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4)
- 2023(11458)
- 2022(10189)
- 2021(9641)
- 2020(8024)
- 2019(18627)
- 2018(18903)
- 2017(35572)
- 2016(19816)
- 2015(22304)
- 2014(22716)
- 2013(22043)
- 2012(20458)
- 2011(18252)
- 2010(18008)
- 2009(16344)
- 2008(15634)
- 2007(13442)
- 2006(11715)
- 2005(10105)
- 学科
- 济(73714)
- 经济(73620)
- 管理(54469)
- 业(49427)
- 企(40803)
- 企业(40803)
- 方法(33223)
- 数学(28539)
- 数学方法(28195)
- 农(20685)
- 中国(19337)
- 学(19326)
- 地方(18481)
- 财(17782)
- 业经(16305)
- 制(14150)
- 农业(13624)
- 理论(13527)
- 环境(13042)
- 贸(12700)
- 贸易(12691)
- 和(12581)
- 易(12252)
- 技术(11561)
- 教育(11385)
- 务(10944)
- 银(10909)
- 财务(10872)
- 银行(10863)
- 划(10859)
- 机构
- 大学(272015)
- 学院(271111)
- 管理(107500)
- 济(99538)
- 经济(97118)
- 研究(93542)
- 理学(93291)
- 理学院(92159)
- 管理学(90417)
- 管理学院(89943)
- 中国(67502)
- 科学(61715)
- 京(59508)
- 农(48345)
- 所(47913)
- 财(44926)
- 江(44795)
- 研究所(44192)
- 业大(44075)
- 中心(42043)
- 农业(38094)
- 范(37496)
- 师范(37051)
- 北京(36533)
- 财经(35952)
- 院(34718)
- 州(32783)
- 经(32644)
- 技术(31158)
- 师范大学(29995)
- 基金
- 项目(193135)
- 科学(150309)
- 研究(140113)
- 基金(137650)
- 家(121109)
- 国家(120102)
- 科学基金(102056)
- 社会(84688)
- 社会科(79924)
- 社会科学(79900)
- 省(77545)
- 基金项目(74057)
- 自然(68345)
- 自然科(66670)
- 自然科学(66653)
- 自然科学基金(65403)
- 划(64940)
- 教育(64059)
- 编号(58032)
- 资助(56381)
- 成果(47063)
- 重点(43413)
- 部(41573)
- 发(40970)
- 课题(40637)
- 创(39908)
- 创新(37194)
- 科研(37144)
- 计划(35740)
- 项目编号(35364)
共检索到395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隆华 杨金根
用遥感技术来进行水环境监测是近年来常用的手段之一。由于不同污染水体的绿度、温度和透明度差异反映了物理场的不同,因此,在遥感技术中用NOAA/AVHRR气象卫星测定绿度、温度和透明度三类数据可完整地识别不同水体的水质变化。采用气象卫星的复合比值合成图像和色调-饱和度-明度变换技术,有效地反映长江三角洲主要水体的水质污染情况,并且可同上海市航空遥感综合调查与研究资料和太湖的水质研究资料互相印证,其水质类型可以用数据予以确定和解释。本研究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全区主要水体水质的宏观分布,为水质污染的宏观监测提供了依据,表明气象卫星在以水质研究为主的环境遥感中的优越性。它具有覆盖面广、时相连续、费用低廉的优...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水质 遥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建林 邓孺孺 秦雁 刘永明 梁业恒 刘文雅
利用Landsat卫星OLI遥感影像定量反演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附近水体的CODMn、悬浮泥沙含量及叶绿素浓度,并以此为主要依据建立水体污染源目视解译标志,识别出工业污染、采砂/采矿污染、陆地养殖污染、库/海湾养殖污染、生活废水污染等5类77处污染源,绘制了该区域的污染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该区域污染物浓度局部变化特征可归纳为均匀无变化型、分段间歇式变化型、"栅格状"变化型、"陡增缓释"型、"缓增缓释"型等5种;综合3种污染物浓度及局部变化特征、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周边环境等信息可有效识别桥梁与河床浅滩反射、工业污染与采砂采矿污染等难判、易误判类型;污染源目视解译准确率达9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冉 过仲阳 叶属峰 王丹 苏盼盼
长三角海岸带是长江三角洲与东海间的重要过渡性区域,基于联合国千年评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框架,以生态学为原理、以遥感反演技术为手段、借助经济学方法,对2005年及2008年长三角海岸带的10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长三角海岸带2005及200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 235.92、1 493.04亿元,与长三角地区实际GDP对比得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际降低,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来说,林地、耕地、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为增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加以保护;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说,旅游娱乐服务、土壤保持、调节水源为价值量最大的3项服务,而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家柱 赵锐 戴锦芳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但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紧缺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科技人员充分发挥RS、GIS、计算机制图技术及网络技术等学科前沿的优势,研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遥感卫星动态决策咨询系统”。在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和指导下,建成了以乡为基本统计单元的区域地理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对海量数据压缩和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可比性、数据可靠性以及地理信息图谱等开展了研究。应用遥感技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长江岸线资源、上海市农用地资源、杭州湾海岸带滩涂资源,以及太湖水环境等进行调查与动态监测,为政府部门进行农田保护和城镇建设规划区“两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聪聪 王益澄 马仁锋 王静敏
雾霾污染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民生与环境问题。基于改进产出密度模型,运用地统计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长三角城市2015~2017年雾霾污染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雾霾污染存在季节性变化特征并且各城市雾霾污染状况逐渐好转。(2)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局域集聚特征和空间异质性,杭州、宁波和台州呈现低-低集聚特征,而滁州、扬州、镇江和泰州为高-高集聚型,污染区域集中于省界处,污染程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城际空间正相关和空间溢出效应,周边城市雾霾污染对本地区会产生负影响。(3)长三角城市人口集聚、研发投入、产业结构、工业烟粉尘排放及城市建设均对雾霾污染产生正向影响,对外开放、能源消耗以及降水等因素对雾霾污染产生负向影响;雾霾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经济集聚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共享治污基础设施等,形成雾霾污染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秉建 程久苗 罗世俊 樊小凤
在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模型,从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能力三个方面研究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新型工业化水平,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灰色关联模型 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明 张成
首先介绍了巨型城市区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研究进展,指出巨型城市区由形体上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20到50个城镇组成,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中心城市周围集聚,通过新劳动功能分工显示出巨大的经济力量。然后参照POLYNET项目组的研究方法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构建FUR界定了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范围,并采用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结构数据对16个主要FUR之间的功能联系进行了分析,作为对界定结果的检验。研究结论是: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由55个在地域上邻接的FUR组成,总人口超过8 000万,总面积超过78 000km2。温州和台州地区从功能联系结构来看处于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边缘,但将其纳入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涛方 吴志强
都市连绵区的边界界定对象包括两个方面,都市连绵区的整体空间范围边界界定和内部结构边界界定。对长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所有的238个县、市、区的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相应都市区的结构特征以及都市区的空间组合特征等,进而确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整体范围边界和内部结构边界。其结论包括①长三角都市连绵区的整体空间范围包括苏州、无锡、宁波的全部以及上海、南京、常州、杭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和绍兴、舟山的部分县市区;②长三角的内部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以上海为中心的环太湖城镇密集区,以南京为中心形成沿长江城镇区,以杭州、宁波为中心形成环杭州湾城镇密集区,其内部边界界线分别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乃政 张桃林 王兴祥 刘红樱 梁晓红
土壤碳库变化对于全球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有重大的影响。研究基于最新完成的1∶250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2、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及储量做出实测统计。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库储量分别为50.99、356.47、677.26Tg,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70、4.90、9.30 kg/m2。研究区主要分布土壤为水稻土、潮土,水稻土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57、3.85、8.86 k...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补拙 安旭东 陈浮 濮励杰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现状特征和可持续利用目标基础上 ,重点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评价 :选择36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 ,评判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 ;引进“障碍度”概念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 ,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可持续利用具体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查志强
近年来,随着台湾地区IT产业向祖国大陆投资的纵深拓展,长江三角洲成为这一轮台商投资的主要接受地,其中台资IT产业的集群现象日益显著。现以台资IT产业落户苏州为例,对台资IT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效应进行分析,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台资 IT产业 产业集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关键词:
全球城市区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炳中 陈浮 包浩生 彭补拙
文中探讨了可持续利用目标下土地利用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分类原则、依据和方法等问题。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在对该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可持续利用、综合性、满足人类需求的适应性和系统性”四大分类原则 ,并以土地利用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综合分类方式 ,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四大零级系统、9个一级类别、39个二级类型和 4 3个三级类型 ,形成四级层次的分类体系。本方案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分类理论相互结合探讨的初步结果 ,可为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与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蓓蓓 李凤英 俞钦钦 于洋 毕军
定义了环境公平性包括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及基于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为表征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构造并计算了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各地环境压力指数。为表征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构造了环境基尼系数与绿色贡献系数。根据2004年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污染排放数据(COD与SO2排放量),计算了长三角各地级市的环境压力与基于GDP的COD与SO2环境基尼系数与各地的绿色贡献系数。借助分层聚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上讲,上海面临的环境压力最高,江苏省城市较浙江省高;(2)从基于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上讲,长三角地区基于GDP的COD、SO2环境基尼系数分别...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江
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是大力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又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但体制转轨和历史遗留等原因造成长江三角洲文化市场一体化水平程度不高,而且这些市场分割因素将会严重阻碍长江三角洲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该文从文化产业经济学视角,采取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准则层、领域层、指标层三个层次指标的划分来确定指标体系的结构,并结合德尔菲法请有关专家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长江三角洲文化市场一体化综合评价体系对长江三角洲文化市场一体化进程和水平进行研究,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市场 一体化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