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6)
- 2023(9880)
- 2022(8198)
- 2021(7367)
- 2020(6256)
- 2019(13845)
- 2018(13771)
- 2017(26374)
- 2016(14307)
- 2015(15715)
- 2014(15794)
- 2013(15757)
- 2012(14567)
- 2011(12878)
- 2010(13153)
- 2009(12808)
- 2008(13037)
- 2007(11945)
- 2006(10844)
- 2005(10229)
- 学科
- 业(77004)
- 企(70683)
- 企业(70683)
- 济(67242)
- 经济(67125)
- 管理(63318)
- 业经(26460)
- 财(26041)
- 农(24767)
- 方法(24715)
- 务(19419)
- 财务(19403)
- 财务管理(19379)
- 制(18770)
- 企业财务(18365)
- 农业(18213)
- 数学(17134)
- 数学方法(16997)
- 地方(16020)
- 技术(15869)
- 中国(14570)
- 体(14242)
- 划(13806)
- 策(13364)
- 和(12668)
- 体制(12447)
- 理论(11566)
- 企业经济(11146)
- 经营(10978)
- 技术管理(10554)
- 机构
- 学院(213433)
- 大学(207152)
- 济(92559)
- 经济(90931)
- 管理(86946)
- 理学(74015)
- 理学院(73279)
- 管理学(72490)
- 管理学院(72084)
- 研究(68123)
- 中国(55418)
- 财(46961)
- 京(43534)
- 江(40515)
- 科学(38608)
- 农(36065)
- 财经(35986)
- 所(33963)
- 经(32348)
- 中心(31380)
- 研究所(30008)
- 业大(29270)
- 农业(27986)
- 经济学(27454)
- 州(27244)
- 财经大学(26177)
- 北京(25979)
- 商学(25312)
- 商学院(25100)
- 经济学院(24739)
- 基金
- 项目(135610)
- 科学(109261)
- 研究(102470)
- 基金(99765)
- 家(85073)
- 国家(84276)
- 科学基金(74655)
- 社会(67965)
- 社会科(64359)
- 社会科学(64344)
- 省(54952)
- 基金项目(53301)
- 自然(46956)
- 自然科(45828)
- 自然科学(45816)
- 教育(45261)
- 自然科学基金(45070)
- 划(43563)
- 编号(40525)
- 资助(39339)
- 业(33010)
- 成果(32235)
- 制(32034)
- 创(31810)
- 部(30472)
- 重点(30436)
- 发(29859)
- 创新(28797)
- 课题(28184)
- 国家社会(27978)
- 期刊
- 济(114784)
- 经济(114784)
- 研究(64745)
- 中国(43870)
- 财(41453)
- 管理(38593)
- 农(35319)
- 科学(27980)
- 学报(26631)
- 农业(23839)
- 融(22427)
- 金融(22427)
- 大学(21446)
- 业经(21128)
- 学学(20604)
- 技术(19704)
- 财经(18796)
- 教育(16787)
- 经济研究(16331)
- 经(16149)
- 问题(14745)
- 业(14729)
- 技术经济(12589)
- 财会(12320)
- 现代(11987)
- 世界(11268)
- 贸(10825)
- 会计(10609)
- 商业(10436)
- 经济管理(10339)
共检索到333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樊福卓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分工进展及分工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的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在优化,区域内分工与合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各城市制造业的专业化倾向在增强。事实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不良竞争和内耗现象,多与政府的行为有关。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弱化"行政性边界",淡化地方利益观念,追求地区经济的整体利益。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制造业 分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国良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既有垂直型国际分工,也有水平国际分工。在这两种分工形式中,长三角制造业都处于分工体系的末端。这样一种国际分工定位,使该地区制造业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局。提升产业层级、与国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扩大高新技术中间产品的生产平台是长三角制造业摆脱困局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长三角制造业 国际分工 发展困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后凯
本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用专业化系数、市场占有率、产品出口率、资金利润率等指标考察其制造业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作者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抓好品牌建设,掌握和发展核心技术;将上海建成中国的国际管理控制中心;依靠产业集群化加快外资企业“落地生根”;加强城市间合作,促进地区制造业一体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志华,陈圻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ubdivision of area and industry,manufacturing structural convergence in Delta Area of ChangJiang River was measured.Competitive performance of manufacturing in this Area was examined.Causes of occurrence of high convergence and high increase of manufacturing were analysed.The scientific attitude to structural convergence was pointed.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制造业 结构趋同 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鹏 李廉水
在研究中国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经济、社会、科技在内的中国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评价,进而提出了促进该都市圈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都市圈 制造业 互动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为付 张二震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长三角是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最多地区的之一,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国际产业资本向中国转移的前哨阵地。本文主要是研究FDI对长三角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贡献,采用实证的方法从不同方面研究了FDI对长三角工业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促进作用,并对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市利用FDI政策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FDI 长三角地区 国际制造业基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玉 孙慧 吴昌南
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区位商分析法和市场占有率指标,对长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业54个子行业的资源配置状态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长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业在内部结构和能力上客观存在的不平衡性和强互补性,提出了长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业产业区带概念和构建长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业产业区带的设想。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区带 DEA分析 区位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汪彩君 唐根年
我国制造业呈现空间集聚特征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并非所有的集聚都会带来正效应。长三角地区一些产业集聚已出现生产要素拥挤现象,产业效率下降明显。本文采用区位商及其产值所占比例等指标选取长三角地区典型的六大高集聚度的制造产业,通过产业规模指数与利润的相关分析,得出并非所有制造行业生产效率与产业聚集度成正相关关系,依据制造业集聚效率特征把集聚类型定量划分为聚集过度、聚集适度与聚集推进三类,并建立区域制造业空间聚集适度分析与预警模型,为合理指导区域产业聚集、产业转移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产业聚集 生产要素拥挤 集聚适度 预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英明
产业空间集聚所获取的集聚经济利益,是决定地区产业定位的重要因素。地区间产业的竞争与合作所获取的专业化经济利益,是决定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的空间集聚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即集聚经济结构,地区间产业的竞争与合作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即偏离经济结构,产业的集聚经济结构和偏离经济结构影响到地区产业的增长。依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模以上制造业行业部门的具体数据,构建增长模型,分析制造业集聚经济结构和偏离经济结构对城市群产业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传江 吕力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的第二代核心模型为分析框架来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实证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可以用"由中心向外围的制造业空间扩散"来解释,这种扩散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密切关系,伴随着制造业扩散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趋同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关键词:
产业同构 制造业空间扩散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这一地区东起上海,西至重庆,涉及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8个省市,土地面积约33方平方公里,占全国的土地面积的3.4%,人口约1.6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7%。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3436亿元,占全国的19.4%。这一地区在我国经济战略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秉建 程久苗 罗世俊 樊小凤
在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模型,从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能力三个方面研究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新型工业化水平,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灰色关联模型 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乃政 张桃林 王兴祥 刘红樱 梁晓红
土壤碳库变化对于全球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有重大的影响。研究基于最新完成的1∶250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2、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及储量做出实测统计。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库储量分别为50.99、356.47、677.26Tg,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70、4.90、9.30 kg/m2。研究区主要分布土壤为水稻土、潮土,水稻土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57、3.85、8.86 k...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建军
本研究从产业经济和市场体制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各次区域之间产业同构产生的原因 ,认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的产业同构有其必然性。过分夸大这一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我们需要重视的是由产业同构所反映出来的制度问题 ,即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问题。而这正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所在。进而以浙江为例 ,认为必须从长三角正在形成的广域产业集聚和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客观现实出发 ,在长三角次区域实行“趋同”的产业发展定位 ,进而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互动格局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产业结构 产业定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广忠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现象的出现和推进,地方发展中区域之间社会经济联系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多元化,传统的科层式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与区域发展和管理实践的需求,区域协作和区域管治日益重要。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近30年的快速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