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9)
2023(6727)
2022(5980)
2021(5545)
2020(4914)
2019(11547)
2018(11303)
2017(21856)
2016(12273)
2015(13927)
2014(14264)
2013(14372)
2012(13818)
2011(12590)
2010(12719)
2009(11837)
2008(11912)
2007(10912)
2006(9388)
2005(8344)
作者
(38305)
(32192)
(32006)
(30807)
(20505)
(15814)
(14794)
(12560)
(12240)
(11614)
(11227)
(11095)
(10328)
(10305)
(10271)
(10193)
(10135)
(9607)
(9521)
(9481)
(8075)
(7981)
(7896)
(7421)
(7339)
(7292)
(7221)
(7123)
(6611)
(6545)
学科
(55862)
经济(55816)
管理(30309)
(30012)
方法(26469)
数学(23978)
数学方法(23772)
(22442)
企业(22442)
(15662)
地方(15354)
中国(13128)
(12867)
(12454)
农业(10511)
(10086)
贸易(10080)
业经(9963)
(9671)
(8965)
环境(8420)
(8094)
地方经济(8060)
(7501)
金融(7498)
(7263)
银行(7239)
(7220)
财务(7205)
财务管理(7179)
机构
大学(183099)
学院(182081)
(74015)
经济(72341)
管理(66843)
研究(65917)
理学(57507)
理学院(56688)
管理学(55611)
管理学院(55267)
中国(48345)
科学(43495)
(40200)
(37211)
(35293)
(34141)
研究所(32461)
(32429)
业大(30857)
中心(30520)
农业(29819)
财经(25974)
(25690)
师范(25402)
北京(24037)
(23618)
(23397)
经济学(22855)
(22837)
(21579)
基金
项目(122914)
科学(95685)
基金(88522)
研究(85744)
(78605)
国家(78018)
科学基金(65405)
社会(53496)
社会科(50683)
社会科学(50662)
(49531)
基金项目(48082)
自然(43787)
自然科(42702)
自然科学(42687)
自然科学基金(41867)
(41664)
教育(39311)
资助(36145)
编号(34752)
重点(28622)
成果(27686)
(27352)
(27208)
(24707)
课题(24525)
科研(24222)
计划(23915)
创新(23284)
教育部(22484)
期刊
(81328)
经济(81328)
研究(50378)
中国(34603)
学报(32344)
(32205)
科学(29091)
(25282)
大学(22671)
农业(21648)
学学(21416)
管理(21394)
教育(16101)
(15386)
金融(15386)
技术(15066)
业经(13130)
财经(12583)
(12553)
经济研究(12396)
资源(11685)
问题(11600)
(10793)
(9423)
技术经济(9401)
(9164)
统计(9026)
图书(8939)
商业(8499)
理论(8319)
共检索到267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守红  徐西原  
本文选择利用外资总额、人均利用外资、地均利用外资、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利用外资指数。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各城市利用外资指数差异显著,可划分为3种类型。对利用外资指数与区位条件、经济基础、政策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外资指数与区位因素、政策因素高度相关,而在经济因素中,工业总产值对利用外资指数影响最大,GDP、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工资、电信业务总量、城市道路面积等也有显著影响,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利用外资指数的关系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守红  何家凤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区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发达,但各市之间发展不平衡。文章选取6项核心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接着对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昌峰  武清华  张落成  
以长三角为例,分别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及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2008年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重心迁移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及两变量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从重心迁移模型看,两重心较为集中地分布在苏州市域内,在迁移变化过程中,其相对距离不断缩小;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从低层次的不协调逐步向高层次的协调发展模式演变。从两系统的空间相关性上看,2008年两系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从局部自相关来看,上海、苏州、无锡和嘉兴属于"高—高"热点区域;扬州、泰州、镇江、常州和台州市属于"低—低"区域;南通、湖州、绍兴和舟山市属于"低—高"异质性区域;南京、杭州和宁波市属于"高—低"异质性区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鲍华俊,张彩江  
本文概述了长江三角洲二省一市工业同构的现状,指出了制度和资源并非这一现象的最合理解释,并且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证明了长三角产业结构程度偏高与地区经济水平接近有关。另外也指出了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计算方法的不足,行业产值的平均分布和产业内部的分工合作可能是两种并存的现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补拙  安旭东  陈浮  濮励杰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现状特征和可持续利用目标基础上 ,重点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评价 :选择36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 ,评判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 ;引进“障碍度”概念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 ,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可持续利用具体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炳中  陈浮  包浩生  彭补拙  
文中探讨了可持续利用目标下土地利用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分类原则、依据和方法等问题。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在对该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可持续利用、综合性、满足人类需求的适应性和系统性”四大分类原则 ,并以土地利用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综合分类方式 ,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四大零级系统、9个一级类别、39个二级类型和 4 3个三级类型 ,形成四级层次的分类体系。本方案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分类理论相互结合探讨的初步结果 ,可为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与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文瑞  朱大奎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问题的主要症结,提出该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对于农业用地,应采取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措施,提高耕地产量,并提高山区土地利用率,综合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对于非农用地,应集约利用城镇土地,调整乡镇企业与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合理开发旅游用地;同时必须协调好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的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敏  顾朝林  陈璐  张成  汪淳  张晓明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城市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和功能组织形式,通过全球城市接入全球经济网络,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不断深入的全球化进程和不断加强的城镇一体化态势,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有可能建设成为全球城市区的区域;进而从全球城市区的空间建构和功能组织的角度,提出通过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打造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的次级全球城市职能,强化城市间的功能联系,构筑区域网络一体化支撑体系,构建“多中心层域式、网络状一体化”的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并提出面向全球化和基于地方化的区域功能组织结构,打造若干全球化战略区以推进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建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唐立国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只有加快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 ,才能加快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本文着重从 1 5城市产业结构入手 ,通过分析比较 ,找出目前长江三角洲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铁飞  冯亚芬  张振国  
根据68处4A级景区所依托的主要旅游资源,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的时空结构概括为4种类型:周末型———圈层结构、节假日型———多节点结构、四季型———面状结构及其它时间型———单节点结构;由此提出该地区旅游产品亦构建为具有更加精细市场针对性的4类产品类型:周末型、节假日型、四季型和单节点型;认为通过旅游资源与产品的时空结构分析,可以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集约化开发,改变目前“长三角”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粗放的现状,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敬跃  吴开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确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各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通过对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的测算和比较,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提供一个空间导向,以便协调各区域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并且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大的港口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较大,辐射较为显著。因此,长江以北地区需着力打造一个大型中心港口城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博  赵婷  雷国平  宋戈  赵映慧  
基于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的城市流相关指标进行了测算、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集聚与扩散能力差异较大,按城市流强度数值的大小可将其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2006—2008三年间,上海、南京等部分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而城市流倾向度指标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平稳;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已明显表现出多个都市圈绵延发展的态势,长三角都市连绵区初见端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施倩,宁越敏  
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取得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其中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上海市和江苏省沿江7市为基本研究范围.着重探讨外商在本地区投资的特点.并分析它对经济增长、经济运行效益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以“新城市化”为特征的空间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彬  陈圻  王志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兰陵  
根据国外产业集群的理论,以不同的标准体系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可以归纳出不同的类型。结合我国长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文章在国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概括了目前“长三角”的产业集群模式,进一步衍生了基本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