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9)
- 2023(13820)
- 2022(12005)
- 2021(11242)
- 2020(9255)
- 2019(21193)
- 2018(21132)
- 2017(40919)
- 2016(22493)
- 2015(25145)
- 2014(25147)
- 2013(25145)
- 2012(23188)
- 2011(20971)
- 2010(20781)
- 2009(19048)
- 2008(18307)
- 2007(16063)
- 2006(14337)
- 2005(12358)
- 学科
- 济(98083)
- 经济(97989)
- 业(66163)
- 管理(59166)
- 农(49531)
- 企(43392)
- 企业(43392)
- 方法(40630)
- 数学(35912)
- 数学方法(35549)
- 农业(32820)
- 地方(26642)
- 业经(23910)
- 中国(23389)
- 学(20076)
- 财(19437)
- 贸(16660)
- 贸易(16649)
- 制(16350)
- 易(16119)
- 环境(15266)
- 技术(14273)
- 发(14025)
- 地方经济(13580)
- 和(13401)
- 理论(12891)
- 银(12327)
- 银行(12290)
- 融(12126)
- 金融(12122)
- 机构
- 学院(319381)
- 大学(315857)
- 济(129729)
- 管理(128961)
- 经济(127129)
- 理学(112851)
- 理学院(111609)
- 管理学(109766)
- 研究(109367)
- 管理学院(109221)
- 中国(81313)
- 农(72200)
- 科学(70077)
- 京(67107)
- 业大(55918)
- 农业(55748)
- 所(55611)
- 财(52772)
- 研究所(51175)
- 中心(50637)
- 江(50452)
- 财经(42940)
- 范(42922)
- 师范(42538)
- 北京(40886)
- 经(39211)
- 院(39096)
- 州(37996)
- 经济学(37109)
- 经济管理(36839)
- 基金
- 项目(226813)
- 科学(178527)
- 研究(166413)
- 基金(163930)
- 家(143734)
- 国家(142512)
- 科学基金(121743)
- 社会(105035)
- 社会科(99163)
- 社会科学(99136)
- 省(90354)
- 基金项目(88310)
- 自然(79079)
- 自然科(77142)
- 自然科学(77127)
- 自然科学基金(75724)
- 划(74679)
- 教育(73890)
- 编号(69230)
- 资助(66081)
- 成果(54101)
- 重点(50843)
- 发(50459)
- 部(49951)
- 创(46878)
- 课题(46383)
- 创新(43779)
- 科研(43040)
- 国家社会(42826)
- 教育部(41767)
- 期刊
- 济(145307)
- 经济(145307)
- 研究(89205)
- 农(72744)
- 中国(59805)
- 学报(52460)
- 农业(50147)
- 科学(49355)
- 管理(42367)
- 大学(39706)
- 学学(37788)
- 财(36038)
- 教育(32017)
- 业经(29618)
- 融(27257)
- 金融(27257)
- 技术(27178)
- 业(24263)
- 问题(20455)
- 经济研究(20085)
- 财经(19408)
- 资源(17526)
- 版(16645)
- 经(16457)
- 科技(16209)
- 技术经济(15957)
- 图书(15526)
- 理论(15252)
- 农业经济(15247)
- 世界(15125)
共检索到461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庆 蒋旭东 闪辉 张贝尔
[目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重要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相对集中,为此,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域粮食生产效率及其特征,提出保障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方法]利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首先构建DEA模型测算2013—201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域县(市)的粮食生产效率,分析各县(市)粮食生产效率的差异特征;然后利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2013—2017年综合效率均未达到DEA有效,规模效率均高于纯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远离集中连片的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的县(市)粮食综合效率较高的空间格局。全要素生产率下降0.7%,技术进步效率下降0.8%,技术效率变化上升0.1%,纯技术效率指数上升0.4%,规模效率下降0.2%。江苏、安徽两省的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以及Malmquist生产率变化均高于长三角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均值。[结论]国家应分类施策,加强科技投入,强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生产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万江 李勇 李剑锋 朱艳 李丹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嘉兴市 2 0 0 2年 1 1家无公害农产品和常规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调查与经济效益分析表明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投入更大 ,成本结构发生改变 ,比较收益率大于成本溢出率 ,生产经济效益更高 ,但也存在优质不优价等问题。各级政府应在市场建设、公益性宣传和生产者补贴等方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
无公害农产品 长江三角洲 生产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于涛方
各行业门类人口的就业结构和空间分布同时反映了区域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基于此,文章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所有的238个县、市、区的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都市区的结构特征和空间组合特征,进而确定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整体范围边界和内部结构边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丽群 陈伟 吴群 马素华
基于全国农用地分等工作成果,采用定量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了未来10 a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变化对区域粮食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利用等别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耕地质量总体较优;②根据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来10 a内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均存在下降趋势,减少的耕地主要集中在利用等别较高、质量较优的区域;③长江三角洲地区最高等别、最低等别耕地的标准面积与统计面积相比,减少和增加耕地的比例为0.1∶1,减少和增加标准粮产量的比例为0.52∶1。相对于低等别耕地,高等别耕地数量变化对粮食产能影响更大;④耕地占补平衡中,由于占优补劣原因使耕地质量下降,导致补充耕地的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言文 施毅超 胡正义 牛高华 孙燕
从经济增长规律与发展阶段来看,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的减少趋势还将持续一定时期。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及耕地现状,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耕地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未来耕地变化态势,揭示出耕地损失率高峰值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通过国家粮食安全的态势判断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减少与国家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面积的减少所导致的粮食减产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较小,而国家粮食安全水平的变化会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有效供给的结论。从而提出耕地保护的思路:“十一五”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应采取积极的保护政策;进入“十二五”之后,耕地保护政策应转为严格控制。为此,...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志华 胡非凡 袁华山
长江三角洲存在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种粮效益下降、外来粮源的可持续保障困难、粮食供应链效用低下、粮食消费安全隐患日渐突出等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农户、粮食企业及其供应链——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没有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为此,需要构建以综合藏粮为重要内容的可持续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创新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条件下的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实现方式,大力促进和增强以粮食大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建设。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粮食安全 供应链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崇生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主的长三角地区率先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协调形式,区域合作不断向深层次、宽领域迈进,为建立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进入21世纪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全国的地位明显凸现。其主要说明因素在全球化和市场化两大动力。长三角地区既有一体化趋势,同时也有反一体化的因素。长三角一体化意味着分属不同行政区域的各个地区,由单纯的竞争转向合作,从有限领域的合作进入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形成长江三角洲新的区域优势。其目标是共同建设以上海为主导的区域共同市场。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区域 共同市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秉建 程久苗 罗世俊 樊小凤
在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模型,从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能力三个方面研究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新型工业化水平,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灰色关联模型 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乃政 张桃林 王兴祥 刘红樱 梁晓红
土壤碳库变化对于全球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有重大的影响。研究基于最新完成的1∶250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2、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及储量做出实测统计。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库储量分别为50.99、356.47、677.26Tg,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70、4.90、9.30 kg/m2。研究区主要分布土壤为水稻土、潮土,水稻土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57、3.85、8.86 k...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兰 叶森 曾刚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人口产业密集区之一,也是世界六大都市区之一,推进长江三角洲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产业联动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基于浦东新区的视角,以集成电路(IC)产业为分析对象,系统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联动的实践。研究发现,基于浦东的区域产业联动具有资金境外联系强而境内联系弱、跨国产业链联系密切而境内联系少、人才流入多于流失、技术合作伙伴多在本地和境外而与江浙合作少、产业联动制度环境总体较好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尊重企业的区域经济主体地位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大楷 冯体一
本文以构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二省一市的科技创新在产出能力、投入能力、配置能力、支撑能力、管理能力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优劣。但现阶段总体来看,上海市科技创新能力高于江苏、浙江两省,而江苏科技创新能力又相对强于浙江。本文最后给出了实证研究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金平 杜红亮
大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样。但是,由于旅游缺乏区域协作,制约了该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通过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基础、旅游协作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以及区域旅游协作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协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旅游 区域协作 大长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陶卓民,卢亮
区域旅游形象是指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和服务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和评价[1],设计具有鲜明特色,已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研究探讨了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的驱动机制,通过分析自然背景、历史文化背景等地方性特征以及旅游客源市场受众调查,进行了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定位,提出了包括整体形象、口号设计、视觉设计、行为设计等在内的较为全面的区域旅游形象系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这一地区东起上海,西至重庆,涉及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8个省市,土地面积约33方平方公里,占全国的土地面积的3.4%,人口约1.6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7%。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3436亿元,占全国的19.4%。这一地区在我国经济战略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