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40)
- 2023(17260)
- 2022(14987)
- 2021(13840)
- 2020(11665)
- 2019(26826)
- 2018(26341)
- 2017(51250)
- 2016(27448)
- 2015(30518)
- 2014(30370)
- 2013(29967)
- 2012(27539)
- 2011(24614)
- 2010(24557)
- 2009(22501)
- 2008(21527)
- 2007(18809)
- 2006(16528)
- 2005(14585)
- 学科
- 济(129286)
- 经济(129170)
- 管理(79612)
- 业(75129)
- 企(61940)
- 企业(61940)
- 方法(54625)
- 数学(48138)
- 数学方法(47547)
- 财(30361)
- 农(30266)
- 中国(29370)
- 地方(29142)
- 业经(26161)
- 学(25572)
- 农业(21117)
- 务(19550)
- 财务(19480)
- 财务管理(19443)
- 制(19336)
- 贸(19170)
- 贸易(19156)
- 企业财务(18520)
- 易(18478)
- 环境(18017)
- 理论(17827)
- 和(17557)
- 融(16943)
- 金融(16939)
- 地方经济(16744)
- 机构
- 大学(389247)
- 学院(386798)
- 济(165345)
- 经济(162138)
- 管理(154815)
- 理学(134609)
- 理学院(133152)
- 研究(131218)
- 管理学(130736)
- 管理学院(130045)
- 中国(96922)
- 京(81628)
- 科学(79531)
- 财(73924)
- 所(64965)
- 财经(59776)
- 中心(59367)
- 研究所(59341)
- 江(58810)
- 农(58698)
- 业大(56142)
- 经(54385)
- 经济学(50849)
- 北京(50621)
- 范(49618)
- 师范(49138)
- 院(47906)
- 经济学院(45661)
- 农业(45569)
- 州(44808)
- 基金
- 项目(268405)
- 科学(212158)
- 基金(196921)
- 研究(194641)
- 家(171539)
- 国家(170204)
- 科学基金(147318)
- 社会(124810)
- 社会科(118420)
- 社会科学(118387)
- 基金项目(104450)
- 省(103355)
- 自然(96170)
- 自然科(93975)
- 自然科学(93956)
- 自然科学基金(92251)
- 教育(88830)
- 划(86733)
- 资助(81466)
- 编号(78418)
- 成果(62283)
- 重点(59866)
- 部(59452)
- 发(56969)
- 创(55234)
- 课题(52780)
- 国家社会(51926)
- 创新(51566)
- 科研(51478)
- 教育部(51428)
- 期刊
- 济(180840)
- 经济(180840)
- 研究(115231)
- 中国(68241)
- 学报(59652)
- 管理(57624)
- 财(57106)
- 科学(55171)
- 农(51931)
- 大学(45801)
- 学学(43327)
- 教育(36610)
- 农业(35794)
- 技术(34729)
- 融(32859)
- 金融(32859)
- 经济研究(29862)
- 财经(29687)
- 业经(27193)
- 经(25482)
- 问题(23157)
- 技术经济(20370)
- 图书(19011)
- 统计(18748)
- 业(18158)
- 理论(18092)
- 资源(17653)
- 科技(17444)
- 贸(17429)
- 现代(17207)
共检索到566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毛新雅 王桂新
文章依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6城市)的资本形成作用及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FDI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内资本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着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但其作用力度小于劳动力、国内投资及技术进步等因素。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资本形成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毛新雅 张得志
文章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就业影响的理论及研究,测算了外资企业的就业增长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增长的贡献,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对这一地区就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长三角16城市外资企业的就业增长对这些城市(各自)整体就业增长有一定贡献。但包含综合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对长三角地区的就业增长产生了负效应,文章进一步就这一结论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外商直接投资 就业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方勇 张二震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 ,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测算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 2 0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积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的方向及程度 ,并提出了本地区未来外资政策的战略定位的构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邦锋
文章利用1986-2005年的历年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FDI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分两个时段就FDI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FDI主要集中长江以南地区,现有的FDI规模、区域市场容量等是主要影响因素。FDI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效应 长江三角洲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毛新雅 章志刚 王桂新
本文由长三角地区(16城市)FDI与对外贸易的简单数量关系,构筑了地区层面的对外贸易模型,运用面板数据(PanelData)方法对长三角地区FDI的对外贸易效应及FDI在上海双边贸易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DI对长三角地区的对外贸易及上海的双边贸易均起到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长三角地区FDI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英明
外商投资企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空间集群现象。本文依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大中型外商投资企业的具体数据 ,通过因子分析识别具有空间联系的大中型外商投资企业部门集群 ,在此基础上构建增长模型 ,分析部门集群对区域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外商投资 空间集群 空间联系 功能联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健 程永明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即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是我国经济联系最紧密、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区域。自改革开放后,三省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发展速度,同时产业结构和生产效率也都大幅度的改善。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也日益显示出其经济龙头的作用。本文的目的就是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分析和估计长三角地区三省的产出缺口和宏观生产函数来研究其增长模式,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长三角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桂田 尹志锋
对珠江三角洲16市和长江三角洲7市2002—2005年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全员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着与平均工资较为稳健的正向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商投资所处类型企业的工资有正向影响,但并未产生外溢效应;对外贸易与工资水平大多呈负向关系;职业教育对工资呈现正向影响关系;失业率与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一般会降低总体平均工资水平。这些结果意味着,决定和影响工资水平的市场性因素发挥着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但考虑到工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严重不匹配,平均工资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尤其是对外贸易与工资之间的负相关,显示出在进一步加强市场机制对劳动力定价作用的同时,必须要有政策性的外部冲击,以形成有效的...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平均工资 增长机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福中 陈诚
在"全球平衡增长"议题下,中国要实现向内外部均衡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须致力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构建对外贸易、FD I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但FD I影响有限,在替代对外贸易的同时会"挤出"国内投资;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题仍为国内投资和人力资本。最后在"全球平衡增长"议题下,提出对外贸易、FD I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定位构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军
从总量上来看,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投资与国内资本形成之间存在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互补关系,资本挤出效应并不存在;而从产业层面上看,跨国公司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行业内中资企业的投资,并且行业内的挤出效应具有一定的时间趋势性。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内资本 外商投资 长江三角洲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书生
本文首次从发展地理学的角度,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重新验证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发现要素从流通领域向到生产领域扩散的轨迹,通过市场化与工业化的路径推动经济增长。这与市场主导学派的分工贸易、比较优势、市场机制的经验是一致的,与库兹涅茨定义的"经济增长"不同,在自由市场机制下,通过要素流动与制度创新,在内生技术进步不足的情况下,同样能形成了一个显著且持续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长江三角洲地区 发展地理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单定方 陈昭锋
城市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前沿阵地,提升城市竞争力是强化区域竞争能力的关键。基于FDI的区域城市群竞争力提升存在固有缺陷,据此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竞争力提升中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并提出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基础来提升城市FDI集聚能力,是长江三角洲所有城市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天成 朱晓华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1978年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采用1978-2005年长江三角洲16市GDP数据,首先计算分析区域GDP增加的总量与速度,定量描述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进而引入区域重心的概念,定量表示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以来GDP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GDP增长速度较高的城市主要沿宁沪杭甬铁路呈"Z"型分布;发展速度较低的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边缘及两翼地区;上海市与第二位城市的差距有所减小;区域GDP重心整体上表现出缓慢、定向的向西南移动趋势,表明区域差异总体上在不断缩小。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区域经济 空间格局 演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施倩,宁越敏
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取得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其中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上海市和江苏省沿江7市为基本研究范围.着重探讨外商在本地区投资的特点.并分析它对经济增长、经济运行效益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以“新城市化”为特征的空间效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盖美 胡杭爱 柯丽娜
基于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应用脱钩理论和改进的弹性分析法脱钩程度判定标准,对2000—200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脱钩程度、时序演变和呈现的规律进行定量评价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主要经历了从相对脱钩Ⅱ—相对脱钩Ⅲ—相对脱钩Ⅱ—相对脱钩Ⅰ,2000—2005年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冲击不断增强,而2005—2009年冲击有所减小;该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各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相对脱钩为主,且存在时间上和指标间的差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多数时期都处于相对脱钩状态,其中10个城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呈现"N"型趋势,且多数城市2004年和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