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4)
- 2023(15408)
- 2022(13341)
- 2021(12351)
- 2020(10088)
- 2019(23208)
- 2018(23081)
- 2017(43509)
- 2016(23949)
- 2015(26814)
- 2014(26942)
- 2013(26801)
- 2012(24939)
- 2011(22661)
- 2010(22669)
- 2009(20522)
- 2008(19817)
- 2007(17302)
- 2006(15382)
- 2005(13740)
- 学科
- 济(102535)
- 经济(102442)
- 管理(63139)
- 业(61123)
- 企(48018)
- 企业(48018)
- 方法(41095)
- 数学(35414)
- 数学方法(35030)
- 地方(29765)
- 中国(29635)
- 农(28804)
- 业经(23463)
- 学(22869)
- 财(21295)
- 农业(19936)
- 贸(17228)
- 贸易(17211)
- 环境(17167)
- 易(16562)
- 制(16473)
- 地方经济(16243)
- 和(15978)
- 技术(15689)
- 理论(15622)
- 融(15245)
- 金融(15242)
- 银(15234)
- 银行(15182)
- 发(15111)
- 机构
- 大学(338550)
- 学院(338416)
- 济(132680)
- 管理(131661)
- 经济(129703)
- 研究(121194)
- 理学(113549)
- 理学院(112126)
- 管理学(110150)
- 管理学院(109547)
- 中国(88729)
- 科学(77942)
- 京(74369)
- 所(62253)
- 农(59775)
- 财(57790)
- 研究所(57070)
- 江(54449)
- 中心(54155)
- 业大(52949)
- 范(48787)
- 师范(48289)
- 农业(46716)
- 北京(46706)
- 财经(45925)
- 院(44326)
- 经(41712)
- 州(41615)
- 师范大学(39248)
- 经济学(38553)
- 基金
- 项目(234660)
- 科学(184224)
- 研究(171043)
- 基金(167805)
- 家(147496)
- 国家(146236)
- 科学基金(124584)
- 社会(106163)
- 社会科(100521)
- 社会科学(100491)
- 省(93701)
- 基金项目(89846)
- 自然(81366)
- 自然科(79408)
- 自然科学(79389)
- 划(78892)
- 自然科学基金(77939)
- 教育(77938)
- 编号(70246)
- 资助(68171)
- 成果(56555)
- 发(54493)
- 重点(53488)
- 部(50660)
- 课题(49434)
- 创(48599)
- 创新(45346)
- 科研(44611)
- 发展(43122)
- 国家社会(42965)
- 期刊
- 济(151476)
- 经济(151476)
- 研究(100708)
- 中国(70011)
- 学报(55910)
- 农(54199)
- 科学(52101)
- 管理(48289)
- 教育(42570)
- 大学(41366)
- 财(40858)
- 学学(38693)
- 农业(38023)
- 技术(29955)
- 融(29548)
- 金融(29548)
- 业经(26157)
- 经济研究(23188)
- 财经(21380)
- 业(19742)
- 问题(19607)
- 图书(19503)
- 经(18243)
- 资源(18075)
- 科技(17343)
- 技术经济(16287)
- 理论(15937)
- 现代(15439)
- 版(15411)
- 商业(15209)
共检索到507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东升 王晖 孙伟
基于人口经济增长弹性、重心、地理集中度和不一致指数等方法,在研究2000~2015年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协同演变规律基础上,从人口与经济协同演变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究不同时期区域发展差距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在发展环境与政策演变影响下,区域人口与经济集聚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二者重心距离的缩小表征了总体发展差距的缩小。城市对比发现,区域经济集中度呈现"Z"字形格局而人口集中度南北差异显著;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呈现相对稳定的"核心-边缘"格局,2000~2015年演变表现为发达城市的增加和欠发达城市的下降;这些都表征了区域发展的显著差异和向均衡状态的演变趋势。不同时期区域发展差距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呈现市场力量的趋强和政府影响的弱化;普通面板回归高估了多数影响因素的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的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区域发展向均衡状态的转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兰 叶森 曾刚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人口产业密集区之一,也是世界六大都市区之一,推进长江三角洲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产业联动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基于浦东新区的视角,以集成电路(IC)产业为分析对象,系统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联动的实践。研究发现,基于浦东的区域产业联动具有资金境外联系强而境内联系弱、跨国产业链联系密切而境内联系少、人才流入多于流失、技术合作伙伴多在本地和境外而与江浙合作少、产业联动制度环境总体较好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尊重企业的区域经济主体地位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加伟 陈雯 耿佩 杨柳青
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区域生态环境共保是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利用城市工业污染物排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了2003~2015年长三角地区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相对规模和强度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探讨了经济转型发展等因素对工业污染时空格局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相对规模和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03~2015年工业废水、SO_2排放总量分别削减约13%和24%,每万亿元工业总产值的废水、SO_2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削减87%、88%和71%左右。(2)工业污染排放仍主要集聚在沿沪宁、沿长江和沿沪杭甬等工业发达地区以及部分资源型城市,并呈现由核心区向皖江城市带、苏北等外围区转移扩散的态势,但不同污染物之间差异较为显著。(3)外围区工业污染物排放相对强度较高(多为1.0以上),但近年来南京、杭州等核心区的工业污染物(尤其是工业粉尘)排放相对强度有所上升。(4)经济转型是工业污染时空格局演变的重要驱动力,其中产业结构升级、创新与消费驱动转型增长等是抑制工业污染物排放规模扩张的重要因素;而创新投入及技术进步、企业质效提升、外资外贸结构优化等则有利于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相对强度;但由于各地经济转型阶段不同,上述因素对工业污染的影响机制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该研究揭示了经济转型背景下工业污染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对于强化新时期长三角地区工业污染协同防治等具有一定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波
以高铁为代表的城际轨道交通,将从整体上提高长三角城市群的交通可达性,使城市间的联系更加快捷、方便、紧密,有利于引导城镇以中心城市为辐射节点、沿着轨道交通线路聚集,形成城镇密集的发展走廊,从而促进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发展和城市群网络的均衡分布。在高铁与城际轨道构成的1小时城市群内,通过整合资源、配置要素,以一体化的方式进入全球城市网络和世界经济体系,谋求整体能级提升,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崛起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城际轨道 网络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秋媛 王莹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长三角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极。在此宏观经济背景下,本文试从区域旅游发展的角度,对长三角地区旅游合作条件进行分析,阐明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的比较优势与不足,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为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区域旅游 长三角 合作 梯度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关键词:
全球城市区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可文 车前进 梁双波
以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实施的区域开放开发政策为样本,将开放开发政策分为宏观开放开发政策、经济特区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开发区政策3个能级,从政策内容、工具、作用强度3个维度分析了区域开放开发政策演变的过程。长江三角洲国家级/省级宏观区域开放开发政策的目标从对外开放转为综合开发,对外开放在空间演化上呈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地、从中心城区到农村的梯度开放特征,政策工具从财税政策和行政控制转为发展社会资本与改善发展环境,前期的财税优惠政策和开放政策逐渐削弱甚至消亡,一些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得到增强。上海浦东经历了从经济特区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转变,政策工具从优惠政策转向全方位的优先探试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彦 汤旭 包庆丰
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人口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活动的扩大对森林生态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进而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森林生态安全,找出驱动因素,为森林生态保护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论文基于改进的PSR(Pressure-State-Response)理论,以长江三角洲30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建立森林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ArcGIS软件评估森林生态安全、分析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结论如下:(1)长江三角洲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均值为0.43,属于一般水平,整体呈非均衡分布。其中,南部地区优于北部地区,东部地区要优于西部地区。(2)区域城镇化水平、生态区位系数与森林生态安全指数显著负相关,工业结构与森林生态安全指数相关性较弱。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1)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应加强森林生态安全红线控制。(2)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产业结构实现绿色转型,推进循环经济。(3)充分利用地方自然禀赋,将生态区位比较优势转化为生态区位竞争优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彦 汤旭 包庆丰
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人口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活动的扩大对森林生态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进而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森林生态安全,找出驱动因素,为森林生态保护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论文基于改进的PSR(Pressure-State-Response)理论,以长江三角洲30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建立森林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ArcGIS软件评估森林生态安全、分析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结论如下:(1)长江三角洲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均值为0.43,属于一般水平,整体呈非均衡分布。其中,南部地区优于北部地区,东部地区要优于西部地区。(2)区域城镇化水平、生态区位系数与森林生态安全指数显著负相关,工业结构与森林生态安全指数相关性较弱。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1)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应加强森林生态安全红线控制。(2)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产业结构实现绿色转型,推进循环经济。(3)充分利用地方自然禀赋,将生态区位比较优势转化为生态区位竞争优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玛力 朱道林
为了揭示对城市地价影响显著的宏观经济因子,分析城市地价水平的合理性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引入“不均衡指数”的概念,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为例,测算城市地价与宏观经济因子的不均衡指数。本文还评价了研究区域城市地价的合理性,并判断城市地价水平的偏高或偏低程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彬
目前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不少城市都提出了城市网络化的发展战略。但是 ,城市网络化发展除了表现为以交通为载体的空间融合以外 ,还具有哪些深层次的意义 ,其完整内涵、集结动因、构成要件以及发展层次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本文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展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城市网络化 长江三角洲区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严建援 李雅婷
创新已经从工程化、机械式的创新体系发展为生态化、有机式的创新生态系统。长三角区域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资源在区域内得到更大程度的优化配置,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各产业协同创新和互补,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力。文章运用理论演绎、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在理清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战略地图,包括管理体制、"三维一体"运行机制以及发展路径"五步曲"。本研究将对加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推动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建设性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佘之祥
在我国加入WTO、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背景下,长江三角洲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发展,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建成为我国区域功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城乡关系协调、生态与环境优良的现代化示范区,更重要的是在长江流域和全国发挥经济带动作用,提高服务功能,成为我国与世界经济接轨并参与竞争的基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农业基地和支援西部大开发并提供知识经济服务的基地。但是长期的计划体制造成的地区分割与部门分割不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协调,也不利于共同进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从区域互动的角度就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布局、以港口为主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与协调、水土资源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区域发展 区域互动 关键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