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6)
- 2023(10282)
- 2022(8046)
- 2021(7151)
- 2020(5568)
- 2019(12496)
- 2018(12102)
- 2017(22802)
- 2016(12992)
- 2015(14043)
- 2014(14292)
- 2013(13629)
- 2012(12626)
- 2011(11234)
- 2010(11558)
- 2009(10646)
- 2008(10435)
- 2007(9422)
- 2006(8785)
- 2005(8046)
- 学科
- 济(51782)
- 经济(51731)
- 业(35178)
- 管理(35106)
- 企(25053)
- 企业(25053)
- 农(20478)
- 中国(18334)
- 地方(17597)
- 方法(15475)
- 农业(14448)
- 业经(13490)
- 数学(13472)
- 数学方法(13255)
- 财(12733)
- 学(11154)
- 策(10173)
- 制(10156)
- 贸(9638)
- 贸易(9623)
- 易(9298)
- 地方经济(8761)
- 发(8760)
- 环境(8443)
- 及其(8133)
- 银(8011)
- 银行(7999)
- 融(7916)
- 金融(7913)
- 行(7714)
- 机构
- 学院(180043)
- 大学(176490)
- 济(74161)
- 经济(72603)
- 研究(68175)
- 管理(65750)
- 理学(55656)
- 理学院(54979)
- 管理学(53946)
- 管理学院(53619)
- 中国(50952)
- 科学(41731)
- 京(38670)
- 江(35296)
- 所(35060)
- 财(34614)
- 农(34323)
- 研究所(31851)
- 中心(30921)
- 业大(27380)
- 农业(26620)
- 财经(26277)
- 范(25786)
- 师范(25531)
- 院(25173)
- 经(23707)
- 州(23665)
- 北京(23418)
- 省(23240)
- 经济学(22280)
- 基金
- 项目(121005)
- 科学(95586)
- 研究(89702)
- 基金(86190)
- 家(76312)
- 国家(75690)
- 科学基金(64098)
- 社会(56868)
- 社会科(53831)
- 社会科学(53818)
- 省(48605)
- 基金项目(44670)
- 自然(40669)
- 教育(40589)
- 划(40525)
- 自然科(39670)
- 自然科学(39659)
- 自然科学基金(38912)
- 编号(36938)
- 资助(34295)
- 成果(30495)
- 发(28652)
- 重点(28622)
- 课题(27171)
- 部(25955)
- 创(24626)
- 国家社会(23514)
- 创新(23133)
- 发展(23054)
- 性(22776)
共检索到284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慧 杨浩 赵其国
本文概述了长江三角洲土壤质量演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城郊型农业区由于污水的灌溉、污泥的施用而带来重金属的污染 ;集约农业区由于过量施用化肥产生的面源污染 ;丘陵地区属于传统农业区 ,土壤养分较为贫瘠、水土流失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提高土壤质量的几点技术措施。
关键词:
农业 土壤质量 长江三角洲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乃政 张桃林 王兴祥 刘红樱 梁晓红
土壤碳库变化对于全球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有重大的影响。研究基于最新完成的1∶250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2、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及储量做出实测统计。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库储量分别为50.99、356.47、677.26Tg,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70、4.90、9.30 kg/m2。研究区主要分布土壤为水稻土、潮土,水稻土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57、3.85、8.86 k...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叶磊 欧向军 张洵
在归纳概括经济极化驱动力机制概念及其内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建立长三角地区经济极化驱动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996,2001,2006和2012年4个典型年份,运用熵值法对其整体和25个中心城市的经济极化驱动力和类型进行定量比较。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经济极化的驱动力与极化水平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互促进关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极化形成与发展的动力逐步由工业化为主向全球化为主转变,进而转向城镇化和分权化多元并进的局面;②近10多年来,上海市的经济极化属于分权化带动型,但其经济极化的总驱动力在逐渐减弱,而江苏省各地区经济极化驱动力的类型多样,自北向南的层次感十分突出,浙江省各地区的经济极化类...
关键词:
驱动力机制 经济极化 熵值法 长三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乃政 张桃林 王兴祥 刘红樱
土壤碳库变化对于全球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有重大的影响。基于新近完成的1:250 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2、统计软件SPSS13.0,对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作出实测统计。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0~20 cm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为238.65 Tg,有机碳密度为3.28±0.92 kg/m2,各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值介于2.63~3.57 kg/m2;0~100cm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为822.76 Tg,有机碳密度为11.30±3.48 kg/m2,各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值介于9.35~11...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秉建 程久苗 罗世俊 樊小凤
在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模型,从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能力三个方面研究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新型工业化水平,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灰色关联模型 长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永红 奚玉芹
长江三角洲地区要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提升综合竞争力,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各地区间协调发展。本文在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同构现象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能级提升的措施。
关键词:
产业同构 产业发展能级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这一地区东起上海,西至重庆,涉及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8个省市,土地面积约33方平方公里,占全国的土地面积的3.4%,人口约1.6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7%。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3436亿元,占全国的19.4%。这一地区在我国经济战略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多长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土壤污染现象。造成部分地区土壤污染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性立法严重滞后;二是我国集体土地产权保护的法律仍不健全;三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地区经济竞争日益加剧;四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信息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等。因此,为有效防治土壤污染,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尽快改变现行的官员政绩考核机制、鼓励全民参与土壤污染防治以消除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快土壤污染防治和集体土地产权保护立法并配合使用土壤污染保证金等经济手段,实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土壤污染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明玲玲 陈洪斌 张宇峰
分别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海相沉积物母质土壤的表层土和心层土为例,考察了其对重金属Cu的吸附、解吸及固定特性,目的是了解其在不同土壤结构的存在形态和迁移特性。研究表明:不同表层土和心层土的铜吸附容量可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吸附等温方程拟合,其中以Langmuir方程吻合度最高,回归计算出的最大吸附容量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而其解吸动力学大部分符合指数方式。研究发现,大多数土壤的心层土的最大吸附容量大于表层土,解吸量小于表层土;表层土中对Cu的固定吸附量最大的是滩涂泥,最小的是滩砂泥;心层土中对Cu的固定吸附量最大的是滩潮土,最小的是滩砂泥。不同土壤对Cu的固定吸附量存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陈俊 赵存学 林琳 余许友
量化长三角地区用水量时空差异的驱动效应,对该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LMDI方法,将2000—2015年长三角用水量时空差异的驱动效应分解为强度效应、结构效应、收入效应和人口效应。研究发现,从时间角度看,产业用水强度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是用水量下降的驱动因素,尤其是前者,除上海第一产业外,长三角三次产业用水效率普遍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用水量下降的作用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促进了用水量增加。从空间角度看,用水量差异及其驱动效应与参考对象的选择密切相关;浙江第一、二产业用水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书国 段学军 姚士谋
研究区域人口空间演变,可揭示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对于制定合理的人口发展政策,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2、1990、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市历年统计年鉴,先对本地区的人口分布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得出各地市人口数量差异巨大、人口密度北高南低、沿交通轴线人口集中分布的特点,然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分布的动态变化特征、规律做了较细致探讨,得出各地区人口增幅存在较大差异、人口密度增长总体放缓、人口分布先集中后分散、人口重心由东北向西南移动等演变特征。并结合影响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外部因子进行解释,认为经济因素、城市地位与功能、政策因素以及信息交通等...
关键词:
人口分布 空间演变 动力机制 长江三角洲
[期刊] 改革
[作者]
樊福卓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分工进展及分工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的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在优化,区域内分工与合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各城市制造业的专业化倾向在增强。事实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不良竞争和内耗现象,多与政府的行为有关。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弱化"行政性边界",淡化地方利益观念,追求地区经济的整体利益。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制造业 分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建军
本研究从产业经济和市场体制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各次区域之间产业同构产生的原因 ,认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的产业同构有其必然性。过分夸大这一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我们需要重视的是由产业同构所反映出来的制度问题 ,即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问题。而这正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所在。进而以浙江为例 ,认为必须从长三角正在形成的广域产业集聚和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客观现实出发 ,在长三角次区域实行“趋同”的产业发展定位 ,进而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互动格局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产业结构 产业定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广忠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现象的出现和推进,地方发展中区域之间社会经济联系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多元化,传统的科层式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与区域发展和管理实践的需求,区域协作和区域管治日益重要。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近30年的快速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运杰 曹建海
200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特别是技工荒的问题,长三角和珠三角争夺民工。从劳动力市场体制本身来看,长三角地区近年来虽进步明显,但仍然存在着诸如待遇低、劳动条件恶劣、社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处理好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解决好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入问题,建立覆盖广、种类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制造业 劳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