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26)
2023(4011)
2022(3589)
2021(3221)
2020(2811)
2019(6377)
2018(6338)
2017(11409)
2016(6283)
2015(7188)
2014(7391)
2013(7263)
2012(7243)
2011(6575)
2010(6936)
2009(6491)
2008(6589)
2007(5959)
2006(5563)
2005(5270)
作者
(19431)
(16358)
(16000)
(15403)
(10729)
(8070)
(7481)
(6328)
(6142)
(6098)
(5763)
(5579)
(5559)
(5458)
(5251)
(5121)
(5109)
(5046)
(4721)
(4647)
(4318)
(4077)
(3977)
(3928)
(3811)
(3796)
(3578)
(3569)
(3454)
(3271)
学科
(28853)
经济(28819)
(17541)
贸易(17527)
(16967)
管理(13707)
(12713)
地方(11323)
(9513)
企业(9513)
方法(9373)
(8482)
中国(7608)
数学(7374)
数学方法(7264)
关系(7120)
(6363)
(6027)
(5948)
业经(5927)
(5603)
出口(5591)
出口贸易(5591)
地方经济(5444)
农业(5080)
(4763)
(4656)
金融(4655)
(4611)
银行(4604)
机构
学院(90555)
大学(89891)
(41245)
经济(40497)
研究(38052)
管理(29703)
中国(28668)
理学(24116)
理学院(23779)
管理学(23395)
管理学院(23224)
(23203)
科学(21762)
(20776)
(20269)
研究所(18173)
(17722)
(17520)
中心(17250)
(14241)
(14054)
农业(13963)
(13421)
业大(13352)
(13184)
师范(13020)
财经(12981)
(12869)
经济学(12118)
北京(11978)
基金
项目(55384)
科学(42358)
研究(41401)
基金(38630)
(34015)
国家(33742)
科学基金(27557)
社会(25521)
社会科(24218)
社会科学(24213)
(22935)
基金项目(19734)
教育(18536)
(18152)
自然(17132)
编号(16930)
自然科(16664)
自然科学(16660)
自然科学基金(16350)
资助(16261)
成果(14528)
重点(13429)
(13057)
(13052)
课题(12996)
(12321)
(11187)
(10766)
发展(10666)
创新(10598)
期刊
(51969)
经济(51969)
研究(31308)
中国(22217)
(15902)
学报(14700)
(12882)
管理(12693)
(12641)
国际(12504)
科学(12184)
(11816)
金融(11816)
教育(11519)
大学(10817)
农业(10480)
学学(9935)
经济研究(8767)
业经(8588)
问题(8279)
技术(7428)
(6664)
贸易(6664)
世界(6659)
(6288)
财经(6088)
国际贸易(5797)
图书(5462)
资源(5425)
(5365)
共检索到162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于新娟  
民初以来长江三角洲棉花对外贸易日趋活跃,既有一定数量的棉花输出,也有相当数量的棉花输入,乃至发生严重入超现象。棉花对外贸易态势,不仅反映区域内植棉业状况,对外棉排挤土棉给予数量上的判断,也是区域经济的一个缩影。本文拟从棉花进出口贸易的数量、价值变化以及出入超状况方面,考察1912—1936年长江三角洲棉花对外贸易态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进红  
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由此决定了其进出口商品结构;另一方面,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毛新雅  章志刚  王桂新  
本文由长三角地区(16城市)FDI与对外贸易的简单数量关系,构筑了地区层面的对外贸易模型,运用面板数据(PanelData)方法对长三角地区FDI的对外贸易效应及FDI在上海双边贸易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DI对长三角地区的对外贸易及上海的双边贸易均起到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长三角地区FDI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福中  陈诚  
在"全球平衡增长"议题下,中国要实现向内外部均衡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须致力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构建对外贸易、FD I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但FD I影响有限,在替代对外贸易的同时会"挤出"国内投资;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题仍为国内投资和人力资本。最后在"全球平衡增长"议题下,提出对外贸易、FD I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定位构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车慈慧  彭庆环  
90年代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全方位的开发开放格局,以及党中央一系列倾斜政策的启动,给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该地区的各级政府正抓住机遇,与浦东开发联动,决心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浪中乘胜前进。这给珠江三角洲第二轮的经济开放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如它们经济发展起点高,注意规划先行,通过严格的立法、执法,以及有配套的政策措施来控制资源,保护环境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道宾  
长江三角洲是指镇江以东、通扬运河 以南、杭州湾以北的区域,为长江人海口的冲积平原,地跨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与国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比较,长江三角洲突出的特点是:制造业体系完整,技术力量雄厚,产品竞争能力强,劳动生产率较高,研发创新氛围浓厚,区域形象力和龙头功能强大,金融贸易和经济中心地位突出。从总体上看,长江三角洲已基本完成了经济起飞的早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诗琪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对非贸易取得新进展,体现为对非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持续顺差;浙江省对非贸易额突出;对非的贸易国别相对集中;贸易主体日益多元化;对非的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展望未来,长三角地区对非贸易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贸易主体后劲充足,双方贸易额增长幅度将不断攀升,贸易商品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进军  
20多年的改革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其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这无疑又为长三角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城市化以及产业发展已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章对这种态势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对长江三角洲整体经济一体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查志强  
近年来,随着台湾向大陆的投资向纵深领域的拓展,IT产业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台湾IT产业落户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就“西进北移”的动因与效应进行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台湾IT产业之所以出现向长江三角洲的转移倾向是由IT产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将会成为集研发、生产和孵化基地为一身的核心发展地带。但在台湾IT产业蜂拥进入长江三角洲的过程中,一些潜在的隐忧也应引起相当的重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这一地区东起上海,西至重庆,涉及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8个省市,土地面积约33方平方公里,占全国的土地面积的3.4%,人口约1.6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7%。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3436亿元,占全国的19.4%。这一地区在我国经济战略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岳钦韬  
甲午战后,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近代交通尤其是铁路的兴起,区域内外的人口流动规模迅速扩大。1905年至1936年间,沪宁、沪杭甬铁路以不到中国铁路总里程5%的路线长度,输送了占同时期全国铁路27.8%的流动人口,居全国之首。铁路运输在扩大人口流动规模的同时,也充分扩大了人口流动的空间范围,但空间范围分时段分区段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沿线城市站点的客流比重普遍上升,乡镇站点多为下降,一定程度上表明铁路促进了区域城市化进程。而流动人口基于出行心理、成本、时间、安全舒适度、出行便利度等方面的交通行为选择,带动了各交通行业的竞争与发展。铁路作为近代长三角最为快速的交通方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进红  闫浩  张为付  
长江三角洲是 2 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增长极 ,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区域。入世后 ,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潮流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结构将如何调整 ,才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 ,本文通过现状分析 ,提出了提升长江三角外贸竞争力的现实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进红  阎浩  张为付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增长极,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区域。我国入世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结构应如何调整,才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现状分析,提出了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竞争力的现实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运源  黄桂良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都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两个区域,对2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两个经济区的整体优势可能相差不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它们各种经济发展因素的现有水平,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二者在经济竞争力方面的差异,探讨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相应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彬  陈圻  王志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