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1)
- 2023(6903)
- 2022(5912)
- 2021(5505)
- 2020(4561)
- 2019(10341)
- 2018(10137)
- 2017(19429)
- 2016(10662)
- 2015(11790)
- 2014(11790)
- 2013(11914)
- 2012(11497)
- 2011(10589)
- 2010(11043)
- 2009(10014)
- 2008(9980)
- 2007(9345)
- 2006(8533)
- 2005(7759)
- 学科
- 济(48413)
- 经济(48375)
- 业(33136)
- 管理(32767)
- 企(27807)
- 企业(27807)
- 地方(16120)
- 农(15237)
- 方法(14881)
- 业经(13062)
- 中国(12661)
- 数学(11948)
- 数学方法(11759)
- 策(11730)
- 财(10166)
- 农业(9999)
- 产业(9722)
- 技术(9595)
- 制(9531)
- 学(9217)
- 地方经济(8924)
- 贸(8779)
- 贸易(8769)
- 易(8472)
- 划(7971)
- 和(7313)
- 及其(7271)
- 环境(7054)
- 银(6928)
- 银行(6916)
- 机构
- 学院(155689)
- 大学(151813)
- 济(67555)
- 经济(66119)
- 管理(62415)
- 研究(57430)
- 理学(52350)
- 理学院(51778)
- 管理学(51152)
- 管理学院(50836)
- 中国(42953)
- 科学(33203)
- 京(33177)
- 江(32273)
- 财(30758)
- 所(29099)
- 研究所(26147)
- 中心(25977)
- 农(24816)
- 财经(22947)
- 范(21311)
- 师范(21128)
- 州(21077)
- 院(20960)
- 业大(20832)
- 经(20450)
- 北京(19793)
- 省(19488)
- 农业(19225)
- 经济学(19016)
- 基金
- 项目(98771)
- 科学(78769)
- 研究(75904)
- 基金(70084)
- 家(60446)
- 国家(59952)
- 科学基金(51500)
- 社会(48022)
- 社会科(45734)
- 社会科学(45725)
- 省(40527)
- 基金项目(36633)
- 教育(33372)
- 划(32945)
- 自然(31942)
- 编号(31883)
- 自然科(31125)
- 自然科学(31112)
- 自然科学基金(30579)
- 资助(28247)
- 成果(26565)
- 发(23960)
- 课题(22793)
- 重点(22630)
- 部(21592)
- 创(21330)
- 创新(19865)
- 发展(19785)
- 展(19452)
- 国家社会(19206)
共检索到252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世斌
文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内部的极化效应,表现为浙江和江苏的生产要素在向上海的移动。找出了促进极化的3个因素:一是我国的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强化了极化效应;二是来自上海方面对于生产要素的吸引;三是周边省份的生产扩张。阐述了上海极化作用为浙江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的四大机遇,即房地产业、休闲旅游业、服务业、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浙江在应对极化过程中第三产业结的构调整战略,即规模战略、层次战略、国际化战略、地域整合战略和市场主导战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峰
进入21世纪,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势头依旧强劲,但是这一地区也存在着产业结构雷同、专业化系数不高、产业自主创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针对上述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应该通过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协同整合地区规划,加强合作,合理分工,实现地区经济又好有快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亚
在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自身的经济发展,各地区在产业结构上存在相当程度的趋同,甚至导致了局部的恶性竞争。立足"互利共赢"原则,着手解决产业结构同构问题,本文运用"蓝海战略"对江浙沪三地各自的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创新地提出了"四步动作"式的产业调整步骤,并就长三角未来的区域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产业发展 蓝海战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济 朱海森
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的定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进行联合营销的策略。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会展业 营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安旭东 陈浮 彭补拙
该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背景 ,阐述了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层次目标和影响因素 ,重点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利用在数量、质量、效率 3方面的关键问题 ,提出包括内涵型土地开发模式、立体化土地利用方式、主动型土地保护策略和诱致性土地管理机制的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苏洁 吴园一 卞显红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营销对促进该区域城市旅游联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树立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的“共赢”思想、建立健全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的机制、城市旅游联合营销人才的培养、建立城市旅游各相关利益群体的相互信任机制、充分重视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城市旅游营销信息系统等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市旅游 联合营销 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栾贵勤 杨凤华 张镛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竞争优势 ,决定了该地区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 ,将成为世界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基地、我国重要的制度与技术创新中心、缩小我国地区差别的协调区域以及我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前沿阵地。在这一形势下 ,对如何保证该地区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 ,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态势 ,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战略地位 发展策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泽厚,黄朗辉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比较及开发策略研究张泽厚,黄朗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也逐步由传统的"速度型"和"粗放型"向"效益型"和"集约型"转...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建军
本研究从产业经济和市场体制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各次区域之间产业同构产生的原因 ,认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的产业同构有其必然性。过分夸大这一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我们需要重视的是由产业同构所反映出来的制度问题 ,即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问题。而这正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所在。进而以浙江为例 ,认为必须从长三角正在形成的广域产业集聚和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客观现实出发 ,在长三角次区域实行“趋同”的产业发展定位 ,进而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互动格局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产业结构 产业定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永红 奚玉芹
长江三角洲地区要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提升综合竞争力,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各地区间协调发展。本文在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同构现象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能级提升的措施。
关键词:
产业同构 产业发展能级 区域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查志强
近年来,随着台湾地区IT产业向祖国大陆投资的纵深拓展,长江三角洲成为这一轮台商投资的主要接受地,其中台资IT产业的集群现象日益显著。现以台资IT产业落户苏州为例,对台资IT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效应进行分析,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台资 IT产业 产业集群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和平
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如何在宏观经济的大环境、大背景中找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谋求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关键是顺应发展规律,趋利避害,科学确定战略。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镇江经济发展 战略构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后凯
本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用专业化系数、市场占有率、产品出口率、资金利润率等指标考察其制造业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作者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抓好品牌建设,掌握和发展核心技术;将上海建成中国的国际管理控制中心;依靠产业集群化加快外资企业“落地生根”;加强城市间合作,促进地区制造业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