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0)
- 2023(12316)
- 2022(10369)
- 2021(9363)
- 2020(7694)
- 2019(16865)
- 2018(16244)
- 2017(30438)
- 2016(16733)
- 2015(18012)
- 2014(17927)
- 2013(17706)
- 2012(16381)
- 2011(14841)
- 2010(14892)
- 2009(14070)
- 2008(13741)
- 2007(12262)
- 2006(11055)
- 2005(9397)
- 学科
- 济(68668)
- 经济(68555)
- 业(48110)
- 管理(47481)
- 企(34823)
- 企业(34823)
- 农(30578)
- 方法(26599)
- 数学(22729)
- 数学方法(22543)
- 农业(20661)
- 财(20162)
- 业经(18912)
- 中国(18513)
- 制(17886)
- 地方(17387)
- 学(13621)
- 贸(11801)
- 贸易(11792)
- 体(11776)
- 环境(11628)
- 易(11411)
- 银(11079)
- 银行(11042)
- 融(10761)
- 金融(10758)
- 务(10547)
- 行(10531)
- 财务(10530)
- 财务管理(10500)
- 机构
- 学院(242948)
- 大学(239691)
- 济(97929)
- 经济(95877)
- 管理(90458)
- 研究(84586)
- 理学(78429)
- 理学院(77440)
- 管理学(76160)
- 管理学院(75716)
- 中国(62619)
- 科学(53576)
- 农(51487)
- 京(49936)
- 财(46565)
- 所(42695)
- 江(42618)
- 业大(40648)
- 农业(39436)
- 研究所(38987)
- 中心(38870)
- 财经(36527)
- 经(33069)
- 范(32838)
- 师范(32385)
- 院(30561)
- 经济学(30224)
- 省(29813)
- 北京(29673)
- 州(29402)
- 基金
- 项目(169961)
- 科学(134487)
- 基金(125334)
- 研究(118866)
- 家(111474)
- 国家(110526)
- 科学基金(94459)
- 社会(80163)
- 社会科(75903)
- 社会科学(75887)
- 省(68401)
- 基金项目(68008)
- 自然(61289)
- 自然科(59806)
- 自然科学(59786)
- 自然科学基金(58722)
- 划(56351)
- 教育(52785)
- 资助(49262)
- 编号(45457)
- 重点(38635)
- 发(37276)
- 部(36964)
- 创(35451)
- 成果(35274)
- 制(35047)
- 国家社会(33940)
- 创新(33259)
- 科研(32753)
- 课题(32336)
- 期刊
- 济(114208)
- 经济(114208)
- 研究(66816)
- 农(51418)
- 中国(47978)
- 学报(43785)
- 科学(40406)
- 财(35135)
- 农业(33527)
- 大学(33005)
- 学学(31903)
- 管理(30533)
- 融(23129)
- 金融(23129)
- 业经(22351)
- 教育(18178)
- 财经(17750)
- 经济研究(16731)
- 技术(16334)
- 问题(15594)
- 业(15216)
- 经(15164)
- 版(14312)
- 业大(12339)
- 资源(12338)
- 科技(11798)
- 刊(11395)
- 商业(11170)
- 农业大学(10745)
- 农村(10416)
共检索到356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泰 席建超 葛全胜
旅游机会公平是新近国际旅游学术本位反思及社会伦理责任担当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旅游供需系统视角,利用GIS和改进的人口加权距离模型研究了中国长江三角洲居民乡村旅游的空间差异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长江三角洲居民乡村旅游的空间机会格局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近似半圆环形等级圈,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衰减变化特征;(2)城镇与农村人口之间乡村旅游空间机会差异格局具有整体离散、外围显著的特征,差异程度比率范围大约在0.563 55~1.169 28之间,出现了城镇人口出游机会优于农村人口的资源配置"城乡错位"现象,说明乡村旅游点开发向城市集聚的市场导向特征明显;(3)居民乡村旅游的总体机会与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守红 何家凤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区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发达,但各市之间发展不平衡。文章选取6项核心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接着对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空间差异 长江三角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卞显红
长江三角洲呈现出多层次、多核心的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特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总体演变态势为: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的极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第二层面上的核心城市;南京等日益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旅游核心城市;常州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边缘区的地位日益提升;泰州等旅游城市持续被边缘化。城市旅游交通枢纽的形成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圈层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重要机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詹军
本文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从时空角度分析了旅游经济差异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2008—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缩小;第二,长三角城市群内大部分地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核心—边缘结构稳定;第三,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受到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层次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旅游经济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忠诚 李金莲
旅游活动是一项高消费的社会生活方式,产业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均GDP超过3600美元,进入旅游业快速发展阶段。文章在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产业等级体系;借鉴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卞显红 沙润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3个基本条件:可转移性、互补性和介入机会;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旅游者流、旅游物流、旅游信息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非中心城市相对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城市旅游吸引区边界的确定模型。对长江三角洲非中心城市相对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进行分析及旅游城市的旅游吸引范围的确定是划分城市旅游经济区的基本依据。依据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与旅游吸引范围的确定的分析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区进行了划分。
关键词:
城市旅游 空间相互作用 模型 长江三角洲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坤 黄震方 曹芳东 余凤龙 汤傅佳
城市旅游绩效是综合衡量城市旅游业生产活动过程和效果的重要手段。论文基于旅游发展规模和质量视角,利用旅游业绩指数和Bootstrap-DEa测算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绩效,并采用空间变差函数和sDM探讨城市旅游绩效的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区域城市旅游业绩和效率呈现相异的空间格局,城市旅游业绩高值区分布于上海、杭州和南京等中心城市及其邻近地区,低值区多位于皖北和苏北地区;城市旅游效率高值区逐渐呈现"皖北—苏南—上海—皖南—浙东"的"Z"字形分布,低值区不断向苏中、苏北和皖中地区集聚。2)区域城市旅游业绩和效率格局的演变过程存在明显差异,城市旅游业绩格局发生变异的随机成分不断降低,而旅游...
关键词:
城市旅游绩效 空间格局演变 泛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梓瑛 王兆峰
在绿色发展背景下,政府如何适度运用环境规制工具,处理好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构建区域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得到2007~2017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效率值,在此基础上基于自然断点法分析两者的空间格局演化情况,而后建立面板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环境规制对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1)城市群总体环境治理力度有所增强,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从空间分布来看,其空间格局变动较大,表现在高规制强度地区由城市群中部逐渐向东西部边缘地区进行转移。(2)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水平整体不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空间差异先扩大后缩小。旅游生态效率逐渐形成中部地区高效率组团状集聚的空间分布形态。(3)城市群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效率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随着滞后阶数的增加,环境规制对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的不利影响正逐渐减弱。从空间维度上看,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环境规制对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受环境规制正向影响的城市较少,主要分布在城市群中部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松柏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都市圈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季节性移居乡村休闲养老,这种发展趋势是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养老资源不足和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两个乡村休闲养老目的地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休闲养老目的地的形成可以分为在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上的自发模式和企业投资促成的"联众模式"两种;乡村休闲养老者群体主要是低龄老人,选择乡村休闲养老目的地时主要受目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休闲养老配套设施、生活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和目的地形象等因素的影响。季节性移居乡村休闲养老不仅可以缓解老龄化背景下都市圈不断增大的养老压力,而且可以解决乡村休闲旅游设施淡季的闲置问题,推动乡村环境的改善,促进当地村民的就业致富和城乡文明的交融与传播。都市圈具备条件的乡村可以把满足周边城市乡村休闲养老需求作为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乡村休闲养老 旅游业 长江三角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铁飞 冯亚芬 张振国
根据68处4A级景区所依托的主要旅游资源,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的时空结构概括为4种类型:周末型———圈层结构、节假日型———多节点结构、四季型———面状结构及其它时间型———单节点结构;由此提出该地区旅游产品亦构建为具有更加精细市场针对性的4类产品类型:周末型、节假日型、四季型和单节点型;认为通过旅游资源与产品的时空结构分析,可以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集约化开发,改变目前“长三角”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粗放的现状,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旅游资源 时空结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冯学钢 王慧敏 庄志明 孙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金平 杜红亮
大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样。但是,由于旅游缺乏区域协作,制约了该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通过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基础、旅游协作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以及区域旅游协作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协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旅游 区域协作 大长江三角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巧新 吴殿廷
基于散客旅游市场的较大份额和增长速度,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散客旅游市场的基础优势明显、以城内客源为主的特征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讨论了目前长三角存在的区域旅游合作与散客旅游市场特点衔接不够等散客市场开发问题,从政府、市场和服务角度提出了长三角散客旅游市场整合的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散客旅游 市场整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丽丽 保继刚
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关系客观存在,但区域旅游合作进程的加速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旅游地之间的外显竞争。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四个典型次区域为例,分析一定区域内部旅游地之间竞争关系的类型和实质,客观剖析旅游地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表明,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城市旅游地之间存在四种不同类型的竞争形式:①核心辐射分流竞争,如外围旅游地与区域核心上海的竞争;②市场收益分配竞争,如杭州与苏州、杭州与黄山等旅游地之间的竞争;③资源品牌竞争,如环太湖区域内部旅游地之间的竞争;④区域功能等级竞争,以杭州与宁波、杭州与南京、杭州与黄山等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为代表。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也有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
旅游区域 城市旅游地 竞争 长三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陶卓民,卢亮
区域旅游形象是指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和服务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和评价[1],设计具有鲜明特色,已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研究探讨了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的驱动机制,通过分析自然背景、历史文化背景等地方性特征以及旅游客源市场受众调查,进行了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定位,提出了包括整体形象、口号设计、视觉设计、行为设计等在内的较为全面的区域旅游形象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