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76)
- 2023(3320)
- 2022(2899)
- 2021(2605)
- 2020(2162)
- 2019(4956)
- 2018(4807)
- 2017(9204)
- 2016(5042)
- 2015(5512)
- 2014(5654)
- 2013(5872)
- 2012(5801)
- 2011(5204)
- 2010(5220)
- 2009(4656)
- 2008(4562)
- 2007(4062)
- 2006(3681)
- 2005(3242)
- 学科
- 济(30207)
- 经济(30188)
- 地方(14399)
- 业(12188)
- 管理(10149)
- 农(9051)
- 方法(8631)
- 地方经济(8433)
- 企(8341)
- 企业(8341)
- 产业(8082)
- 业经(7554)
- 数学(7530)
- 数学方法(7468)
- 农业(6470)
- 中国(6208)
- 结构(5157)
- 学(5147)
- 技术(4699)
- 环境(4368)
- 制(3746)
- 贸(3693)
- 贸易(3687)
- 产业结构(3677)
- 发(3616)
- 易(3429)
- 融(3159)
- 金融(3157)
- 农业经济(3150)
- 资源(3140)
- 机构
- 学院(73923)
- 大学(71210)
- 济(33131)
- 经济(32648)
- 研究(29718)
- 管理(27293)
- 理学(23423)
- 理学院(23072)
- 管理学(22721)
- 管理学院(22581)
- 中国(20484)
- 科学(18756)
- 江(18519)
- 京(16230)
- 所(15531)
- 研究所(14353)
- 农(14312)
- 中心(13363)
- 财(11986)
- 业大(11810)
- 农业(11224)
- 范(10906)
- 院(10798)
- 师范(10773)
- 省(10666)
- 州(10154)
- 经济学(9984)
- 科学院(9619)
- 财经(9492)
- 经济学院(9090)
- 基金
- 项目(52897)
- 科学(41925)
- 研究(38994)
- 基金(37128)
- 家(32720)
- 国家(32494)
- 科学基金(27500)
- 社会(25439)
- 社会科(24214)
- 社会科学(24210)
- 省(23170)
- 基金项目(20413)
- 划(18178)
- 自然(16967)
- 自然科(16470)
- 自然科学(16467)
- 教育(16209)
- 自然科学基金(16162)
- 编号(15251)
- 发(14524)
- 资助(14218)
- 重点(12766)
- 江(12485)
- 发展(12071)
- 展(11895)
- 课题(11513)
- 成果(11463)
- 创(11444)
- 部(11151)
- 创新(10737)
共检索到114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建军
本研究从产业经济和市场体制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各次区域之间产业同构产生的原因 ,认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的产业同构有其必然性。过分夸大这一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我们需要重视的是由产业同构所反映出来的制度问题 ,即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问题。而这正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所在。进而以浙江为例 ,认为必须从长三角正在形成的广域产业集聚和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客观现实出发 ,在长三角次区域实行“趋同”的产业发展定位 ,进而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互动格局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产业结构 产业定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志新
文章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产业同构现象和上海当前发展的机遇,借鉴城市带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了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中的发展定位问题,得出结论:上海未来应以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通过科教创新,从形象和功能上打造知识型、创新型的大都市,与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其他城市共同和谐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产业同构 发展定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永红 奚玉芹
长江三角洲地区要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提升综合竞争力,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各地区间协调发展。本文在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同构现象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能级提升的措施。
关键词:
产业同构 产业发展能级 区域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鲍华俊,张彩江
本文概述了长江三角洲二省一市工业同构的现状,指出了制度和资源并非这一现象的最合理解释,并且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证明了长三角产业结构程度偏高与地区经济水平接近有关。另外也指出了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计算方法的不足,行业产值的平均分布和产业内部的分工合作可能是两种并存的现象。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产业同构 相似系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靖学青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工业结构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层面的分析,最后在对比较分析结果总结的同时就其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重点及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产业结构 比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唐立国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只有加快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 ,才能加快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本文着重从 1 5城市产业结构入手 ,通过分析比较 ,找出目前长江三角洲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产业结构 相似系数 增长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彬 陈圻 王志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进红
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由此决定了其进出口商品结构;另一方面,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 升级 长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忠诚 李金莲
旅游活动是一项高消费的社会生活方式,产业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均GDP超过3600美元,进入旅游业快速发展阶段。文章在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产业等级体系;借鉴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琛 刘可文 沈晓栋
基于国家相关政策对服务外包产业的定义及分类,采用核心密度估计等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实地调研,探讨了长三角地区近年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格局和演化历程。结果发现:1长三角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的总体格局为以上海为龙头,沿"宁—沪—杭—甬"一线发展。2不同类型的服务外包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并不一致,总结为示范型、均衡型和特色型三类。3从演化过程看,2000年以前,外包企业主要集聚在上海;2005年前后,示范城市开始成为集聚中心;如今,非示范城市的外包产业亦发展迅速。4长三角地区服务外包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005年以前,ITO占比高达60%以上,近年来,ITO比例有所下降,BPO和KPO的占比显著上升,现已接近50%,表明长三角地区服务外包正逐步向中高端方向发展。此外,长三角内部服务外包初步形成了一定地域分工,示范城市内高端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比例不断上升,非示范城市目前仍以较低端的ITO为主。
关键词:
服务外包 空间格局 演化特征 长三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仁锋 李加林 庄佩君 杨晓平 李伟芳
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高地,长三角已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海洋产业体系。构建区域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单要素对比分析与全要素综合量化评价的方法及指标体系,以2008~2010年度海洋统计数据从竞争力要素层和省域综合评判了江浙沪海洋产业竞争力,从不同侧面揭示江浙沪海洋产业竞争力优、劣势与空间差异性。研究表明:要素层面,上海除海洋产业发展条件外均位于江浙沪首位,而江浙两省的4要素差异较小;省域层面综合测度呈现上海处于长三角龙头地位,江浙两省虽有梯度但初现两翼格局。单要素竞争力格局与综合竞争力区域分异,既表明长三角海洋产业竞争力在要素层存在同构,又隐喻了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海洋产业的区域合作与整体竞争力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峰
进入21世纪,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势头依旧强劲,但是这一地区也存在着产业结构雷同、专业化系数不高、产业自主创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针对上述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应该通过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协同整合地区规划,加强合作,合理分工,实现地区经济又好有快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查志强
近年来,随着台湾地区IT产业向祖国大陆投资的纵深拓展,长江三角洲成为这一轮台商投资的主要接受地,其中台资IT产业的集群现象日益显著。现以台资IT产业落户苏州为例,对台资IT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效应进行分析,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台资 IT产业 产业集群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这一地区东起上海,西至重庆,涉及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8个省市,土地面积约33方平方公里,占全国的土地面积的3.4%,人口约1.6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7%。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3436亿元,占全国的19.4%。这一地区在我国经济战略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克 路瑶
根据1995年和2000年的工业总产值数据,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工业的产业竞争力作了比较分析。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两个角度对工业的39个具体行业作了详细的分析,指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并对长江三角洲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