计量模型,对长江三角洲物流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15年来长江三角洲整体物流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城市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差距有所扩大;城市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关联性,空间格局经历由集中向分散再到集中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城市规模和消费流通水平对物流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影响程度在上升;对外开放程度在初期对物流发展促进作用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促进作用不显著;基础设施对物流发展存在消化吸收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德友  李小建  陆玉麒  樊新生  
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TOPSIS法对长三角地区各县市1992、1998、2004和2010年4个年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进而采用马尔可夫链法和空间关联分析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格局演变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强,区域差异不断缓解;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和空间自相关性,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集聚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型向"Z"型,进而向"∑"型转变的态势,多中心、多轴线和均衡化发展态势日益突出。最后指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全区的带动作用,以经济区来组织城市经济发展将是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均衡、协调和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云波  徐长乐  彭秀芬  
开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全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参考大量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发展、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生态环境质量4个方面,选取18项代表性指标,建立了城市循环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循环经济综合指数,并对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②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由城市群外围向中心逐渐递增;③随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上升,循环经济水平呈不规则"W"变化。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强调,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上海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苏浙皖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城市群同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城市群之间高效联动。省际毗邻地区和跨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 2 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 ,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 ,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 ,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 ,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济经济的严峻挑战 ,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 ,将共同成为 2 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昌雪  汪德根  
构建旅游市场亲景度模型和市场竞争态模型,定量分析1995~2004年江浙沪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亲景度和竞争态的变化特征,在进一步探讨亲景度和竞争态的相关性基础上提出了江浙沪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力四个层次,据此确定了长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四类市场:成熟市场、成长市场、崛起市场和机会市场,并提出长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