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08)
- 2023(12739)
- 2022(11216)
- 2021(10400)
- 2020(8672)
- 2019(19960)
- 2018(19929)
- 2017(38148)
- 2016(20690)
- 2015(23247)
- 2014(23322)
- 2013(23214)
- 2012(21533)
- 2011(19557)
- 2010(19615)
- 2009(18007)
- 2008(17188)
- 2007(14863)
- 2006(13330)
- 2005(11693)
- 学科
- 济(103116)
- 经济(103016)
- 管理(57370)
- 业(51934)
- 企(42817)
- 企业(42817)
- 方法(40531)
- 数学(35335)
- 数学方法(34973)
- 地方(25843)
- 中国(23938)
- 学(22746)
- 农(22236)
- 业经(20155)
- 财(18734)
- 地方经济(15448)
- 农业(15367)
- 环境(14756)
- 和(14542)
- 制(14434)
- 贸(14210)
- 贸易(14198)
- 理论(13918)
- 易(13560)
- 融(12140)
- 金融(12137)
- 技术(11935)
- 划(11840)
- 银(11453)
- 银行(11414)
- 机构
- 大学(301251)
- 学院(298176)
- 济(124870)
- 经济(122236)
- 管理(117680)
- 研究(106387)
- 理学(102253)
- 理学院(101002)
- 管理学(99140)
- 管理学院(98619)
- 中国(76117)
- 科学(66365)
- 京(64939)
- 所(54261)
- 财(53353)
- 研究所(49687)
- 江(47222)
- 中心(46289)
- 农(46163)
- 业大(43999)
- 财经(43277)
- 范(40862)
- 北京(40524)
- 师范(40510)
- 经(39214)
- 院(38753)
- 经济学(37682)
- 农业(35955)
- 州(35121)
- 经济学院(33611)
- 基金
- 项目(206299)
- 科学(162454)
- 基金(150073)
- 研究(149189)
- 家(130986)
- 国家(129952)
- 科学基金(111560)
- 社会(94699)
- 社会科(89677)
- 社会科学(89651)
- 基金项目(80592)
- 省(80343)
- 自然(73178)
- 自然科(71411)
- 自然科学(71396)
- 自然科学基金(70097)
- 划(67258)
- 教育(67156)
- 资助(61617)
- 编号(59782)
- 成果(48019)
- 重点(46149)
- 部(45072)
- 发(44488)
- 创(41934)
- 课题(41455)
- 创新(39131)
- 科研(39111)
- 国家社会(38496)
- 教育部(38443)
- 期刊
- 济(143162)
- 经济(143162)
- 研究(92190)
- 中国(54222)
- 学报(47053)
- 科学(45091)
- 管理(43922)
- 农(40869)
- 财(38212)
- 大学(35016)
- 学学(33115)
- 教育(29582)
- 农业(28520)
- 技术(25784)
- 经济研究(23163)
- 融(23079)
- 金融(23079)
- 业经(21371)
- 财经(21353)
- 问题(18250)
- 经(18248)
- 技术经济(15863)
- 图书(15272)
- 资源(14983)
- 理论(14429)
- 业(14394)
- 现代(14079)
- 科技(14069)
- 商业(13167)
- 统计(13083)
共检索到440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磊 段学军 田方 秦贤宏
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级市1982—2007年人口数据和GDP数据,计算了各城市的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等,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集聚特征和经济集聚特征,两者在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及不同步性。研究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根据这两个地理集中度指数将长江三角洲16城市为三种类型:人口集聚超前于经济集聚,人口集聚滞后于经济集聚,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阶段内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均位于苏州市域内,历史轨迹呈现出人口和经济重心均向西南方向移动,并在向南移动上更具相关性的特点,经济重心移动的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过人口重心的移动;分析表明,未来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将趋向于协调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闫东升 杨槿
人口与经济是反映区域差异的两大主要指标,其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的形成有密切关联。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产业结构是影响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协调性的重要因素。在产业转移加快的背景下,长三角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格局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对二者空间演变协调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重心、不一致指数及不均衡指数等方法,分析2000-2013年长三角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核心区经济增长有所放缓、边缘区经济增长加快,但人口向核心区集聚态势依然存在;基于不一致指数与不均衡指数的分析表明,与边缘区GDP快速增长导致区域GDP格局显著变化不同,边缘城市的人口增长并不显著且集中在部分城市;尽管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分布格局呈现相对稳定的"核心—边缘"格局,但人口与经济增长不协调性增强推动了长三角人口与经济总体协调性的提高。本文尝试从市场、政府及人均GDP等因素对长三角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协调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人口 经济 空间演变 影响因素 长三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闫东升 杨槿
人口与经济是反映区域差异的两大主要指标,其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的形成有密切关联。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产业结构是影响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协调性的重要因素。在产业转移加快的背景下,长三角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格局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对二者空间演变协调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重心、不一致指数及不均衡指数等方法,分析2000-2013年长三角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核心区经济增长有所放缓、边缘区经济增长加快,但人口向核心区集聚态势依然存在;基于不一致指数与不均衡指数的分析表明,与
关键词:
人口 经济 空间演变 影响因素 长三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文英 沈文伟
本文建立与城市规模、城市首位度和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相应的经济规模、经济首位度和经济规模基尼系数指标,运用2007-2012年的统计数据测算各指标值,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规模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两大结论:第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与经济规模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但目前城市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第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人口与经济规模高度集中,尤其是最大城市上海市人口集中度严重。据此,笔者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一步城镇化的建议: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建立上海都市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牟宇峰
文章使用1982、1990、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应用区位基尼系数、偏离份额和专业化指数测度就业人口的时空演变过程,探究其分布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长三角地区就业人口演变的特点是集聚程度整体上先扩散后集聚;行业专业化水平变化不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格局演变;前期以全域人口移入为主,后期以宁镇和苏中地区移出为主。(2)就业构成主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因子所占比例和反映的指标数均较高;指标与主因子之间均表现为正相关;不同时期的密度主因子和数量主因子变化不大,同一时期二者主因子有一定差异。(3)将长三角地区划分为农业区、建筑业区、工业区、生产性服务区、生活性服务区、公共性服务区六类后,数量上工业区和服务业区增加,空间上农业和建筑业趋于分散。
关键词:
长三角 就业人口 分布格局 演变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邦锋
文章利用1986-2005年的历年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FDI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分两个时段就FDI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FDI主要集中长江以南地区,现有的FDI规模、区域市场容量等是主要影响因素。FDI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效应 长江三角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守红 何家凤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区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发达,但各市之间发展不平衡。文章选取6项核心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接着对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空间差异 长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惊宏 余兆旺 石张宇 朱磊
从泛长三角省域、市域和市区三个层面,通过构建加权空间平衡点模型、中心度指数模型以及运用绝对集中度、分散度指数和城市场理论分析其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研究发现,泛长三角省域空间平衡点有趋近地理重心的态势;泛长三角地级市经济空间上主要呈现以沪宁线为核心的中心—边缘结构特征,市域经济出现空间极化和离散现象,空间上基本表现为GDP前十位城市和后十位城市,并找出了各个城市在不同时期其经济发展对整个区域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泛长三角经济呈现由较均衡到趋不平衡再到趋均衡的发展态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赛飞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浩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区 ,对该地区经济开放度( Economic Openness)作出正确的估价 ,并在此基础上决策未来发展 ,对指导地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开放度 ,并对该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经济开放度 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智敏,董捷
本文所指的长江三角洲系指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 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意味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将逐渐转移至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同在一个大流域经济区中,经济上的联系十分密切,经济互补十分重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小龙 沈建法
在共同利益关系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对城市合作过程的追踪和参与者的互动分析,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主导的城市合作。研究发现城市合作是一个从信息交流、专题合作到共同市场建设的过程,并且总结出发展的、促销的、协调的、资源共享的和战略的合作五种类型的城市合作。同时研究也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管治模式已经在我国出现。最后,文章不仅给出研究发现对区域规划和城市合作的政策应用,而且也指出了现有城市合作机制面临的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魁浩 乔观民 刘键初
本文运用区域分析法分别从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南翼层次对宁波市发展进行定位 ,指出宁波市城市特色是港城 ,城市建设目标是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城市 ,并对宁波市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宁波 长江三角洲 城市功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詹军
本文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从时空角度分析了旅游经济差异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2008—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缩小;第二,长三角城市群内大部分地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核心—边缘结构稳定;第三,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受到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层次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旅游经济差异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