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1)
2023(13887)
2022(12202)
2021(11377)
2020(9545)
2019(22220)
2018(22255)
2017(42970)
2016(23460)
2015(26482)
2014(26833)
2013(26574)
2012(24547)
2011(22311)
2010(22577)
2009(20779)
2008(19978)
2007(17315)
2006(15421)
2005(13606)
作者
(68889)
(57133)
(56815)
(54426)
(37077)
(27493)
(25851)
(22495)
(21978)
(20533)
(19678)
(19365)
(18450)
(18244)
(17818)
(17668)
(17006)
(16562)
(16523)
(16469)
(14347)
(14099)
(13863)
(13261)
(12851)
(12817)
(12717)
(12355)
(11575)
(11073)
学科
(115550)
经济(115439)
管理(64492)
(58282)
(48179)
企业(48179)
方法(47903)
数学(42235)
数学方法(41538)
地方(27595)
中国(27217)
(24863)
(24465)
业经(22177)
(20764)
理论(17109)
农业(16644)
(16116)
贸易(16102)
环境(16026)
(16018)
(16015)
地方经济(15861)
(15450)
(13704)
金融(13702)
技术(13491)
(13225)
(13065)
银行(13025)
机构
大学(339384)
学院(337949)
(139784)
经济(136758)
管理(133710)
研究(116955)
理学(116034)
理学院(114678)
管理学(112338)
管理学院(111735)
中国(84692)
科学(73580)
(73183)
(59787)
(59322)
研究所(54327)
(52888)
(51810)
中心(51509)
业大(49723)
财经(48354)
北京(45874)
(45409)
师范(44981)
(43767)
(42775)
经济学(42161)
农业(40400)
(40027)
经济学院(37580)
基金
项目(231572)
科学(181887)
基金(167478)
研究(166744)
(145982)
国家(144851)
科学基金(124674)
社会(104734)
社会科(99250)
社会科学(99218)
(90723)
基金项目(88787)
自然(82441)
自然科(80509)
自然科学(80493)
自然科学基金(78976)
教育(76404)
(75988)
资助(70592)
编号(67456)
成果(54011)
重点(51948)
(50424)
(49585)
(47004)
课题(46964)
科研(43990)
创新(43937)
教育部(42997)
大学(42623)
期刊
(157519)
经济(157519)
研究(101803)
中国(60952)
学报(52023)
管理(49895)
科学(49109)
(45684)
(43439)
大学(39046)
学学(36924)
教育(35338)
农业(31773)
技术(31093)
(26395)
金融(26395)
经济研究(25685)
业经(23832)
财经(23560)
问题(21209)
(20173)
技术经济(18082)
统计(17694)
图书(16896)
(16448)
资源(16222)
理论(15904)
(15745)
现代(15730)
科技(15692)
共检索到496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文英  沈文伟  
本文建立与城市规模、城市首位度和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相应的经济规模、经济首位度和经济规模基尼系数指标,运用2007-2012年的统计数据测算各指标值,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规模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两大结论:第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与经济规模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但目前城市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第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人口与经济规模高度集中,尤其是最大城市上海市人口集中度严重。据此,笔者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一步城镇化的建议: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建立上海都市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波  纪慰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虹鸥  叶玉瑶  陈绍愿  
城市规模分布研究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对准确预测城市人口规模以及合理确定城镇体系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0年来首位度、回归斜率、城市规模基尼指数等多项指标的变化以及城市规模成长空间特征的分析,初步揭示了城市群城市规模成长的基本规律。同时对区域发展中的矛盾以及研究中的困扰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优良  陶天慧  丁鹏  
基于数理统计、空间插值技术、相关性分析与GIS地图表达,研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AQI及各空气含量因子污染浓度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提取国务院最新规划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分布数据,划分研究区为"一核五圈",探讨了空气质量指数的时间变化特征和AQI、首要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定量评价了AQI与其污染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时间变化上,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季均变化规律为夏季最好,冬季最差;月均变化呈波浪形分布,在1月份的平均浓度皆为最高;周均变化为:在一周后半段达到一周最大值;(2)空间分布上,分季节看,AQI在春、秋、冬三季空间梯度变化显著,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在首要污染物的分布上,以PM_(2.5)和O_3均分长三角地区;(3)PM_(2.5)含量空间分布与AQI有较高相似性,均处于北高南低的分布状态,臭氧分布呈现东高西低,即较发达的城市臭氧含量相对较高的空间分布格局。最后通过相关性计算,AQI与PM_(2.5)相关性显著,与O_3没有明显相关性,为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磊  段学军  田方  秦贤宏  
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级市1982—2007年人口数据和GDP数据,计算了各城市的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等,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集聚特征和经济集聚特征,两者在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及不同步性。研究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根据这两个地理集中度指数将长江三角洲16城市为三种类型:人口集聚超前于经济集聚,人口集聚滞后于经济集聚,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阶段内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均位于苏州市域内,历史轨迹呈现出人口和经济重心均向西南方向移动,并在向南移动上更具相关性的特点,经济重心移动的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过人口重心的移动;分析表明,未来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将趋向于协调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詹军  
本文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从时空角度分析了旅游经济差异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2008—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缩小;第二,长三角城市群内大部分地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核心—边缘结构稳定;第三,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受到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层次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如波  任胜钢  蔡立燕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基于长江三角洲35个城市2010-2013年的工业数据,通过将工业生态系统分解为工业经济、环境、能源三个子系统,采用网络DEA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35个城市工业生态系统及三个子系统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就工业经济子系统而言,工业经济高效率城市出现密集,形成了以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M"形分布;就环境子系统而言,环境高效率城市主要分布在以太湖为中心、长江沿岸及杭州湾沿线的地区;就能源子系统而言,以上海、苏州等城市能源效率较高,其它城市能源效率较低且效率水平差异较小;就工业生态系统而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工业生态效率呈现三阶梯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如波  任胜钢  蔡立燕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基于长江三角洲35个城市2010-2013年的工业数据,通过将工业生态系统分解为工业经济、环境、能源三个子系统,采用网络DEA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35个城市工业生态系统及三个子系统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就工业经济子系统而言,工业经济高效率城市出现密集,形成了以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M"形分布;就环境子系统而言,环境高效率城市主要分布在以太湖为中心、长江沿岸及杭州湾沿线的地区;就能源子系统而言,以上海、苏州等城市能源效率较高,其它城市能源效率较低且效率水平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新华  濮存惠  肖元真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长江流域开发的比较研究张新华,濮存惠,肖元真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为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期步伐,打开对外开放局面,提出了在东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对外开放地区等政策,鼓励沿海地区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世俊  叶舒娟  王秉建  
文章依据经济地理学经典理论,借助区域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三大核心城市上海、南京和杭州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的聚类分析,为划分三大核心城市的各自腹地范围提供了依据。基于三大核心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状况和空间辐射范围,提出了泛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模式,归纳演绎出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整合架构,以期对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使之更好的发挥其在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敬跃  吴开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确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各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通过对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的测算和比较,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提供一个空间导向,以便协调各区域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并且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大的港口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较大,辐射较为显著。因此,长江以北地区需着力打造一个大型中心港口城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博  赵婷  雷国平  宋戈  赵映慧  
基于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的城市流相关指标进行了测算、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集聚与扩散能力差异较大,按城市流强度数值的大小可将其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2006—2008三年间,上海、南京等部分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而城市流倾向度指标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平稳;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已明显表现出多个都市圈绵延发展的态势,长三角都市连绵区初见端倪。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军  郑瑶  
随着长三角各城市引资竞争的加剧,如何降低商务成本成为各地政府越来越关心的问题。本文在问卷调查和现地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从商务总成本以及要素成本、交易成本等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杭、沪、甬、嘉、苏五城市的商务成本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分析,从一个侧面把握了长三角地区的投资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并对如何正确认识商务成本,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