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3)
2023(3613)
2022(3169)
2021(3112)
2020(2603)
2019(6175)
2018(6205)
2017(12197)
2016(6456)
2015(7047)
2014(6774)
2013(6723)
2012(5851)
2011(5071)
2010(4703)
2009(4006)
2008(3529)
2007(2631)
2006(2007)
2005(1489)
作者
(15953)
(13178)
(13149)
(12369)
(8432)
(6283)
(5971)
(5150)
(5130)
(4681)
(4544)
(4312)
(4058)
(3901)
(3894)
(3893)
(3874)
(3847)
(3736)
(3608)
(3052)
(3035)
(3020)
(2968)
(2942)
(2929)
(2855)
(2695)
(2548)
(2527)
学科
(27719)
经济(27694)
管理(17913)
(17026)
方法(15279)
数学(14130)
数学方法(14029)
(14012)
企业(14012)
地方(6471)
中国(6350)
(6150)
(5820)
业经(4938)
环境(4485)
(4285)
贸易(4284)
(4222)
财务(4203)
财务管理(4200)
(4159)
农业(4089)
技术(4042)
企业财务(4040)
(3799)
(3471)
(3465)
地方经济(3318)
理论(3099)
(3022)
机构
大学(82566)
学院(81914)
管理(38114)
(35214)
经济(34628)
理学(34083)
理学院(33772)
管理学(33430)
管理学院(33270)
研究(23233)
中国(16588)
(16413)
(14393)
科学(13731)
财经(12474)
中心(11631)
业大(11629)
(11459)
(11311)
经济学(10682)
商学(9991)
经济管理(9879)
商学院(9870)
(9858)
(9824)
经济学院(9809)
师范(9754)
财经大学(9538)
北京(9381)
(9199)
基金
项目(64619)
科学(52444)
基金(49159)
研究(48036)
(42007)
国家(41661)
科学基金(37354)
社会(31906)
社会科(30409)
社会科学(30402)
基金项目(27401)
(24784)
自然(24253)
自然科(23721)
自然科学(23718)
自然科学基金(23301)
教育(21215)
(20837)
资助(19077)
编号(18980)
(14540)
(14107)
重点(13981)
成果(13972)
(13815)
国家社会(13475)
创新(13095)
人文(13085)
教育部(12925)
科研(12660)
期刊
(32136)
经济(32136)
研究(21452)
管理(12918)
科学(10311)
(9955)
中国(9952)
学报(9336)
大学(7446)
(7140)
技术(7132)
学学(7112)
财经(5528)
(5516)
金融(5516)
农业(5348)
理论(5210)
业经(5137)
教育(5001)
实践(4944)
(4944)
经济研究(4903)
问题(4806)
(4584)
技术经济(4250)
现代(4127)
资源(4002)
情报(3967)
科技(3900)
图书(3672)
共检索到103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毛新雅  张得志  
文章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就业影响的理论及研究,测算了外资企业的就业增长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增长的贡献,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对这一地区就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长三角16城市外资企业的就业增长对这些城市(各自)整体就业增长有一定贡献。但包含综合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对长三角地区的就业增长产生了负效应,文章进一步就这一结论进行了阐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毛新雅  王桂新  
文章依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6城市)的资本形成作用及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FDI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内资本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着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但其作用力度小于劳动力、国内投资及技术进步等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邦锋  
文章利用1986-2005年的历年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FDI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分两个时段就FDI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FDI主要集中长江以南地区,现有的FDI规模、区域市场容量等是主要影响因素。FDI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单定方  陈昭锋  
城市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前沿阵地,提升城市竞争力是强化区域竞争能力的关键。基于FDI的区域城市群竞争力提升存在固有缺陷,据此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竞争力提升中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并提出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基础来提升城市FDI集聚能力,是长江三角洲所有城市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钢  徐贤春  刘蕾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后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间竞争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地方政府能力建设与评估也开始成为政府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本文以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起政府能力的结构模型,提出一套评估政府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政府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并给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毛新雅  王桂新  
随着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产业集聚成为影响外商直接投资(FDI)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引进外资的最重要地区,FDI在这一地区内部的区位决策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本文采用长江三角洲16城市的相关数据,运用对数线性模型和逐步回归方法并结合怀特(White)异方差检验,经验性地证实了:21世纪初以来,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的工业企业销售产值、FDI自我积累的因果效应机制等表征产业集聚状况的因素已成为影响FDI在这一地区进行区位决策的最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英明  
产业集群是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产业在特定区位的空间集聚现象,具有对特定区位的路径选择特征。本文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聚的路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集群的因子间不仅具有显著的路径选择特征,而且因子与集群间也具有显著的路径选择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促进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聚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陈俊  赵存学  林琳  余许友  
量化长三角地区用水量时空差异的驱动效应,对该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LMDI方法,将2000—2015年长三角用水量时空差异的驱动效应分解为强度效应、结构效应、收入效应和人口效应。研究发现,从时间角度看,产业用水强度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是用水量下降的驱动因素,尤其是前者,除上海第一产业外,长三角三次产业用水效率普遍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用水量下降的作用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促进了用水量增加。从空间角度看,用水量差异及其驱动效应与参考对象的选择密切相关;浙江第一、二产业用水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石慧  王正卫  
长江三角洲①是我国乃至亚洲和全球经济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加速发展,区内城镇建成区总面积已超过6300平方公里,占地区总面积的6.36%,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化模式。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加强地区内部整合,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来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波  纪慰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秉建  程久苗  罗世俊  樊小凤  
在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模型,从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能力三个方面研究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新型工业化水平,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乃政  张桃林  王兴祥  刘红樱  梁晓红  
土壤碳库变化对于全球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有重大的影响。研究基于最新完成的1∶250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2、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及储量做出实测统计。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库储量分别为50.99、356.47、677.26Tg,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70、4.90、9.30 kg/m2。研究区主要分布土壤为水稻土、潮土,水稻土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57、3.85、8.86 k...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明  张成  
首先介绍了巨型城市区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研究进展,指出巨型城市区由形体上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20到50个城镇组成,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中心城市周围集聚,通过新劳动功能分工显示出巨大的经济力量。然后参照POLYNET项目组的研究方法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构建FUR界定了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范围,并采用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结构数据对16个主要FUR之间的功能联系进行了分析,作为对界定结果的检验。研究结论是: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由55个在地域上邻接的FUR组成,总人口超过8 000万,总面积超过78 000km2。温州和台州地区从功能联系结构来看处于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边缘,但将其纳入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蓓蓓  李凤英  俞钦钦  于洋  毕军  
定义了环境公平性包括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及基于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为表征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构造并计算了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各地环境压力指数。为表征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构造了环境基尼系数与绿色贡献系数。根据2004年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污染排放数据(COD与SO2排放量),计算了长三角各地级市的环境压力与基于GDP的COD与SO2环境基尼系数与各地的绿色贡献系数。借助分层聚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上讲,上海面临的环境压力最高,江苏省城市较浙江省高;(2)从基于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上讲,长三角地区基于GDP的COD、SO2环境基尼系数分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