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6)
2023(13096)
2022(11176)
2021(10110)
2020(8299)
2019(19258)
2018(18770)
2017(35593)
2016(19538)
2015(21906)
2014(22388)
2013(22499)
2012(21798)
2011(20158)
2010(20691)
2009(19253)
2008(19039)
2007(17234)
2006(15544)
2005(14440)
作者
(60368)
(50514)
(50355)
(48178)
(32533)
(24490)
(23056)
(19585)
(19350)
(18146)
(17479)
(17085)
(16495)
(16230)
(16047)
(15978)
(15053)
(14938)
(14741)
(14728)
(12912)
(12553)
(12321)
(11840)
(11520)
(11504)
(11213)
(11142)
(10437)
(10036)
学科
(106581)
经济(106483)
管理(48705)
(46060)
方法(35944)
(33694)
企业(33694)
数学(31688)
数学方法(31415)
地方(31098)
中国(30814)
(26417)
(21711)
业经(20875)
(18418)
农业(18194)
地方经济(17474)
(16286)
贸易(16269)
(16215)
环境(15567)
(15543)
(15235)
金融(15232)
(14880)
(14759)
银行(14730)
(14282)
(13639)
理论(11934)
机构
学院(292733)
大学(291688)
(129790)
经济(126923)
研究(113171)
管理(104187)
理学(87466)
理学院(86220)
管理学(84767)
中国(84651)
管理学院(84193)
科学(69493)
(64714)
(59589)
(56483)
研究所(53875)
(52964)
(50601)
中心(50196)
财经(43874)
业大(42985)
(41705)
农业(41391)
师范(41289)
北京(41120)
经济学(40765)
(40631)
(39435)
(37591)
经济学院(36433)
基金
项目(185850)
科学(145208)
研究(134590)
基金(132292)
(115861)
国家(114887)
科学基金(96695)
社会(86054)
社会科(81524)
社会科学(81498)
(74220)
基金项目(70268)
(62160)
自然(60913)
教育(60251)
自然科(59411)
自然科学(59392)
自然科学基金(58265)
编号(53973)
资助(53913)
(46729)
成果(44137)
重点(42993)
(40343)
课题(39273)
发展(37668)
(37466)
(37094)
国家社会(35329)
创新(35277)
期刊
(158620)
经济(158620)
研究(94710)
中国(64077)
(48637)
学报(45459)
科学(42967)
(42570)
管理(38510)
大学(33369)
农业(32803)
学学(31452)
教育(30185)
(30038)
金融(30038)
技术(26135)
经济研究(25558)
业经(24732)
财经(22236)
问题(21996)
(19324)
(17939)
技术经济(16279)
(15791)
资源(15501)
世界(14900)
统计(14727)
商业(14372)
现代(14043)
国际(13934)
共检索到466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云波  徐长乐  彭秀芬  
开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全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参考大量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发展、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生态环境质量4个方面,选取18项代表性指标,建立了城市循环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循环经济综合指数,并对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②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由城市群外围向中心逐渐递增;③随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上升,循环经济水平呈不规则"W"变化。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保乾  张艳冉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论文选择了涵盖18个指标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因子分析法找出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程度、再利用及资源化程度是现阶段影响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它们对循环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8.09%、17.88%、13.97%和11.1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衡量,长三角地区明显发育着三个亚城市圈,说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经济结构已基本形成。根据三类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及功能定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要有侧重,充分体现长三角大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上海市应当发展以金融、贸易、物流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德友  李小建  陆玉麒  樊新生  
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TOPSIS法对长三角地区各县市1992、1998、2004和2010年4个年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进而采用马尔可夫链法和空间关联分析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格局演变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强,区域差异不断缓解;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和空间自相关性,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集聚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型向"Z"型,进而向"∑"型转变的态势,多中心、多轴线和均衡化发展态势日益突出。最后指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全区的带动作用,以经济区来组织城市经济发展将是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均衡、协调和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世俊  叶舒娟  王秉建  
文章依据经济地理学经典理论,借助区域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三大核心城市上海、南京和杭州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的聚类分析,为划分三大核心城市的各自腹地范围提供了依据。基于三大核心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状况和空间辐射范围,提出了泛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模式,归纳演绎出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整合架构,以期对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使之更好的发挥其在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东琪  张京祥  张明斗  于正松  胡毅  周亮  
本文利用DEA模型、层次分析法和耦合度模型分析了1980-2010年长江三角洲16个地级市的城市化效率、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并对其耦合关系进行了理论初探,提出了概念模型。结果表明:①30年间,长三角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总体经历了缓慢上升—急剧上升—缓慢下降—急剧下降的过程,呈倒"U"型发展;②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效率耦合关系不同,在一定时期,提高城市化效率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水平的发展也可提高城市化效率;但当城市化效率和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城市化效率的提高不再成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也不会过多地影响城市化效率;③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动态耦合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会首先摆脱城市化效率带来的促进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炳汝  谢守红  黎晶晶  
分析和测度能源消耗与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能源消耗与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区域差异,并从经济、产业、科技、环境方面构建了长三角区域能源消耗与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长三角地区与全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长三角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上海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浙江、江苏两省。最后提出长三角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仁锋  
创意经济是全球进入新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个人创造力与智慧、推崇创新,强调基于个人创造力的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作用的新经济。创意产业发展的质与量已经成为21世纪衡量一国或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较高新技术、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等对城市群影响,创意产业作用于城市群的哪些方面、影响程度如何尚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而这恰是创意时代城市群竞争优势持续提升的重要理论和城市产业政策实践难点。以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综合测度视角研判长三角城市群创意产业发展趋势:(1)梳理国内外研究阐明了创意产业的空间性,由此糅合城市体系理论与创意阶层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泽厚,黄朗辉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比较及开发策略研究张泽厚,黄朗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也逐步由传统的"速度型"和"粗放型"向"效益型"和"集约型"转...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建楠  姚士谋  曹有挥  王成新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城乡统筹的内涵及特点,构建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0、2008年两个年份的城乡统筹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影响长三角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各城市城乡统筹水平差异显著,2000~2008年相对差距有微弱扩大的趋势,局部发生变动;②各城市城乡统筹水平由城市群外围向中心逐渐递增;③影响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四大因子是城镇化因子、外向型经济因子、城乡收入水平及城乡交流因子。最后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坤  黄震方  曹芳东  陈晓艳  
基于泛长江三角洲2002~2012年市域面板数据,并借助面板SDM及空间效应分解方法,对区域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及其动力因子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都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当邻近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水平每提高1%,将促进本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水平增加约0.257%和0.312%;2区域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各动力因子的空间交互作用也较为明显。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交通设施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入境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旅游服务设施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内旅游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也较显著。3保障性因子多为正向溢出,吸引性因子多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敬跃  吴开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确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各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通过对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的测算和比较,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提供一个空间导向,以便协调各区域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并且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大的港口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较大,辐射较为显著。因此,长江以北地区需着力打造一个大型中心港口城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博  赵婷  雷国平  宋戈  赵映慧  
基于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的城市流相关指标进行了测算、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集聚与扩散能力差异较大,按城市流强度数值的大小可将其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2006—2008三年间,上海、南京等部分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而城市流倾向度指标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平稳;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已明显表现出多个都市圈绵延发展的态势,长三角都市连绵区初见端倪。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詹军  
本文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从时空角度分析了旅游经济差异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2008—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缩小;第二,长三角城市群内大部分地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核心—边缘结构稳定;第三,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受到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层次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 2 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 ,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 ,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 ,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 ,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济经济的严峻挑战 ,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 ,将共同成为 2 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