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7)
2023(10146)
2022(8974)
2021(8472)
2020(7302)
2019(17028)
2018(16852)
2017(32974)
2016(18303)
2015(20924)
2014(21317)
2013(21396)
2012(20439)
2011(18719)
2010(19210)
2009(18111)
2008(18225)
2007(16731)
2006(15011)
2005(13619)
作者
(56144)
(47161)
(46909)
(44910)
(30270)
(22741)
(21653)
(18278)
(17846)
(17369)
(16116)
(16027)
(15280)
(15209)
(15188)
(14740)
(14370)
(13974)
(13829)
(13822)
(11858)
(11764)
(11617)
(10782)
(10706)
(10686)
(10570)
(10543)
(9577)
(9426)
学科
(79953)
经济(79884)
管理(53645)
(51934)
(41427)
企业(41427)
方法(33324)
数学(29016)
数学方法(28654)
(24411)
中国(20566)
地方(20180)
(19724)
(18761)
农业(16144)
业经(16065)
(15378)
(14700)
贸易(14690)
(14239)
(14031)
环境(13138)
(13119)
(12228)
银行(12201)
(11666)
(11547)
财务(11510)
财务管理(11478)
(11393)
机构
学院(272397)
大学(271354)
(111382)
经济(108794)
管理(104584)
研究(97555)
理学(88403)
理学院(87377)
管理学(85859)
管理学院(85336)
中国(75135)
科学(61265)
(59733)
(52082)
(51320)
(50794)
(48606)
研究所(46593)
中心(45518)
业大(42064)
财经(40403)
农业(40087)
北京(37165)
(36806)
师范(36416)
(36340)
(35182)
(35112)
经济学(32675)
(32040)
基金
项目(174829)
科学(136127)
研究(126735)
基金(124721)
(109512)
国家(108611)
科学基金(91431)
社会(77887)
社会科(73766)
社会科学(73734)
(69610)
基金项目(65625)
自然(60175)
自然科(58547)
自然科学(58527)
(58510)
教育(57905)
自然科学基金(57469)
编号(52942)
资助(52375)
成果(43833)
重点(40147)
(38988)
(38875)
课题(37140)
(35237)
科研(33341)
创新(33004)
教育部(32340)
(32079)
期刊
(129185)
经济(129185)
研究(78392)
中国(58744)
(45397)
学报(43078)
科学(40834)
(40210)
管理(37965)
大学(31041)
农业(30362)
学学(28949)
教育(27197)
(27046)
金融(27046)
技术(24195)
业经(21522)
财经(19606)
经济研究(19313)
问题(17334)
(16814)
资源(16809)
(16750)
图书(15514)
(14182)
技术经济(14037)
现代(12809)
理论(12807)
(12747)
统计(12674)
共检索到421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安旭东  陈浮  彭补拙  
该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背景 ,阐述了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层次目标和影响因素 ,重点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利用在数量、质量、效率 3方面的关键问题 ,提出包括内涵型土地开发模式、立体化土地利用方式、主动型土地保护策略和诱致性土地管理机制的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补拙  安旭东  陈浮  濮励杰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现状特征和可持续利用目标基础上 ,重点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评价 :选择36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 ,评判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 ;引进“障碍度”概念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 ,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可持续利用具体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文瑞  朱大奎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问题的主要症结,提出该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对于农业用地,应采取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措施,提高耕地产量,并提高山区土地利用率,综合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对于非农用地,应集约利用城镇土地,调整乡镇企业与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合理开发旅游用地;同时必须协调好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的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安旭东  朱继业  陈浮  彭补拙  
全球变化对区域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表现为其多方面内容从不同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对区域土地利用生产性、安全性、保持性、可行性和接受性产生影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全球变化对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利的方面 :( 1)海平面上升导致土地面积减少及土壤性质恶化 ;( 2 )自然灾害增多导致土地利用安全性降低 ;( 3)酸雨危害加重导致土地生态环境恶化 ;( 4 )地表植被减少及湿润指数降低导致土地退化加剧。针对以上问题 ,应采取以下对策以促进长江三角洲土地持续利用 :( 1)加强全球变化监测与预警 ;( 2 )制定适应于全球变化的土地持续利用规划 ;( 3)增强土地利用对全球变化的应变能力 ;( 4...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炳中  陈浮  包浩生  彭补拙  
文中探讨了可持续利用目标下土地利用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分类原则、依据和方法等问题。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在对该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可持续利用、综合性、满足人类需求的适应性和系统性”四大分类原则 ,并以土地利用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综合分类方式 ,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四大零级系统、9个一级类别、39个二级类型和 4 3个三级类型 ,形成四级层次的分类体系。本方案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分类理论相互结合探讨的初步结果 ,可为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与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守红  徐西原  
本文选择利用外资总额、人均利用外资、地均利用外资、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利用外资指数。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各城市利用外资指数差异显著,可划分为3种类型。对利用外资指数与区位条件、经济基础、政策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外资指数与区位因素、政策因素高度相关,而在经济因素中,工业总产值对利用外资指数影响最大,GDP、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工资、电信业务总量、城市道路面积等也有显著影响,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利用外资指数的关系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阎水玉  杨培峰  王祥荣  
长江三角洲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 2 72 .3 4亿美元 /年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贡献 45 .3 4亿美元 /年 ,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 16.65 % ;湿地生态系统贡献 5 8.46亿美元 /年 ,占到总服务价值的 2 1.5 3 % ;农田生态系统贡献 4.0 8亿美元 /年 ,占总价值 1.5 % ;河流与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 12 9.48亿美元 /年 ,占总价值的 47.5 4% ;浅海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 3 4.89亿美元 /年 ,占总价值的 12 .84%。长江三角洲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提供者是水为主导因子的河流与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浅海海域生态系统 ,提醒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铁飞  冯亚芬  张振国  
根据68处4A级景区所依托的主要旅游资源,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的时空结构概括为4种类型:周末型———圈层结构、节假日型———多节点结构、四季型———面状结构及其它时间型———单节点结构;由此提出该地区旅游产品亦构建为具有更加精细市场针对性的4类产品类型:周末型、节假日型、四季型和单节点型;认为通过旅游资源与产品的时空结构分析,可以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集约化开发,改变目前“长三角”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粗放的现状,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荆树柱  
黄河三角州土地总面积近1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东部亟待开发的土地。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开发已引起国际国内的高度重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列入支持中国21世纪议程的第一个优选项目,国务院把该地区列为全国新建的五大粮仓之首,山东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治州  钟业喜  
采用1990、2000、2010和2015年四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等方法,描述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转移方向,采用谢高地等修正Costanza价值量评价法定量计算了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归因解释。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林地变化相对稳定,水域变化先增后减,建设用地持续增长且保留率最高,耕地为其主要转化来源,草地主要转化为耕地和林地,水域主要转出为建设用地。1990、2000、2010和2015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2 644.26、2 639.53、2 615.49和2 569.88亿元,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农田生态系统价值下降最多,森林生态系统对整个区域的贡献率最大,Ⅲ、Ⅳ等级的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Ⅰ、Ⅱ等级,且城市规模越大,经济价值越占主导地位。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以太湖和巢湖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东南地区高于西北地区的特征,其受到坡度、高程、土壤类型、人口等因子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泽厚,黄朗辉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比较及开发策略研究张泽厚,黄朗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也逐步由传统的"速度型"和"粗放型"向"效益型"和"集约型"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济  朱海森  
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的定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进行联合营销的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栾贵勤  杨凤华  张镛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竞争优势 ,决定了该地区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 ,将成为世界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基地、我国重要的制度与技术创新中心、缩小我国地区差别的协调区域以及我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前沿阵地。在这一形势下 ,对如何保证该地区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 ,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态势 ,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苏洁  吴园一  卞显红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营销对促进该区域城市旅游联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树立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的“共赢”思想、建立健全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的机制、城市旅游联合营销人才的培养、建立城市旅游各相关利益群体的相互信任机制、充分重视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城市旅游营销信息系统等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