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1)
2023(12666)
2022(11119)
2021(10440)
2020(8698)
2019(19921)
2018(19929)
2017(38193)
2016(20884)
2015(23438)
2014(23089)
2013(22748)
2012(20942)
2011(18768)
2010(18737)
2009(17121)
2008(16570)
2007(14333)
2006(12610)
2005(10822)
作者
(59416)
(49262)
(48900)
(46518)
(31674)
(23725)
(22272)
(19346)
(18974)
(17639)
(17140)
(16570)
(15743)
(15535)
(15233)
(14996)
(14652)
(14502)
(14296)
(14229)
(12149)
(12131)
(11861)
(11350)
(10992)
(10980)
(10905)
(10879)
(9925)
(9632)
学科
(83627)
经济(83531)
管理(62170)
(58404)
(49604)
企业(49604)
方法(37062)
数学(31755)
数学方法(31386)
中国(24278)
地方(21076)
(21019)
(19005)
(18975)
业经(18833)
技术(17380)
理论(14507)
(14278)
农业(14206)
(14140)
贸易(14128)
环境(13767)
(13562)
(13532)
(11918)
(11896)
银行(11853)
技术管理(11693)
(11614)
财务(11554)
机构
大学(291105)
学院(288708)
管理(118062)
(112152)
经济(109532)
理学(102690)
理学院(101460)
管理学(99736)
管理学院(99204)
研究(98611)
中国(70984)
(63244)
科学(62542)
(49192)
(49082)
(46178)
研究所(45081)
(44180)
中心(43784)
业大(43310)
(39975)
财经(39843)
师范(39633)
北京(39146)
(36657)
(36213)
(34589)
农业(34494)
经济学(32447)
师范大学(32435)
基金
项目(204244)
科学(161428)
研究(148953)
基金(148012)
(128901)
国家(127841)
科学基金(110744)
社会(93645)
社会科(88608)
社会科学(88582)
(80357)
基金项目(79833)
自然(72977)
自然科(71281)
自然科学(71264)
自然科学基金(69969)
(67290)
教育(67282)
编号(60359)
资助(59514)
成果(48187)
重点(45441)
(44228)
(44075)
(43445)
课题(41624)
创新(41157)
科研(38576)
教育部(37751)
国家社会(37742)
期刊
(122358)
经济(122358)
研究(85597)
中国(54321)
学报(44901)
管理(43895)
科学(42811)
(38801)
(35442)
大学(33656)
教育(33182)
学学(31431)
农业(27087)
技术(25182)
(22591)
金融(22591)
业经(20259)
经济研究(18952)
财经(18522)
问题(17001)
图书(16725)
(15713)
科技(15567)
(14471)
资源(14336)
技术经济(14202)
理论(14187)
现代(14061)
实践(13145)
(13145)
共检索到418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继妹  费新章  
城市关系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中。长三角区域由于今后一段时间内交通运输网络的重大变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功能、城市关系的表现形式都将发生重大的转变。对这种变化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指出这种变化对同一区域中的某些城市来说是提高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地位的重大转机,对某些城市来说却是加大被边缘化的可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忆邵  
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新趋向 ,即①从行政区经济到都市圈经济。行政区经济与都市圈经济在运行环境、运行机制、运行目标、运行方式、调控手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都市圈经济发展模式更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 ;②从隔江单侧发展到跨江双侧协同发展。如上海、苏南和杭州 ,都在大力推进跨江发展战略 ;③从外向型经济或民营经济到两者融合的区域特色经济。经济国际化和民营化相互结合、外地资本和本地资本相互渗透已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 ;④从权力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如上海的“服务高地”、苏南的理性执政、浙江的“无为而治”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世俊  叶舒娟  王秉建  
文章依据经济地理学经典理论,借助区域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三大核心城市上海、南京和杭州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的聚类分析,为划分三大核心城市的各自腹地范围提供了依据。基于三大核心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状况和空间辐射范围,提出了泛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模式,归纳演绎出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整合架构,以期对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使之更好的发挥其在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石慧  王正卫  
长江三角洲①是我国乃至亚洲和全球经济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加速发展,区内城镇建成区总面积已超过6300平方公里,占地区总面积的6.36%,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化模式。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加强地区内部整合,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来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明  张成  
首先介绍了巨型城市区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研究进展,指出巨型城市区由形体上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20到50个城镇组成,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中心城市周围集聚,通过新劳动功能分工显示出巨大的经济力量。然后参照POLYNET项目组的研究方法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构建FUR界定了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范围,并采用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结构数据对16个主要FUR之间的功能联系进行了分析,作为对界定结果的检验。研究结论是: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由55个在地域上邻接的FUR组成,总人口超过8 000万,总面积超过78 000km2。温州和台州地区从功能联系结构来看处于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边缘,但将其纳入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蓓蓓  李凤英  俞钦钦  于洋  毕军  
定义了环境公平性包括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及基于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为表征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构造并计算了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各地环境压力指数。为表征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构造了环境基尼系数与绿色贡献系数。根据2004年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污染排放数据(COD与SO2排放量),计算了长三角各地级市的环境压力与基于GDP的COD与SO2环境基尼系数与各地的绿色贡献系数。借助分层聚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上讲,上海面临的环境压力最高,江苏省城市较浙江省高;(2)从基于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上讲,长三角地区基于GDP的COD、SO2环境基尼系数分别...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腾飞  谷人旭  姜炎鹏  马仁锋  
创新梯度是综合评价区域创新竞争力及差异的核心指标。构建区域创新梯度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区域创新梯度系数进行测度和空间关联分析。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比较创新人才投入、比较创新资金投入和创新效率梯度,且比较创新人才梯度差异更明显;(2)同时存在明显的城市创新梯度,且苏州占据长三角创新梯度的高地,上海以及江、浙两省的绝大部分城市创新梯度均较高。(3)长三角创新梯度较高/低的城市在空间上整体趋于集聚,且创新梯度整体具有空间正相关性。需要借助相应的创新指标和创新溢出性破解各地区的创新困境,明确区域创新增长极,加强地区间协同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丽丽  保继刚  
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关系客观存在,但区域旅游合作进程的加速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旅游地之间的外显竞争。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四个典型次区域为例,分析一定区域内部旅游地之间竞争关系的类型和实质,客观剖析旅游地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表明,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城市旅游地之间存在四种不同类型的竞争形式:①核心辐射分流竞争,如外围旅游地与区域核心上海的竞争;②市场收益分配竞争,如杭州与苏州、杭州与黄山等旅游地之间的竞争;③资源品牌竞争,如环太湖区域内部旅游地之间的竞争;④区域功能等级竞争,以杭州与宁波、杭州与南京、杭州与黄山等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为代表。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也有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小龙  沈建法  
在共同利益关系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对城市合作过程的追踪和参与者的互动分析,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主导的城市合作。研究发现城市合作是一个从信息交流、专题合作到共同市场建设的过程,并且总结出发展的、促销的、协调的、资源共享的和战略的合作五种类型的城市合作。同时研究也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管治模式已经在我国出现。最后,文章不仅给出研究发现对区域规划和城市合作的政策应用,而且也指出了现有城市合作机制面临的问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敏  顾朝林  陈璐  张成  汪淳  张晓明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城市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和功能组织形式,通过全球城市接入全球经济网络,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不断深入的全球化进程和不断加强的城镇一体化态势,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有可能建设成为全球城市区的区域;进而从全球城市区的空间建构和功能组织的角度,提出通过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打造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的次级全球城市职能,强化城市间的功能联系,构筑区域网络一体化支撑体系,构建“多中心层域式、网络状一体化”的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并提出面向全球化和基于地方化的区域功能组织结构,打造若干全球化战略区以推进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建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晓明  王小丹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人口和产业最密集、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正在成长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世界级城市群,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与建设环境互为影响。一方面,用2008年数据概括了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现状特征,重点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是城市化过程进一步加速;另一方面,综述了常见三角洲海平面上升研究,在未来20a长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估计将达到220~380mm;在未来50a,长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保守的估计将达到270~610mm。未来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必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造成影响,主要是:土地淹没面积大,洪涝灾害加剧,影响生产和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如波  任胜钢  蔡立燕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基于长江三角洲35个城市2010-2013年的工业数据,通过将工业生态系统分解为工业经济、环境、能源三个子系统,采用网络DEA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35个城市工业生态系统及三个子系统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就工业经济子系统而言,工业经济高效率城市出现密集,形成了以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M"形分布;就环境子系统而言,环境高效率城市主要分布在以太湖为中心、长江沿岸及杭州湾沿线的地区;就能源子系统而言,以上海、苏州等城市能源效率较高,其它城市能源效率较低且效率水平差异较小;就工业生态系统而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工业生态效率呈现三阶梯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广忠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现象的出现和推进,地方发展中区域之间社会经济联系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多元化,传统的科层式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与区域发展和管理实践的需求,区域协作和区域管治日益重要。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近30年的快速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