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0)
- 2023(12083)
- 2022(10777)
- 2021(10249)
- 2020(8502)
- 2019(20226)
- 2018(20266)
- 2017(39124)
- 2016(21490)
- 2015(24163)
- 2014(24424)
- 2013(24098)
- 2012(22031)
- 2011(19779)
- 2010(19821)
- 2009(17997)
- 2008(17267)
- 2007(14797)
- 2006(12940)
- 2005(11137)
- 学科
- 济(89431)
- 经济(89340)
- 管理(58074)
- 业(54488)
- 企(44598)
- 企业(44598)
- 方法(42837)
- 数学(38010)
- 数学方法(37319)
- 中国(23501)
- 地方(22961)
- 农(22703)
- 学(19864)
- 业经(18367)
- 财(18245)
- 农业(15498)
- 理论(15027)
- 贸(14163)
- 贸易(14151)
- 环境(13908)
- 易(13610)
- 和(13595)
- 制(13101)
- 技术(12546)
- 划(11712)
- 地方经济(11512)
- 务(11279)
- 财务(11204)
- 财务管理(11181)
- 教育(10711)
- 机构
- 大学(300021)
- 学院(299320)
- 管理(121463)
- 济(113681)
- 经济(111018)
- 理学(106298)
- 理学院(105025)
- 管理学(102698)
- 管理学院(102175)
- 研究(100065)
- 中国(71981)
- 科学(65812)
- 京(65204)
- 所(50406)
- 财(48799)
- 农(47790)
- 江(46998)
- 研究所(46532)
- 业大(46422)
- 中心(45015)
- 范(41445)
- 师范(41059)
- 北京(40402)
- 财经(39883)
- 农业(37402)
- 院(37101)
- 经(36207)
- 州(35615)
- 师范大学(33350)
- 经济学(32850)
- 基金
- 项目(213902)
- 科学(168120)
- 基金(154537)
- 研究(153266)
- 家(135302)
- 国家(134249)
- 科学基金(115790)
- 社会(94690)
- 社会科(89681)
- 社会科学(89653)
- 省(84331)
- 基金项目(82848)
- 自然(78134)
- 自然科(76314)
- 自然科学(76299)
- 自然科学基金(74866)
- 划(71056)
- 教育(70642)
- 资助(64555)
- 编号(62820)
- 成果(49643)
- 重点(47967)
- 部(46239)
- 发(45215)
- 创(43697)
- 课题(43414)
- 科研(40999)
- 创新(40771)
- 教育部(39180)
- 大学(39128)
- 期刊
- 济(121441)
- 经济(121441)
- 研究(85189)
- 中国(53633)
- 学报(47812)
- 科学(45131)
- 管理(43199)
- 农(42058)
- 大学(35573)
- 财(34647)
- 教育(33802)
- 学学(33488)
- 农业(29503)
- 技术(27170)
- 融(21505)
- 金融(21505)
- 业经(20230)
- 经济研究(18778)
- 财经(18092)
- 问题(17049)
- 图书(16567)
- 资源(16012)
- 业(15563)
- 经(15295)
- 科技(14999)
- 技术经济(14568)
- 统计(14388)
- 理论(14103)
- 现代(13769)
- 版(13273)
共检索到425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文英 沈文伟
本文建立与城市规模、城市首位度和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相应的经济规模、经济首位度和经济规模基尼系数指标,运用2007-2012年的统计数据测算各指标值,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规模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两大结论:第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与经济规模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但目前城市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第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人口与经济规模高度集中,尤其是最大城市上海市人口集中度严重。据此,笔者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一步城镇化的建议: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建立上海都市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仁振 陈秀山
分析了交通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并对"长三角"区域开发的要素进行了等级划分;构建空间结构模型实证了"长三角"网络化开发的现实性和必然性,并利用分维值分析交通网络和城市群的空间特征。区域开发网络系统虽是自组织的,但政府干预也不可或缺,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分形 网络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梦洁 陈黎 林庶民 王慧
行政区划的调整导致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因而对区域的城镇体系和经济体系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区域,采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县级以上境界面状数据,使用ArcGIS软件,通过ArcMap ArcToolbox中的自带工具、ArcMap VBA和Google Maps API编程计算长三角城市群2000—2009年的城市群分形维数,分析研究期内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群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相关性的影响。20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划调整变更主要包括市辖区内部调整和外部扩展,上海和南京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地位因此不断增强,而杭州市的影响相对削弱;与此同时,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分布逐渐趋向均衡;此外,交通网络一体化增强了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联系与作用,推动了长三角的整体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磊 段学军 田方 秦贤宏
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级市1982—2007年人口数据和GDP数据,计算了各城市的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等,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集聚特征和经济集聚特征,两者在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及不同步性。研究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根据这两个地理集中度指数将长江三角洲16城市为三种类型:人口集聚超前于经济集聚,人口集聚滞后于经济集聚,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阶段内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均位于苏州市域内,历史轨迹呈现出人口和经济重心均向西南方向移动,并在向南移动上更具相关性的特点,经济重心移动的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过人口重心的移动;分析表明,未来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将趋向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广忠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现象的出现和推进,地方发展中区域之间社会经济联系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多元化,传统的科层式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与区域发展和管理实践的需求,区域协作和区域管治日益重要。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近30年的快速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牟宇峰
文章使用1982、1990、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应用区位基尼系数、偏离份额和专业化指数测度就业人口的时空演变过程,探究其分布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长三角地区就业人口演变的特点是集聚程度整体上先扩散后集聚;行业专业化水平变化不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格局演变;前期以全域人口移入为主,后期以宁镇和苏中地区移出为主。(2)就业构成主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因子所占比例和反映的指标数均较高;指标与主因子之间均表现为正相关;不同时期的密度主因子和数量主因子变化不大,同一时期二者主因子有一定差异。(3)将长三角地区划分为农业区、建筑业区、工业区、生产性服务区、生活性服务区、公共性服务区六类后,数量上工业区和服务业区增加,空间上农业和建筑业趋于分散。
关键词:
长三角 就业人口 分布格局 演变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邦锋
文章利用1986-2005年的历年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FDI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分两个时段就FDI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FDI主要集中长江以南地区,现有的FDI规模、区域市场容量等是主要影响因素。FDI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效应 长江三角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秉建 程久苗 罗世俊 樊小凤
在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模型,从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能力三个方面研究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新型工业化水平,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灰色关联模型 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乃政 张桃林 王兴祥 刘红樱 梁晓红
土壤碳库变化对于全球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有重大的影响。研究基于最新完成的1∶250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2、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及储量做出实测统计。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库储量分别为50.99、356.47、677.26Tg,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70、4.90、9.30 kg/m2。研究区主要分布土壤为水稻土、潮土,水稻土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57、3.85、8.86 k...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石慧 王正卫
长江三角洲①是我国乃至亚洲和全球经济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加速发展,区内城镇建成区总面积已超过6300平方公里,占地区总面积的6.36%,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化模式。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加强地区内部整合,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来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关键词:
趋势 长江三角洲 城市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明 张成
首先介绍了巨型城市区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研究进展,指出巨型城市区由形体上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20到50个城镇组成,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中心城市周围集聚,通过新劳动功能分工显示出巨大的经济力量。然后参照POLYNET项目组的研究方法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构建FUR界定了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范围,并采用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结构数据对16个主要FUR之间的功能联系进行了分析,作为对界定结果的检验。研究结论是: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由55个在地域上邻接的FUR组成,总人口超过8 000万,总面积超过78 000km2。温州和台州地区从功能联系结构来看处于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边缘,但将其纳入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关键词:
全球城市区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蓓蓓 李凤英 俞钦钦 于洋 毕军
定义了环境公平性包括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及基于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为表征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构造并计算了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各地环境压力指数。为表征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构造了环境基尼系数与绿色贡献系数。根据2004年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污染排放数据(COD与SO2排放量),计算了长三角各地级市的环境压力与基于GDP的COD与SO2环境基尼系数与各地的绿色贡献系数。借助分层聚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上讲,上海面临的环境压力最高,江苏省城市较浙江省高;(2)从基于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上讲,长三角地区基于GDP的COD、SO2环境基尼系数分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尚正永 张小林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格局、过程与机理的基础上,运用分形方法,从城市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城市要素的相关性三个方面,测算了描述空间结构分形特征的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根据三个维数的地理意义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关键词:
城市体系 空间结构 分形特征 长江三角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